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钱皇后与明英宗极为相爱死后却没合葬,这是为何?

历史上钱皇后与明英宗极为相爱死后却没合葬,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654 更新时间:2024/1/16 15:06:10

自古帝王都在艰难的抉择中,有些人自私,有些人重情也无私。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虽然朱祁镇并不能算是个好皇帝,但他和钱皇后之间的爱情,在历朝历代帝王之中,都是极为少见的,当可谓是患难夫妻。朱祁镇因土木堡之变被俘,钱皇后不惜一切代价进行营救,甚至为此哭瞎眼、跪残腿,朱祁镇返回之后被囚南宫,钱皇后又与其度过了七年的幽禁岁月。朱祁镇病逝之前,最放不下的就是钱皇后,虽留下了与自己同葬的遗命,最终在朝臣们的死谏之下,也的确迫使周太后同意了英宗与钱皇后合葬的意见,奈何周太后却在执行环节玩了个花样,导致合葬计划最终失败。

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俘,钱皇后为救夫落下残疾

正统七年(1442年)春,在太皇太后张氏的主持下,来自海洲(今江苏连云港)的十六岁少女钱氏被选入宫,经过明朝历史上皇帝的第一次初婚仪式,钱氏正是开始了自己的皇后生涯。而一代贤后张氏却在五个月后便撒手人寰,为皇帝选后则成为了他为大明王朝做的最后贡献。

虽说这次婚姻出自祖母张氏之手,但朱祁镇对于自己的皇后还是相当满意的,钱氏虽出身微寒,但却知书达理,不但将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且对于皇帝亲近其他妃嫔并不阻挠。也正因此,后宫先后多有龙子龙女出生,然而遗憾的是钱皇后始终未能生育。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蒙古瓦剌部也先出兵南侵,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蛊惑下御驾亲征,却遭遇“土木堡之变”,不仅数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六十余位大臣、勋亲、武将葬身疆场,就连皇帝自己也被瓦剌俘虏。

皇帝被俘的消息传入京城,朝廷先是试图尝试以钱财赎回皇帝,得知消息的钱皇后去世将自己的所有私财都拿了出来,只祈求也先能够看在财宝的份上放回丈夫。然而也先虽然收下钱财,却并不放人,意图迫使明朝做出更大让步。

九月六日,为摆脱“国无长君”的局面,在于谦等大臣的建议下,经过皇太后同意,明英宗异母弟、监国秦王朱祁钰登基,是为明代宗。对于朝廷的变化,钱皇后无可奈何,他只能在冰冷的深宫中默默祈求上苍,可以垂怜自己的诚意,放丈夫一条生路。

钱皇后就这样每天每夜地祈求,再困再倦也只是就地稍卧,不肯上床休息。过度的劳累、粗陋的饮食、冰冷的地面、冬天的严寒长期侵袭她的身体,她的一条腿就此落下残疾,再也无法恢复。而昼夜不停的悲泣也很快哭瞎了她的一只眼睛。对于自己的残疾,钱皇后毫不介意,也拒绝治疗,她心甘情愿地认为这是接回丈夫,上天要她付出的代价。

南宫相依为命七年,夺门之变后重新立后

在大明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之后,也先眼见手中“奇货可居”的皇帝变得“一文不值”,也只好将他放了回去。

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初三,二十二岁的明英宗由漠北返回北京。此时朱祁钰已经贵为皇帝,他虽然接回了朱祁镇,虽然也给与了对方“太上皇”的封号,但他同时也明白,返回的朱祁镇才是自己皇位的最大威胁,于是他不顾礼部等人的建议,先是拒绝向朱祁镇行君臣之礼,并且在第一时间就将朱祁镇扔进了冷清的南宫幽禁了起来。

朱祁镇归国的欣喜被突然而来的冷水彻底浇灭,而在幽冷的南宫中,朱祁镇终于见到了那个已经病体支离的残疾女人,在弄清楚妻子残疾的原因后,刚刚经历了亲情打击的朱祁镇,却又突然享受到了来自妻子的情义,两相对照之下,他不仅没有丝毫嫌弃妻子的残疾,反而将其视若珍宝。

