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赵皇帝石弘是如何被赶下皇位的?

后赵皇帝石弘是如何被赶下皇位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10 更新时间:2024/1/17 4:57:01

唐太宗李世民说发动“玄武门兵变”是被逼的,赵匡胤笑了;宋太祖赵匡胤说“黄袍加身”是被逼的,曹丕笑了;魏文帝曹丕说接受汉帝禅让是被逼的,司马炎笑了;晋武帝司马炎说以晋代魏是被大臣们逼的,石敬瑭笑了;后晋高祖石敬瑭说给契丹人当“儿皇帝”是被逼的,张邦昌笑了;伪楚皇帝张邦昌说替金人统治中原是被逼的,刘协笑了;汉献帝刘协说当傀儡皇帝是被逼的,石弘笑了,不过他哭得更难看。

网络配图

在古代,皇帝乃王朝最高首脑,一国之主,有志向、有抱负的人无不为之折腰,为之倾倒,即使这个位置是傀儡,是象征。虽说当傀儡有较大风险,搞不好就会被废,甚至被杀,但由于其身在明处,权臣尚不会轻易动粗,除非触痛权臣的既有利益。所以,明知是玩偶,是符号,只要有机会上位,多数人内心还是愿意的,但也有极个别的例外。后赵第二任皇帝石弘就不想当这个傀儡,他是被权臣掐着脖子逼着就范的。

石弘(314年—335年),字大雅,羯族人,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的次子。石勒最初没有姓氏,单名一个“訇”字,从戎后,其上司清河人汲桑“命勒以石为姓,勒为名焉”,石勒才有了姓名。石弘生于汉地,受中原文化影响,“幼有孝行,以恭谦自守,受经于杜嘏,诵律于续咸”(《晋书》),仁孝恭谦,精通经律。因当时天下不太平,石勒又让他学习兵法和武功,意在将其培养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

东晋太兴二年(319年),石勒自称赵王,建立后赵政权,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因长子石兴已死,故立次子石弘为世子。后赵太和三年(330年)二月,石勒称天王,立石弘为太子、大单于。石弘当上太子后,不留心政治,而是更加热衷文学,喜欢亲近儒士,“虚襟爱士,好为文咏,其所亲昵,莫非儒素”(《晋书》),大臣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石勒也觉得石弘沉静有加,威武不足,不像将门之后。

当时,石勒的侄子(一说从弟)石虎因战功卓著,自认为是“成大赵之业者”(《晋书》)而只被封为中山王、尚书令,而石弘却坐享其成,故内心非常不满。当着石勒的面,石虎恭敬乖顺,但“自陛下之外,视之蔑如”,除了石勒,石虎视朝中文武大臣如同草芥,连太子石弘也不放在眼里,甚至扬言“待主上晏驾之后,不足复留种也”(《资治通鉴》),等石勒一死,他就要对石弘动手,气焰非常嚣张。

鉴于石虎跋扈,大臣程遐、徐光建议石勒“宜早除之,以便大计”,但石勒对石虎却非常信任。在石勒看来,石虎追随自己多年,忠诚可靠,屡建奇功;再者,天下未平,战事不断,外敌虎视,而“大雅冲幼,宜任强辅”,石弘年纪还小,正需要石虎这样的刚猛之人来辅政。即便如此,石勒还是不放心,故让石弘提早参与朝政大事,“渐夺中山威权”(《晋书》),希望他在政治上树立权信,在威望上盖过石虎。

网络配图

对于石虎,石弘是非常了解的。石虎为人雄暴霸气,武功高强,杀戮太重,“至于降城陷垒,不复断别善恶,坑斩士女,鲜有遗类”,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屠夫;再者,石虎多奸多诈,见利忘义,且“父子爵位之重,势倾王室”(《晋书》),早有不臣之心,早就对占据储君之位的石弘虎视眈眈。有石勒压制,石虎还算老实,还能摆正位置,一旦石勒离世,石虎必会发飙。届时,石弘自知绝不是石虎的对手。

