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坧被称为“亡国之君”竟然是因为他的不育?

李坧被称为“亡国之君”竟然是因为他的不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390 更新时间:2024/1/19 11:41:55

关于高宗纯宗坧简介很多,也让人们对朝鲜那段混乱辱国的历史唏嘘不已。高宗李熙纯宗李坧是父子,是朝鲜朝最后的两位君主,也是所谓的亡国之君。他们都个性软弱,缺乏果敢和铁腕,后在日本的挟持下,签属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虽也有挣扎,但都没有成效,从而郁恨终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宗(1852-1919)是朝鲜王朝26代君主,大韩帝国首任皇帝,姓李讳熙,是兴宣大院君嫡第二子。1863年哲宗去世,无子,高宗奉命入承大统,1873年宣告亲政。纯宗(1874-1926)是朝鲜王朝27代君主,大韩帝国第2任皇帝,姓李讳坧,是高宗和明成皇后闵氏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李坧1875年被册封王世子,1895年成为王太子,1907年继位皇统。1910年,李坧政权被强迫签属《日韩合并条约》,大韩帝国灭亡。李坧下诏退位,被日本降为昌德宫李王,1926年病逝。查找高宗纯宗李坧简介,人们会发现,在他们颠沛多舛的所谓帝王生涯中,残酷的政治斗争和日本人的觊觎侵占穿始终。1895年明成皇后被冲进皇宫的日本浪人所杀,1896年高宗为寻求庇护出走俄使馆,1897年未果回国。1907年在日本武力威胁下,高宗举行了禅让仪式,纯宗继位,维持了3年名存实亡的皇权。1919年高宗去世,有传是因儿子与日本女人联姻而气病身亡,也有传被日本人谋害。而被日本人禁锢的纯宗,至终无子嗣,52岁病亡。他的离世引发了朝鲜人民轰轰烈烈的抵抗运动。

乱世有数不清的离恨阴谋,不管在高宗纯宗李坧简介的描述中,明成皇后多么强势,高宗纯宗如懦弱无能,日本怎样嚣跋扈,朝鲜人民又是怎么奋起反抗,那段历史终成为朝鲜王朝倾覆的最终影像。

朝鲜最后一位君主李坧

朝鲜最后一位君主李拓,字君邦,号为正轩。他的父亲是李熙,即先帝高宗皇帝。李拓是大韩帝国的第二个皇帝,朝鲜的最后一位君王。他的父亲是由于日本逼迫而退位,他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在他当政期间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所说的日韩合并。后来他也是被盟国所废,死后下葬于京畿道附近的裕陵。日本合并了朝鲜,因此朝鲜也就灭亡了,这就是朝鲜最后一位君主李拓的结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拓虽然身份高贵,但他的命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相反十分的悲惨。他的出生伴随着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他的父皇和母后都是被日本人害死的,而他也是做了三年的皇帝摆设,最后还是亡国了。这个长达五百年的国家早就已经漏洞百出,实在没有挽救的可能,因为他固守传统的东西,而又不急于改革,最重要的是这个国家已经被日本人牢牢地攥在了手里。

朝鲜最后一位君主李拓,他的脾气秉性比自己的妻子还要不堪一击,十分懦弱。日本人对他施加刑法,侮辱他,他却毫无反抗,任人宰割。历代皇帝多子多孙,而他竟然生不出孩子,皇帝无法生育也就无法传宗接代,怎么谈后继有人这一说呢?臣民更加没有士气,他自己也深感压力,身心俱疲。但是他又因此得到了百姓的同情可怜,因此与他父亲退位时候发生的运动相比,他倒是更加的平静。

李坧为什么不能生育

赫赫扬扬的李氏王朝在统治朝鲜519年,传位27代之后,终于走下了历史舞台。而历代皇帝当中,纯宗李坧无疑是最特殊的一个,这个性格软弱,从小目睹宫廷政变的年轻皇帝,虽然未将李氏王朝直接推灭亡,但因为他的不育,仍然被冠以“亡国之君”的称谓!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坧为什么不能生育呢?只能说,命运跟这个年轻人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李坧的生母明成王后闵妃在1895年阴历8月的乙未事变中,被日本浪人残忍杀害。这一变故深深地刺激了李坧脆弱的神经,而过后不久又发生的著名的“茶毒事件”,直接将李坧逼到了绝境,而这一事件,就是李坧为什么不能生育的真正原因。这个倒霉的年轻人因为误喝了原本倒给高宗李熙的混了大剂量鸦片的咖啡而中毒倒地,不省人事。虽然最终得以挽回性命,但毒药还是损害了他的脑神经和身体,李坧后半生一直体弱多病且永久地丧失了生育能力。因此,李坧为什么不能生育就成为了证明李氏王朝终结的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1907年6月,日本统监伊藤博与韩奸李完用等人逼迫高宗退位,高宗无奈颁布诏书,宣布李坧摄政。但其实李坧仍然只是一个任由日本人摆布的傀儡,他无权参与任何具有实际意义的国家活动,最终心情落落寡欢,身体多病多灾的纯宗李坧在眼看着李氏王朝走向衰败而无力回天的巨大伤痛中,郁郁而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楚霸王项羽不肯过江东真的是怕丢面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品质,如果项羽过了江东会怎么样,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意思

