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四大刺客分别是哪些人?他们刺杀的结果怎么样?

古代四大刺客分别是哪些人?他们刺杀的结果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227 更新时间:2024/2/9 14:16:43

刺客是人类历史中一种特殊职业,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起古代刺客,我们最为熟知的大概就是荆轲了。荆轲刺秦王的传奇故事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为人津津乐道,可谓是家喻户晓。荆轲此人,喜爱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仗义,侠气冲天。后来他游历到燕国,由田光举荐给太子丹。秦国灭赵后,将剑锋指向了燕国。太子丹心生恐惧,无奈之下,决定派遣荆轲刺杀秦王。荆轲献计给太子丹,准备将秦国叛将樊於期的头颅献给秦王以获得其信任,从而瞄准时机行刺。樊於期自刎后,秦王政二十年(前227),荆轲带着燕都亢的地图和樊於期的首级,预备前往秦国刺杀秦王。

荆轲临行前,燕太子丹和高渐离等人在易水边为他送行。送别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句易水送别的诗句也被人一直吟唱至今。荆轲和秦舞阳入秦后,秦王于咸阳宫接待他们,荆轲始终镇定自若,不卑不亢。献地图时,因图穷匕首现,刺秦王不中后被击成重伤,最终被侍卫所杀。

荆轲行刺失败了,身化白骨,但他的反抗和斗争精神却万古长青。他以视死如归的精神撼动这万里江山下的人们,让自己的英名万古流芳。这也是我们至今仍记得他的原因。事实上,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刺客侠士。《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着许多他们的事迹,其中有四位表现特别突出,被人称之为“四大刺客”,他们的终生信条都是“士为知己者死”。这四人中,其中一位就是荆轲,其他三人却鲜为人知。

其他三名刺客分别名为:专诸、聂政要离。他们的故事分别是:鱼腹藏剑,弟忠姐烈,要离刺庆忌。他们以视死如归的气魄和撼动山川的壮举,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自己的侠义之名,也给中国历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专诸的故事,要从伍子胥说起。伍子胥的亲人被楚平王杀死后,家破人亡。他颠沛流离来到吴国,想劝说吴王向楚国出兵。可吴王的堂兄公子姬光进言吴王说伍子胥是为了报仇,劝阻了吴王向楚国出兵。伍子胥明白公子姬光想夺取王位,因而如果要让吴国向楚国出兵,就必须要助公子姬光登上王位。因此他向公子姬光举荐了专诸,公子姬光厚待专诸,专诸亦“忠心耿耿”。公子姬光宴请吴王,酒酣耳热之时,专诸扮作仆人来献烤鱼的专诸来到吴王面前,突然从鱼肚子里掏出一把短刃刺死了吴王,而他亦被吴王的手下杀死。事成之后,公子姬光即位,吴国出兵楚国,为伍子胥报了死仇。

聂政早年曾杀过人,为了躲避官府追捕,他和母亲姐姐逃到了齐国,以屠狗为生。当时韩国的严仲子和韩相侠累有仇。严仲子逃到齐国后,找到了聂政,期望借他之手杀掉侠累。严仲子数次拜访聂政,并以重金赠之,聂政都以有老母要养推辞。聂政虽推辞,但以将严仲子视为知己。后聂母辞世,严仲子助聂政葬母,聂政感激在心。三年后,他只身赴韩国为严仲子报仇。聂政潜入侠累府后,杀死了侠累,之后挖去自己眼珠,剖腹自尽。聂政姐姐知晓此事后,明白聂政是不想牵连自己,才自毁容貌,于是来到韩国,抚尸恸哭,而后因悲痛过度而亡。

要离刺杀庆忌,仓鹰击于店上。要离刺杀庆忌的故事,事实上就是专诸刺杀王僚的续篇。王僚的儿子,名为庆忌,号称吴国第一勇士,有万夫不当之勇。因此,吴王公子光一直为此事担忧,害怕庆忌合诸侯一起来伐。于是问伍子胥有什么办法。伍子胥推荐要离给吴王即公子光。要离想出苦肉计的办法,即让吴王断其右臂,要离装作含恨而逃,借机接近庆忌。他如愿杀死庆忌后,仰天长笑:“我为取信庆忌,请吴王杀我父母妻儿,焚尸扬灰,是为不仁。既已取信庆忌,为其重用,却以下弑主,是为不义。如今大事已了,我这不仁不义之人还何必活在世上?”于是自断手足,伏剑而死。

