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壬寅宫变嘉靖逃过一劫后妃再侍寝需脱光

壬寅宫变嘉靖逃过一劫后妃再侍寝需脱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881 更新时间:2023/12/6 10:12:20

明孝宗朱祐樘弘治皇帝,为人贤明,勤政爱民,体恤民生,尤其是给足了知识份子面子。值得注意的是,他只有一个妻子张皇后,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了。不过,这也导致他只有一个成年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武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皇帝,自幼贪玩,喜欢女色,修建豹房,整天在里面寻欢作乐,又喜欢兵术,喜欢动不动就打仗过瘾。他曾自封“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武宗的最大遗憾是没有儿子,又没有亲兄弟,武宗死后,只能从他的父亲弘治皇帝的兄弟辈的儿子们中选取皇位继承人,后来选择了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

按当时的礼法,嘉靖皇帝是继承明孝宗的“统”,所以应该称明孝宗为“皇考”,称自己的亲生父亲为叔叔。但从嘉靖皇帝本人的私心出发,他一定是想称自己的生父为“皇考”。结果整个文官体制和他发生激烈冲突,史称“大礼仪”之争。

因为大礼仪之争,嘉靖皇帝只能用一些小人替自己说话,是为“议礼派”,张璁、严嵩就是其中的代表。朝中也出现了议礼派与护礼派的对立,最终爆发“血溅左顺门”事件。由于议礼派逐渐占据上风,护礼派群臣决定集体向皇帝进谏,于是包括九卿23人、翰林20人、给事中21人、御使30人等共200余人的庞大队伍,集体跪在左顺门外哭求。嘉靖皇帝派人将为首的几位大臣押入监狱,群臣更加激愤,世宗皇帝将其中的134人逮捕,86人待罪。左顺门事件以嘉靖皇帝的胜利而告终,他终于如愿地将父亲追尊为睿宗,并将神主入太庙,跻在武宗朱厚照之上。

此后,嘉靖皇帝为求长生,又大肆炼丹,宠信善于写青词的严嵩,政治极为混乱。所谓青词,是指道士们做法事时,写给玉皇大帝的奏章,这种奏章通常是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所以叫青藤。《明史·宰辅年表》统计显示,嘉靖十七年后,内阁14个辅臣中,有9人是通过撰写青词起家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嘉靖皇帝喜欢道教,又采取了道教里的“采阴补阳之术”,纵欲过度,企图获得长生不老,结果大量摧残宫女。据记载,“嘉靖中叶,上饵丹药有验。至壬子冬,命京师内外选女八岁至十四岁者三百人入宫。乙卯九月,又选十岁以下者一百六十人。盖从陶仲文(方士)言,供炼药用也。”

古人有以蕉叶待露、延年益寿的说法。芭蕉叶每天早上会有甘露,据说晨起口干舌燥之际,吮吸若干,甘甜爽口,可长生不老。嘉靖皇帝为采集甘露饮用,每日命宫女们凌晨即往御花园中采露,导致大量宫女因之累倒病倒。据史书记载,仅嘉靖皇帝虐待致死的宫女多达二百多人。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实在忍受不了虐待的十几名宫女联合起来,试图用黄绫布勒死嘉靖皇帝,史称“壬寅宫变”。当时,由于这些宫女缺乏经验,误拴死结,并没有把嘉靖皇帝勒死。

《明史·后妃传·世宗方皇后》记:“宫婢杨金英等谋弑帝,赖后救得免。……是夕,帝宿端妃宫。金英等伺帝熟寝,以组缢帝项,误为死结,得不绝。同事张金莲知事不就,走告后,后驰至,解组,帝苏。”

在刑部审讯的口供中,有这样的记载:

奉懿旨:“好生打着问!”得杨金英,系常在、答应供说:“本月十九日,有王、曹侍长在东稍间点灯时分,商说‘咱们下了手罢,强如死在手里!’杨翠英、苏川药、杨玉香、邢翠莲在旁听说,是杨玉香就往东稍间去,将细料仪仗花绳解下,总搓一条。至二十二日卯时分,将绳递与苏川药,苏川药又递与杨金花拴套儿,一齐下手。姚叔皋掐着脖子。杨翠英说:‘掐着脖子,不要放松!'邢翠莲将黄绫抹布递与姚叔皋,蒙在面上。邢翠莲按着胸前,王槐香按着身上,苏川药拿着左手,关梅秀拿着右手,刘妙莲、陈菊花按着两腿,姚叔皋、关梅秀扯绳套儿。张金莲见事不好,去请娘娘来。姚叔皋打了娘娘一拳。王秀兰打听陈菊花吹灯。总牌陈芙蓉说:‘张金英叫芙蓉来点着灯。徐秋花、邓金香、张春景、黄玉莲把灯打灭了。’芙蓉就跑出叫管事牌子来,将各犯拿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以想到的是,这些宫女最后都被处以凌迟。

