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最残暴宦官魏忠贤 活剥人皮剔喉焚灰饮之

史上最残暴宦官魏忠贤 活剥人皮剔喉焚灰饮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53 更新时间:2024/2/10 14:26:05

历数历史上内宫太监,以明朝魏忠贤为残暴之最。因提督东厂之故,香港武打片里的魏公公及其心腹爪牙,个人飞檐走壁、功夫煞是了得。这有编造成分,却又不是纯属虚构。即如魏忠贤,生在习武成风的河间县,自小又是地痞、无赖的他,要做横行乡里的恶少头目,没有几手拳脚功夫,是万万不行的。鸳鸯腿、罗汉拳、锁喉功种种,魏公公粗知一二,怕是没问题的。

网络配图

锁喉术

然而,本文之锁喉术并非武术招式,即以一招锁住对手喉咙,捏而碎之,毙敌于非命;我想说的是,魏忠贤虐杀异己政敌无所不用其极,到了令人发指、不敢想象的程度。且看他对杨涟等东林党人所施的毒辣手段:

左副都御史杨涟,第一个上疏弹劾魏忠贤欺君绝嗣等二十四宗罪状;魏忠贤串通熹宗皇帝奶妈客氏,以一份矫诏,把杨涟、赵南星、高攀龙等东林党人削职罢官,贬为平民。随后,又借内阁中书文言一案,伪造供词,将杨涟等“六君子”逮捕下狱,施以酷刑。其中御史左光斗、给事中魏大中,被打得手足俱断,体无完肤;杨涟最惨,死时土囊压体,铁钉贯耳,仅以血衣裹置棺中。按说,如此酷刑拷打,魏公公的气也该消了,恨也当解了。可他仍不罢休,又祭出前无古人的毒招──

先用利刃把杨涟的喉骨剔削出来,再焚烧成灰,然后与太监们一起和上美酒,吞而食之。剔喉焚灰和酒喝,魏忠贤的锁喉术创下了旷古未闻的纪录,比周兴来俊臣更胜一筹!如果说朱元璋的“红巾军”以食人肉为美味,那么魏忠贤阉党,则以吞人骨为享受。君臣二人转,狮虎配鬣狗,倒也相映争酷矣。

网络配图

骨灰酒的味道究竟怎样醇美,只有去问地下的魏公公;但有个问题明摆着:专制者对于言论自由的态度,深恶痛绝,一至于斯!你杨涟等东林党人不是喜欢提意见,好造舆论,攻击俺们太监专权吗,那就叫你们不得好死,把你们不安份的喉咙骨化灰来和酒喝,让你们永远发不出声音,到阴间去做哑巴鬼。果然,魏忠贤对“六君子”的锁喉术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一时间,朝野上下,一片“魏公公千岁!千千岁!”东林党人销声匿迹,“九千岁”魏忠贤成了不是皇上、胜似皇上的独裁者,权势倾天下,“生祠”遍九州岛,无人敢向他叫板、挑战。

剥人皮“爱好”

五年冬日某一天。北京城内的一个小客栈。逆旅无聊,五个天南地北来京城做小买卖的商客聚在一起饮酒。其中一人数杯热酒下肚,酒力泛窜,胸胆开张,高声说:“魏忠贤这个鸟公公,作恶多端,久当自败!”说别的倒无妨,直斥当朝“九千岁”魏大公公,哪能不叫人着慌。其余四人虽然腹内皆灌入不少老酒,或沉默或惊骇,没有一人敢顺这位大嘴巴客人话头往下说。

网络配图

胆小的两位还劝他别瞎说招祸。热酒入空肚,自然让人胆壮,醉酒大言的客商不仅不缄口,反而拍胸脯又说:“怎么的!魏忠贤虽然号称暴横,就凭我几句话,他还能剥我皮不成!”余人默然。过了半个时辰,皆悄然散去,各自回房安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棣的妹夫上朝时竟落水淹死!阴谋还是偶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死亡原因,朱棣死在最后一次出征,朱棣最后一次打赢了吗

    永乐二年(1405年)的冬天,朱元璋的次女宁国公主突然得到噩耗,自己的丈夫梅殷在上朝时落水身亡。宁国公主心里明白,丈夫的死必然与自己的四哥朱棣脱不开关系,于是她进宫找朱棣算账。她扯住朱棣的龙袍大哭,向朱棣要丈夫的下落。朱棣笑着安慰道:“为主迹贼,无自苦。”然后先加封梅殷两个儿子的官职,缉拿“凶手”,

  • 这个皇帝总是“语出惊人” 最终因为一句醉话丧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除了当皇帝,什么都会,皇帝的新装中皇帝总是在干什么

