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道子是谁?司马道子为何最终被毒害而亡

司马道子是谁?司马道子为何最终被毒害而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970 更新时间:2024/1/11 12:50:08

司马道子出生的时间是在364年,在403年去世,道子是他的字。他是河内温县地区人士,在东晋时期曾经是一代著名的权臣,他是东晋孝武帝的亲生弟弟。刚开始的时候被封为琅邪王,后来又被封为会稽王,司马道子在孝武帝时期是和王室最为亲近的一条血脉,因此在当时备受重用。关于这个人物的相关信息在司马道子简介中有着详细的介绍,那么司马道子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司马道子他在年纪不大的时候就非常的清心寡欲,在372年的时候成为琅邪王,拥有了自己的领土,并且开始管理会稽地区。在383年的时候司马档子成为尚书六条事,那个时期他把持着国家的朝政,王国宝是王妃的一个兄长,同时也是谢安的女婿,但是因为他行为不端因此而不被谢安待见。王国宝却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开始依靠着司马道子生存。谢安在两年之后离开了人世,在387年的时候司马道子成为了徐州地区的刺史,并且身上还担任着太子太傅的职位。

另外司马道子简介中还介绍了他最后的结局,在402年的时候司马道子开始移居到太傅府之中,但是当时司马元显因为战败开始向司马道子寻求计谋,可是司马道子却只能对着他开始哭泣。后来桓玄获得了朝政便流放了司马道子,在这一年的十二月桓玄指使人毒死了司马道子,他去世的时候只有三十九岁。

司马道子出生于364年,于403年离世,字号道子,河内温县人。司马道子是东晋的宗室,也是东晋晚期的臣子。那么关于司马道子的故事有哪些呢?司马道子是晋简文帝司马昱的第七个儿子,母亲是李陵容。司马道子最开始被封为琅邪王,后来被加封为会稽王。司马道子是与皇室血缘最亲近的一支,在孝文帝时期,他还被当时的朝廷委以朝廷重任,后来朝廷又排挤本国的陈郡谢氏一族,进而皇室一族的权力得到非常好的巩固和提升。但是孝武帝和司马道子都酷爱饮酒,导致后来任意的重用奸诈小人,朝政也日渐败坏,再加上孝武帝信任的臣子也有很多不服气司马道子一派的人,于是两派之间矛盾激化,主相之间争斗不断。

孝武帝离世后,司马道子便开始辅政掌权,并且继续用王国宝等他喜欢的臣子,他的举动招来了王恭发兵讨伐。虽然司马道子表面屈服于王恭,但是却继续派王愉等人试图抵抗,于是引来王恭第二次讨伐,最后依靠儿子司马元元显才将此事平定,从此以后政事全部都由司马元显管着,司马道子便沉溺在醉生梦死之中。最后,司马元显败于桓玄,司马道子也遭到了流放,不久以后,司马道子就被御史杜竹林毒害身亡。享年39岁。数年之后, 桓玄之乱被平定,安帝复位,便由大将军司马遵总管朝廷一切政事,他追赠司马道子为丞相,而且还派司马珣之找回司马道子尸骨,将他安葬,封为文孝王。以上便是历史上对司马道子的故事的一些记载。

历史上的东晋出了不少风流人物,就比如司马道子吧。司马道子和东晋第九个皇帝孝武帝司马曜是一个娘胎里头出来的亲兄弟。司马道子的父亲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昱,一生有七个儿子,只是其他都早夭,就剩这俩兄弟了。那么关于司马道子之死是怎样的呢?关于司马道子之死还要从他的用人方面开始说起。司马道子和他的哥哥都挺信佛的,让许多和尚尼姑出入宫里,还特别恩宠,所以历史上说这是“姏姆尼僧,尤为亲暱,并窃弄其权”。刚开始司马道子被封为“琅邪王”,后又封成“会稽王”。当时他可算皇室血脉最近的一支了,皇上信不过别人,自然得找自己的亲兄弟帮衬了,于是就委以重任,再加上当时还有外族陈郡谢氏士族,为了分他们手中的一点权力,再排挤排挤,司马道子的地位自然一升再升。只不过,这司马道子和他哥哥显然不是个明君的料,他们都爱喝酒,还是特别喜欢的那种,再加上他们爱用小人,所以底下的那批臣子自然就看不下去了,这也产生了不少的矛盾。

