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自成当初两次和崇祯进行和谈 崇祯最后为什么都没有答应下来

李自成当初两次和崇祯进行和谈 崇祯最后为什么都没有答应下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928 更新时间:2023/12/11 7:45:2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自成和崇祯的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大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带着几十万农民军进攻至北京城外,崇祯帝想利用城墙的坚固,还有依赖三大营与吴三桂的精兵骑士与敌军拼个你死我活。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吴三桂的部队按部旧班,三大营战士也毫无战斗力。

《荒书》“李自成率十八骑,由通山过九宫山岭”

李自成带队驻扎城外的时候,还派特使去与崇祯帝王谈判,意图是要签订和议。特使见到崇祯帝王后,伪装一副很关怀的样子说道:“敌军人多势众,帝王要为自己多考虑。”又帝王转达了李自成所提的要求,需要割地讲合,还要大明犒赏大顺的将士金银财宝,以后大顺军队就被他所用。

崇祯帝王的历史画像

这时城内的形势危机,崇祯帝王最好的办法也是求和议,躲避灭国身亡的风险。但是大明王朝自开国以来就从来没有过“分割土地、用公主和亲、给他国纳供”等做法,都是以即使灭国也坚决不投降为宗旨的。事情关系到立国之本,崇祯帝王也没了主意,就问身边的魏藻德,魏藻德也不发表意见,只是低头倾听,任由崇祯着急。

李自成在画册中的形象

崇祯帝王只好让特使先回去,告诉李自成自己想好了再做答复。李自成接到特使的会话,打消了和议的想法,决定立刻攻城。而先前被收买的首榜官员,也按照约定打开漳义门,行动开,其它部门的官员也纷纷开门。转眼瞬间城墙外沦陷了,厮杀声如雷贯耳。

宫内的崇祯帝王听到此声,知道大事不妙,问内阁大臣有什么好办法,内阁大臣也没有好点子。只有宽慰的话语,赞美帝王洪福齐天定能逢凶化吉。并且还说如果真有不测,他们就肉博誓死护国。

了结自己生命的崇祯帝王

可是事与愿为,当闯军真正到来时,所有的门都被打开了,所有的内臣都逃之夭夭。崇祯帝王在惊恐中听到内侍来报,内城已沦陷,大营兵早已散了,帝王赶紧逃命吧,说完就跑开了。崇祯帝王亲自鸣钟召集人马,结果都没有人到来。事以至此,崇祯帝王登上煤山放眼瞭望确认内城沦陷,写下遗书放于口袋就在山上自杀了。

参考文献:

《荒书》

《明史》

《明季甲乙两年汇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对于李世民的异秉,历史上有哪些记载可以用来证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史记中被证实的错误,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异禀的意思

    李世民出生于一个胡汉混血的贵族世家。其父李渊,自称是十六国时凉武昭王李暠的后代。而实际上,李渊很可能是在自己的族谱上做了手脚。目前通常的看法是,李家是北魏弘农太守李初古拔的后裔。李初古拔是鲜卑族,其后代跟汉族通婚,到李渊的祖父李虎时已经是胡汉混血。李虎是李家发迹的开端,西魏时位列八柱国之一,北周初追

  • 什么是“房谋杜断”?看看唐太宗李世民用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房谋杜断”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李世民的谋臣,同时也是他的左右手,李对他们极为重视。在李还是秦王时,杜如晦经房玄龄推荐进去了秦王府做了参军,后来因为李世民屡次建功立业,声名在外,太子就特别的嫉妒,于是就唆使高祖皇帝将他的部下们都调到了别的地方

  • 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李世民竟开了篡改历史的先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为什么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李世民改史书第一人,李世民对外发动的战争

    李世民是唐王朝的第二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后世以"贞观之治"嘉美之。但是,众所周知,李世民得到的皇位的手段不太光明正大,但在历史上,李世民有意渲染自己的开国之君的伟大形象,同时将自己的兄弟贬得一无是处,所以现代的人怀疑他有意的篡改了历史。如果现在我们看李世民

  • 义成公主:一生嫁了父子四人,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恩义公主,五伦关系君臣有义

    在中国古代和亲的事件并不少见,王昭君、文成公主都是典型的代表。但是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女子却鲜有人知,她作为政治的牺牲品,远嫁塞外,并先后嫁给了父子四人,她就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宗室堂妹义成公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义成公主跟隋文帝杨坚是兄妹关系,她的父亲曾跟武元皇帝杨忠一起打

  • 胡亥不是赵高扶持起来的吗 赵高为什么还要杀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二世胡亥简介,赵高杀秦二世,赵高给胡亥做饭哪一集

    你真的了解赵高杀胡亥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5万楚军在巨鹿全歼王离军队,又逼迫章邯的二十万大军投降,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军队尽毁。另一方面,刘邦率领2万兵马攻下武关,兵锋直指咸阳。而这时候,咸阳城内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赵高率

  • 姬昌的长子与次子为什么都不姓姬?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姬发和伯邑考为什么不同姓,姬昌有几个儿子,历史上姬昌有几个儿子

    周文王姬昌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我们首先可以确定,周文王、伯邑考和周武王父子三人都是姓姬的,可他们的古称里没有“姬”字,“姬”字都是后人加的。就是在西汉的《史记》里,这个姓都没有加上去。《史记·管蔡世家》记载了周文王十位嫡子:“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

  • 李斯身为一代明相 李斯为什么会联合赵高让胡亥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斯斗不过赵高的原因,李斯为何最后又败给了赵高,李斯为什么要帮助赵高

    对赵高和李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斯,一代明相,在他的辅佐下,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等。为什么在沙丘之变中,他要与胡亥、赵高一党,难道他看不出胡亥、赵高是什么货色吗?我觉得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看得出来,那么他为什么这么做了,我认为有主观和

  • 从笼络人心到大杀功臣,刘邦为何这样做?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笼络人心的手段,刘邦如何卑鄙笼络人心,汉武帝和刘邦什么关系

    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史记·淮阴侯列传》秦朝灭亡后,昔日的六国贵族不甘沦为平民,欲复辟旧国,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刘邦带领着自己的草根团队击败了骁勇善战的西楚霸王项羽,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成为了西汉的开国皇帝,史称汉高祖。毛主席曾

  • 秦始皇为什么会重用赵高 秦始皇真的昏庸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高害怕秦始皇吗,秦始皇为什么不杀赵高,赵高和秦始皇什么关系

    你真的了解赵高和秦始皇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一提起赵高,估计很多秦粉就会恨得牙根直痒痒,因为经过秦国六代国君建立起来的大秦帝国,葬送在他的手中。也因为秦始皇重用了赵高,也导致了很多人说秦始皇昏庸,用人不识,偏偏重用了赵高这么个佞臣。但是也不能怪秦始皇,你要是秦始皇或许你也会重用

  • 揭秘从五大造反皇帝的遭遇看皇帝为何也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五大皇帝,崇祯为什么救不了大明,李承乾为什么要谋反

    泱泱中华五千年,涌现出了数以百计的皇帝。本来,皇帝应是一国掌控生杀予夺大权的九五至尊,拥有无上的权威。但是在中国千年的皇帝史中,却出现了一些因各种原因而奋起“造反”的皇帝。那么皇帝是怎样奋起“造反”的?他们为什么要奋起“造反”呢?下面就按时间顺序一位一位地道来。第一位造反皇帝:谋杀宰相赵高的秦王子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