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朝第一名相是谁?养猪专业户出身

汉武帝朝第一名相是谁?养猪专业户出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262 更新时间:2024/1/17 22:37:48

公孙弘年轻的时候在朝廷任过职,虽然只是跑跑腿、打打杂,可出了衙门大院,也算是个人物。可是,公孙弘在官衙没混多久,就被打发回家了。从那以后,公孙弘的人生彻底跌人谷底,只能靠放猪养活自己。公孙弘的家乡在齐地淄川国的薛邑,一个临海的地方。每天,他把一群猪赶到海边,然后面朝大海,目瞪口呆。

网络配图

公孙弘当猪倌一直到40岁。已经进入不惑之年,公孙弘忽然困惑起来了。难道,真要放一辈子猪吗?不,绝不,他决心改变自己的人生。他投奔了齐地著名的儒学大师,然后就认真地读起书来。当公孙弘从书中抬起头,砭眨眼看看周边的世界,那已经是20年以后的事。60岁的公孙弘研读“春秋学”,终于有眉目了。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下诏要求各地方诸侯国郡县选拔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人才输送到朝廷。淄川国的领导们选来选去,最后公孙弘胜出。

到了长安,公孙弘通过了一系列测试,顺利成为经学博士。朝廷不仅需要公孙弘的学识,还盼望他能够在更广阔的行政领域发挥才干,于是派给他一项特殊使命,让他出使匈奴。从匈奴归来的公孙弘送上调查报告,居然与汉武帝的想法格格不入。阅读报告之后,汉武帝龙颜大怒。公孙弘感觉苗头不对,立刻朝廷报告,说自己年老多病,希望告老还乡。这一主动姿态让他没有遭受更大的难堪。而他的政治生命再次画上了句号。

网络配图

到元光元年(公元前154年),汉武帝朝廷正式在全国推行察举制度,要求各个郡国各举“孝廉”一人。淄川国领导又想到了公孙弘。这一年,公孙弘恰好70岁。他家里一贫如洗,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公孙弘告诉长官,上次失败而归,朝廷应该有记忆,实在应该推荐别人。可是长官不许,非他不可。一位老乡送给公孙弘一套衣装,于是公孙弘又踏上了去长安之路。

全国一百多名学代表,公孙弘是最老的一位,而且太寺的官员们竟然还真的认出了他。在厚厚的一叠报告中,公孙弘的被放在最下面——皇帝没耐心,或许根本就看不到,这样就不必再引皇帝烦心了。官员们这么做也是替皇帝着想。

不承想,如今皇帝思才若渴,把所有的报告都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包括最后一篇公孙弘的。更令太常寺官员没有想到的是,皇帝竟然认为公孙弘的文章写得最好,于是皇帝更改排名,把公孙弘排第一,并立刻召见他。

看着公孙弘的文章,听着公孙弘的言谈,在汉武帝眼中,这位70岁的老先生一点都不显老,他精神矍铄,满腹经纶,是治国的最佳人选。公孙弘第二次被任命为经学博士。

网络配图

十年前,公孙弘因为没有摸到皇帝的政治脉搏,急于发言,耽误了前途。这一次,公孙弘接受教训,谨言慎行,一切按照皇帝的思路,因此大获皇帝欢心,不久就被任命为左内史。公元前124年,公孙弘76岁时,他被任命为丞相,并被封为平津侯,成为是西汉开国以来第一个布衣丞相。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40岁才奋起读书,也能成为宰相,公孙弘的成功为所有有志之士树立了榜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汉朝历史上为政清明从谏如流的明君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皇帝刘恒不论在国事开支方面还是个人用度方面,都精打细算,简朴从事,并严令各级官吏要“务省徭费以便民”。汉文帝二年(前178),他下诏:“我担心匈奴内侵,所以不能停止边防的事。但长安的各种守卫机构那么多,开销太大,卫将军所属的军队要撒消。太仆要清点马匹,除留下必用的以外,要全部送给驿站使用。”网络

