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扶不起的刘阿斗:是真傻还是大智若愚

诸葛亮扶不起的刘阿斗:是真傻还是大智若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21 更新时间:2024/1/23 14:57:38

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血战长坂坡赵云为他七进七出,险失大将刘备差点摔了他,诸葛亮辅佐不成他把刘备家当给丢光了,他是蜀汉后主刘禅,小名阿斗。对于这位阿斗,人们给的评价通常是扶不起来,平庸昏聩,碌碌无为,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司马昭请吃饭,那句乐不思蜀更是贻笑大方,但是这四个字说的可是很值,杀伤力十足报了国仇家恨。《三国演义》:蜀汉灭亡后,刘禅移居魏国都城洛阳,封为安乐县公。一次司马昭开宴会请刘禅和蜀国旧臣,吃的正乐呵,司马昭不怀好意的安排了个蜀国舞蹈,一帮老臣哭的稀里哗啦,可刘禅不为所动,品头论足,津津有味。

网络配图

“此间乐,不思蜀”

司马昭瞧着挺有意思,果真没心没肺?待我试试他。

“刘老弟,想家不?”刘禅看的正过瘾,啥?愣过神来 “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一听,乐了:无情至此,难怪诸葛亮这位大牛都扶不起来。

旁边蜀国旧臣看不下去了,教了刘禅一手还被这位主子给卖了,“此正正所教”,一副表情帝,司马昭高兴坏了,憨态可憎,却也诚实。

刘禅也跟着乐,乐着乐着,大招出来了,

司马昭笑岔气,气绝而亡,刘禅一副诡异表情无辜样,终于报仇了?

《三国演义》是演义小说,司马昭开宴会请吃饭是真,却没中这记大招,寿终正寝,无十四岁病死。刘禅无报国仇家恨之事,那么历史上他果真那么不堪么?

司马昭开宴会请吃饭是真,却没中这记大招,寿终正寝诸葛亮对刘禅有过一段评价,刘备给刘禅的遗诏中曾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意思是诸葛亮夸他这个儿子聪明智商高,诸葛亮人品端正并非阿谀奉承之辈,这话还是可信的。甚至给朋友写信,孔明也认为刘禅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在诸葛亮看来,刘禅并不是平庸之辈。

网络配图

刘禅十七岁即位,刘备临终交代什么事儿都按丞相说的办。诸葛亮大权独揽,带兵征战还对刘禅不放心,不忘派心腹董元做临时监护人。

刘禅十七岁即位,刘备临终交代什么事儿都按丞相说的办

对于北伐,刘禅也是诚心提建议:相父南征,远涉艰难,刚回来又去北伐,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得注意啊。诸葛亮拍板北伐继续,刘禅还是全力支持。

诸葛亮病死,一个叫李邈的自以为抓住了圣意,迎合刘禅说诸葛亮死的及时,不然早晚会图谋不轨,刘禅直接把他下狱处死。对于诸葛亮生前用人不当,刘禅宽宏大量,对于其他臣子也是很少动刀。

魏延造反却诬陷杨仪,刘禅一针见血:“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一干人,为何烧绝栈道?”即使魏延被杀,刘禅也没有一竿子把他打死,念前功下葬。

废除丞相制度,费主管政务,蒋琬主管军事,二人权利相互交叉,相互牵制又各有侧重。费蒋琬遵行诸葛亮的既定方针,团结内部,不轻易动武,一度使蜀国保持比较稳定的局面。

诸葛亮死后,刘禅还是做了29年皇帝刘禅从公元223年登基,263年降魏,称帝在位41年,是三国时期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即使诸葛亮死后,刘禅还是做了29年皇帝,在当时兵荒马乱割据称雄的时代环境下,很难说是全凭诸葛武侯的功劳,没有一定才智是做不到的。

网络配图

至于魏军攻城,刘禅选择投降,虽然背上了卖国的恶名,却保住了本国子民的性命,免于战争的涂炭。后来在洛阳宴会上的乐不思蜀四个字也打消了司马昭的疑虑,保住了身家性命。

刘禅之后做了八年的安乐公寿终正寝

当年刘禅父亲刘备被曹操请来青梅煮酒论英雄,被曹操一语点破心机,还是装傻充愣说自己胆小怕雷电,蒙混过关保全了性命。

同样是投降后宣布退位的皇帝,刘禅之后做了八年的安乐公寿终正寝,东吴的孙皓却被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赐毒酒杀死,如果刘禅真是平庸无能之辈,那他的运气也真是太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朝第一名相是谁?养猪专业户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千古第一战神项羽,汉武帝设立内朝的原因和特点,刘彻野猪

