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万历皇帝近30年不上朝 他辞工123次不给批

万历皇帝近30年不上朝 他辞工123次不给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779 更新时间:2024/1/24 8:43:32

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不容易,多数人也都深有体会,为此社会上也是水涨船高,用人单位对于求职者的要求也是让人眼花缭乱,既要求情商高能说会道各种特长技能加身,又要求做笔试测试智力,更别说拿着好饭碗任性辞职了。可是历史上有个大员却碰上了辞职难的怪事儿,一连请辞123次老板就是不给批,这个人叫李廷机。

和历史上多数牛人的生活背景一样,李廷机这个辞职困难户也是在明朝这个历史舞台上展开自己的人生奋斗史的。

网络配图

李廷机是明朝中期大臣,后来在朝廷里头一直做到礼部尚书和东阁大学士。李廷机没有什么深厚背景,穷苦人家出身,早期也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勤学苦读这才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乡试解元,会员,榜眼,一路敲开明朝大门的。

为人正派不同流合污,本来在官场上遭人排挤也是常有的事,可是冥冥之中自有贵人来相助。哪个?万历皇帝

明朝皇帝里头,万历也是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在皇室家族排的上号的牛人。如果说明朝最好对付的皇帝是明穆宗隆庆,那么最不好对付的就是他的儿子明神宗万历,因为他身上有件比杀人如麻的朱元璋朱棣更可怕的武器———懒。

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九月十六日起,这位皇帝就开始消极怠工,无论大臣们怎么恳求、谩骂、抱怨还是造谣,万历皇帝真就是雷打不动。万历十五年,为了躲避群臣的骚扰,万历宣布实行“静摄”,一副将罢工进行到底的样子。

一开始万历罢工是不愿意上朝听政,后来是连大臣们的奏章也不批复,直接“留中”不发。按照明朝的制度,皇帝是政府的惟一决策者。一旦皇帝不愿处置但又不轻易授权于太监或大臣,整个文官政府的运转就可能陷于停顿。以至于后来到了“人滞于官、官曹空虚”的地步,官员任免工作大面积瘫痪。该升官的升不了官,该退休的退不了休,该补员的补不了员。

李廷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遇上自己人生中的贵人的。

网络配图

万历三十四年,他被提拔,进入内阁供职。当时万历手底下的情况简直惨不忍睹,中央九部全部官员加一起31人,空缺24人,按工作量计算,基本上就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可是拿着一份工资。

皇帝太懒,手下没人干活也就算了,更闹心的是还是因为万历皇帝的懒,同时出现了另外一件麻烦事儿——党争。

百官党争于下,这就是万历朝后期的官场大势。官僚队伍中党派林立,门户之争日盛一日,互相倾轧。东林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名目众多。当时东林党已经成了气候,他们一心想让自己人做宰相。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帮人成天写奏折、泼口水。

李廷机不像万历那么脸皮厚,挨了几个月骂就扛不住了,拍拍屁股递上辞呈准备走人。万历皇帝的奇葩,李廷机也是深有体会,早就做好了一波三折的觉悟,想着辞呈得交个三五份才能批下来。为了显示自己辞职的坚决态度,他先行遣返家小,把房子捐给穷人,自己跑到庙里蜗居。

网络配图

一连几天交了5份辞呈折子……没回音。李廷又是5份,万历依然没反应。李廷机不信这个邪,继续写,不信万历不给批。就这样,可怜的李廷机在破庙里住了整整5年,写了123封辞呈。结果却是让人哭笑不得,大跌眼镜。皇帝的批条没得到,李廷机反倒得到一个“庙祝阁老”的绰号。

李廷机彻底崩溃了,索性自己把自己解雇,顶着抗旨的罪名、冒着杀头的危险,自作主张跑回福建老家去了。幸运的是,万历连追究都懒得追究,任他去了。4年后,贫困潦倒的李廷机病逝,万历这个时候罕见地勤快了一次,赐赠他少保头衔,谥“文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雍正必杀大臣年羹尧:30天从恩人到仇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年羹尧,一个无论在正史还是稗官野史中都非常出彩的人物,他与雍正皇帝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争论不休的话题。他和皇帝关系好的时候,恨不得称兄道弟,日夜不分;他和皇帝闹翻的时候,恨不得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图片来源于网络都说伴君如伴虎,但年羹尧怎么也没有想到,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自己就从雍正皇帝最信任倚重

  • 雍正最早穿西服但严旨禁教使乾隆闭关锁国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最早穿西服的应该是雍正帝。至今,故宫尚保留着他的《雍正半身西服像》,那是来自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修道士郎世宁画的。图片来源于网络雍正五年(1727),葡萄牙大使麦德乐经澳门抵达北京,朝觐雍正帝,行跪九叩礼,献大量礼物,恳请保护在中国澳门和内地的葡萄牙人。雍正允准,同意葡人继续居留澳门,并在麦