  • 揭秘中国历史上年逾花甲即位的三位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所谓年逾花甲,意思就是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老人。那么,中国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位在这个年龄段称王称帝的君主呢?笔者据相关史料总结出三位,他们分别是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大周武则天和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开国君主马殷。网络配图一、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慕容德,公元336年出生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鲜卑族人,字玄明,后

  • 史上曾在皇宫内开设集市的四位皇帝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史中,大量地涌现出形形色色,性情不一的皇帝可谓不胜枚举,但是在这些皇帝中,也有几位不得不说的混账皇帝,他们曾在皇宫大内开设集市做生意,真可谓另类至极。到底是哪些皇帝如此胡闹,且听笔者娓娓道来:网络配图一、汉灵帝刘宏汉灵帝刘宏,东汉第九位皇帝,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

  • 皇帝朱厚照:训练各族女子为私娼以供玩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武宗正德帝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他天资聪颖,只要是和做皇帝无关的事儿,从斗鸡走狗、骑马射猎到吹拉弹唱,甚至于梵文、阿拉伯文,都一学就会。人们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然而,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一些学者,对这个结论提出了质疑。朱厚照是张皇后亲生,而且是嫡长子。弘治十八年(15

  • 唐朝李隆基为什么叫唐明皇而又叫唐玄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生于垂拱元年(685年),卒于宝应元年(762年),死后被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自唐朝后期起,人多称其为“孝明皇帝”、“明皇”、“唐明皇”等.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嫡孙,唐睿宗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幼时聪明伶俐,很得祖母武则天的喜爱,一岁半即被封为楚王。

  • 中国史上最苦命的皇帝光绪:饿得去太监房中偷食物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1875年春天的一个深夜,北京紫禁城狂风怒号,沙土飞扬。一队急匆匆的人马,抬着一顶八乘黄轿,在寒风中直奔养心殿。当人们揭开轿帘,发现轿中那个哭闹不止的孩子早已歪倒酣睡了,可爱的小脸蛋还挂着湿淋淋的泪珠儿。网络配图这个不足四岁的孩子名叫爱新觉罗·载湉。他哪里知道,这一梦醒来,自己的命运将发生天翻地覆的

  • 二十来岁的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能成为军中神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位将军,作为一个帝王,需要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勇武,更多的是敌我双方的了解,对战争趋势的判断。在赵匡胤的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选择,其实还并不是高平之战,而在更早。网络配图 25岁之时,郭威即位,赵匡胤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父亲的庇护,成为禁军的一名军官。而这时的柴荣,拜澶州刺史、镇宁军节度使,但朝中多有

  • 揭秘北宋建立之后的第一功臣赵普为何没有拜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在赵匡胤称帝前后,最受重新的大臣是赵普。为什么赵普受到皇帝如此的厚赏?其中,有公有私。赵普很早就追随赵匡胤。网络配图 早在赵匡胤从军之前,其母杜夫人就请来赵普为赵匡胤讲习学业,两人一见如故,无话不谈。在周世宗攻打清流关之时,作为门门客兼老友的赵普前来投奔赵匡胤,并献策奔袭至后唐皇甫晖军后

  • 历史谜团:宋太祖为何能杯酒释兵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即位后做的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我最初知道这个故事是在初中的历史教科书上看到的。教科书一贯以旁观者的视角客观而冷静地讲述某一事件,从不妄自加自己的感情加入到评论中去。但是,这并不代表教科书就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事件。关于杯酒释兵权的记载,无论如何也抹不掉赵匡胤的过失。故事发生在建隆

  • 诸葛亮一生用计无数 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美男计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一生用计无数,熟读孙子兵法的他,被人称为智圣。其实,在他一生中,使用计谋最高、效果最好的,莫过于美男计,此举曾抱得才女归,也奠定了他在荆州读书人中的位置。诸葛亮是个孤儿,曾跟着自己叔父诸葛玄生活,当时诸葛亮和自己的兄长诸葛瑾弟弟诸葛均相依为命,他们在南阳亲自耕种,过着半耕半读的隐士生活。其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