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高煦的夺嫡之心有多强烈?他是如何造反的?

朱高煦的夺嫡之心有多强烈?他是如何造反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201 更新时间:2023/12/12 5:32:03

朱高煦,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同母弟,曾跟随父亲起兵靖难,累立战功,一直觊觎着兄长的太子之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宣德二年,西安门内的一处囚所火光冲天,一群侍卫正烤着一口铜缸。由于伸脚绊倒了前来探监的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朱高煦被扣在大铜缸下面,接受到火刑的烤炙。憋屈在铜缸里的朱高煦万分难受,父亲朱棣的那句“勉之,世子多疾”始终在耳边回荡,久久不去。

父亲的暗示

时间回到建文四年,朱棣与自己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争夺皇位的靖难之役激战正酣。在浦子口,朱棣被建文帝的军队杀的大败,濒临崩溃,生死关头,朱高煦率领一支蒙古骑兵及时赶到。面对援军,大喜过望的朱棣抚摸着朱高煦的背部,大声说道“好好干吧,你看你哥哥病殃殃的……”

(四年)六月癸丑朔,兵至浦子口,盛庸诸将逆战,败之。燕王欲且议和北还,会高煦引北骑至,王大喜,遽起按甲,仗钺抚煦背曰:“勉之!世子多疾。”于是煦殊死战燕王率精骑直冲庸阵,庸军小却。—《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

世子,就是朱高煦的哥哥朱高炽。朱高炽身体一直不好,又胖又瘸,以至于走路都需要有人搀扶。戎马一生的朱棣对此非常不满,几次想要换人接班。

听到“勉之!世子多疾”的朱高煦猛然想到,哥哥成天病殃殃半死不活的,说不定那天就牺牲或者被父亲废掉了,如果自己能在父亲面前好好表现,父亲就会传位自己。

自以为得到暗示朱高煦备受鼓舞,拼命打退了敌人,并在以后的战争中屡立奇功,随着功劳越来越大,朱高煦的夺嫡之心,也愈发强烈了。

高调的阴谋

永乐二年,朱棣封朱高煦为汉王,藩国云南。朱高煦非常不满,因为他明白,一旦远离政治中心,中枢的任何风吹草动自己都不会在第一时间知道,那么夺嫡的计划也就会失去主动。

于是朱高煦果断采取措施,死活不肯前往藩国。并在随巡北京时,要求与儿子返回南京。不去云南而留南京,不置藩而赖京师,司马昭之心已路人皆知。

永乐二年,仁宗立为太子,封高煦汉王,国云南。高煦曰:“我何罪!斥万里。”不肯行。从成祖巡北京,力请并其子归南京。成祖不得已,听之。(明史·传记六朱高煦传)

得到满足的朱高煦决定更进一步,请天策卫为护卫,并于是常以天策上将自居。

天策上将是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当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兄弟李建成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退位的故事已众所周知,拿自己跟李世民比,还要求增加护卫,就是傻子也知道他要做什么了。

请得天策卫为护卫,辄以唐太宗自比。己,复乘间请益两护卫,所为益恣。(明史·传记六朱高煦传)

按理说,夺嫡属于阴谋类,两三个人谋于密室尚且害怕泄密,像朱高煦这样把夺嫡写在脸上的,可谓古今少有。

果然,不想成为李渊第二的朱棣开始警觉,改封朱高煦于青州,并要求其到青州置藩,但朱高煦仍旧磨磨蹭蹭不肯动身,找各种理由拖延,明成祖下诏严厉催促,朱高煦不仅置若罔闻,反而干干出了更出格的事情,私自招募三千士兵,带兵杀死朝廷官员、兵马指挥徐野驴,并僭越使用天子的车马器物。

十三年五月改封青州,又不欲行。成祖始疑之,赐敕曰:“既受藩封,岂可常居京邸!前以云南远惮行,今封青州,又托故欲留侍,前后殆非实意,兹命更不可辞。”然高煦迁延自如。私选各卫健士,又募兵三千人,不隶籍兵部,纵使劫掠。兵马指挥徐野驴擒治之。高煦怒,手铁瓜挝杀野驴,众莫敢言。遂僣用乘舆器物。(明史·传记六朱高煦传)

为了防止朱高煦继续搞事,忍无可忍的朱棣终于决定出手了,先是剥夺他的冠服,囚禁在西华门内,准备将他废为庶人,尽管在太子朱高炽的恳求下,朱棣才作罢,但也削去他的护卫,诛杀了他的亲信。

可悲的结局

从此,朱高煦离储位渐行渐远了,但其内心的不满却越发强烈。终于在宣德元年八月起兵造反,但很快就失败了,被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

后来,宣德皇帝朱瞻基去探视去看望这位造反失败的叔叔,结果却被朱高煦故意绊倒,愤怒的朱瞻基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朱高煦竟将大缸顶起,忍无可忍的朱瞻基决定烧死朱高煦,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那一幕。

