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梁武帝四十年不与女人同屋 竟不近女色?

梁武帝四十年不与女人同屋 竟不近女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085 更新时间:2024/1/23 10:34:22

中国的皇帝都好色,这是事实,但也有一位皇帝以高寿和不近女色闻名,他就是梁武帝萧衍

《梁史》记载,萧衍“五十外便断房室”,天监十二年(公元513),萧衍始“不与女人同屋”。如果以他86岁去世来算,近40年没有碰过女人。

梁武帝真的是四十年不近女色?你相信吗?如果是,他“禁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老问题,但需要新的解释。

从史料上看,萧衍精通武术,又是文学大家,确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文武双全”帝王。

萧衍小名“练儿”、“阿练”。生于公元464年,死于公元549年,终年86岁,与乾隆皇帝一样,系中国古代仅有的几位高寿皇帝之一。作为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中梁的开国皇帝,萧衍的智慧和才能非同一般。史书称“生而有奇异,两胯骈骨,顶上隆起,有文在右手曰‘武’”。

网络配图

据说,当年20刚出头的萧衍在权臣王俭手下谋事,王俭懂点相面之术,看了萧衍的面相后说,“此萧郎三十内当作侍中,出此则贵不可言。”

果然,萧衍“三十内”的最后一年,即39岁那年(公元502年),齐帝萧宝融禅位于他,都城仍设在建康(今南京市)。实际上萧宝融哪是什么禅让啊,完全是让萧衍逼的。

在包围台城后,萧衍策划斩杀了东昏侯萧宝卷,把齐明帝萧鸾的7个儿子杀掉5个。未杀的一个化装逃到北魏了,另一个是哑巴,废人。被临时扶上来的萧宝融能不怕吗,但禅位后很快还是被杀了。

萧衍当了皇帝后,淫乱后宫显得迫不及待,虽然没有宋度宗赵刚当皇帝那样,一夜召幸30女的记录,但也很厉害,可以说与东昏侯萧宝卷一样地“昏”,整日花天酒地。

南朝皇帝多奢侈腐糜。《南史·齐本纪下》(卷5)记载,东昏侯的后宫美女如云,佳丽多多,其中有一个叫潘玉儿的妃子最受宠。当年,萧宝卷为了讨好潘妃,大修宫殿,并对居所阅武堂内诸殿进行了超豪华装修。潘玉儿所经之路,皆铺上雕凿有莲花纹饰的纯金地板,称是“此步步生莲华也”。据称后来女子裹小脚的习俗就是仿潘玉儿的“三寸金莲”而来。

萧衍当了皇帝后,没有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的魄力,却学起了嬴政悉收六国后宫美女的做法,把住处搬到了当年萧宝卷作乐的地方,把萧宝卷的后宫美女也“收”了下来。

这里有一个挺香艳的故事。听说潘玉儿最漂亮,萧衍早就垂涎三尽,希望霸为己有。现在当了皇帝自然不会放过潘玉儿。大将王茂觉得不对劲,力谏萧衍,称潘玉儿不是一个好女人,是个祸害,“亡齐者此物,留之将恐贻外议”,萧衍这才不得不把潘玉儿勒死。

网络配图

后来,萧衍又看中萧宝卷后宫的二号美女余妃,幕僚范云赶紧劝他别乱来,称余妃也不是好女人,“时纳齐东昏侯余妃,颇妨政事”。正是壮年的萧衍欲火中烧,根本不听,后来王茂一起劝才罢。

但萧衍还是没有放过萧宝卷后宫里的其他女人,喜欢的都揽入怀中。

萧衍身边的女人中,给他生了孩子的,除了原配郗徽外,少说还有7位女人(未生育的不计):贵嫔丁令光、淑媛吴景晖、淑仪董氏、充华丁氏、修容阮令嬴、葛氏等。其中的吴景晖、阮令嬴即为萧宝卷后宫里的女人,这两个女人还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即次子萧综、七子萧绎。不过这个萧综其实是萧宝卷的遗腹子,后与北魏密约,弃军叛逃。

