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王朝极端政治:前朝的司马光差点被掘了墓

宋王朝极端政治:前朝的司马光差点被掘了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10 更新时间:2023/12/20 22:10:31

岭南:打击政治对手的绝佳流放地

宋神宗死的时候只有38岁。这个胸怀大志的理想主义者平生只做对了一件事情:发动变法。他也只做错了一件事情:停止变法。有人指责他没有推进民主体制,我以为这跟指责乔丹(国际篮球明星)为什么不踢足球一样不靠谱。他在他的年代,只能作出符合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选择。

网络配图

宋神宗撒手而去,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他的继位者宋哲宗。哲宗只有9岁。这样的年龄只适合赖在妈妈怀里撒娇,显然不适合坐在龙椅上对着群臣发号施令。因此,又一位女人娉娉婷婷地走上了前台——这种事情我们有一个专业词语,叫“垂帘听政”(当然,这事儿还得数老佛爷慈禧太后干得漂亮)。此女人即高太后,宋神宗他妈。

宋神宗他妈跟宋神宗走的完全是两条路子。具体做法就是任命守旧的元祐党人精神领袖司马光做宰相。司马光也不含糊,十几年的隐居生活把他这个“老宅男”逼成了“变态男”:他一上任就砍了“三板斧”,把王安石辛辛苦苦砌了9年的花园全部推倒,连很少有人异议、于民于国两相利的免役法也不得幸免。

朱熹对司马光这人看得很透,说他认死理,凡是让老百姓掏腰包的事情,他都认为是坏事儿——司马光不知道,其实大多数老百姓很赞成免役法。苏轼也看到了这一点,找司马光商量,把这些对百姓有利的新法留下来。苏轼是个直肠子,他直言不讳地批评道:“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司马光当然不高兴了,自己走开。苏轼又追进政事堂,这回司马光可就“色忿然”了。不识眉眼高低的苏轼又讲了半天,依然打动不了司马光,出了政事堂气得大叫:“司马牛!司马牛!”

网络配图

除了把新法废“光”之外,高太后与司马光还竭力把新党赶“光”——统统赶出权力中心。蔡确章惇吕嘉问、邓绾、李定等一大批变法“急先锋”被贬,就连已经在新党内讧中出局的吕惠卿也遭到清算。他被贬建州,一贬九年,其间连冷水都不敢喝,唯恐喝了生病,被说成对朝廷不满。

旧党中的人也觉得对新党做得过分了些。比如,蔡确被贬后,在流放途中写了《夏日游车盖亭》十首绝句,被曾与他有过节的人告发到朝廷。高太后大怒,召集大臣商量该如何惩罚他。

文彦博提议把蔡确跨省赶到岭南去,右相范纯仁不无担忧地说:那条路自打丁谓被贬斥以后就没人再去了,此路一开,搞不好有一天我们也会被“跨省”的。岭南与海南当时属未开发地带,瘴气重,是打击政治对手的绝佳流放地。

网络配图

车盖亭诗案是继乌台诗案以来打击面最广、打击力度最大的一项文字狱案(当然不能与清朝的文字狱相提并论)。元祐党人利用高太后对蔡确等人的不满,捕风捉影,对整个新党集团进行了一次斩草除根式的清算。在高太后与司马光的策划下,宋朝政治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要么全面肯定,要么全面否定——这种毫无节制的党派之争把羸弱的宋朝折腾来折腾去,从而为靖康之耻预留了伏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苏秦的故事:罕有其匹的纵横大家被五马分尸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苏秦师从鬼谷子,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

  • 最惨的皇帝嘉靖朱厚熜坐拥佳丽三千却无福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一说起皇帝,肯定很多人会说皇帝是天下最有权势的男人,为什么呢?皇帝可是坐拥天下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网络配图但很多人除了羡慕皇帝的权势外,更多的是羡慕皇帝的三宫六院,后宫佳丽。很多人整天都在想着过皇帝般的生活。然而,古代每个皇帝都能如此享受吗?答案是大部分能,那小部分都有谁呢?