孝武帝司马曜死了之后,司马道子就开始辅佐政事,掌管权利,继续用王国宝那些宠臣,使得王恭不满,发兵征讨。司马道子虽然表面上屈服了,但还是死心不改,用司马尚之等人试着抵抗,却又让王恭开始第二次讨伐,最终还是靠着自己儿子司马元显平定了。朝廷以后的政事就都交给司马元显了,而司马道子直接沉迷于酒中,几乎不理世事。可惜儿子司马元显最终败于桓玄,司马道子也就只能被流放,不久还被御史杜竹林毒杀,去世时39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太后是在什么背景下临朝的?临朝有何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后世历史学家在整理刘太后临朝背景这个问题时公认的一点是,当时宋真宗突然病逝给朝廷带来了很大打击,也使得统治基础开始摇摇欲坠,这是构成刘太后临朝背景中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如果宋真宗能够使得政权顺利交接,也就不会有刘太后临朝听政事件的发生,宋仁宗就能够顺利登上皇帝的宝座。其实刘太后临朝背景还应该包括刘太后

  • 孝端文皇后哲哲有何人生经历?孝端文皇后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哲哲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十六岁的哲哲远嫁二十二岁的皇太极为妻。一迎娶之际,皇太极率领部下从赫图阿拉城(今新宾县老城)出发,北行三百余里到达辉发部(今吉林省辉南县境)扈尔奇山城,在此杀牛宰羊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和结婚仪式。天命十年(1625年),她十三岁的侄

  • 大清王朝开国皇帝皇太极之母:叶赫那拉孟古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叶赫那拉孟古是历史上一位很伟大的女性。虽然她不像武则天、长孙皇后她们那么出名,但是成功男人的身后,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叶赫那拉孟古,就是清太祖身后的这个女人。她是部落首领最宠爱的女儿,当初努尔哈赤想要联姻的时候,部落首领觉得努尔哈赤是个人才,对他赋予了很大的期望,于是提出把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他。二女

  • 殷正茂是贪官吗?高拱为何让殷正茂挂帅出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殷正茂,字养实,号石汀,安徽人,明朝的官员。1547年,殷正茂中进士,与张居正一同登榜,被授行人。殷正茂具有突出的军事才干,征集官兵十四万人,镇压黄朝猛之乱。因为突出的功绩,殷正茂晋升为兵部右侍郎,之后又召为户部尚书。三年之后,选择归乡,很久之后,又担任了刑部尚书。1592年,殷正茂去世。关于明

  • 慈禧执政期间有何政绩?慈禧执政政绩大盘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1、推行洋务运动,开辟中国近代化道路慈禧一生中领导过两次改革,第一次是洋务运动,第二次是清末新政,前者是物质层面上的变革,后者是体制层面上的变革。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是在维护封建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一场改良运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18世纪以后的大量科学技术成果,

  • 揭秘:明朝高拱和张居正所为何事关系破裂?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高拱生于1513年,卒于1578年,由此可见是明朝时期的人。高拱的祖辈为了躲避元末的乱世,从山西洪洞,迁移到了新郑高老庄村。因为我们都说他是新郑人,是汉族中人。他出身于宦官世家,从出生以来就受到了严苛的管教,因此5岁就会对偶,8岁就要诵千言,也许他的才华是被逼出来的,或许是他自身就有这个天赋。年纪稍

  • 张英家书讲的是什么故事?六尺巷在哪个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张英,清朝时期人士,字敦复,汉族人,家乡位于安徽桐城。他是清朝有名的朝廷大臣,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清朝大臣张廷玉的父亲。为官期间,张英曾官至文学殿大学士,同时兼任礼部尚书一职,颇受康熙皇帝的重用。张英自幼就颇为好学,读书勤奋刻苦,颇具才华的他在27岁时考中举人,后在康熙六年时高中进士,正式踏入仕途。考取

  • 明朝驸马欧阳伦为何让公主老婆替自己顶罪?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末年,政治黑暗,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正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当时全国各地涌现出一大批的起义军,朱元璋也在起义军之中,并且抓住了时机发展了己方势力,最终在1368年称帝。朱元璋称帝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知人善用,曾颁布“设文武二科取士”的命令,广泛吸纳先进

  • 才子黄观生于哪个时期?黄观的书法有何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黄观和屈原同是名仕,两人有同样的结局,都是跳江而死。不过后人纪念他们的方式不同,端午吃粽子来纪念屈原,而黄观坟冢却有他忠心与刚正的故事。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黄观简介。黄观,字澜伯,生于朱元璋时期,死于建文帝被夺权朱棣当皇帝的那一天,去世时年仅39岁。他们黄家在秋浦当地属于望族之一,祖墓至今保存完好。

  • 历史上的郑克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郑克塽简介中介绍他是郑经的第二个儿子,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就被封为郡王。这说明郑克塽这个人物并不是金庸笔下的只会跟韦小宝抢女人的形象而已,他也是干大事的。而跟阿珂分开以后,郑克塽也娶了冯锡范之女。郑克塽是在37岁那年去世的,这个年纪也算是英年早逝了。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这么快就走了呢?首先郑克爽的家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