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佩服他:诸葛亮却不敢提拔是为什么?

关羽佩服他:诸葛亮却不敢提拔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433 更新时间:2024/1/21 16:41:29

各位读者朋友大家早上好哦,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在三国中出现次数不多的人物。先说说蜀汉的费诗

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大家应该都认为刘备称帝是顺理成章的事,毕竟小说里的刘备是正义和正统的象征,加上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帜,就算是当皇帝也是继承祖业,与曹操等人的自立为王截然不同,称得上是众望所归。因此我们并没有在文中看到有谁反对。

网络配图

那现实中是什么情况呢?讲道理,一般的大臣肯定是支持自家老大称帝的,毕竟称帝后一般都会给臣子们论功行赏,还会升官加爵,然而在刘备称帝之前竟然有一位大臣公然上表反对。这个故事在小说里没有,所以很多读者感觉陌生,但陈寿《三国志·费诗传》中有明确记载。

这个敢在刘备称帝一事上触霉头的大臣叫做费诗,从此他在刘备心里也算是挂了号。费诗,字公举,犍为(今四川省乐山市)人。他起先效忠于刘璋并担任绵竹令一职,后来在刘备进攻绵竹并准备谋取益州的时候,费诗连表面上的抵抗都没有就直接投降,绵竹顺利成为刘备的囊中之物,也算是为刘备接下来能顺利占领益州立下了不小功劳。

占领了益州之后,刘备宣布自己是益州牧,于是任命费诗担任督军从事,不久之后又擢升为州前部司马、牂牁太守,这一路青云直上,两人的关系算是蜜月期。等到刘备自称汉中王的时候,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关羽被封为前将军,对此关羽是怒不可遏,大发雷霆。于是费诗就私下里劝慰关羽,只是轻轻松松说了一番话,关羽就心服口服地收下了前将军的印绶,费诗的口才可见一斑。

都已经称王了,称帝的日子还会远吗?当然不会。刘备手下的大臣们在听说曹丕篡汉之后,也积极行动要推举刘备为帝。群臣们正忙着张罗的时候,费诗却冒大不韪地上了一道表章,公开反对自家老大称帝。这个表章的大概内容如下:

网络配图

殿下您(指刘备)之所以千里迢迢来到益州,广纳天下英杰,为的是讨伐篡汉自立的逆贼曹操。如今我们正大敌当前,距离您“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想也相去甚远,在这种情形下自立为帝,恐怕您难以做到服众。想当年高祖刘邦与霸王项羽约定,先推翻秦朝的人为王,率先达到这一目标的高祖尚且还有推让帝王之心,而殿下您如今的地盘还仅限于蜀地,因此我认为您自立为帝的举动很不合适。

其实在这种形势下,并不是只有费诗反对刘备称帝,不过直接一言不合就上表的就只有他了。根据《三国志·刘巴传》所注引的《零陵先贤传》记载,刘巴在听说刘备想要称帝之后,急急忙忙和主簿雍茂求见刘备,建议他暂缓称帝。

说实话,笔者还是很佩服这几个人的勇气。不过,敢于跟领导唱反调,往往下场不会太好,尤其是连诸葛亮都不赞同这几个人的意见。于是费诗在上表后不久,就被自家老大冠上了忤逆不道的罪名,直接贬为永昌从事,算是眼不见为净。这还算好的,毕竟刘备念其有功,开始说的那位提意见的雍茂最倒霉,直接被处死了。至于事件的另一位主人公——刘巴,虽然没受什么处罚,看到费诗和雍茂的下场也是冷汗直冒,从此少言寡语,私下也不与任何人往来,开口只说公事。

这三人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其实原因大家都明白,不过是违背了自家老大称帝的意愿,在当皇帝这个事情上,我想没有任何人可以容忍反对者。当然,从这一事件中我们也能看出,刘备当初称帝其实还是遭到了一定反对的,反过来说,那个以宽厚待人著称的刘备也将自己的阴暗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网络配图

在刘备称帝已成定局的形式下,费诗却是我行我素,敢于出头,不能不说是逆潮流而行,自然也有穿不完的小鞋,从此费诗的仕途一直没有任何进展,据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记载,在刘备称帝4年后费诗仍担任从事一职。在诸葛亮时期,由于先帝给他定下了“忤逆不道”之罪,诸葛亮也不好替他翻案。加上费诗在诸葛亮策反孟达一事上又表达了反对意见,因此他仍旧是原地踏步。

