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宣宗朱瞻基为什么要抢叔叔的侍妾?

明宣宗朱瞻基为什么要抢叔叔的侍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542 更新时间:2024/1/2 14:09:18

明宣宗朱瞻基为什么要抢叔叔的侍妾?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病重,他火急火燎地派人到宫外接回一对母子。弥留之际,他对母亲张太后说:“他叫朱祁钰,是我在宫外的儿子,求母亲照顾好他。”张太后点了点头,没想到此举却救了大明。

公元1426年,朱高煦看到朱瞻基继位,心中愤愤不平,便起兵造反。朱瞻基从小就爷爷朱棣身边,文武双全,他吸取了朱允炆的教训,御驾亲征打败了叔叔汉王朱高煦。随后将朱高煦贬为庶人,女眷按制度要被全部充入后宫为奴。

忽然,朱瞻基看到一个绝色女子:“慢着,赦免这女子。”这女子就是吴氏,她本是朱瞻基的叔叔朱高煦的妾侍。宣宗见她美貌,不忍让她为奴,安排她住在宦官陈符家。公元1428年,吴氏为宣宗生下儿子朱祁钰。

宣宗之前只有一个大儿子朱祁镇,得知吴氏为自己生了儿子,非常高兴,封她为贤妃。因为她是罪臣女眷,若接入宫中成为皇妃实在有辱皇室尊严,宣宗便一直让母子俩生活在宫外。

公元1435年,宣宗朱瞻基病重,他派人将母子俩接入宫中,承认了他们的身份。并在临死前请求母亲张太后照顾好朱祁钰,张太后没有食言,在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后,封朱祁钰为郕王,修建王府让他们母子居住,生活档次一下上去了。

而朱祁镇自小没有兄弟一起玩耍,得知自己还有个弟弟,非常高兴,对朱祁钰也非常好。然而在公元1449年发生了一件事,让这对兄弟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年瓦剌入侵,朱祁镇在太监王振的忽悠下决定御驾亲征,命郕王朱祁钰留镇京师。结果千里送人头,祖辈留下的精锐部队全军覆没,英宗朱祁镇也沦为阶下囚,史称“土木堡之变”。

消息传到京城,朝野震惊,国不可一日无主,大臣们拥立朱祁钰位为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朱祁钰的生母吴氏也被尊为太后。公元1449年,瓦剌部首领也先以送还太上皇为名,企图进攻北京。于谦等人反对迁都,廷议后决定固守北京。

军民一心,明军打败了也先,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也先在北京战败后,又多次战败,他觉得朱祁镇没什么价值了,还不如送回去让他们内讧,于是在1450年将明英宗朱祁镇送了回去。

在外流亡的朱祁镇回到北京时,皇帝朱祁钰从东安门出迎接,两人痛哭,朱祁钰关心地问道哥哥在外的生活,嘘寒问暖后,朱祁钰将哥哥锁在南宫。

当了皇帝的人,谁舍得放弃手中的权力?为了防止英宗复辟,朱祁钰不仅将门锁灌铅,还将南宫里的树都砍了,防止大臣与朱祁镇接触。在朱祁钰即位之前,约定好让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当太子,可是自己当得久了,发现皇位真香。

当父母的谁不希望把好的留给自己儿子呢?朱祁钰便想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可遭到了汪皇后的反对,汪皇后认为朱祁钰太过分了,自己占了别人的皇位,还想抢侄子的皇位。

朱祁钰很生气,将汪皇后废了。公元1452年,朱祁钰立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将原太子朱见深贬为沂王,立朱见济的生母杭氏为皇后。可惜他唯一的儿子不给力,第二年就去世了。

儿子朱见济去世后,朱祁钰心灰意冷,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公元1457年,朱祁钰突然得了重病,可是他没有儿子,大臣们又在为皇位继承人头疼。石亨看到了景泰帝朱祁钰的情况很严重,认为他活不了多久,便与徐有贞秘密策划让英宗复辟,取得孙太后的同意后,发生了“夺门之变。”

正月十七凌晨,石亨、徐有贞等人打开长安门赶到南宫,请被囚禁了七年的明英宗复登大位。上朝时,百官看到朱祁镇一个个都目瞪口呆。躺在病榻上的朱祁钰听到钟声问:“是于谦吗?”左右回答:“不是,是太上皇。”朱祁钰连说:“好好好!”