    西楚霸王项羽在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的一位大英雄。关于他的传说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更是以他自刎于乌江这一慷慨悲壮的事件最为出名,在民间流传甚广。然而关于他的死因,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种是以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为代表,她在《乌江》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项羽那种宁为

  • 诸葛亮为何不劝说哥哥诸葛瑾为刘备效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为哪个国家效力,诸葛诞和诸葛亮什么关系,诸葛瑾和诸葛亮谁厉害

    诸葛亮为何不劝诸葛瑾辅佐刘备?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是个神话的人物,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料事如神,呼风唤雨。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让很多人敬佩不已;草船借箭,一招使以诡计著称的大英雄曹操艳羡不已;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凡此种种,足以证明,诸葛亮的确不是一般人,那么这样的人,

  • 揭秘:李鸿章为何总能一看看透皇帝的心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鸿章为谁背负千古骂名,李鸿章值得肯定之处是,李世民怎么对待开国功臣的

    面对这道难题,曾国藩是左右为难,不知所措。为了想出解决的办法,曾国藩坐卧不安、辗转不宁,他甚至到了“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哭泣彷徨,不知所以为计”的地步。到了最后,无计可施的曾国藩,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他在湘军上下广泛征求意见,让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如果出了一个好主意,咱们一起受用;如果出的是一个馊主

  • 史上最牛太监:身挨三百刀 照样吃两碗稀饭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哪个太监当皇帝,王府太监验身,历史第一个太监

    知道历史的人对于太监这一词一定都不陌生,太监就是指男人的某特殊部位被去掉之后,专供古代都城皇室役使男性中的官员,优雅一点儿来讲也被叫做宦官。今天,大师就来讲一讲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最牛的太监,看完也不禁感叹:太监能做到这个程度,也不枉来这世间走一遭了!这位最牛太监名叫刘瑾,也许很多人都认识他,没错他

  • 讲究信义的隋末英雄窦建德 为何斗不过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破窦建德,李世民反面评价,李世民灭窦建德

    说起窦建德这个人,许多读史的都会觉得有些惋惜。和一般草莽英雄不同,这位老兄为人宽厚、勤政爱民、讲究信义,更难得的是不搞封建迷信,以至于他的死敌——大唐的小干部殷侔竟不顾忌讳为他立了块纪念碑,还亲笔写了篇流传至今的碑文。正因如此,人们才特别感慨他的失败。这位窦大王为了救无德无能而且曾背信弃义坑过自己的

  • 荒唐痴情皇帝汉哀帝竟想把皇位传给心爱男宠?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汉哀帝“雅性不好声色”,还是做定陶王的时候娶了王妃。他被立为太子时,王妃变成太子妃;他当上皇帝时,太子妃也就成了皇后。汉哀帝没有喜新厌旧,对他的原配不离不弃。他虽然贵为天子,却不纵情声色。除了一个皇后外,只册立了一个昭仪,也就是董贤的妹妹。董昭仪是哀帝最欣赏的女子,住处叫椒风,和皇后的住处椒房相呼应

  • 东晋最牛富二代:完成老爹梦想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东晋皇权暗弱,众多重臣或拥兵自重,或在朝中结成党派,皇帝只能倚重于其中之一,达到表面平衡。而在这些势力当中,桓家是其中手握重兵的一派。桓家虽不如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那样有辉煌的过去,但是桓温用他一辈子的时间,成为东晋救火队长后,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了东晋权臣,晚年也想过自立为帝,但终因种种原因,未能

  • 嘉靖皇帝争皇位:为了继皇位一路坐“囚车”进京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嘉靖皇帝几个儿子,朱厚照皇位传给谁了,嘉靖把皇位传给了谁

    早些时候,年仅31岁的明武宗朱厚照南巡金陵,途中得病,返京去世,无嗣。临终时,他采纳内阁首辅杨廷和引《皇明祖训》的建议,下遗诏在各地王子中选一位继承帝位,并规定:“先抵京者接帝位。”随即,朝廷向各地藩王发去一道道密旨。密旨也传到了湖广安陆府(今湖北钟祥市)的兴王府。首位兴王系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朱祐杬

  • 康熙年间重臣索额图是忠臣吗:如何判断索额图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太多的朝代,也有太多的历史名人,后世们将他们以忠奸进行划分,忠者流芳百世,受世人的膜拜和景仰,奸者则遗臭万年,死后都不得安宁。那么忠、奸含义是什么?我们又是如何对忠奸进行判断和划分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古代的造字学问是广博的,忠,拆开来看,上面一个中下面一个心,代表了一个人的心要摆在正中间

  • 隋炀帝本来无心当皇帝 竟是因为一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杨广算是历史上很有名的皇帝,作为隋朝这个夭折朝代的亡国君,他历来被作为后世君王的反面教材。但也有历史学家提出,杨广的历史形象是唐朝统治者故意丑化的结果,实际上他还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当然,这个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不好探讨。网络配图那么杨广作为隋文帝的次子,本来无意嗣位,后来又是怎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