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武则天为什么最终将皇位归还李氏?

揭秘武则天为什么最终将皇位归还李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573 更新时间:2023/12/26 9:08:32

武则天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她从一个小小的昭仪成功逆袭做了皇帝。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可是在武则天年老之时,却将皇位还给了李氏,这背后又有怎样的内幕呢?

载初二年(690)九月初九日,在做了大量的舆论铺垫之后,武则天在百官及帝室宗戚等六万余人的表请之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号曰“圣神皇帝”,改唐为周,革了李唐的命,并将李显定为皇位的继承人,皇太子李旦降为皇孙。那么,武则天难道就没有废李立武的想法吗?当然有!可是后来她为什么又把天下还给了李氏呢?据史料记载,这与名相狄仁杰的智劝和武则天的“怪梦”不无关系。

网络配图

1、狄仁杰的劝说很“走心”

狄仁杰如何劝说武则天归还李唐天下,在《新唐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当中都有提及。《新唐书》:会后欲以武三思(武则天的侄子)为太子,以问宰相,众莫敢对。仁杰曰:“臣观天人未厌唐德。比匈奴犯边,陛下使梁王三思募勇士於市,逾月不及千人。庐陵王(唐中宗李显被废后,封庐陵王)代之,不浃日,辄五万。今欲继统,非庐陵王莫可。”又说:“陛下掩神器而取之,十有余年,又欲以三思为后。且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姑。”狄仁杰的意思是,武三思虽为武氏子孙,但是在民众心中他的号召力远远不如李显。再者武三思为侄子,感情自然比不得母子之情。

《旧唐书》:则天无复辟意,唯仁杰每从容奏对,无不以子母恩情为言。《资治通鉴》: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太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姑于庙者也。”

从以上史料不难看出,狄仁杰劝说武则天,除了站在天意、民意的角度上,还重点突出了一点,就是“母子关系”。“母子关系”是一种最能敲动人心的关系,它以最直接的血缘关系来维系,因此母与子具有天然的亲近感。从母与子的关系出发,最能打动人心。狄仁杰紧紧抓住了这一点苦苦劝说,虽然让武则天有所反感,但武则天最终“不能无感,故卒复唐嗣”。

网络配图

2、武则天的“怪梦

武则天欲改立太子期间,做过一个梦。对于这个梦,史料记载有所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效果。《新唐书》这样记载:武则天对臣下说:“朕数梦双陆不胜,何也?”对曰:“双陆不胜,无子也。天其意者以儆陛下乎!且太子(指李显),天下本,本一摇,天下危矣。”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亦指李显)于房州。

《资治通鉴》却是这样记载的:武则天谓仁杰曰:“朕梦大鹦鹉两翅皆折,何也?”对曰:“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指前面”太帝以二子托陛下“中的”二子“),则两翼振矣。”太后由是无立承嗣、三思之意。意思是说,武则天做了一个梦,梦到鹦鹉两翼被折断了。于是狄仁杰回答说武则天的两个儿子就好比鹦鹉一双翅膀,如果不立二子为皇帝而立侄子武三思为帝,就是折断了自己的翅膀。

两梦内容不同,但殊途同归。其实这梦说怪不怪,只是经臣下一解释就显得怪了。这说明,武周虽立,大臣们对李唐仍念念不忘。或许武则天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坚定了把天下归还李氏的想法。不然,看此人心向背,即使自己把皇位传给武氏子孙,武氏子孙也坐不长。

网络配图

所以在武则天年老时让李显重新登上皇位,自己终于远离了政治纷争,度过了近一年的平静生活。这年冬天,她以八十一岁高龄去世,临终前留下遗嘱,去皇帝尊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李治合葬乾陵,坟前矗立起一座无字石碑。权力也许是诱人的,但是当武则天年老之时,也许忽然发现除了权力,还有一些其他的感情需要顾及。对于李氏,武则天一直是有愧疚之情的,所以最后将皇位还给李氏,也可以使武则天更安心一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秦王赢驷为什么没有将王位传给赢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芈月传中赢驷去世以后,王位居然传给了芈姝的儿子赢荡。那么问题就来了,芈月传中秦王赢驷那么喜欢芈月,为什么没有把王位传给芈月的儿子嬴稷呢?网络配图赢驷去世,嬴荡继位,史称秦武王,因为历史上行的秦武王还是有能力的,只是电视剧把嬴荡改成这样子了,在加上剧里面秦王的弟弟坚持反对立稷为太子,因为那个时期是非常