当天朱祁镇就派人逮捕了于谦等一批大臣, 于谦对国家有功,朱祁镇不忍心杀他。这下徐有贞着急了:“你不杀于谦,复位无名啊。”于是朱祁镇下旨杀了于谦等人。

而朱祁钰废为郕王,不久后就去世了,被亲弟弟如此对待,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再仁慈了。朱祁镇废了他的帝号,赐谥号为"戾"(恶的意思),称"郕戾王"。朱祁钰也是自迁都以来,唯一一个没有被葬入帝王陵的皇帝。

老翔认为:就当皇帝而言,他的功绩值得肯定,临危受命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使得百姓免遭战乱。而作为弟弟来说,他对哥哥和侄子的做法实在不地道。

朱祁钰占了哥哥的皇位,费尽心思想让儿子也做皇帝,可惜功亏一篑。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不是你的也强求不来。

在朱祁钰死后,生母吴太后失去了依靠,于1462年去世,英宗仅辍谥2字"荣思”,可见对吴太后还是比较刻薄的。吴氏从一个罪臣妾侍变为皇妃,最后还被尊为太后,这一生也是挺传奇的。

你认为朱祁钰跟朱祁镇相比,谁更适合做皇帝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袁绍到底有什么底气 袁绍为什么敢和进京的董卓叫板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董卓和袁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袁绍的实力比董卓强多少?董卓进京后,袁绍敢和董卓叫板,他的底气何在?董卓进京后,不顾天下人的反对,废除了少帝,改立陈留王为皇帝,这是不适合封建伦理纲常的,是属于谋逆的行为。董卓废帝的行为也遭到了天下人的辱骂,但没有人敢

  • 陈宫宁愿失败都不愿跟随刘备,他们之间有何瓜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家对陈宫的印象都是从他救援曹操开始,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陈宫,字公台,他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人物,曾是吕布账下重要谋士。其性格刚直、足智多谋,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谋士中,他也占有一席之地。只不过可惜的是,他虽然智谋过人,却所托非人。陈宫在追随吕布之前,曾

  • 朱元璋为朱棣挑选的媳妇,最后夺了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为朱棣挑选的媳妇,最后夺去了他孙子的江山?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407年,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妙云病重,一旁的朱棣哭得撕心裂肺,弥留之际她拉着朱棣的手说:“我就快要不行了,最后我还有三件事放心不下,你答应我好吗?”朱棣赶忙询问她是何事,徐妙云说:“第一,当今虽天下太平,

  • 升平公主被驸马打了,唐代宗李豫为何不生气?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宗李豫将自己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升平公主嫁到郭家后,依旧是个暴脾气。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有一次,郭府举行家宴,郭暧和升平公主去吃饭,顺便给郭子仪夫妇请安。按理说作为儿媳妇,升平公主见了公公婆婆应该磕头问安的。可升平公主是谁啊?当今圣上的亲闺女,从小娇生惯养

  • 班布尔善依附于鳌拜反对康熙,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影视作品中,康熙皇帝的出场率应该是排的上前三名的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少年康熙擒鳌拜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了。在清王朝,的确出现过这档子事情,但我们知道,康熙制服鳌拜后,最终在康熙五十二年的时候饶了他,并给了他一个爵位,也算是他有功一场罢。可在这件事的背后,康熙却没

  • 李恪的身世有何特殊之处?他为何会惹上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他在李世民众多的儿子之中微微有些特殊,因为他的母亲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对于李恪来说,唐高祖李渊是他爷爷,唐太宗李世民是他爹,而隋炀帝杨广,则是他的外祖父。这种特殊的关系,从李恪出生开始,就深刻影响了他的命运。公元61

  • 秦昭襄王时代发生了四次大战,是秦国关键的决胜时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秦昭襄王嬴稷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他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当我们回顾战国历史的时候,便能发现,秦国的崛起并不是一朝的事情。如果,我们以秦孝公任用商鞅奖励耕战为起点的话,那么到秦始皇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彻底荡平山东列国为结束的话。便能发

  •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孙权明知结果为什么还要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和孙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孙权了解刘备借荆州,肯定是不会还的,孙权为什么还要借?孙权喜欢助人为乐吗?很讨厌有些人拿着历史来做类比。甚至借着侃历史,把一些问题归结到民族性上。当然了,借古喻今不是说不可以。问题是脑补也要讲点依据妥否?要论据没论据、要论点没论

  • 能和诸葛亮一起成为托孤大臣,李严有何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章武三年春二月,刘备将后主刘禅托付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同年,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章武二年(222年)春季,刘备派遣黄权督江北水军,自率陆军进军。秋七

  • 三国历史上的三次著名刺杀行动,影响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历史有三次著名的刺杀行动且都成功了,这三次刺杀行动带来了哪些影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江东“小霸王”孙策被刺杀孙策有“小霸王”之称,而孙策也不虚此号,确有“霸王”项羽的风范。都说江东基业历经三世,但真正打下江东基业的是孙策。孙策起初跟随的袁术,但心中有大志,不甘心一直屈居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