    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王朝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平生有两大爱好:一是喝酒,二是开玩笑。他嗜酒如命,玩笑开得也常常让人目瞪口呆,有一天司马曜吩咐在延寿堂欢宴群臣。司马曜酒喝得有点儿高,他站起身来,高举酒杯说:“诸位爱卿,你们说说,朕的治国才能如何呀?”网络配图群臣中一些马屁高手一看机会来了。争先恐后地答道

  • 大明王朝为何走向灭亡?只因崇祯两大昏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明朝灭亡的原因,崇祯为什么救不了大明,晚明之我是崇祯

    说起明末农民起义的大爆发,以及屡剿不平。现代的史料,多把原因归结到明末吏治腐败,政府财用匮乏,以及天灾横行催化内部矛盾上。而其实,明朝农民大起义的越演越烈,其实却有两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第一个微不足道的因素,发生在崇祯元年(1628年)秋天,因财政紧张,新登基的崇祯皇帝取消了对北部的蒙古部落的赏赐

  • 赵匡胤潇洒"释兵权"实则腐败换兵权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性格,潇洒不羁,潇洒与优雅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潇洒,令人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似乎不费什么劲,手腕多多的赵匡胤便将这件原本应该非常棘手的事情给搞定了。实际上,赵匡胤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史载,在“杯酒释兵权”时,赵匡胤曾开导众将说:“人生苦短,白驹过隙。众爱卿不如多积金宝,广置良田美宅,歌

  • 他只是一个太监 却为何可以享受皇帝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皇帝为什么信任太监,农村低收入户有什么待遇,古代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当太监

    这些年来,电视荧幕几乎被各种宫廷剧占领;宫廷剧里,总少不了说话阴阳怪气的一种人——太监。各种影视剧和历史书籍给我们传达的太监印象,大多残忍、自私、贪婪、冷血,就像一个心智不全的成年人。比如赵高、张让、刘瑾、魏忠贤之流。相比之下,东汉时期的太监曹腾就像一个另类。俗话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

  • 大汉悲歌:昌邑王的皇帝梦为何只做27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大汉悲歌全面战争剧情,昌邑王刘贺儿子,大汉悲歌mod

    “欲加其罪,何患无辞?”君王对臣子治罪是没有理由的,因为一国之君代表无上的尊严。但是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竟被臣子“废立”,这个人就是刘贺,说来也觉得可笑,一个堂堂的天子,竟无一点尊严和颜面,被群臣驱逐,被天下人耻笑,这个中缘由,竟是皇帝咎由自取。网络配图刘贺(前92年7月25日——前59年),汉

  • 他这一生从政五十年 为何拒官近百次?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选择从政为官就是选择,李自成百万大军打不过清军,探春到底嫁给了谁

    富弼(1004—1083年)字彦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青年时期就得到晏殊等朝廷重臣的赏识,被喻为“洛阳才子”,在士大夫间口碑极好。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北方辽国大兵压境,要求宋朝割让关南十县之地,战火一触即发。战争和割地,当然都不是一贯以泱泱大国自居的宋朝所

  • 末代皇帝溥仪为何要亲手剪下自己的小辫?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末代皇帝溥仪剪辫子,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什么不能生育,末代皇帝被剪部分

    都说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这话虽不是那么华丽丽,但却真是一句实在的好话。就拿咱的头发来说,想当年,满清入关,强行要求汉人剃发易服。剃发令其实颁布了两次,第一次是1644年,清军刚入关,此令一出,引起汉人强烈的不满和反抗,于是乎公开废除。但是在汉臣孙之獬的提议下,多尔衮又于1645年6月15日,重新发

  • 中国古代最狠刺客:为行刺成功不惜让妻儿都送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刽子手为什么只能杀100个,刺客伍六七江惠莲,越国死囚阵前自刎

    最近新闻中,“刺杀”成为了一个热点词汇,人们对刺客这个职业的兴趣突然变大了。正好又有美国电影《刺客信条》刚刚上映,在片中,刺客们信守3条准则:1、不滥杀无辜。2、在众目睽睽之下隐藏行迹。3、绝不危及兄弟会。那么中国古代有没有什么“刺客信条”呢?网络配图中国古代刺客很多,但大都是单干户。中国的政府历来

  • 谁曾吊足唐太宗胃口令其三顾茅庐 后来官至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太宗李世民的老婆,三顾茅庐隆中对,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马周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幼时父母双亡,靠寄居在亲戚家长大,童年的苦难经历令马周刻骨铭心,他立志奋发图强,改变自己的命运。马周知道,穷人家的孩子要想翻身,唯一的出路就是拼命地读书。为此,他夜以继日地攻读诗书,不到二十岁便学富五车,胸有甲兵。可是,马周生性狂放不羁,又有些恃才傲物,周围的人都不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