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名将李纲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北宋名将李纲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71 更新时间:2023/12/19 16:55:58

李纲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李纲是北宋末年官员中少有的主战派,他曾在北宋末年力保东京汴梁不失,也曾在南宋初年严密部署防线抵抗金兵。他曾想要力挽狂澜于不倒,拯救社稷于危难,然而却有些生不逢时,在投降派林立的朝堂之上,他显得太过格格不入,因而屡遭排挤被贬,数次被贬、又数次起复,最终心灰意冷隐居、病逝于福州。

想要力挽狂澜于不倒,然而复起之时北宋已亡

李纲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出生于秀州华亭(今上海松江)。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及第,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但不久便因议论朝政过失而被罢去谏官职事,改任部员外郎,迁起居郎。

李纲入朝为官已是北宋末年,朝廷积弊已久,朝堂乌烟瘴气,李纲不顾个人得失,屡次向皇帝上疏,要求针对朝廷弊政进行改革,严惩朝中奸佞,然而李纲此举很快便招致了奸臣们的反击,最终致使其被贬至南剑州的沙县监察税务。

宣和七年(1125年),李纲被重新起复,任太常少卿。同年冬,金兵撕毁和约,分兵两路攻宋,完颜宗望所率东路军直逼宋都开封。面对金兵的进攻,朝廷上下乱城一团,宋徽宗一面命太子赵桓担任开封牧,应付金兵大举进攻的危急局面,一面下“罪己诏”,装模作样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天下人表示悔过。但是,他的内心一直想着如何逃命。

在这紧要关头,李纲向宋徽宗献上“正己以收人心,听言以收士用,蓄财谷以足军储,审号令以尊国势,施惠泽以弭民怨”五条御戎之策,并为抗金行动提出了“捍敌十策”。眼看一心想要逃命的宋徽宗根本靠不住,于是便和宰相吴敏上疏,请宋徽宗让位于太子赵桓。

宋钦宗即位后,李纲被升任尚书右丞,就任亲征行营使,负责开封的防御。李纲率领开封军民及时完成防御部署,亲自登城督战,击退金兵。金帅完颜宗望见开封难以强攻,转而施行诱降之计,宋廷弥漫了屈辱投降的气氛。李纲因坚决反对向金割地求和,被宋钦宗罢官。由于开封军民愤怒示威,迫使宋钦宗收回成命,李纲才又被起用。完颜宗望因无力攻破开封,在宋廷答应割让河北三镇之后,遂于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撤兵。开封守卫战在李纲组织下获得胜利。

靖康元年(1126年)五月,就在金兵撤退之后不久,李纲便立即遭到了投降派的排斥和诬陷,被贬出朝廷,出任徒具空名的河东、河北宣抚使,并最终被迫于靖康元年(1126年)九月辞职,旋又被加上“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

然而可笑的是,就在李纲被贬不久,金兵便再度南下围攻开封,宋钦宗被俘之前想要再度用李纲,任命其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然而当李纲接到这道命令时,北宋已然灭亡。

想要拯救社稷于危难,却被朝堂所不容

“建炎南渡”之后,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简历南宋,李纲于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再度被启用,担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李纲到任之后,便竭尽能力的帮助宋高宗整顿朝纲、整顿军队、排布防线,为南宋初期稳定局势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重振朝纲的同时,李纲还与朝中的汪伯彦黄潜善等投降派展开斗争,坚决主张“一切罢和议”,并要求严惩张邦昌等为金国效命的宋朝官员。

为了稳住局势,避免金兵再度南下,他推荐同为主战派的老臣宗泽出任东京留守,去开封整修防御设施;又力主设置河北招抚司和河东经制司,支持两河军民的抗金斗争,并推荐张所和傅亮分别任河北招抚使、河东经制副使。他还针对北宋以来军政腐败,赏罚不明等情况,颁布了新军制二十一条,着手整顿军政,并建议在沿江、沿淮、沿河建置帅府,实行纵深防御。

