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景帝刘启,是如何坑害自己的亲弟弟刘武的?

汉景帝刘启,是如何坑害自己的亲弟弟刘武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523 更新时间:2024/1/16 11:58:57

汉景帝刘,是如何坑害自己的亲弟弟刘武的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历朝历代,长期大一统的王朝,在对外方面或多或少都会有软弱之处。唯有汉朝,从建立的那天起,各代皇帝恨不得要在脑袋上刻下“不惯病”三个字。汉朝皇室从来不妥协,不服就干,颇有一副平头哥的精神。西汉13位皇帝中,竟然有六位称得上是强悍君主,这在历朝历代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汉室对于继承人的态度是你可以把天捅下来,只要你扛得住,但决不允许窝囊废当领导者。汉景帝废刘荣,汉武帝废刘据都是如此。总结起来就是,对自己人下手更狠。不单是儿子,汉朝皇帝坑起兄弟来,那也是精彩之至。

坑兄弟最不着痕迹的当属汉景帝刘启,在坑兄弟这一块,比他爹汉文帝还要厉害。起码汉文帝坑了六弟刘长之后,民间传出来的民谣:“一尺布尚能缝,兄弟二人不能容”让汉文帝恶心够呛。但他儿子汉景帝刘启就聪明多了,起码表面上谁都挑不出理来,光明正大的就把亲弟弟刘武坑的哭都哭不出来。

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生了一女两男三个孩子,大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刘启,小儿子是梁王刘武。梁王刘武从小就是个文青,特别天真烂漫,非常招父母的喜爱。当然对于当太子肯定是不合适的,因为刘武没有冲劲。反倒是他哥哥刘启,那真叫一个勇猛果敢,在长安跟吴王刘濞的太子下棋下急眼了,一棋盘当街把人家给打死了!这老大是能惹事能抗事,非常符合汉朝皇室的价值观。加上刘启是长子,太子的位置显然不需要考虑太多。所以汉文帝对于刘武的喜爱更偏向于普通人对孩子那样的态度,给刘武封了最好的地方,赏赐不断,窦漪房也最疼爱这个小儿子,好东西也是有多少就给拿多少。

汉景帝即位之后,刘启一心想着削藩整理朝政,然后跟匈奴干一架报仇。因为汉景帝刚刚即位的时候匈奴竟然杀过来威胁他,这暴脾气的刘启当时就要跟匈奴对命,当时手下大臣把他拦下来,告诉刘启如果不削藩直接打匈奴,国内那些藩王能灭了你!无奈的刘启只好忍下这口恶气,随即开始跟主张削藩的晁错研究收拾藩王。这一忙就把定立太子的问题留下了,刘启认为自己还年轻,儿子也太小,根本看不出来谁行谁不行,于是就把立太子的问题放下了。他是放下了,可有人有想法,谁呢,他妈窦太后。

窦太后心私小儿子,见刘启没立太子,竟然打算让刘启立他弟弟当“皇太弟”。呵呵,刘启知道这个事差点要砍人!你心疼你儿子,我还心疼我儿子呢!打死他都不能同意呀,可这个事还不能明着说,毕竟汉朝以孝治天下,当皇帝也不能忤逆母亲。聪明的刘启想了个迂回的办法。

当时刘启准备削藩,一定会造反的必然是吴王刘濞,肯定的,自己干死他儿子,还不许人家报仇?别人都是小菜,只有这个刘濞是硬菜。刘濞想要造反成功打下关中,梁国是其必经之路,想要赢得战争,梁王刘武必须出力。想到这里,刘启的计划成型了。具体是在一次酒宴上,汉景帝刘启拉着梁王刘武拼酒,喝多了之后当着众人的面大声说:我死以后,这个皇位就是我兄弟刘武的!此话一出可是把刘武哄了个心花怒放,还没等高兴呢,旁边窜出来一个大臣:窦太后侄子窦婴。只见窦婴大喊一声陛下醉了!您这么做不合理有违祖制,您是喝多了吧!刘启装模做样的醒过来:那就算了吧!

窦太后差点没剁了她这个侄子,且不说窦太后多生气,光说刘武,脑子里已经被当皇上的欲望装满了。想当皇上就得当太子,想当太子就得立功啊!这没毛病啊,于是傻孩子刘武在汉景帝的暗示下回梁国整顿军务去了。汉景帝什么也没承诺,只是把太子之位这根胡萝卜在刘武面前晃了一下,刘武同学就冲动的不行!

七国之乱爆发后,汉景帝命令周亚夫平叛。周亚夫驻扎好了大营,并没有对刘濞的部队发动进攻,只是默默的等着。这头刘濞疯狂进攻刘武的城市,刘武是个文青,打仗根本不行也就是凭借他梁国有钱,硬抗罢了。在刘武看来,破城是早晚的事!于是刘武赶紧给周亚夫写信求援,周亚夫没搭理他。愤怒的刘武有写信给汉景帝和窦太后,长安城的母子俩碰面一研究,决定联名给周亚夫去信命他发兵,周亚夫还是不搭理。这头刘武快急疯了,他周亚夫再不发兵,自己就算是交代了!刘武一天恨不得给长安写七封信,可是援兵仍然没有来。

终于,在刘武弹尽粮绝之时,周亚夫闪电出击,一个突袭便捣毁了刘濞叛军的粮草大营。叛军几乎一夜之间烟消云散,七国之乱瞬间终结,刘武也捡回一条命。不过虽说有惊无险,但刘武手中的军事力量已经消耗殆尽,自己也没在这场战争中立功。当太子的梦想,就此远离。