此后,明英宗朱祁镇和钱皇后在南宫中相依为命长达七年,鉴于明代宗的态度,他们不仅未享受相应的“太上皇”待遇,甚至还要遭受宫女太监的冷言冷语。而钱皇后则一面宽慰丈夫,一面以病体带着南宫中的嫔妃赶制绣品,以此换些食用。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明代宗患病并迅速加重,武清侯石亨、御史徐有贞、都督张軏、太监曹吉祥等人冲入南宫,拥英宗复辟,“夺门之变”爆发,三十岁的朱祁镇重新登上了皇帝宝座。

重新登上皇位的朱祁镇便想再度立钱氏为后,却不想太子的生母周皇贵妃横生枝节,太监蒋冕更是向孙太后进言,认为钱皇后已经身体残疾,也无生育能力,因此不应再度封为皇后。得知消息的朱祁镇勃然大怒,怒斥蒋冕,并重新将钱氏立为皇后,并意图效仿宣宗朝的例子给予其家族爵位,钱氏虽深为感激,却不想家人因自己而无功受禄,故而坚决推辞。

朱祁镇虽然留有遗诏,却因周太后干预而无法实现

天顺八年(1464年)十二月,年仅三十八岁的朱祁镇患病,病体日渐沉重,在自知时日无多的情况下,他唯一放不下的就是钱皇后。朱祁镇明白,太子生母周氏一直觊觎皇后大位,自己一旦离世,他很难想象善良的钱皇后会遭遇什么。

于是,在口授遗诏之后,朱祁镇又当面叮嘱太子朱见深,“皇后名位素定,当尽孝以终天年”。太子答应之后,朱祁镇还是不放心,又拉着大学士、顾命大臣李贤的手反复叮咛:“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李贤流着眼泪退出英宗的寝宫,将这句话添在了遗诏册上。

皇太子朱见深继位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尊礼皇太后。按照常理,被尊为皇太后的首先应该是皇帝的嫡母,然后才是生母,可是当周皇贵妃却摆出皇帝生母的身份,并派亲信太监夏时以“钱皇后病废之人,不足称太后”和“钱氏无子”为由,意图阻止钱皇后成为太后。

然而,周氏此举却遭到了朝臣和宪宗皇帝的一致反对,钱皇后最终还是被尊为了“慈懿皇太后”,周皇贵妃则被尊为了“皇太后”。

虽然尊太后事件以周氏败北而结束,但朝臣们也意识到了周氏的不好对付,于是在为英宗兴建陵墓的时候,李贤和彭时就预先提出,要在地宫中同时营建三间墓室,为的就是防止钱氏无法与英宗合葬,奈何最终以周太后的反对而不了了之。

成化元年(1465年)七月二十一,按照明英宗的遗诏,宪宗与吴氏成婚,但他却并不喜欢自己这位年轻漂亮的皇后,偏偏爱上了比自己大了十九岁的宫女万氏。在万氏的谗言诋毁之下,宪宗对吴氏的好感荡然无存,成婚仅一个月便决定废后。然而,钱太后对宪宗的这个决定坚决反对,而周太后虽然也觉得吴氏无错,但见钱太后反对,立即便表示了支持。

废后事件最终以钱氏的败北而结束,吴氏最终被废,而宪宗也因此事而与钱太后心生芥蒂。失去了皇帝支持的钱太后,处境开始变得越来越艰难。

成化四年(公元1468)六月,思夫成疾又抑郁寡欢的钱太后离开了人世,终于从苦闷的生活中解脱了。按照英宗的遗嘱,钱太后才应该是唯一有资格与其合葬之人,奈何周太后坚决反对,而宪宗对生母的倾向此时也已经十分严重,于是便打算为钱皇后另择墓穴。

然而,周太后和宪宗的这个决定却遭到了朝臣的一致反对,双方甚至为此数次发生激烈争论,言官们甚至玩起了死谏的把戏,最终成功迫使宪宗和周太后同意了合葬的要求。

按理来说,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已经算是圆满结束了,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当初由于周太后的干预,为明英宗建陵之时并未预留合葬的位置,此时合葬需要重新营建下葬墓穴,再从地下打通通向英宗墓室的隧道。这就给了周太后动手脚的机会,她暗中授意经办此事的太监,将钱太后墓穴的那条隧道故意挖错,不但与英宗墓室方向错开足足数丈之远,而且在中途就把隧道堵住,使得合葬最终已失败告终。