石弘希望父亲多活几年,以寻求庇护,但石勒还是于后赵建平四年(333年)七月去世。石勒病重时,石虎已经按捺不住,有所行动,“勒寝疾,中山王虎入侍禁中,矫诏,群臣亲戚皆不得入;疾之增损,外无知者”(《资治通鉴》),并秘密派儿子石邃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在广阿(今河北隆东)一带游戈,随时准备组织武装行动。石勒死后,石虎旋即控制京城内外,石弘六神无主,生怕遭到石虎父子的毒手,故不敢露面。

没敢离开太子宫,更没敢顺理成章地以太子身份即位,此时的石弘从内心里实在是不想也不敢当这个皇帝。石弘不出头,石虎只有动粗,遂用武力劫持石弘入殿临朝。对此,《晋书》载“及勒死,季龙(石虎)执弘使临轩”,《资治通鉴》载“勒卒,中山王虎劫太子弘使临轩”。按说文解字,执,捕罪人也;劫,人欲去,以力脅止,或以力止去。无论是“执”还是“劫”,都能想象出当时石虎逼迫石弘即位的一幕。

按理说,石虎如果当时索性杀掉或废掉石弘后自立为帝,一步到位也决非难事,但石虎并没那么做。笔者分析,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石勒虽死,余威尚在,石虎不敢轻易造次;其二,石虎冷血,朝中反对势力不少,贸然行动,他心有顾忌;其三,石勒临终前曾再三嘱咐石虎“宜深思周、霍,勿为将来口实”(《资治通鉴》),应当深深追思周公霍光,像他们那样竭力辅佐幼主,石虎不想因为不忠给后人留下口实。

网络配图

把石弘摁在龙椅上后,石虎干了两件事,一是派人将程遐、徐光收捕,交付廷尉治罪;二是让儿子石邃带兵入宫宿卫。一看这阵势,文武大臣纷纷逃散。石弘非常恐惧,自言软弱无能,表示让位于石虎,石虎不同意,石弘哭得泪流满面坚决辞让,石虎仍不同意,并狠狠地教育了他一番,“遂……逼立之,改年曰延熙”(《晋书》)。石弘即位后,封石虎为丞相、魏王、大单于,加九锡,后赵的军政大权完全操控在石虎手中,石弘成为傀儡。

石虎掌权后,旋即将程遐、徐光二位辅政大臣诛杀,并削减了石勒妻刘氏的待遇。刘太后与儿子石堪密谋除掉石虎,因事机不密,石堪被石虎活活烤死,刘太后被弑。不久,石生、石朗起兵讨伐石虎,被镇压后被石虎用酷刑处死。石弘赖以牵制石虎的势力全部覆亡,处境岌岌可危。在位期间,石弘目睹了石虎的血腥,终日提心吊胆,度日如年。延熙二年(334年)十月,石弘亲携皇帝印玺到魏王宫,哭着请求将皇位禅让给石虎,石虎仍不答应。

石虎不是不想当皇帝,而是不愿意接受石弘的禅让。石虎认为,石弘“昏昧愚暗,处丧无礼,不可以君临万国,奉承宗庙,便当废之”(《十六国春秋》),一个根本不配当皇帝的人还谈什么禅让,应该直接废掉。当年十一月,石虎将石弘赶下皇位,废为海阳王。石弘被废后,安步就车,容色自若,对群臣说:“不堪纂承大统,顾惭群后,此亦天命去矣,又何言!”《(晋书)》。意思是说,我才能低劣,不配当这个皇帝,真是愧对大家了,天命如此,我没什么可说的。

没有丝毫沮丧,而是如释重负,一身轻松,一代帝王这般淡然离宫。当时,文武百官莫不流涕,妃嫔宫女莫不恸哭,纷纷为石弘的命运担忧。

废黜石弘后,石虎自立为天王,并幽禁石弘及其生母等人。建武元年(335年)正月,已经坐稳天下的石虎将石弘及其生母杀害,并将毒手伸向了石弘的诸位弟弟,“乃杀大雅及其母程氏,并大雅诸弟”(《魏书》)。时年,石弘二十二岁。牛不喝水强摁头,石弘被逼即位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饱尝了屈辱、恐惧和折磨,欲让不能,欲退无路,生不如死,但最终还是逃不出被废杀的命运。政治斗争,历来就分明写着残酷二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盘点:世界历史上用兵如神的10大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什么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以下介绍的这十个人可以完美的解释这个问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都有那么几个战绩赫赫的历史名人。下面我们要介绍的就是世界历史上用兵如神的10大名人,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人上榜吧。网络配图TOP10:李舜臣(朝鲜)是朝鲜历史唯一一个拿得出手的人物。他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海战