诸葛亮死后,轮到蒋琬当政,费诗才被终于迎来升迁,担任了谏议大夫一职。费诗整整用了15年多的时间才算是当上这个职务,他在以前的位置上浪费了太多时光,自身才华无法施展,着实令人惋惜。不过按照费诗的性格,如果他的主公不是刘备,估计也早就身首异处了。所以这么看来,费诗最后能在家里去世,也算是得以善终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辅佐孙权的话能不能击败曹魏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小编来做一个假设,如果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是辅佐的刘备,而是辅佐东吴孙权的话,有可能灭曹一统天下嘛?网络配图首先曹魏之强,很难依靠外力来打败,这之间的强弱有定势,不是个人能力所能弥补的,最后曹魏也是亡于内部篡权,而非外国进攻,那些年诸葛、姜维在西线,孙权和诸葛恪在东线上蹿下跳也没把曹魏怎么着不是…《论

  • 古人认为烟草可还魂:崇祯帝颁布禁烟令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说起“控烟”,绝不仅是现代才有的,其实,在我国古代就已存在。尤其是明清两代就要求国民戒烟,禁止官员在衙门等公共场所内吸烟。新版《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6月1日已经开始施行,其禁烟范围之广,处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所以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图片来源于网络烟草自明代传入中国,古

  • 豫州鲁国人刘琰:使刘禅挂上好色之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食色性也,天性所致,男人好点色这本来无可厚非。今天,小编要说的是喜好女色的程度有轻有重,同样喜好女色的名声有好有坏。历史上很多君王都是与贪恋女色挂等号的,但也有例外。比如刘备父子,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很少提到刘备、刘禅如何如何好色。刘备的事按下不表,单说刘禅在历史上被谈论较多的是他是否聪明,至于说

  • 联军入侵后慈禧西逃:这一举动让他连升三级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携光绪帝逃离北京去西安避难。八国联军已经打进了北京城。他们扔下了满城百姓,就这么匆匆忙忙地逃上了西去之路。网络配图俗话说得好:“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得志猫儿雄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慈禧太后一行逃难之初,那日子确实过得相当苦逼。当他们吃完随身携带的食物后,

  • 江南首富沈万三:过于炫富被朱元璋发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有个江南首富沈万山,据传他富可敌国。但因其行事张扬高调最终触怒朱元璋后被发配到了云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传奇首富的经历吧。网络配图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所建立的封建王朝,是一个大一统的,有着广阔疆域的强大帝国。它富有,它强大,它是封建中国最后的辉煌时代。而说起明朝的首富,明初江南

  • 解密史上名臣寇准:骄奢淫逸花花公子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一说到北宋名臣寇准,许多人的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出一个身穿补丁衣、腰悬醋葫芦、清廉简朴到了极点的寇老西儿形象。刘兰芳的长篇评书《杨家将》中寇准是这样出场的:“头戴的纱帽翅,可能年头太多了,又旧又破,有一个翅用什么东西绑着,往下耷拉着。”而寇老西儿招待京城来的钦差的方式竟然是“把草帽摘下来,撕下一圈,用

  • 古人谈秦朝的灭亡:秦始皇造阿房宫导致衰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当代中国,歌颂秦始皇好像是一种时尚,有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物,曾声称自己是“秦始皇加马克思”;另有一位声名显赫的大导演,则殚精竭虑地拍摄了为秦始皇树碑立传的大片《英雄》……不同的见解当然也有。比如,我熟悉并敬重的一位学者就断言:“史从秦后无治国。”只是,这样的声音似乎成不了主流。不过,历史上,秦始皇

  • 都是名将为什么韩信却瞧不起白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战神白起,伊阙之战斩首24万魏韩联军,攻楚之战歼敌百万……是名副其实的杀神。尤其是长平之战,以60万大军围困赵军45万,打破了围攻战“十则围之”的惯例,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最后赵军45万人,战死25万,被坑杀20万,全军覆没,战神之名响彻千古!网络配图韩信说,“……白起算什么名将,杀敌一千,自损

  • 康熙皇帝玄烨为什么要给给外来传教士发绿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4世纪开始的欧洲宗教改革到16世纪路德和加尔文时期达到顶峰,基督教内部由此发生了巨大震荡,失去了欧洲北部辖区的罗马教皇损失惨重。但一部分知识分子出生的基督徒徒站在了教皇一边,决定以自己的努力挽回颓势,赴东方传教和扩大影响力,将在欧洲的损失从别的地方挽回来,由此建立了不少组织,其中耶稣会是最大的男修

  • 多尔衮为何不称帝反而拥立年仅6岁顺治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643年八月十四日凌晨,皇太极已经去世五天,多尔衮在三官庙里会晤皇太极生前最为信任的内大臣索尼与图赖,推举大清皇帝的继承人。索尼告诉多尔衮:“先帝有儿子在,必立其一,其他的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语气坚定,完全没有商量余地。前清时代大清帝国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刻到来……本来多尔衮最应该被推举为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