话说回来,萧衍真的是四十年不近女色吗?如果真是,又是为什么?史家通常的观点是萧衍五十岁以后,“一心事佛”,所以才“禁欲”。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最小的女儿长城公主就是他五十多岁时生的,据《建康实录》(卷17),萧衍到59岁才“断房室”,而此时,萧衍已信佛多年也。

而在过去,这么大年纪的男子“断房室”应该有生理和健康上的原因,不可能是因事佛所致。这一点,其实是萧衍自己透露出来的。

萧衍在《净业赋》里有这样的话:“复断房室,不与嫔侍同屋而处,四十馀年矣。於时四体小恶,问上省师刘澄之姚菩提疾候所以。刘澄之云,澄之知是饮食过所致。答刘澄之云,我是布衣,甘肥恣口。刘澄之云,官昔日食,那得及今日食。姚菩提含笑摇头云,唯菩提知官房室过多,所以致尔。”

可见,萧衍在当了皇帝后,得过一场病。起初以为是吃得太好,“饮食过所致”,后来姚菩提判断是女人玩得过多,纵欲过度的原因,即所谓“房室过多,所以致尔”。

皇帝(或者说一般男人)对待女色的态度多如汉成帝刘骜那样,“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从萧衍前期的放纵行为看并未免俗,他前期信奉道教,把行房看成是一种保健项目。在当了几年皇帝后,又改信佛教,但改食素食却不回避性生活,仍贪恋女色。

这样,吃不好,却“干得多”,风流快活的同时,身体不弄成空壳才怪呢。时臣谢、孔彦颖等劝萧衍不要吃素了,恢复正常的帝王饮食,但未被接受。

“万寿无疆”,是所有帝王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取风流还是赌长寿,萧衍选择了后者。

网络配图

广东嘉应学院中文系教授赵以武有一种观点,认为,从佛教“除二障”(“二障”即“杀害障”、“欲恶障”)的戒律中,萧衍“始知归向”,蔬食而外,并断房室。归根结底,是出于健康的考虑,所谓“行人之能行者”,乃寻求长寿之新途径。

这种观点颇有道理,萧衍“四十年不近女色”的最初原因应该就在这里。果然,不过性生活,不杀生之后,他的健康问题解决了,脑子也不发昏了。用萧衍自己的话说是,“既不御内,无复欲恶障,除此二障,意识稍明,内外经书,读便解悟”。

但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理和健康原因?女人常挂在嘴边的调戏男人的一句话,“男人都不是好东西,除非他那个不行了”。套用此观点来解释,作为一个皇帝,如果萧衍真的是40年不过性生活,就是“下半身”问题,直接说来就是性功能不行了,有障碍,而非一心事佛可做全部解释的!在生育了最小的女儿长城公主后,已经五十多岁的萧衍因性生活过度,即便是壮阳药也不管用了。

这可不是胡乱猜测,从萧衍在《净业赋》所述可知,当时发现这秘密的姚菩提(萧衍否认姚知道他的“病情”)给萧衍开出了一种药丸,可以想见,这种药丸不会是一般的滋补药物,必有壮阳强身的作用。但“服之病逾增甚”,治不了“四体小恶”,可知萧衍这“小恶”并非一般的毛病,笔者推测是性功能不行了,患了前列腺炎,搞不好就是男人最忌讳的阳痿。

萧衍知道自己不行了,干脆“出家”,当个干净皇帝,还落个长寿,遂至死不再碰女人。这,大概是萧衍“禁欲”的最初真相吧,也是他五十岁开外突然改变信仰,放弃道教,信奉佛教的一种新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康熙废太子竟是这个原因!因其作风有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胤礽可能很多人都是有点熟悉的,因为在很多的清宫剧里都会出现太子胤礽。但是,有很多人对于“废太子胤礽”这个称呼的来源会有所不了解。那胤礽到底是为什么会被叫成是废太子呢?网络配图胤礽是仁孝皇后赫舍里氏生的孩子,仁孝皇后赫舍里氏在胤礽出生后就去世了。仁孝皇后赫舍里氏出生高贵,是首辅大臣之首索尼的孙女,