    公孙弘年轻的时候在朝廷任过职,虽然只是跑跑腿、打打杂,可出了衙门大院,也算是个人物。可是,公孙弘在官衙没混多久,就被打发回家了。从那以后,公孙弘的人生彻底跌人谷底,只能靠放猪养活自己。公孙弘的家乡在齐地淄川国的薛邑,一个临海的地方。每天,他把一群猪赶到海边,然后面朝大海,目瞪口呆。网络配图公孙弘当猪

  • 揭秘汉朝历史上为政清明从谏如流的明君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皇帝刘恒不论在国事开支方面还是个人用度方面,都精打细算,简朴从事,并严令各级官吏要“务省徭费以便民”。汉文帝二年(前178),他下诏:“我担心匈奴内侵,所以不能停止边防的事。但长安的各种守卫机构那么多,开销太大,卫将军所属的军队要撒消。太仆要清点马匹,除留下必用的以外,要全部送给驿站使用。”网络

  • 揭秘中国历史上年逾花甲即位的三位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所谓年逾花甲,意思就是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老人。那么,中国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位在这个年龄段称王称帝的君主呢?笔者据相关史料总结出三位,他们分别是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大周武则天和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开国君主马殷。网络配图一、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慕容德,公元336年出生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鲜卑族人,字玄明,后

  • 史上曾在皇宫内开设集市的四位皇帝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史中,大量地涌现出形形色色,性情不一的皇帝可谓不胜枚举,但是在这些皇帝中,也有几位不得不说的混账皇帝,他们曾在皇宫大内开设集市做生意,真可谓另类至极。到底是哪些皇帝如此胡闹,且听笔者娓娓道来:网络配图一、汉灵帝刘宏汉灵帝刘宏,东汉第九位皇帝,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

  • 皇帝朱厚照:训练各族女子为私娼以供玩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武宗正德帝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位皇帝。他天资聪颖,只要是和做皇帝无关的事儿,从斗鸡走狗、骑马射猎到吹拉弹唱,甚至于梵文、阿拉伯文,都一学就会。人们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然而,近些年来,历史学界的一些学者,对这个结论提出了质疑。朱厚照是张皇后亲生,而且是嫡长子。弘治十八年(15

  • 唐朝李隆基为什么叫唐明皇而又叫唐玄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生于垂拱元年(685年),卒于宝应元年(762年),死后被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自唐朝后期起,人多称其为“孝明皇帝”、“明皇”、“唐明皇”等.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嫡孙,唐睿宗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幼时聪明伶俐,很得祖母武则天的喜爱,一岁半即被封为楚王。

  • 中国史上最苦命的皇帝光绪:饿得去太监房中偷食物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1875年春天的一个深夜,北京紫禁城狂风怒号,沙土飞扬。一队急匆匆的人马,抬着一顶八乘黄轿,在寒风中直奔养心殿。当人们揭开轿帘,发现轿中那个哭闹不止的孩子早已歪倒酣睡了,可爱的小脸蛋还挂着湿淋淋的泪珠儿。网络配图这个不足四岁的孩子名叫爱新觉罗·载湉。他哪里知道,这一梦醒来,自己的命运将发生天翻地覆的

  • 二十来岁的宋太祖赵匡胤为何能成为军中神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位将军,作为一个帝王,需要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勇武,更多的是敌我双方的了解,对战争趋势的判断。在赵匡胤的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选择,其实还并不是高平之战,而在更早。网络配图 25岁之时,郭威即位,赵匡胤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父亲的庇护,成为禁军的一名军官。而这时的柴荣,拜澶州刺史、镇宁军节度使,但朝中多有

  • 揭秘北宋建立之后的第一功臣赵普为何没有拜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在赵匡胤称帝前后,最受重新的大臣是赵普。为什么赵普受到皇帝如此的厚赏?其中,有公有私。赵普很早就追随赵匡胤。网络配图 早在赵匡胤从军之前,其母杜夫人就请来赵普为赵匡胤讲习学业,两人一见如故,无话不谈。在周世宗攻打清流关之时,作为门门客兼老友的赵普前来投奔赵匡胤,并献策奔袭至后唐皇甫晖军后

  • 历史谜团:宋太祖为何能杯酒释兵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即位后做的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我最初知道这个故事是在初中的历史教科书上看到的。教科书一贯以旁观者的视角客观而冷静地讲述某一事件,从不妄自加自己的感情加入到评论中去。但是,这并不代表教科书就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事件。关于杯酒释兵权的记载,无论如何也抹不掉赵匡胤的过失。故事发生在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