  • 伴君如伴虎:盘点洪武年间被杀的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都说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一不小心人头就落地了。其实血淋淋的历史正好证明了这一点。在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后,昔日里共同的奋斗的兄弟很多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杀害了。那在洪武年间究竟多少开国功臣被杀害了呢?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个成语源自春秋末年的一段故事。越王勾践在文种、范蠡的辅佐下卧薪尝胆,最终于公元前

  • 揭秘:朱棣为什么要杀方孝孺十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株连九族”,已经是相当恐怖了,然而,方孝孺却遭到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十族”之诛。即在宗亲九族之外加上门生故旧,牵连者不计其数!方孝孺到底犯了什么罪,竟至于要遭此“十族”之诛呢?所谓“九族”,一般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其中“父族四”指:父母、兄弟、姊妹、儿子;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

  • 解密真实的芈月:秦始皇嬴政的曾祖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芈月传》自开播以来,很多人争议历史上是否真有此人。其实,芈月是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秦宣太后为原型。剧中除了宫斗,更多的是对芈月这个人物以及与她存在关系的人物进行解读。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芈月又是什么样?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太后”有着怎样波澜壮阔的一生?网络配图在秦国后宫等级低并非楚国公主在昨

  • 太监也封王:盘点中国史上三位称王的宦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宦官,作为宫腐之族,身体上的欠缺使得灵魂遭到扭曲,人生的快乐之事不外乎口舌上吃香喝辣、政治上呼风唤雨。因此,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宦官对权势都有着强烈的追逐心。在中国历史上,宦官掌权的情况并不少见,尤以秦、东汉、唐及明四个朝代宦官专权最盛,如秦朝的赵高,东汉的单超、唐衡、管霸、苏康、曹节、曹腾(曹

  • 汉武帝是怎样击垮“太子党”与地方侯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建立汉朝时,总结秦亡教训,认为亡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搞分封。就像淳于越说的:“无辅拂,何以相救哉?”所以我得搞分封,万一打起来了有人挺我。他搞分封是分封同姓王,皇上的兄弟子侄叔伯,这些人可以封王。妹夫不行,舅舅不行,姨父也不行,因为是外姓。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来,所以刘肥封到山东做齐王,刘长封为

  • 帝王的童年:光绪儿时忍饥挨饿 常跪地哀求乞食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宫独裁,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绪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挟制,未曾掌握实权。据说光绪刚进宫的时候,身边没有亲人,日

  • 汉高祖刘邦: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一场向皇帝宝座发起冲击的比赛中,汉高祖刘邦,一个近乎流氓的家伙,居然干翻了能征善战的项羽,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让人大跌眼镜。但是,刘邦在对待妻子儿女、对待老爸方面,实在是很自私,很没有人性。当年,项羽狂殴刘邦的时候,刘邦落荒而逃,路上碰到自己的一双儿女,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上车一起逃吧!

  • 梁武帝生活俭朴清廉:可为何梁朝官场腐败丛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梁武帝生活俭朴,“日止一食,膳无鲜腴,惟豆羹粝食而已……身衣布衣”。在他的影响下,朝中出现了一些清官,如宰相范云、徐勉等。但是,梁朝却没因梁武帝和他身边极少数人的清廉垂范而保持住清新的社会风气,国家反而越来越腐败,到处都是贪官污吏。网络配图这是什么原因呢?梁武帝生活俭朴,“日止一食,膳无鲜腴,惟豆羹

  • 文人评明崇祯帝:性愎自用 不能辞亡国之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灭亡,崇祯帝有多少责任,如何评价崇祯?朱允炆是自焚而死,还是出宫逃亡,其生死之谜何解?如何评价“贰臣”洪承畴?近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樊树志做客澎湃?问吧,为读者解答相关疑惑。摘要部分精彩回答,以飨读者。13信高宣传委员:樊教授你好,请问从客观来讲崇祯皇帝的性格是不是导致明朝灭国的一项原因呢?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