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中国史上唯一痴呆犯傻的皇帝司马衷

揭秘中国史上唯一痴呆犯傻的皇帝司马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704 更新时间:2024/2/4 6:50:05

西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凭借着祖宗遗留下来的丰厚家业,在皇宫发了几条进兵的诏书后,吴主孙皓便自缚而降,统一大业就这么举重若轻的完成了。晋武帝在佩服完自己的英明神武后,便一头扎进后宫发展第三产业去了,一口气解决了一万多名青年女子在后宫就业的问题。在皇帝的带头垂范下,几乎整个晋王朝的统治阶层都沉醉在盛世大联欢的繁荣局面之中,争相奢侈——你用蜡烛当柴禾,我就用蜂蜜刷锅(这锅刷的,还不如不刷呢);你香料涂墙,我就用赤石脂涂墙(看来我们现在家居装修业落后人家1700年啊),一个比一个能拉动内需。

网络配图

晋武帝坐着羊车广施恩泽几年后,觉得应该选继承人了,于是大笔一挥,立自己的长子司马衷为太子。这件事情做的够荒唐,因为连大臣们都知道司马衷是个如假包换的智障青年,这样的人,怎么能当太子呢。于是群臣上书劝谏的不少,更有一个大臣借着酒劲上殿,哭爹喊娘的指着皇帝宝座连说可惜。时间一长,晋武帝自己也就犯了嘀咕,难道我的儿子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吗。

为了验证真假,晋武帝有一天叫人给太子送去了一叠公文,让他批复,结果第二天太子批复的公文送到案头,晋武帝看着上面写的头头是道,大放宽心,高兴的对群臣说,谁说太子傻,我看不比我差,就此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可是晋武帝哪里知道,太子的批复都是东宫里的人代写的,是典型的作弊,可笑的晋武帝搞了次免检考试,就断定太子不是痴呆,国家大事如此草草,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著名白痴皇帝就这样登上了本不属于他的历史舞台,结果表演的一塌糊涂,不但把自己的命都赔了进去,甚至连舞台都被少数民族抢去一大半用来排练“五胡乱华”了,这恐怕是晋武帝永远不会想到的吧。

不了解自己孩子的父母不在少数,可是自己的孩子是先天痴呆却看不出来的,唯有晋武帝一人,不知道晋武帝本人脑子是不是也有问题呢,这只能等待历史学家们的严谨考证来回答了。

网络配图

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一位先天愚痴的皇帝,他就是晋惠帝司马衷

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由于其兄早年夭折,他便成了晋武帝实际上的长子。司马衷天生愚钝,呆傻而不明世理。但这仍未挡住他9岁时被立为太子。有一天,司马衷在皇宫的御花园游玩,见池塘中青蛙正呱呱鸣叫,他扯住一位侍从的衣襟问:“青蛙是在为官家叫,还是为私家叫?”侍从早已熟知如何糊弄这位傻太子,便应道:“青蛙在官家地里时便为官家叫,在百姓的自家地里时,便是为私家叫。”

司马衷听后,认为侍从言之有理,还赏了银子给侍从。还有一次,晋武帝正在朝堂上与大臣商议如何救助饥荒的灾民,司马衷走了进来,听了一会儿,“嗤儿”地笑了:“父皇,怎么会有人饿死呢?发大水淹了庄稼,没有馒头吃,就吃肉好了,这些人怎么会饿死呢?真是一帮傻百姓。”司马衷的这番话令朝堂上一片哑然,司马炎也只能挥挥手,叫人把他这个傻太子带走。

网络配图

晋武帝司马炎当然知道,如果有朝一日,把江山交给司马衷会是什么结果,但他的杨皇后却为了自己生的儿子司马衷能继承皇位,多次以“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古训回答他,司马炎也不想在后人面前落个离经叛道的名声。于是,他给儿子找了好几位声名显赫、满腹经纶的学士为太子太傅,他只想着名师出高徒,却不想朽木怎可雕镂呢?当司马衷年纪渐长后,司马炎为儿子选了太子妃,可他又怕司马衷不懂闺幄之趣,便让自己的才人去侍奉儿子。

不久,才人有孕,为司马炎生下了孙子司马。但司马衷整日除了玩泥巴,仍是不堪教诲,几年下来,学识没有一点长进,就连自己的儿子也不认识。有一回司马衷在父皇吃饭时,三岁的司马走了进来,司马衷问:“这是哪里来的小孩子?”司马炎只能苦笑道:“记住!这是你儿子!”

