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拍脑袋想高招让贪官污吏惶惶不可终日

朱元璋拍脑袋想高招让贪官污吏惶惶不可终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816 更新时间:2023/12/14 0:11:12

明初,朱元璋发动了“高年有德耆民及年壮豪杰者”作为司法改革的旗手,首先在法外之法的《大诰》中赋予耆民豪杰可直接将污吏贪官“绑缚赴京治罪”之权,若各级官吏敢有阻拦者,全家族诛。

以行政手段来改造司法,发动旨在重新整合社会的清洗运动,形成一整套严密的社会监控网络,是朱元璋惯用的手法。

朱元璋仿《周书·大诰》之篇名,“陈大道以诰天下”,以“当世事”警诫臣民,永以为训。“诰”本意为讲道理,采用形象贴切的比喻,生动说理。《大诰》虽继承了这一特点,以案例和俗语讲述的形式编写,但究以严惩为主旨,血腥味十足。洪武十八年(1385年)10月至洪武二十年(1387年)12月相继颁发了《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204条诰文中,整饬吏治的就达到123条,占60%之多。

网络配图

绑缚赴京的规定首先出现在《大诰》初编第五十九条乡民除患内:“今后布政司府州县在役之吏、在闲之吏,城市乡村老奸巨猾顽民,专一起灭词讼,教唆陷人,通同官吏害及州里之间者,许城市乡村贤良方正豪杰之士有能为民除患者,会议城市乡村,将老奸巨猾及在役之吏、在闲之吏,绑缚赴京,罪除民患,以安良民。敢有邀截阻挡者,枭令,拿赴京时,关津渡口,毋得阻挡。”对邀截阻挡及其他阻碍者施以重刑,便是城乡贤良豪杰绑缚进京的配套制度。

《大诰》初编已经将范围扩大到城乡,但仅限于灭词讼、教唆诬陷之徒。故而《大诰》续编将范围扩大到一切扰民之徒,而且只赋予高年有德的耆民,不再是贤良方正豪杰之士,指代更为明确:“……贪婪之徒,往往不畏死罪,违旨下乡,动扰于民。今后敢有如此,许民间高年有德耆民,率精壮拿赴京来。”

民拿害民官吏从诏令,但律不许赴京越诉,所以洪武二十六年以后,《大诰》三编中的条目才不断被载入新颁的律令之中。但到三编发布时,被恶意利用的绑缚制度已十分普遍,因此在三编中特地将“臣民倚法为奸”放在第一篇,列举各种钻营绑缚条的典型案例,共计18个。案发地以江浙地区为多,还有山东、江西、南京周边等地,证明诣阙对离京师遥远之民来说,可望而不可即。从三编中的几个典型案例可以看到一个“好心办坏事”的帝王“拍脑袋”决定的后果,通过绑缚赴京建立起来的群众司法维和,根子里还是行政思维。

朱元璋期待的绑缚进京制度的效果是“不一年之间,贪官污吏尽化为贤矣”,但显然并非如此。“恶人以为不然,仍蹈前非”,“凶顽之人,不善之心犹未向化”。更有甚者还出现民众借机公报私仇,将胥吏豪强绑缚勒索财物。

到洪武十九年初,朱元璋只发现常熟农人陈寿六谨遵圣意:“《大诰》一出,从吾命者惟常熟县陈寿六”,所以在续编中特将陈寿六浓重推介成全国优秀典型。

网络配图

常熟农民陈寿六因受县吏顾瑛欺压迫害,与弟弟和外甥三人一并擒拿县吏,携带《大诰》赴京面奏。陈寿六的做法显然不符合法定程序,即没有年高耆老,也没有豪杰,而且没有邻人做证。此案竟然由朱元璋亲审,并未通过通政司,颇为奇怪。作为奖赏,朱元璋“赏钞二十锭,三人衣服各二件”,并免其杂役三年,还要求将其事迹榜谕市村;为防止官吏打击报复,特申明敢有罗织生事扰害者族诛,捏词诬陷者族诛。最后竟知照下面官吏,“陈寿六倘有过失,不许擅勾,以状来闻,然后京师差人宣至,朕亲问其由”。即使陈寿六违法,可不受一般审判程序管束,特由朱元璋自己审理。

陈寿六作为标杆榜样,当然被朱元璋大书特书,但如若都像陈寿六那样,皇帝如何应对帝国其他事务?到朱棣之子仁宗掌朝时,更是彻底放弃了绑缚之策,只许诸人首告,但须经有司拿问解京治罪。

朱元璋铁腕治吏的过程正是“绑缚赴京”制度问世和发展的过程。自洪武十三年治胡党,十五年空印案发,十八年惩治郭桓案,到十九年扩大为对积年为民害的官吏进行大规模严打,杀戮近十万人,彻底整肃官场“玩恶泼皮”。不过整治归整治,基层万般行政事务不能靠群众自立,也不能让皇帝亲力亲为,明代“三班六房”的胥吏和衙役承担了大量基层千头万绪的行政事务。

