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神人诸葛亮真有那么聪明 被别人耍了四次

神人诸葛亮真有那么聪明 被别人耍了四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67 更新时间:2023/12/24 6:30:29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通过对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巧摆八卦、智取成都、骂死王朗、木偶退兵等一系列“典型事迹”的浓墨重彩的描写,把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具有传奇色彩的张良似的足智多谋的“奇人”。他的才能有如“皓月之明”,他的计谋更是“神出鬼没”。周瑜被他戏弄于股掌之间,鲁肃三番两次的被他“忽悠”,司马懿甚至被他吓破了胆,好像天下人都被他算计了,所有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难怪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他“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有道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三国演义》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却也有失算的时候,曾经四次中了别人的计,上了别人的当。

网络配图

诸葛亮的第一次中计发生在三顾茅庐时刘备在听了徐庶水镜先生的推荐后,先后三次带领关羽、张飞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实现远大理想。而诸葛亮得知徐庶向刘备推荐自己后,心中很矛盾。刘备固然是位“仁主”,是“皇叔”,自己辅佐刘备肯定能够得到重用,但当时刘备手下“文不过孙乾糜竺简雍,武不过关羽、张飞、赵云”,况且没有牢固的地盘,没有强大的军队,实力太弱,基础太差,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难度确实很大,所以诸葛亮心里犹豫,拿不定主意。刘备第一次来访,诸葛亮躲了起来;第二次来访,诸葛亮出去“闲游”了。第三次来访时,诸葛亮干脆大白天猫在屋里睡大觉,不肯相见。张飞等的有些不耐烦了,于是想出了一条计谋,故意大声对关羽说“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张飞的嗓门高,诸葛亮自然能听得见,想到张飞是个粗鲁汉子,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况且自己的房子是“草房”,哪里能经得起用火烧,只好翻身起床,出来拜见刘备,并为刘备的诚心所打动,于是答应跟刘备出山。

诸葛亮跟随刘备来到荆州,拜见刘表。刘表的大儿子刘琦因“继母不能相容,性命只在旦夕”问计于刘备,刘备让他问诸葛亮,诸葛亮借故推托。到了第二天,刘琦又两次请求诸葛亮给他出主意,又遭到了拒绝。于是刘琦对诸葛亮说“琦有一古书,请先生一观。”乃引孔明登一小楼,孔明曰“书在何处?”琦泣拜曰“继母不见容,琦命在旦夕,先生忍无一言相救乎?”孔明作色而起,便欲下楼,只见楼梯已撤去。(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诸葛亮说什么也没有想到懦弱无能的刘琦会使出这么一招,如今“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又见刘琦连哭带跪,甚至还“掣剑欲自刎”,实在是没有了办法,只好为刘琦出谋划策,让他效仿“重耳在外而安”的例子,“上言乞屯兵守江夏,则可以避祸矣”。不见兔子不撒鹰,刘琦在得到了自己能够“活命”的良策后,才命人安上梯子,送诸葛亮下楼。

网络配图

刘备死后,诸葛亮全心致力于北伐中原,委派李严负责粮草供应。李严的手下都尉苟安因为喜欢喝酒,解送粮米时耽搁了十天,被诸葛亮“杖八十放之”。苟安因此怀恨在心,连夜投降了司马懿。懿唤入,苟安拜告前事。懿曰“虽然如此,孔明多谋,汝言难信。汝能为我干一件大功,吾那时奏准天子,保汝为上将。”安曰“但有甚事,即当效力。”懿曰“汝可回成都布散流言,说孔明有怨上之意,早晚欲称为帝,使汝主召回孔明即是汝之功矣。”苟安允诺,径回成都,见了宦官,布散流言,说孔明自倚大功,早晚必将篡国。宦官闻知大惊,即入内奏帝,细言前事。

后主惊讶曰“似此如之奈何?宦官曰“可诏还成都,削其兵权,免生叛逆。”后主下诏,宣孔明班师回朝。(三国演义第一百回)西蜀皇帝刘禅听到诸葛亮想谋反的传言后,非常担心,但又没有证据,在宦官的挑嗦下,只得派使者星夜赶赴诸葛亮的军营,告诉诸葛亮“眹有机密事,必须与丞相面议”,让诸葛亮火速回成都。就这样,诸葛亮在军事上连战连捷的大好形势下,只得服从命令,忍痛割爱的放弃了攻取中原的战机。

诸葛亮在北伐中遇到的最强硬、最顽固的对手就是司马懿了,为了拿掉司马懿这块难啃的“硬骨头”,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思,诱惑司马懿出兵对打。但是精明的司马懿却“吃一堑,长一智”,甘心“忍辱负重”,不管你诸葛亮再怎么羞辱、挑战,我就是坚决不和你交手。软硬都不吃,司马懿铁了心的坚守不出,诸葛亮即使谋略再深,计策再高,也着实没有办法。无奈之余,诸葛亮只得运用“下三滥”的手段,派人把一套“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连同一封措词极度羞辱的书信送到司马懿面前。

网络配图

司马懿看了女人衣服和书信后,“心中大怒”,这可是对一名将军莫大的嘲笑,是可忍孰不可忍!但是司马懿转念一想,马上看透了诸葛亮的用意在于让自己出战。于是装着很高兴的接受了诸葛亮的“礼物”,并重赏了使者。使者起初看到司马懿生气的样子,还认为自己必死无疑呢,想不到司马懿不但不杀他,反而对自己高标准的接待,未免心花怒放。精明的司马懿揣摩透了使者的心理,于是不失时机、将计就计的向使者打听蜀军军情,问“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

食,日不过数升。”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使者辞去,回到五丈原,见了孔明,具说“司马懿受了巾帼女衣,看了书札,并不嗔怒,只问丞相寝食及事之烦简,绝不提起军旅之事。某如此应对,彼言食少事烦,岂能长久?”