然而自从李纲为相的那一刻起,他便被朝中官员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御史中丞颜岐便曾说“李纲为金人所恶,不宜为相”,右谏议大夫范宗尹也曾说“李纲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不可以相”。在朝中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之下,南宋局势稍微稳固,李纲便被罢相,再度贬出朝廷,他为相主政一共也不过七十五天。

此后,李纲被一贬再贬,贬了又再度起复,起起落落、宦海沉浮,终于让这位一心想要报效朝廷的能臣逐渐变得心灰意冷。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宋金议和后,宋高宗打算再度起用李纲为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大使,李纲力辞不受,带着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的职衔隐居于福州。

绍兴十年(1140年)正月十五日(2月5日),这天是上元节,李纲前去祭奠自己早逝的弟弟,哀悔之下恸哭不已,而他自己竟也因此突然患病,并于同日病逝,享年五十八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吴起是怎么死的?七十余贵族为他殉葬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吴起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在军事上与孙武并列,其能力和军事才能不可谓不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吴起在战国里出现的时间比商鞅早了大约20年,但他的人生机遇远远不及商鞅。受到战国各诸侯不断征伐夺地的影响,吴起很早就想着以后一定要要建功立业。因为吴起对权利极度的渴求,所

  • 汉末官员张咨是怎么死的?孙坚为何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董卓讨伐战,是东汉末年各地群雄组织地方军对抗董卓的战役。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孙坚,字文台,他是孙策、孙权之父,为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其曾参加过讨伐黄巾军和董卓的战争,因他曾做过破虏将军,所以又称孙破虏。(后来和刘表相争时阵亡。)张咨,字子议,他在东

  • 三国时期刘备巅峰时期的实力怎么样?相比曹操孙权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昭烈帝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

  • 装傻充愣的李忱,他是如何开创大中之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李忱,即唐宣宗,他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年幼时持重少言,宫中都认为他“不慧“,但这样一位不聪明的皇子,却开创了”大中之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强大的朝代,如汉朝,唐朝,明朝等等。不过要是论影响力最大和综合国力最强的朝代,。一定

  • 汉文帝刘恒是如何登基的?他又是如何掌握实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刘恒,即汉文帝,他是汉高帝刘邦第四子,他并不是刘邦指定的接班人,那他是如何登基,又是如何掌握实权,并开启一代盛世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姓子孙的漏网之鱼。刘邦死后,刘盈接班了,不过大权掌握在吕后手里。这么一来,刘姓子孙压力倍增,可以说每个人都过得小心翼翼,刘邦宠

  • 王守一作为国舅爷,为什么会被唐玄宗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王守一是唐玄宗王皇后的胞兄,唐朝国舅爷。他曾与唐玄宗交好,但最后却被赐死于蓝田县驿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李隆基还是临淄王时,就娶了王守义的妹妹王菱。关于两人的结合,有说是王菱和李隆基是从小定下的“娃娃亲”。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关系,王菱的孪生哥

  • 在古代巡抚诞生于何时?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巡抚,俗称“抚军”或“抚台”,为从二品官。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一些明清古装宫廷戏中,经常会看到“巡抚”的官,这就给人一种错觉,觉得巡抚这个官职是明清时期有的,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其实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巡抚”之称。比如在北魏延和元年,也就是公元432年,就有太

  • 战国时期投奔过赵国的名将都有哪些人?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战争是人类自古以来逃避不了的一个话题,而我国则是历朝历代都名将辈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在战国七雄中

  •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一千多年前的玄武门之变是唐太宗李世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玄武门事变的一大特点就是快,无论前期准备和后期处理多么细致,但整个事变却只经历了一天。李建成和李元吉被“秒杀”,李渊快速颁布了敕令,局势很快就被李世民完全掌控了。随后李世民放弃

  • 纳兰容若:人世间最美最富诗情的一场花火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655年,农历十二月十二,京城大雪纷飞。就在那一天的清晨,明珠府邸传来清亮的男婴啼哭声。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将会与“词”联系在一起;更没有人知道,他踮着脚尖走过时间的沙滩,却倾倒无数后人。这个可以被称之为传奇的男子,就是纳兰容若。在他短短三十一年的人生里,他家世显赫,他仕途亨通,他名满天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