网络配图

司马炎死后的当天,32岁的太子司马衷登上了皇位,为晋惠帝。他一如既往地吃喝玩乐,把治理国家的大权放任他人。从司马衷登基起,天下就陷入了无序的动荡的灾难之中,大臣们纷纷投靠握有实权的皇亲国戚,党争与内讧此起彼伏。这场皇室宗亲的权力大战一直打了16年,造成了几十万人的死亡,上百万人流离失所。

当了16年糊涂皇帝的司马衷,当然不会知道这场浩劫是他带来的。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他嘴衔着吃了一半的大饼,突然暴亡。终年48。司马衷因何而死,也就成了一个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史上最败家的皇帝:南齐废帝萧昭业 一年挥霍八亿万!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493年7月,皇太孙萧昭业继承南齐帝位,是为第三任皇帝。在多数人眼里,未继位前的萧昭业是个极“孝顺”的孩子。他的父亲萧长懋去世,他每次临哭,都是号啕不止,悲痛万分,闻者流泪,只是,转身回到内廷,他就是另一幅面孔——与宫人嬉笑,十分开心。齐武帝去世,他每次都哭得双眼通红,但是回到后宫,安排胡妓列队

  • 最擅长“编故事”和“炒作”的大官左宗棠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任何时候,一个人要想出名早,最好的办法是有“故事”会“炒作”,左公恰恰是这样的人。早在学生时期,左宗棠就“好大言,每成一艺,辄先自诧”。他每写完一篇文章,都要先自我欣赏一番:怎么写得这么好,难道真的是我写的吗?联系到后来左宗棠到军机处上班,读到李鸿章的奏折时,“每展阅一页,每因海防之事而递及西陲之

  • 曾国藩最可怕的两“板斧”:一为杀人 二为洗脑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

  • 包拯别号的由来:包拯为什么又被叫“包龙图”?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包拯,人们俗称包公或包青天,这可谓是家喻户晓;但包公又叫“包龙图”,一般只有在小说和戏剧中见到。如明代小说《警世通言》,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一章,《铡美案》剧中,有“包龙图打坐开封府”唱词。图片来源于网络包公为什么又叫包龙图?说来有个故事。这故事与“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有关,说的是北宋真宗皇帝赵恒的

  • 方孝孺拒向朱棣投降被灭十族 873人被凌迟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被“灭九族”并不鲜见,可是被“灭十族”的,恐怕只有方孝孺一人。谈起方孝孺,很多人会想到“灭十族”。这个一生坎坷的思想家、文学家,幼时却是顺风顺水,年仅6岁的他凭借一首诗,名噪一时。网络配图从事方姓文化研究的方俊说,方孝孺生于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浙江宁海人。他深受儒家思想熏陶,

  • 包青天额头上的月牙有怎么来的具体有什么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包拯,包大人,我们一定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在现在的影视剧当中,对于包拯的诠释都是铁面无私、断案如神,再加上一些夸张的描绘,包拯却增添了许多传奇的色彩。当然历史上的包青天也是,刚正不阿,时刻为百姓着想,但是他可不是黑脸,额头上也没有月牙。据历史学家描述,历史上的包拯就是一个白面小生,而之所以包拯变

  • 元太宗窝阔台骁勇善战征战沙场却过度饮酒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元太宗窝阔台窝阔台是蒙古帝国的可汗,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继承了他扩张领土的遗志,他在位期间,版图曾经扩张到了中亚、东欧一代,窝阔台死后,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窝阔台庙号为太宗,为元太宗窝阔台。古代蒙古就有“马背上的国家之城”,他从小就学习骑马射箭,长大后,随着他的父亲成吉思汗南征北战

  • 明仁宗朱高炽:老实人因肥胖症差点丢失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第二则是因为身体不好,患了严重的肥胖症,走路很不方便,必须要两个人搀扶。他的爷爷和爸爸,江山都是马上得来的,朱棣自己上马能开弓,下马能治国,没办法喜欢这样的接班人。网络配图明仁宗朱高炽,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大儿子。他的皇帝生涯恐怕是明朝历代帝王中最窝囊的。老爸健在的时候,不受老爸喜爱,又受两个

  • 二度被废又二度复位的北宋传奇皇后:元祐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元祐皇后(1073年-1131年),宋朝人,孟姓,故又常被称为元祐孟皇后,洺州(约在今中国河北省永年县)人,是宋哲宗的第一位皇后。其二度被废又二度复位,并二次于国势危急之下被迫垂帘听政,经历之离奇,实为罕见。封后与第一次被废孟氏出身世家,是曾任宋朝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防御使、马军都虞候、赠太尉孟元

  • 揭秘三国刘备手下五虎上将谁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都进位汉中王,加封百官,其中以关、张、赵、马、黄为五虎上将。一直奇怪,这五员上将一直没有真正的分过输赢,那么这排行的依据是什么呢?不过以在下之见,这种排名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侠义将军关羽关云长,山西临猗人。网络配图五虎上将头一位,官拜汉寿亭侯。论亲近程度,他是刘备的结义二弟,一开始就追随刘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