  • 西汉昌邑王刘贺因何而立又因何而迅速被废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征召入朝,立为皇太子。六月丙寅日,刘贺接受皇帝玺绶,承袭皇帝的尊号,却并未谒见高庙。刘贺即位十余日时,霍光已与张安世谋划废之。经过五年发掘,南昌海昏侯墓发掘已基本完成,墓主的身份也已确认。现在,人们开始思考刘贺因何而立,又因何而迅速被废的问题,我们试从

  • 最后一位大明皇帝:永历帝朱由榔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朱由榔(1623年11月1日—1662年6月1日),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明神宗之孙,明光宗之侄,桂端王朱常瀛之子。1646年袭封桂王。1646年至1662年在位。年号永历,史称永历帝。朱由榔倚仗大西军余部李定国、孙可望等在西南一隅抵抗清朝,因此维持时间较长。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朱由榔逃到缅甸曼德

  • 慈禧一语成谶 大清灭亡验证了慈禧预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祸国殃民的女人,然而就是这个女人,竟然一语成谶,准确的预言了大清朝的灭亡。现在想来,这诡异的历史,真是让人有些哭笑不得啊。慈禧太后是晚清统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决策者与实际统治者,她以垂帘听政、训政的名义统治中国长达四十七年。慈禧在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巨变”的危殆时刻,没能够像

  • 范仲淹:曾运用经济学理念化解两次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

  • 史上最残暴宦官魏忠贤 活剥人皮剔喉焚灰饮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被魏忠贤杀的忠臣,魏忠贤为什么不反抗,明朝专权宦官

    历数历史上内宫太监,以明朝魏忠贤为残暴之最。因提督东厂之故,香港武打片里的魏公公及其心腹爪牙,个人飞檐走壁、功夫煞是了得。这有编造成分,却又不是纯属虚构。即如魏忠贤,生在习武成风的河间县,自小又是地痞、无赖的他,要做横行乡里的恶少头目,没有几手拳脚功夫,是万万不行的。鸳鸯腿、罗汉拳、锁喉功种种,魏公

  • 朱棣的妹夫上朝时竟落水淹死!阴谋还是偶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死亡原因,朱棣死在最后一次出征,朱棣最后一次打赢了吗

    永乐二年(1405年)的冬天,朱元璋的次女宁国公主突然得到噩耗,自己的丈夫梅殷在上朝时落水身亡。宁国公主心里明白,丈夫的死必然与自己的四哥朱棣脱不开关系,于是她进宫找朱棣算账。她扯住朱棣的龙袍大哭,向朱棣要丈夫的下落。朱棣笑着安慰道:“为主迹贼,无自苦。”然后先加封梅殷两个儿子的官职,缉拿“凶手”,

  • 这个皇帝总是“语出惊人” 最终因为一句醉话丧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除了当皇帝,什么都会,皇帝的新装中皇帝总是在干什么

    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王朝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平生有两大爱好:一是喝酒,二是开玩笑。他嗜酒如命,玩笑开得也常常让人目瞪口呆,有一天司马曜吩咐在延寿堂欢宴群臣。司马曜酒喝得有点儿高,他站起身来,高举酒杯说:“诸位爱卿,你们说说,朕的治国才能如何呀?”网络配图群臣中一些马屁高手一看机会来了。争先恐后地答道

  • 大明王朝为何走向灭亡?只因崇祯两大昏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明朝灭亡的原因,崇祯为什么救不了大明,晚明之我是崇祯

    说起明末农民起义的大爆发,以及屡剿不平。现代的史料,多把原因归结到明末吏治腐败,政府财用匮乏,以及天灾横行催化内部矛盾上。而其实,明朝农民大起义的越演越烈,其实却有两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第一个微不足道的因素,发生在崇祯元年(1628年)秋天,因财政紧张,新登基的崇祯皇帝取消了对北部的蒙古部落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