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死后诸葛亮打仗为什么败多胜少 主要原因有四点

刘备死后诸葛亮打仗为什么败多胜少 主要原因有四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32 更新时间:2024/1/16 19:37:43

刘备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打仗为什么总是败多胜少?诸葛亮是实力不行吗?

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涌现出很多智谋超群的俊才。但是要说谁的智慧能够独占鳌头,恐怕人们最先想到了便是大名鼎鼎的卧龙先生诸葛亮。尤其在《三国演义》的描述中,诸葛亮更是知天文,晓地理,上马可带兵打仗,下马可治理国家。不仅如此,哪怕是在外交,文学,书法,发明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可是有一个现象却令人感到费解,诸葛亮虽然通过自己的能力帮助刘备打过很多胜仗,建立了蜀汉政权。可是自从刘备白帝城病逝,诸葛亮执掌蜀汉军政大权开始,蜀国的大军仿佛失去了往日了雄风。诸葛亮六出祁山,败多胜少,愣是落得无功而返的局面。很多人感到不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小编觉得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四:

一,夷陵之战,根基受损

“夷陵之战”是决定蜀国走向的一场战役,胜则吞并东吴,与曹魏南北对峙,一统天下近在眼前;败则继续维持三分天下的格局,互相制衡,刘备有生之年再无机会一统九州。最终这场战役刘备失败了,并且败得很惨,蜀汉多年的精锐力量,大量的军用物资毁于一旦,成为了三国之中最为弱小的割据政权。虽然后来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但是蜀汉的综合国力再也难以恢复到往日的巅峰。

尤其是夷陵之战损失的大量精锐士兵,能征善战的大将,以至于诸葛亮北伐之际麾下并没有多少卓越将领。而曹魏方虽然失去了雄才大略的曹操,很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也相继老去,可是曹魏的继承并没有出现断层,年轻的将领如雨后春笋。因此,在综合力量上蜀汉便落入了下乘,诸葛亮首先便输在了起跑线上。

二,事必躬行,过于谨

论智慧,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独占鳌头;论谋略,也是当世少有,可是他的性格却令他无法成为一个卓越的统帅。纵观古今,很多流芳百世的历史名将都是一群爱冒险的疯子,项羽敢破釜沉舟,韩信敢背水迎敌。可是诸葛亮的性格却过于谨慎,行军打仗总是以安全为主,循循渐进。虽然这种做法不至于迎来大败,可是也赋予了对手反应的时间。因此曹魏的指挥官司马懿总能将防线打造的犹如铁桶一般,纵使诸葛亮智多如妖,也无法取得建设性的胜利。

其次,诸葛亮事必躬行的性格也成为了北伐之战的妨碍,以至于总是败多胜少的局面。行军打仗未知的因素很多,诸葛亮纵然智谋超群也不能对整场战役了如指掌。并且,战役并不是一个人的舞台,蜀汉想取得胜利需要的每一位将军都有自己的战略目光。可是由于诸葛亮的原因,很多将军的战略见解都难以登上舞台,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便是最大的遗憾。因此,蜀汉在诸葛亮手中虽然没有重大的失败,但是小败却总是不断。

三,战线过长,粮草不足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古来征战,粮草一直是行军打仗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往往,一场战役的胜败,粮草便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赫赫有名的“官渡之战”,袁绍便是因为粮草被曹操烧毁,最终才落得兵败如山倒的悲惨结局。益州虽然有“天府之称”,但是由于刘备的一场失败,蜀汉损失了很多年轻的士兵,而诸葛亮北伐又需要大量的兵力,因此能够在后方务农的年轻人少之又少,所以粮草也成为了牵绊诸葛亮北伐的重要原因。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屯田务农便没有足够的兵力支持正面战场,可是投入大量的兵力进行北伐,益州的农业便会被荒废。所以诸葛亮在北伐之战中前期虽然总能势如破竹,可是战线拉长以后却总是陷入缺粮的窘境,最终只能落得无功而返,败退汉中的无可奈何之局。这并不是说诸葛亮个人能力卓越,实在是蜀汉只有一州之地,人口不足百万,确实难以支持诸葛亮进行北伐。

四,大势所趋,天命难违

有一句俗语叫做:“这都是命”。三国后期,随着刘备的失败,蜀汉其实已经失去了逐鹿天下的资格。而困守江东的东吴政权,由于地理原因难以组建称霸天下的野战大军,因此只能自保难成大业。纵观天下大势,当时一统天下的趋势已经落入了曹魏手中,诸葛亮进行北伐,可以说是以卵击石,逆天而行。