网络配图

比如,以消除“天下积年民害”运动为中心的洪武十九年整治,正是以《大诰》续编为最高指示开展的,仅松江府就革除小牢子、野牢子等900余名,削减幅度高达四分之三,借此整顿的全国吏员至少有一半。本该由吏员承担的行政事务不会因为吏员的缩减而减少,况且,仅仅靠惩罚性制度创新来解决官场吏治的弊端,效果十分有限。清人沈家本对此曾道:“不究其习之所由成而徒用其威,必终于威竭而不振也。”时人海瑞也曾感叹,凭一己之力“日与群小较量是非”倍感“窝蜂难犯”,这实际上侧面回答了朱元璋自己的疑问:“朕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暮犯?”明代没有杀灭胥吏的威风,到了清代愈演愈烈,自清代中期以后,即便规定了员额制,但胥吏“乃或贴写或挂名,大邑每至二三千人,次者六七百人,至少亦不下三四百人”。如果按照当时1700个县来算,胥吏数目之大难以想象,故又有“州县与胥吏共天下”之说,以致出现“任尔官清似水,怎敌吏胥如油”的现象。

无怪乎到了明清更替之际,顾炎武感叹“今夺百官之权而一切归之吏胥,是所谓百官者虚名,而柄国者吏胥而已”。官弱吏强,本质上还是与官员以及官场习气有关。朱元璋的绑缚进京策实际上并未抓住吏治之根本,仍不能解决“官冗于上,吏肆于下”的官场弊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最长寿皇帝 死后却很惨尸体被扔臭水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到最长寿的皇帝,那毫无疑问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了,大家都觉得乾隆命好,连乾隆都自称十全老人,便可看出他也认为自己一生幸福美满,没有遗憾。乾隆自出生,将于皇家,口含金钥匙,更是受到康熙的万分宠爱,他的父亲雍正在位时更是大力整治国家、革新政法、推动经济,将大清再次推向一个新的巅峰。网络配图乾隆一继位便

  • 史上最牛丞相:妻妾竟然比皇帝还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后宫佳丽虽说没有三千,但少则上百。但是古代却有一位臣子,妻妾过百比皇帝还多,年过半百以人乳为食物,没想到竟然活到了100多岁。一网络配图这位妻妾多过皇帝的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张苍。张苍生于战国末年(前256年-前1

  • 从对待继母的态度上来看 康熙不愧是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康熙朝,我们对后宫了解更多的是孝庄皇后,对顺治帝的第二位皇后孝惠皇后却很少提及,虽然这位孝惠皇后当了50多年的皇太后,但在孝庄巨大的影响力之下,却显得很渺小。事实虽是如此,但康熙皇帝对这位继母却是孝顺备至,悉心照顾。孝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比顺治小三岁,顺治帝的第一个皇后是她的姑母,这就等于孝惠皇后

  • 历史上真实的赵云:一生以失败告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史载其“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属于那种标准的河北汉子。现在很多人受演义和游戏的影响,往往将赵云视为文武双全的代表,但其实历史上真正的赵云与其说是智勇兼备,不如说他虽然武勇过人,但却缺乏统帅大军作战能力。若将他与同时代的武将相比较,他应该是和典韦、许诸较相像。赵云初出山时可以

  • 她克死5个未婚夫无人敢娶 却成了太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王氏,是房县王奉光之女。汉宣帝早年因武帝时期“巫蛊之祸”的牵连落入民间,因而与王奉光结识,也算是宣帝登上皇位之前的老友。相传王奉光出生时,夜晚月光照耀,将产房照得透亮,蔚为奇观,因此民间都认为这是吉兆,表明将来这人定会大富大贵。但是王奉光自己倒是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可以凭此去做大官,王奉光夫妻俩生有一

  • 奇葩情种皇太极:不仅娶敌人老婆还把自己老婆送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清太宗皇太极可以说是皇帝中的极品了,自古以来的皇帝均是以九五至尊自处,对于女人可以说他们从未付出过爱情,只是把女人当成附属品,当成显示自己无上权力的工具,更是不允许别人去动自己的女人,所以就有了太监的存在。但这皇太极却偏偏的会将自己的女人让给别人。网络配图叶赫那拉氏在嫁给皇太极之前就有过婚嫁,而她成

  • 揭秘康熙究竟是不是清朝最有作为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中国人,对于中国和世界历史相互关系的认识,通常从康熙时代开始,便会陷入两个相关的“历史错觉”。错觉之一,认为康熙是清朝最有作为的一位封建帝王。如果把中国的大门关起来看,的确是这样,康熙很有作为;但如果把康熙放到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去看,则另当别论了。评价一位决定和影响国家命运的历史人物,不能撇开他所

  • 晚唐共侍一夫的姊妹花 妹妹的下场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做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亡国之君,李后主是一位贾宝玉似的人物,后主对他心爱的女人更是用情至深,但后主不象贾宝玉,他一生多情而不滥情,他最心爱的女人只有两个:一个是他的结发妻子大周后;另一个是大周后的妹妹小周后。一对姐妹花!小周后,是大周后(周娥皇)之妹。小周后比大周后小14岁,大周后与李煜成婚时,小周后

  • 太姜太任太姒是什么关系 太姒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太姜是周文王姬昌的奶奶,太任是周文王姬昌的母亲,而太姒是周文王姬昌的夫人,三位女性都是以德行著称,可以说周朝能够有八百年的基业,与这三位女性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分不开,这三位女性可以说是历史上贤良淑德的女性的代表,也是妇女德行的好榜样。太姜太任太姒太姜是周朝先祖太王的夫人,是周文王姬昌的奶奶,生育了太

  • 历史上周文王与太姒算是初恋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周文王天生就非常聪明,并且具有非常好的品德,据说这得益于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对其胎教的好,据说周文王与太姒相识于渭水之滨,文王对太姒是一见钟情,其实我们想一下就可以知道,文王生下伯邑考的时候据说是十三岁,那么与太姒的相识必然是在十一二岁,还是时候孩提时期,可以说太姒是其初恋。周文王与太姒周文王与太姒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