纵观朱高煦的一生,夺嫡夺的如此高调,造反造的如此搞笑,如果不是史官有意抹黑,那就是憨憨本憨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四大刺客分别是哪些人?他们刺杀的结果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刺客是人类历史中一种特殊职业,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古代刺客,我们最为熟知的大概就是荆轲了。荆轲刺秦王的传奇故事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为人津津乐道,可谓是家喻户晓。荆轲此人,喜爱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仗义,侠气冲天。后来他游历到燕国,由田光举荐给太子丹。秦国

  • 朱寘鐇是如何谋反的?安化王之乱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朱寘鐇,明朝宗室,庆靖王朱㮵的后裔,父亲是镇国将军朱邃墁,封安化王,后因发动安化王之乱被赐死除爵。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正德五年四月初五,宁夏总兵官姜汉、镇守太监李增接到一张特殊的请帖,请客的人名叫朱寘鐇,是一位明朝宗室,现被封为安化王。既然是王爷请客,面子自然要给

  • 沈万三是谁?他跟朱元璋发生过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沈万三是生活在元朝末年和明朝初年的一个人,是明朝的一个大富豪。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历史人物朱元璋,无人不识。他是明朝开国皇帝,在位约31年,年号“洪武”,开创了“洪武之治”,可谓一代明君。而对于沈万三,大概认识他的人不多,但其人也是非常足智多谋的。

  • 掌有六国相印的纵横家苏秦 为何会被五马分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苏秦曾师从鬼谷子,向他学习游说君主的方法,并在学成之后决定凭借自己的学识游说各国君主。其中较为有名的苏秦连横的故事就是苏秦游说秦王实行自己的连横主张,说服失败后奋发图强,后功成名就的故事。战国时期,苏秦曾求见秦王并向秦惠王推行自己的连横主张,试图分析现下秦国所拥有的有利之处说服秦惠王,并多次向秦惠王

  • 汉惠帝刘盈简介 汉惠帝刘盈为何突然间不理朝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四老护太子汉高祖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刘邦病逝,17岁的刘盈继位,也就是汉惠帝。惠帝出生在公元前211年,当时刘邦还只是亭长,兵荒马乱,日子并不好过,从小和姐姐鲁元公主随母亲下地干活。父亲起义后,跟随全家长年处于颠沛流离的生活。楚汉战争爆发后,和姐姐鲁元公主跟着父亲一起逃难,刘邦为了马车能逃得快些,把

  • 为何说吕雉是汉朝最凶猛的女人?她有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是跳楚舞的高手。戚夫人是山东定陶人,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之后才得到她,非常宠爱,四处征战时也带在身边。和项羽垓下一战,项羽和虞姬听到的四面楚歌,首先就来自于刘邦和戚夫人,然后才令汉兵应和的:“高祖令戚夫人楚舞,自为楚歌,是楚人之歌声也。”刘邦和戚夫人感情深厚,因为常常带着她一同出

  • 拥有“洪荒之力”的汉高祖刘邦:从小就有皇帝梦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刘邦,我不由得想起了某个人的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嘿嘿,用这句话来形容刘邦再合适不过了。说这个话的人是大名鼎鼎的马云 。刘邦的一生可以可以说是一部创业史、一部厚黑学、一部兵书、一部外交攻略、一篇童话、甚至一首诗,就像他的《大风歌》 一样:“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吕雉为何杀掉戚夫人?又为何杀掉戚夫人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吕雉一生励精图治,成为一代枭雄,可毕竟人无完人,掌握大权的吕雉也并非如此顺风顺水就掌握到了大权,必然要历经一些过程。虽然历史上的吕雉好评不断,但伴随她的依旧有些她的片面之处。“史上最毒毒妇的吕雉”从她的从政角度来说或许有些不妥,但是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后宫来说,这也许是最恰当的,毕竟并不是空穴来风。作

  • 晏子是如何当面拒绝齐景公把公主嫁给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要从春秋时期齐国君臣中排出一对最佳搭档的话,那么非齐景公和晏子莫属。古代文献《晏子春秋》中,记载了很多关于他们君臣二人的奇闻异事,但最令人对晏子刮目相看的,还是晏子谢绝当齐景公女婿一事。说来也巧,齐景公是一位相当糊涂且十分爱玩的国君,而晏子却是一位心思异常缜密、机智灵敏的大臣,君臣二人在性格上的

  • 历史上是如何评价晏子?他是如何维护国家尊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宴婴不死君难、弃个人小义而逐国家百姓之大“利”。齐景公三年,在宴婴的劝谏和辅助下,景公逐渐知道了治国之道,逐渐掌握了大权,并且任命宴婴为相大夫。关于晏子的故事很多,下面就例举几个代表事例。其一、景公派遣晏子治理阿县。三年后,晏子听到很多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很是不高兴。晏子说:“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