专诸刺吴王僚,聂政刺侠累,要离刺庆忌,三人皆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道”而奔走亡命。所谓真正的刺客侠士,当对得起“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在那个时代,没有所谓的真正的正确,即便是各自为战,也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正义,专诸以一己之力刺杀吴王僚,可谓彗星袭月;聂政因知遇之恩而献身;要离遵从自己的主子的命令最终又因违背自己心中的道而自杀谢罪,这都是侠士之举,也是侠士的风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寘鐇是如何谋反的?安化王之乱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朱寘鐇,明朝宗室,庆靖王朱㮵的后裔,父亲是镇国将军朱邃墁,封安化王,后因发动安化王之乱被赐死除爵。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正德五年四月初五,宁夏总兵官姜汉、镇守太监李增接到一张特殊的请帖,请客的人名叫朱寘鐇,是一位明朝宗室,现被封为安化王。既然是王爷请客,面子自然要给

  • 沈万三是谁?他跟朱元璋发生过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沈万三是生活在元朝末年和明朝初年的一个人,是明朝的一个大富豪。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历史人物朱元璋,无人不识。他是明朝开国皇帝,在位约31年,年号“洪武”,开创了“洪武之治”,可谓一代明君。而对于沈万三,大概认识他的人不多,但其人也是非常足智多谋的。

  • 掌有六国相印的纵横家苏秦 为何会被五马分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苏秦曾师从鬼谷子,向他学习游说君主的方法,并在学成之后决定凭借自己的学识游说各国君主。其中较为有名的苏秦连横的故事就是苏秦游说秦王实行自己的连横主张,说服失败后奋发图强,后功成名就的故事。战国时期,苏秦曾求见秦王并向秦惠王推行自己的连横主张,试图分析现下秦国所拥有的有利之处说服秦惠王,并多次向秦惠王

  • 汉惠帝刘盈简介 汉惠帝刘盈为何突然间不理朝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四老护太子汉高祖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刘邦病逝,17岁的刘盈继位,也就是汉惠帝。惠帝出生在公元前211年,当时刘邦还只是亭长,兵荒马乱,日子并不好过,从小和姐姐鲁元公主随母亲下地干活。父亲起义后,跟随全家长年处于颠沛流离的生活。楚汉战争爆发后,和姐姐鲁元公主跟着父亲一起逃难,刘邦为了马车能逃得快些,把

  • 为何说吕雉是汉朝最凶猛的女人?她有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是跳楚舞的高手。戚夫人是山东定陶人,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之后才得到她,非常宠爱,四处征战时也带在身边。和项羽垓下一战,项羽和虞姬听到的四面楚歌,首先就来自于刘邦和戚夫人,然后才令汉兵应和的:“高祖令戚夫人楚舞,自为楚歌,是楚人之歌声也。”刘邦和戚夫人感情深厚,因为常常带着她一同出

  • 拥有“洪荒之力”的汉高祖刘邦:从小就有皇帝梦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刘邦,我不由得想起了某个人的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嘿嘿,用这句话来形容刘邦再合适不过了。说这个话的人是大名鼎鼎的马云 。刘邦的一生可以可以说是一部创业史、一部厚黑学、一部兵书、一部外交攻略、一篇童话、甚至一首诗,就像他的《大风歌》 一样:“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吕雉为何杀掉戚夫人?又为何杀掉戚夫人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吕雉一生励精图治,成为一代枭雄,可毕竟人无完人,掌握大权的吕雉也并非如此顺风顺水就掌握到了大权,必然要历经一些过程。虽然历史上的吕雉好评不断,但伴随她的依旧有些她的片面之处。“史上最毒毒妇的吕雉”从她的从政角度来说或许有些不妥,但是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后宫来说,这也许是最恰当的,毕竟并不是空穴来风。作

  • 晏子是如何当面拒绝齐景公把公主嫁给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要从春秋时期齐国君臣中排出一对最佳搭档的话,那么非齐景公和晏子莫属。古代文献《晏子春秋》中,记载了很多关于他们君臣二人的奇闻异事,但最令人对晏子刮目相看的,还是晏子谢绝当齐景公女婿一事。说来也巧,齐景公是一位相当糊涂且十分爱玩的国君,而晏子却是一位心思异常缜密、机智灵敏的大臣,君臣二人在性格上的

  • 历史上是如何评价晏子?他是如何维护国家尊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宴婴不死君难、弃个人小义而逐国家百姓之大“利”。齐景公三年,在宴婴的劝谏和辅助下,景公逐渐知道了治国之道,逐渐掌握了大权,并且任命宴婴为相大夫。关于晏子的故事很多,下面就例举几个代表事例。其一、景公派遣晏子治理阿县。三年后,晏子听到很多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很是不高兴。晏子说:“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 百里奚是怎么被秦穆公发现的?他当了几年相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百里奚举于市,这一句话出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大概的意思是指,百里奚是在集市上,被秦穆公高价用五羖羊皮赎回了秦国,百里奚这才被正式挖掘出来,秦穆公算是赚了,百里奚这个人才就算是千金也是难求的,而他只用了五张羊皮就将百里奚赎回秦国,是秦国的幸运也是百里奚的幸运,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人才济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