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灭燕之战发生于何时?为何说是司马懿的巅峰之作?

魏灭燕之战发生于何时?为何说是司马懿的巅峰之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805 更新时间:2024/1/19 18:05:06

汉末三国时期,可谓是人才辈出,智谋过人的谋士层出不穷。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魏灭燕之战,为景初二年(238年),三国时期曹魏讨伐公孙渊的一场战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诸侯争霸。在曹操、袁绍、袁术、刘备、吕布等诸侯逐鹿中原的时候,公孙氏一直占领着辽东地区。而曹操在一统北方中原的地区后,公孙氏一度依附于魏国,但始终离心离德,暗中与吴国联系,从而谋划获得更大的利益。景初元年(237年)七月,公孙渊自立为王,是为燕国,并在魏国边境进行骚扰。

对此,从魏国的角度来看,虽然公孙渊建立的燕国难成气候,不过,频繁的骚扰,还是会影响魏国后方的安宁,从而不利于魏国和蜀汉、东吴之间的较量。于是,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曹叡派时任太尉的司马懿讨伐公孙渊,这就是魏灭蜀之战。对于司马懿来说,魏灭蜀之战,可谓其巅峰之战。因为在这场战役中,老练的司马懿十分游刃有余,而公孙渊则处处被动,最终被司马懿所斩杀。除掉公孙渊之后,燕国的疆域,自然被纳入到曹魏的疆域内,这意味着曹魏数十年来辽东问题终于被彻底解决了。

首先,景初元年(237年)七月,公孙渊自立为王,是为燕国,并在魏国边境进行骚扰。公元238年(景初二年)正月,魏明帝曹叡召回司马懿,命他率兵讨伐。彼时,曹休、曹真、张郃等名将已经去世,司马懿成为魏明帝曹叡的最大仰仗。在出发之前,司马懿向魏明帝曹叡表示:“去百日,回百日,攻战百日,用六十天休息,一年时间足够了。” 司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从京师洛阳出发,经孤竹,越碣石,同时幽州刺史毌丘俭从征,鲜卑、高句丽等也出兵,还有从海路攻带方、乐浪二郡。

到了公元238年(景初二年)六月,司马懿率领的魏国大军进至辽水,也即来到了燕国的势力范围。在得知司马懿大军到来的消息后,公孙渊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在此之前,司马懿不仅抵挡诸葛亮北伐中原,还和东吴大军相抗衡,成为曹魏资历最为深厚的名将。而魏明帝曹叡派遣司马懿来征讨辽东的公孙渊,已经表明其想要彻底解决辽东问题的态度了。

于是,公孙渊果然急令大将军卑衍、杨祚等人率步骑数万,依辽水围堑20余里,坚壁高垒,阻击魏军。对于公孙渊来说,才刚刚正式成为一方诸侯,自然不希望被司马懿消灭。在公孙渊已经安排重兵防守的基础上,司马懿采用声东击西之计,先在南线多张旗帜,佯攻围堑,吸引敌军主力,而以主力隐蔽渡过辽水,逼进敌军的襄平本营。声东击西之计,出自《淮南子·兵略训》。早已被历代名将熟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

比如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就采用了声东击西的计策,也即诸葛亮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一支军马作为疑兵,由箕谷摆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势,以吸引魏军。等到魏军主力被调动之后,诸葛亮则亲率主力趁势向祁山发起进攻。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和诸葛亮较量多年之后,司马懿也对公孙渊施展了声东击西的计策。对此,公孙渊果然上当,完全被司马懿的兵马所调动,后者更是三战皆捷,遂乘胜进围襄平。

在司马懿包围公孙渊后,适逢连降大雨,辽水暴涨,平地数尺,曹魏大军恐惧,甚至诸将思欲迁营。对此,司马懿下令有敢言迁营者斩,都督令史张静违令被斩,军心始安。并且,司马懿将计就计,故意示弱。朝廷听说雨大敌强,不少人请求召还司马懿。魏明帝曹叡却说:“司马懿临危制变,生擒公孙渊指日可待。月余,雨停,水渐退去,司马懿立即在城周围堆起土丘,造望楼,准备了大量的石头,用弩弓直向城中发射。公孙渊又怕又急,部下更是逐渐离心离德。

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司马懿在连降大雨的时候撤军,显然会给公孙渊以喘息之机。而等到下一次想要围困公孙渊,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此,司马懿力排众议,坚持包围公孙渊,终于让战事逐渐明朗了。同年八月,公孙渊派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请解围而缚。司马懿斩杀使者,发布檄文严责公孙渊。公孙渊又派侍中卫演来请求定日期送人质,结果同样遭到了司马懿的严厉斥责。