  • 朱元璋杀15万人无法治贪 雍正只用三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是古代的贪官污吏,那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一件事,从古至今无数的奸佞史上留名,蔡京童贯之流,王振严嵩等无一不是当世巨贪,虽然他们最终的下场都是留下千古骂名和不得好死,但是为什么贪官屡屡的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上呢?这就要从中国的文化说起。网络配图中国从隋朝开始了科举制度,从此读书人的社会上升通道豁然开朗,

  • 乞丐皇帝朱元璋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祖先葬在水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小时候家境贫寒,从小就去给富贵人家放牛。有一个珍珠翡翠白玉汤的相声,令我记忆深刻,相信大家应该也都看过,我最初知道朱元璋的名字就是从那个相声里得知的。都说朱元璋是乞丐皇帝,但他的一生不可谓不传奇。朱元璋出生寒门,没有背景没有靠山,却能在四十岁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度。图片来源于网

  • 他是历史上最会打仗的人 却落得被赐死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在战国末期,国与国之间连年征战,杀人掠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从史学上看,他是当之无愧的战神,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最重要奠基者之一,但从人性上讲,他是天生的屠夫。那白起为什么会被人称 “人屠”?网络配图人屠,其实就是杀人魔王。一个杀人魔王也就罢了,这个杀人魔王还

  • 汉武帝自灭三族的原因是什么?和自我膨胀的性格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君主,但是在伟大也是个人不是?每个人都会犯错,要不然也不会有“罪己诏”了,汉武帝的功绩真的是不可否认的,比起千古一帝秦始皇来说,有过之而不及。不过他却和始皇帝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长生不老。而且后期武帝为了长生不老也是煞费苦心,间接的也害死了很多人,其中包括自己的亲人

  • 诸葛亮转投自身难保的刘备 其实另有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诸葛亮人才难得,且自命不凡,为何会偏偏选择当时困顿潦倒的刘备呢?要知道,诸葛亮投刘备的时候,刘备当时自身都难保,连一块像样的根据地都没有,他所栖身的新野县城也是刘表看他可怜让他暂住的。当时的刘备,新败于曹操,几乎全军覆灭,走投无路之际,投了刘表,说句不好听的,面对

  • 秦始皇为得到他发动灭国之战 但为何又弃而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颗明珠,可以说,这位汉族、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做了了不起得的事情。人们尊敬地称这位说话不利索的书生为韩非子或韩子。本来他是韩国公子,荀子的学生。但是命运坎坷,令人感慨。《史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

  • 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隋炀帝杨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杨广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人物,不仅在历史上,在现在他也依然很有名气,因为关于他的史料有很多,并且除了这些史料之外杨广还广泛地出现在现在的一些影视作品中,所以他是一个人们都熟悉的历史人物。那么杨广是谁,他的具体简介是什么呢,在历史上杨广怎么死的,死因是什么呢?杨广的简介杨广,字阿摐,小名英,故称杨英

  • 从优秀王爷到皇帝,宋徽宗将蒸蒸日上的中国推向了灾难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元符三年,即公元1100年2月23日,正国泰民安的大宋王朝,仿佛风和日丽间,突然一声炸雷袭来:二十四岁的宋哲宗赵煦,竟在午夜驾崩了!封建社会,皇帝好比国家火车头,这位刚驾崩的宋哲宗赵煦,更是出名的马力强劲款,别看亲政才七年,却内抓经济外揍西夏,生生把大宋拽到民富兵强的新高度。谁知这下彻底熄火。举

  • 沈万三真有聚宝盆吗?怎么会给朱元璋修城墙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沈万三的钱是怎么来的?学者们有大地主说、大资本家说、航海通商说、金融贸易说、官商勾结说、继承意外遗产说等多种。普通百姓很难相信正常营生能赚来这么多钱,因而多持意外得宝说。《云焦馆纪谈》记录了两种说法。一说沈万三苏州人,打鱼为生,有一天在船边洗碗,不小心把碗掉入水中,捞了半天,只捞到一批圆溜溜的石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