他刘武深恨周亚夫,认为不是周亚夫不救自己,这个皇位一定会是他的。但是刘武却一点也没怀疑他的好哥哥刘启,在整个战役过程中,刘启无数次斥责周亚夫,派人安抚自己的行为刘武全都看在眼里,这一件事让刘武很感动。但傻孩子刘武想不到的是,见死不救的命令压根就不是周亚夫做得,而是他的好哥哥刘启。

这对君臣演了一出红白脸,汉景帝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周亚夫虽说得罪人,但人家平叛有功,你能把他怎样?不得不说,汉景帝这招玩的实在是太妙了,从这之后,刘武再也没有争夺太子的力量,汉景帝坑兄弟的技能树绝对点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牛皋是什么实力?最后被人毒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真实的牛皋是什么实力,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说岳全传》里有一位将军,姓牛名皋,善使铁锏,和岳飞是拜把子兄弟,嫉恶如仇,憨厚可爱。卤莽中有智谋,急躁里含幽默,挺受人们喜爱。在民间故事《牛皋问路》里,因为牛皋言语粗卤,老者没有给他指路。后来岳飞礼貌询问,老者方

  • 崇祯为什么会说出文臣个个可杀 其实道理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崇祯和文臣,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崇祯皇帝是明朝最后一位帝王,他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李自成农民军杀进北京后他自缢在北京石景山上。其实崇祯皇帝虽成了亡国之君,但他也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明朝后期,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权贵阶层搜刮民脂民膏,贪图享乐,明朝国力已经极度衰弱。崇祯

  • 李孝恭在凌烟阁是什么排名?从不争权的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千古一帝排名,侯君集谋反为什么还能进凌烟阁,李道宗为什么没进二十四凌烟阁

    唐朝的开国武将在各个朝代中算是比较幸运的,李世民在唐朝建国之后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更是在晚年时立了凌烟阁。作为李世民的哥哥李孝恭可以说是为李唐打下了半壁江山,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二。李孝恭是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隋朝末年,晋阳起兵的李渊在攻克

  • 袁崇焕当初没有被杀的话 明朝还会不会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崇祯是个什么样的皇帝,袁崇焕导致明朝灭亡,崇祯皇帝后悔杀袁崇焕

    对袁崇焕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袁崇焕是明朝后期最为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为明朝的边境军事防御,做了很大的贡献,他的主要战绩有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京城保卫战,他以强悍的姿态赢得了每一场战争,让后金的两位杰出的首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为之动容,从此不敢再小看明朝。但是崇

  • 韩信到底有没有起谋反的心思?网友直呼替韩信委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信是否有反叛之心,韩信到底有没有想过谋反,韩信想过反叛吗

    韩信究竟有没有谋反的想法?现在就告诉你,网友看后直呼:很心酸!韩信,最伟大的军事家和战略家。汉初三杰之一。也是三杰里唯一被杀的。首先我们必须指出,韩信没有谋反的意图和行为。至于想没想,肯定是想了,但想的结果是放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信只活了34岁,可以说为战争

  • 糜芳跟随刘备长达二十年之久 糜芳最后为何选择背叛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小舅子为什么投降,刘备关羽张飞,糜夫人和糜芳什么关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糜芳和刘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糜芳和哥哥糜竺,早期对刘备事业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糜芳的妹妹是刘备的老婆,他是当朝的国舅爷,按道理应该是够牛了,但刘备安排糜芳和关羽镇守荆州,经常受关羽的气,他心里能没有怨气吗,吕蒙率吴军兵临城下,糜芳被逼无奈,投降了东吴。糜芳的祖先世代

  • 曹爽当时如果听取了桓范的意见 曹爽获胜的几率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如何评价曹爽,虎啸龙吟曹爽,曹爽不投降能赢吗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一)独掌大权 排挤司马曹魏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驾崩,时年,年仅八岁的皇太子曹芳继位,曹睿遗诏由时任大将军的曹爽与太尉司马懿共同辅佐朝政。此后,曹爽由于忌惮司马懿,所以逐渐对其加以排挤,实施明升暗降,也就是将司马懿晋升

  • 李自成当初两次和崇祯进行和谈 崇祯最后为什么都没有答应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自成与崇祯谈判条件,李自成失败原因分析,崇祯皇帝失败原因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自成和崇祯的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大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带着几十万农民军进攻至北京城外,崇祯帝王想利用城墙的坚固,还有依赖三大营与吴三桂的精兵骑士与敌军拼个你死我活。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吴三桂的部队按部旧班,三大营战士也毫无战斗力。《荒书》“李自成率十八骑,由通山过

  • 对于李世民的异秉,历史上有哪些记载可以用来证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史记中被证实的错误,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异禀的意思

    李世民出生于一个胡汉混血的贵族世家。其父李渊,自称是十六国时凉武昭王李暠的后代。而实际上,李渊很可能是在自己的族谱上做了手脚。目前通常的看法是,李家是北魏弘农太守李初古拔的后裔。李初古拔是鲜卑族,其后代跟汉族通婚,到李渊的祖父李虎时已经是胡汉混血。李虎是李家发迹的开端,西魏时位列八柱国之一,北周初追

  • 什么是“房谋杜断”?看看唐太宗李世民用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房谋杜断”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李世民的谋臣,同时也是他的左右手,李对他们极为重视。在李还是秦王时,杜如晦经房玄龄推荐进去了秦王府做了参军,后来因为李世民屡次建功立业,声名在外,太子就特别的嫉妒,于是就唆使高祖皇帝将他的部下们都调到了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