最后,在投降不成的背景下,公孙渊带着儿子公孙修带着数百骑兵向东南突围而逃,司马懿纵兵击破其军,司马懿大军在后面穷追不舍,从而成功斩杀了公孙渊父子。司马懿在原定一年的期限内,胜利班师。得知司马懿取得胜利的消息后,魏明帝曹叡非常高兴,派使者到蓟去犒劳部队,增司马懿食昆阳县,前后共二县。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通过魏灭燕之战,曹魏数十年来辽东问题终于彻底解决,公孙渊的首级被送到了洛阳,带方、乐浪、玄菟等地也相继平定。进一步来说,平定辽东令司马懿在魏朝的声望达至顶峰,曹芳就下诏称他:“南擒孟达,西破蜀虏,东灭公孙渊,功盖海内”。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懿平辽东也成为晋室夸耀先祖功业的事件之一,《晋书·乐志下》就收录了《征辽东》:“征辽东,敌失据,威灵迈日域。公孙既授首,群逆破胆,咸震怖。朔北响应,海表景附。武功赫赫,德云布。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就魏灭燕之战来说,可谓司马懿一生的巅峰之战了。经过数十年的南征北战,司马懿在用兵上越来越游刃有余了,特别是对上徒有虚名的公孙渊,更让司马懿非常得心应手,从而斩杀了公孙渊,平定了辽东。在魏灭燕之战后,魏明帝曹叡病重,选择将曹芳这位皇帝托孤给司马懿和曹爽。后来,因为曹爽架空了司马懿,促使其无法继续执掌兵权,所以,在魏灭蜀之战后,司马懿没能继续令人赞叹的战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北宋名将李纲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李纲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李纲是北宋末年官员中少有的主战派,他曾在北宋末年力保东京汴梁不失,也曾在南宋初年严密部署防线抵抗金兵。他曾想要力挽狂澜于不倒,拯救社稷于危难,然而却有些生不逢时,在投降派林立的朝堂之上,他显得太过格格不

  • 战国时期吴起是怎么死的?七十余贵族为他殉葬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吴起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在军事上与孙武并列,其能力和军事才能不可谓不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吴起在战国里出现的时间比商鞅早了大约20年,但他的人生机遇远远不及商鞅。受到战国各诸侯不断征伐夺地的影响,吴起很早就想着以后一定要要建功立业。因为吴起对权利极度的渴求,所

  • 汉末官员张咨是怎么死的?孙坚为何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董卓讨伐战,是东汉末年各地群雄组织地方军对抗董卓的战役。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孙坚,字文台,他是孙策、孙权之父,为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其曾参加过讨伐黄巾军和董卓的战争,因他曾做过破虏将军,所以又称孙破虏。(后来和刘表相争时阵亡。)张咨,字子议,他在东

  • 三国时期刘备巅峰时期的实力怎么样?相比曹操孙权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昭烈帝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

  • 装傻充愣的李忱,他是如何开创大中之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李忱,即唐宣宗,他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年幼时持重少言,宫中都认为他“不慧“,但这样一位不聪明的皇子,却开创了”大中之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强大的朝代,如汉朝,唐朝,明朝等等。不过要是论影响力最大和综合国力最强的朝代,。一定

  • 汉文帝刘恒是如何登基的?他又是如何掌握实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刘恒,即汉文帝,他是汉高帝刘邦第四子,他并不是刘邦指定的接班人,那他是如何登基,又是如何掌握实权,并开启一代盛世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姓子孙的漏网之鱼。刘邦死后,刘盈接班了,不过大权掌握在吕后手里。这么一来,刘姓子孙压力倍增,可以说每个人都过得小心翼翼,刘邦宠

  • 王守一作为国舅爷,为什么会被唐玄宗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王守一是唐玄宗王皇后的胞兄,唐朝国舅爷。他曾与唐玄宗交好,但最后却被赐死于蓝田县驿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李隆基还是临淄王时,就娶了王守义的妹妹王菱。关于两人的结合,有说是王菱和李隆基是从小定下的“娃娃亲”。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关系,王菱的孪生哥

  • 在古代巡抚诞生于何时?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巡抚,俗称“抚军”或“抚台”,为从二品官。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一些明清古装宫廷戏中,经常会看到“巡抚”的官,这就给人一种错觉,觉得巡抚这个官职是明清时期有的,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其实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巡抚”之称。比如在北魏延和元年,也就是公元432年,就有太

  • 战国时期投奔过赵国的名将都有哪些人?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战争是人类自古以来逃避不了的一个话题,而我国则是历朝历代都名将辈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在战国七雄中

  •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一千多年前的玄武门之变是唐太宗李世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玄武门事变的一大特点就是快,无论前期准备和后期处理多么细致,但整个事变却只经历了一天。李建成和李元吉被“秒杀”,李渊快速颁布了敕令,局势很快就被李世民完全掌控了。随后李世民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