并且,诸葛亮的命的确不好,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策反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隐隐中有了吞并雍凉的曙光,可是却因街亭失守,无可奈何退兵;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好不容易包围了司马懿的大军,却又因李严运粮不力再次无功而返;好不容易将司马懿逼入绝境,却又因一场大雨令对方死里逃生,最终诸葛亮也只能叹息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综上所述,便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数次北伐却败多胜少的几个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两度废黜太子胤礽,康熙帝这么做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康熙皇帝是清朝特别有能力的一位皇帝,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在清朝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很有作为,削三藩,平定噶尔丹,废止“圈田令”、创立“多伦会盟”等。但康熙皇帝在位最大的败笔就是他两度废立太子,造成了储位之争,使王朝出现内耗。康熙皇帝废立太子的事,是历史上的

  • 安禄山能平步青云,他的情商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安禄山能平步青云,他的情商有多高?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有一次,唐玄宗走到杨玉环的寝宫门口,发现里面居然有男人的嬉笑声,再凑近一看,原来是安禄山和妃嫔们正在打闹玩耍。唐玄宗怒火中烧,杀了安禄山的心都有:“你进宫为何不先来拜见我,而是先来贵妃的寝宫,你想干什么?”要说安禄山也是个聪

  • 明宣宗朱瞻基为什么要抢叔叔的侍妾?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明宣宗朱瞻基为什么要抢叔叔的侍妾?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病重,他火急火燎地派人到宫外接回一对母子。弥留之际,他对母亲张太后说:“他叫朱祁钰,是我在宫外的儿子,求母亲照顾好他。”张太后点了点头,没想到此举却救了大明。公元1426年,朱高煦看到朱瞻基继位,

  • 袁绍到底有什么底气 袁绍为什么敢和进京的董卓叫板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董卓和袁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袁绍的实力比董卓强多少?董卓进京后,袁绍敢和董卓叫板,他的底气何在?董卓进京后,不顾天下人的反对,废除了少帝,改立陈留王为皇帝,这是不适合封建伦理纲常的,是属于谋逆的行为。董卓废帝的行为也遭到了天下人的辱骂,但没有人敢

  • 陈宫宁愿失败都不愿跟随刘备,他们之间有何瓜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家对陈宫的印象都是从他救援曹操开始,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陈宫,字公台,他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人物,曾是吕布账下重要谋士。其性格刚直、足智多谋,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谋士中,他也占有一席之地。只不过可惜的是,他虽然智谋过人,却所托非人。陈宫在追随吕布之前,曾

  • 朱元璋为朱棣挑选的媳妇,最后夺了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为朱棣挑选的媳妇,最后夺去了他孙子的江山?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407年,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妙云病重,一旁的朱棣哭得撕心裂肺,弥留之际她拉着朱棣的手说:“我就快要不行了,最后我还有三件事放心不下,你答应我好吗?”朱棣赶忙询问她是何事,徐妙云说:“第一,当今虽天下太平,

  • 升平公主被驸马打了,唐代宗李豫为何不生气?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宗李豫将自己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升平公主嫁到郭家后,依旧是个暴脾气。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有一次,郭府举行家宴,郭暧和升平公主去吃饭,顺便给郭子仪夫妇请安。按理说作为儿媳妇,升平公主见了公公婆婆应该磕头问安的。可升平公主是谁啊?当今圣上的亲闺女,从小娇生惯养

  • 班布尔善依附于鳌拜反对康熙,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影视作品中,康熙皇帝的出场率应该是排的上前三名的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少年康熙擒鳌拜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了。在清王朝,的确出现过这档子事情,但我们知道,康熙制服鳌拜后,最终在康熙五十二年的时候饶了他,并给了他一个爵位,也算是他有功一场罢。可在这件事的背后,康熙却没

  • 李恪的身世有何特殊之处?他为何会惹上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他在李世民众多的儿子之中微微有些特殊,因为他的母亲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对于李恪来说,唐高祖李渊是他爷爷,唐太宗李世民是他爹,而隋炀帝杨广,则是他的外祖父。这种特殊的关系,从李恪出生开始,就深刻影响了他的命运。公元61

  • 秦昭襄王时代发生了四次大战,是秦国关键的决胜时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秦昭襄王嬴稷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他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当我们回顾战国历史的时候,便能发现,秦国的崛起并不是一朝的事情。如果,我们以秦孝公任用商鞅奖励耕战为起点的话,那么到秦始皇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彻底荡平山东列国为结束的话。便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