后来,明孝宗朱佑樘在检阅裕陵地图时,发现了这其中的蹊跷,于是打算为钱太后打通隧道,但最终也因钦天监和阴阳师人为会影响风水而作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选择弘历而不是弘昼,雍正帝为何会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为什么传给弘历,为什么雍正不喜欢弘历,弘历是不是雍正亲生的

    雍正十三年(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驾崩,终年58岁,传位于第四子弘历。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清朝皇位继承,一直比较搞笑,基本都是最不像爹的那个儿子接班,发展到最后,居然是由不是儿子的人接班,比如雍正不像康熙,乾隆不像雍正,嘉庆也不像乾隆。读者诸君都知道,是雍正皇帝创立了秘

  • “十香词冤案”是怎么回事?萧观音为何会冤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萧观音,辽朝女诗人,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被辽道宗誉为女中才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萧观音自幼容貌清丽,聪慧秀逸,个性内向纤柔,文采出众,精通诗词、音律,还弹得一手好琵琶,称为当时第一。萧观音也是辽代的女诗人,她的传世作品虽然只有15首,却已在我国古代女性文

  • 历史上刘备真正的结义兄弟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结义兄弟流程,关羽张飞刘备桃园三结义,朱元璋结义七兄弟都谁

    牵招字子经,安平观津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提起刘备,大家一定不会忘记刘备和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义的故事,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兄弟情谊令人十分震撼。但这个故事,仅仅出现在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中,并非是历史上的真事。历史中的刘备与关羽张飞,就是比较亲密的君臣

  • 雍正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那些兄弟的?八爷党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因康熙晚年“九龙夺嫡”的原因,长期的夺嫡风波几乎耗尽了本就不深的兄弟情义,雍正继位之后,对曾经参与夺嫡的兄弟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其中大阿哥胤褆、废太子胤礽因较

  • 朱高煦为何没能继承皇位?朱棣选择朱高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高炽 登基,是为洪熙,明朝第四位皇帝。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朱高炽因身体肥胖(疑似肥胖症)行动不便,故而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次子朱高煦则孔武有力,故而生性凶悍、

  • 司马道子是谁?司马道子为何最终被毒害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道子出生的时间是在364年,在403年去世,道子是他的字。他是河内温县地区人士,在东晋时期曾经是一代著名的权臣,他是东晋孝武帝的亲生弟弟。刚开始的时候被封为琅邪王,后来又被封为会稽王,司马道子在孝武帝时期是和王室最为亲近的一条血脉,因此在当时备受重用。关于这个人物的相关信息在司马道子简介中有着详

  • 刘太后是在什么背景下临朝的?临朝有何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后世历史学家在整理刘太后临朝背景这个问题时公认的一点是,当时宋真宗突然病逝给朝廷带来了很大打击,也使得统治基础开始摇摇欲坠,这是构成刘太后临朝背景中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如果宋真宗能够使得政权顺利交接,也就不会有刘太后临朝听政事件的发生,宋仁宗就能够顺利登上皇帝的宝座。其实刘太后临朝背景还应该包括刘太后

  • 孝端文皇后哲哲有何人生经历?孝端文皇后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哲哲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十六岁的哲哲远嫁二十二岁的皇太极为妻。一迎娶之际,皇太极率领部下从赫图阿拉城(今新宾县老城)出发,北行三百余里到达辉发部(今吉林省辉南县境)扈尔奇山城,在此杀牛宰羊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和结婚仪式。天命十年(1625年),她十三岁的侄

  • 大清王朝开国皇帝皇太极之母:叶赫那拉孟古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叶赫那拉孟古是历史上一位很伟大的女性。虽然她不像武则天、长孙皇后她们那么出名,但是成功男人的身后,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叶赫那拉孟古,就是清太祖身后的这个女人。她是部落首领最宠爱的女儿,当初努尔哈赤想要联姻的时候,部落首领觉得努尔哈赤是个人才,对他赋予了很大的期望,于是提出把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他。二女

  • 殷正茂是贪官吗?高拱为何让殷正茂挂帅出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殷正茂,字养实,号石汀,安徽人,明朝的官员。1547年,殷正茂中进士,与张居正一同登榜,被授行人。殷正茂具有突出的军事才干,征集官兵十四万人,镇压黄朝猛之乱。因为突出的功绩,殷正茂晋升为兵部右侍郎,之后又召为户部尚书。三年之后,选择归乡,很久之后,又担任了刑部尚书。1592年,殷正茂去世。关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