经此变故后,皇帝们吸取这个教训,所以陪皇帝睡觉的妃子,都要全身脱光,由太监用被子包起来扛到龙床上去,完事后再抬走。

到了清代,这一做法也没有改变。

在奴才们看来,毕竟皇帝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啊,后妃的尊严算得了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逵杀人无数为何从没遇到有质量的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逵为什么放过了冒充他的人,李逵打什么过后赔不是,打不死的李逵

    大凡世间大奸大恶、凶残狡诈之人,多以伪面目示人。他们或用忠厚掩盖其奸恶,或以仁义隐藏其凶残,若以真相示人,尚可防之避之,唯有这种虚伪之人最是可恶,令世人防不胜防,避无可避。你绝对想不到今天所说的大奸大恶,竟然是是“黑旋风”。网络配图李逵是梁山好汉中出镜率最高之人,深受宋江的喜爱,在梁山上人缘也很好,

  • 他从屠杀前臣子开始 成为傀儡皇帝后自杀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大臣痛下杀手一直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颇具划时代意义的举动:一朝天子一朝臣,这种内部大清洗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新皇权威不会被挑战,另一方面则是为提拔自己的亲信腾出空间。但胡亥时期的屠杀动摇了国之根本,是因为他不仅屠杀了身在权力中心的大臣,甚至连身在地方的小臣子们也进行了清洗——没有区别对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 诸葛亮活活累死竟只因信错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像诸葛亮一样的人,诸葛亮一生最大的错误,诸葛亮临死最后一计是真的吗

    明代著名大家李贽有副名垂千古的对联:“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是北宋名臣,“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便是他;而诸葛亮更是妇孺皆知。今天小编想聊的就是诸葛亮的谨慎,这也是导致他活活累死的重要因素。三国中,诸葛亮几乎是算无遗策。陈寿在《三国志》里写得很明确,诸葛亮精通用人之道,每个人都能人尽其

  • 壮烈的历史:诸葛子孙为守蜀汉战死沙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与曹魏之间的斗争在三国后期愈演愈烈,在曹魏与蜀汉的最后一场二战中,诸葛亮子孙英勇牺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段壮烈的历史。网络配图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之间的大小战斗不计其数。在三大势力格局稳定后,蜀汉和曹魏之间的战争,依然保持着较为频繁的趋势。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姜维,都在致力于针对魏

  • 三国时期刘备从荆州撤退为何裹挟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刘备从荆州撤退后为何要大量裹挟百姓呢?刘备率领十多万老百生,大批物资向南转移。在此过程中,自然又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带着这样多的老百姓、这样多的物资,这种行军速度,比老牛拉破车也慢。这种走法,迟早也会让曹操追上的。所以,我们应该抛下他们,赶紧向江陵进军。网络配图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

  • 道光皇帝的孝穆皇后:死后为何葬了三次?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有一位皇后死后,曾下葬过三次,一般人们对亡者都讲求入土为安,为何这位皇后会被下葬三次呢?网络配图通常情况下,一个人死后,只会埋葬一次。在极少情况下,有的会迁葬一次。埋葬三次的,更是少之又少。清朝有一位皇后,在她死后却埋葬了三次,这便是道光皇帝的皇后——孝穆皇后。孝穆皇后,钮祜禄氏,户部尚书布彦达

  • 揭秘:蜀汉阵营中谁才是刘备的真正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刘备是个很有名气的人物,不为别的,就因为他小的时候,一无所有。近似于乞丐,刘备的父亲死的早,母亲和他相依为命。不过刘备最后能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靠的是朋友的力量。所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所谓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刘备的朋友到底有多少?早先,刘备曾在叔父刘元起的资助下,去河北大

  • 和珅总是被纪晓岚耍,为何他不将纪晓岚除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朋友都知道,在剧中,和珅总是被纪晓岚耍,和珅却拿他没办法,要知道在当时和珅的官职远比纪晓岚高,权利非常大,和珅要想打压纪晓岚的话,那是易如反掌,但是和珅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其实历史上的纪晓岚只不过是乾隆的御用文人,地位权势远不如和珅,和珅才是乾隆真正的大红人。曾经有学者评价纪

  • 诸葛亮点七星灯续命有没有成功?真神奇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天文地理,阴阳五行八卦无一不通,在北伐中知自己时日不多,便用七星灯续命,那么最后有没有成功呢?七星灯真的有那么神奇吗?网络配图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与司马懿战于五丈原,夜观星象知道自己要死,所以想要用祈禳之法为自己续命,就在帐中地面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倘若七

  • 清末孙耀廷: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最后的太监是谁,清朝有名的大太监,孙耀庭晚年

    有皇帝的地方就有太监,中国有上百位帝王,太监更是不计其数。但是在清末有一位太监差点就进不了宫,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廷。网络配图孙耀廷是末代皇后婉容的贴身太监,在清政府倒台后,他还将自己在宫中的见闻写成了书《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前几年这本书还被拍成了电影,场面十分凄惨。网络配图在孙耀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