  • 他捐官后拼军功为何最后又被雍正判斩监候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乾隆雍正顺治是什么关系,雍正暴毙之谜,汉代军功

    雍正元年(1723),青海蒙古贵族、和硕特部大台吉罗卜藏丹津聚兵十余万人,屡犯重镇西宁,劫持蒙古亲王,并杀害朝廷派去调和的钦差大臣。新君震怒,授川陕总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四川提督岳钟琪为征西副将军、参赞大臣,挥师西征。岳钟琪乃民族英雄岳飞的21世孙,最初因康熙朝定额卖官筹粮打仗的临时性财政政策,捐

  • 顺治为何认为做皇帝还不如出家当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那个和尚为啥要顺治当和尚,劝福临出家的和尚,历史上顺治出家当和尚了吗

    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帝很不幸,本来他就身体脆弱,骨瘦如柴,偏偏又染上了可怕的天花。他自知抵不过这场灾难,于是,他开始安排后事。临死之前,顺治帝做了三件事。一是圆梦。顺治帝最大的憾事就是出家未成,原因就是自己的母后极力反对。眼看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顺治帝决心圆了这个梦。于是,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日,他去

  • 细说帝王:南唐后主李煜与宋徽宗的相同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煜经典诗词十八首,南唐后主李煜画像,李煜是哪个朝代的呀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自秦始皇至清宣统共137位帝王,有人因功绩斐然而名垂千古,有人因昏庸无能而遗臭万年。然而,却有这么两位才华横溢却被骂为昏君的皇帝。他们是谁呢?他们就是李煜和宋徽宗。那么,他们二人有何相同点?各自的结局是什么?南唐后主李煜与宋徽宗赵佶都是文学艺术界的翘楚,后主善填词,一曲《虞美人》

  • 十四阿哥半夜发疯?是因雍正害死他福晋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雍正跟乾隆的关系,雍正把十四爷怎么了,雍正与十三阿哥的关系

    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在送康熙灵柩到遵化景陵行礼完毕后,雍正突然下令:十四阿哥允禵留在遵化守陵,不要再回京城了。所谓“守陵”,明眼人都能看出,不过是将之软禁罢了。不仅如此,雍正还特派自己的亲信副将李如柏在此监视并限制允禵的活动。随后,雍正又拿允禵的亲随开刀了,他命人传问允禵的家人向雅图和侍卫孙

  • 前赵荒淫皇帝拥有11个皇后连小妈都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上终身未娶的皇帝,阿房女存在吗,皇后和大臣私通

    刘聪非常好色多淫。因为乃父刘渊之后单氏年轻色美,刘聪便“烝焉”(在古代,下淫上叫烝,上淫下叫报)。也就是说,深受汉文化浸染的他,竟不顾及任何伦理道德,而“临幸”了他刚刚驾崩的父皇的后宫妃嫔们(这一点又让他儿子刘粲学去了,刘粲做了皇帝以后,也对“皆年未盈二十”的靳太后等后宫嫔妃“多行无礼”)。刘聪(?

  • 明英宗复辟:与弟弟无关 都是小人从中作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土木堡之变明英宗结局,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丁元英自嘲后半段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元旦朝贺被取消。因为从前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起,景泰帝就病了。正月十二日,景泰帝为行祭天礼,带病住在南郊(今北京天坛)斋宫。他把石亨召到榻前,命他代行祭天之礼。石亨看到景泰帝病得厉害,退下后与都督张軏、左都御史杨善及太监曹吉祥商议,如果景泰帝死去,立太子不如让太上皇复辟,这

  • 为雍正帝平反!让后世仰望的六大历史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皇帝,大家对他的评价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抄家皇帝,没有什么政绩可言,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历史终究是抹不去他的历史功绩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雍正皇帝让后世仰望的六大历史功绩,以下见分晓。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一, 整顿吏治康熙往年吏治松散,贪污丛生,官员腐化堕落,国库空虚;

  • 朱允炆剃发穿袈裟 大文豪方孝孺愚忠诛十族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允炆杀的叔叔都有谁,方孝孺真的被诛十族了吗,人不能愚忠

    1402年六月,朱棣攻陷国都应天,朱允炆一看,咱的好日子到头了,他在皇宫里放了一把火,想要自焚了事。一位老干部赶紧拉住他:“您可千万不能想不开呀!太祖去世之前,曾经给您留下一个铁箱,说万一大难临头的时候,要打开这个箱子,现在是时候了。”朱允炆一听,也想起有这回事,赶紧找到那个箱子,打开一看,里边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