  • 康熙皇帝的景陵里埋一共葬了多少位嫔妃?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景陵一座陵墓,埋葬了一位皇帝、四位皇后、四十八位妃嫔和一位皇子,这样的埋葬规格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这就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康熙皇帝在位61年,死后葬于清东陵,即今天的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内有顺治帝孝陵、孝庄昭西陵、乾隆帝裕陵、咸丰帝定陵、同治帝惠陵,康熙帝陵墓为景陵。从空中看,康熙帝陵墓景陵整体上呈

  • 揭秘五虎上将中为何赵云不被刘备看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聊起三国故事,最让人痴迷的武将当属赵云,文韬武略,机谋胆色纵横曹营几万大军之中,出入自如,许多经典战例为后人所敬仰。这样文韬武略的武将,自然应当受领导所重用。但是赵云却是一个反例子,为何赵云不得刘备重用,其实有几个原因。网络配图其一: 赵云原本是公孙瓒的部下,公孙瓒派赵云协助刘备的时候,刘备对他十分

  • 慈禧的化妆品有哪些? 慈禧习惯穿衣服睡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爱美是出了名的,对于养生也有很大的研究,她像年轻女孩一样乐于精心打扮和捯饬自己。太后总是先梳头后洗脸,她就像年轻女孩儿一样精心打扮,如果太监梳得不合适,她就会像个小姑娘一样大惊小怪地指出来。她有几十种瓶瓶罐罐,装满了各种香水和香粉,还有很多香皂。等洗完脸,她先拿一块软毛巾轻轻擦干,然后再洒上

  • 史上离奇科考:秦桧不满一岁孙子中榜眼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一场“零录取率”的考试科举考试是封建统治者揽延人才、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在封建社会的几千年历史中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体来看,科举考试还算比较公平,改变了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用人体制,让更多的社会底层才俊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当然,历史上也有几次科举考试十分荒唐,被称为零纪

  • 揭秘秦武王嬴荡虽举鼎而薨 但绝非孬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秦悼武王,又叫秦武烈王,嬴姓赵氏,名荡(这名却也霸气十足),秦孝公之孙,惠文王之子,是秦国第二十七任国君,亦是历史上的第二任秦王。秦武王的一生颇具戏剧性,他短暂一生所建立的功业,都被掩盖在父亲和兄弟的灿烂光辉之下,这是一个相当尴尬的地位,前面有文治武功的父亲惠文王,后面有雄才大略的兄弟昭襄王,而这二

  • 年羹尧的牺牲 是因雍正惧怕还是自作自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帝能够继位,与多名重臣的辅助是分不开的,这其中便有年羹尧,年羹尧向来以武功见长,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年羹尧走上仕途并不是靠他的武功,而是走科举的路子。据说,年羹尧的记忆力惊人,熟读四书五经,才华横溢,他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在康熙四十八年,出任四川巡抚,那时他才三十岁,真可谓年轻有为。年羹尧在担

  • 中国古代帝王多有写诗癖乾隆一生作诗超4万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帝王大都有写诗癖。上古的一些帝王,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到周文王、周武王,除掉帝王的甲胄,都有一套诗人的衣裳。像舜帝就曾和群臣集体创作了《卿云歌》,这首诗十分有名,北洋军阀时期曾以此诗谱曲作为民国的国歌。歌中有“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之句,复旦大学从中取了两字作为校名,足见其影响力之深远。网络

  • 为天子献上“黄图”他却成了中国第一位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儿都要讲究一个第一。看过《三傻大闹宝莱坞》的都知道里面有一个段子,教授“病毒”问新学生们,谁知道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谁啊?大家都举手说是阿姆斯特朗。教授又问那第二个登上月球的是谁啊?结果肯定是谁都不知道了。今天就来掰扯掰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忠臣到底是谁。有些同学说了会不会是比干

  • 同为帝王隋炀帝与唐太宗的差距究竟在哪儿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学家那里,隋炀帝杨广是一个被贴上亡国暴君的标签、遗臭万年的皇帝;而唐太宗李世民则是一位顶着千古明君的盛名、为历代歌功颂德的皇帝。两人看似遥不可及,但实际上,隋炀帝曾经离成为唐太宗那样的盛世贤主非常近,在文治武功方面,隋炀帝的能力也并不逊于唐太宗。一样英姿飒爽的青年英主隋炀帝年少时就展露出过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