孔明叹曰“彼深知我也!”(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三回)本来想用计谋引诱司马懿出兵,不料司马懿不但没中计,反而获得了自己身体状况不好不能长久的最高军事机密,这一机密的泄漏,无论是对诸葛亮本身而言,还是对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而言,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此刻,心理脆弱、心力交瘁的诸葛亮只能仰天长叹,并由此而变的“神思不宁”,以至于旧病复发,最后死在了五丈原。

诸葛亮被后人称为“中国历代贤相中第一奇人”。一提起诸葛亮,人们就会遐想到他的足智多谋,他的鞠躬尽瘁,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聪明绝顶的人也会有失误的时候。即使像粗鲁野蛮的张飞、懦弱无能的刘琦,都能让满腹经纶的诸葛亮上当中计,更不用说遇到精明远虑的司马懿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董卓大传:史上乱汉枭雄第二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董卓,字仲颖,凉州陇西临洮人,东汉末年军阀和权臣。作为东汉末年最具代表性的枭雄,董卓的存在无疑是极大推进军阀割据进度的人物。如果说张角是拉开大幕的人,那么董卓就是第一出剧的主角。单单说董卓这个人,彪悍、残暴、放纵任性、粗野凶狠,同时出身现在甘肃地区,又接近羌族人所在区域。网络配图董卓出生于殷富的地方

  • 历史上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为何没有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一提到三国演义,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诸葛亮。诸葛亮以聪明而著称,草船借箭,水淹七军,空城计都是诸葛亮的代表作。但是在刘备死后,如此聪明的诸葛亮为何没能带领蜀国统一天下呢?刘备死后,诸葛亮开始多次北伐,但都以失败告终,也没能完成刘备对他的期望。那么为什么一生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没能北伐成功乃至统一天下,

  • 明朝开国李善长 为什么辞职最早却死得最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说:“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明史·李善长传》)李善长被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在朱元璋加封的开国六大国公中,“善长位第一”,统兵征战的徐达次之。而与李善长一样为朱皇帝造反称帝出谋划

  • 楚汉之争中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会定都彭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大战章邯,两个人一个是秦朝末年的名将,另一位是西楚时期的霸王,他们的碰撞伴随的是沙场狼烟铁蹄践踏。项羽大战章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图片来源于网络项羽大战章邯,起因是项羽的叔父项伯被章邯率领的秦军剿灭,项伯死在了章邯的手下。项羽对章邯新村怒火,正好借着解围赵王的机会,出兵对付秦军,对付章邯。

  • 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在鸿门宴的表现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从古到今,看过大大小小饭局设宴。相比来说,影响最大的要数《鸿门宴》了。一顿饭“吃了”近两千年的时间。吃了一顿饭,项羽是赔了夫人折了兵,而刘邦是得了便宜还卖乖。《鸿门宴》,一顿饭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影视作品里有它,书籍里有它,就连高考作文里也是少不了它。图片来源于网络千百载过去,这一段扣人心弦的历

  • 盘点:三国历史中被人忽略的十大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时局动荡,后来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情况。同时三国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提到三国将领,人们往往只记得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张辽、徐晃、甘宁、邓艾等描写精彩的人物,实际上,三国时代以下这些将领也绝对不该被忽略:网络配图1、皇甫嵩:用兵如神的良将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今甘肃镇原东南)人,

  • 揭秘:三国众多武将中活的最长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长寿一直是古人所最求的事情,古人的平均年龄都不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三国时期各位猛将中谁的寿命最长。网络配图猛将赵云长坂坡救主,年近六旬力斩五将。老将黄忠,七旬亦能上阵杀敌。但都不是最长寿的。此人曾经参与黄巾起义,后又救了刘玄德的两位夫人。辗转反侧跟了关羽,荆州失守后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后又参与诸

  • 趣闻:女皇武则天竟然创造了四项记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但是肯定不知道武则天还创造的四项世界纪录。武则天一人就创造了四项皇帝中的世界纪录,不仅国内没有一位皇帝能破,即使在世界范围来看,依然称得上第一。这四项纪录分别如下:网络配图一、任用宰相最多唐朝能称为宰相的官职很多,左右仆射及门下、尚书、中书三省的长官,

  • 飞将军李广:史上最厉害的神射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飞将军李广是史上赫赫扬名的大名将,关于它的故事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这位举世无双的飞将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成语,我们现在一般用来赞美老师的高尚品质,其实这句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论》,是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他的。这句话的原意是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

  • 揭秘中国历史上因为自焚而死的两位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关于帝王的死法,可谓各式各样均有,不一而足。但是要说到自焚而死的帝王,那就比较少见了,历史上仅有两位:一位是商朝末代君主纣王;另一位就是后唐末帝李从珂。网络配图一、商纣王商纣王,即帝辛(?—公元前1046年),商朝最后一位君主,世称殷纣王、商纣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