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汉武帝的时期的丞相为何大多都死的很惨

揭秘:汉武帝的时期的丞相为何大多都死的很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895 更新时间:2024/1/20 7:12:49

汉武帝时期,卫绾、窦婴、许昌、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田千秋等十数人曾担任过丞相一职,其中李蔡、庄青翟、赵周都是被迫自杀,而窦婴、公孙贺、刘屈氂则是最终被斩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乐安侯李蔡李蔡,李广堂弟,曾任汉文帝的侍从,后任汉武帝的第七个丞相,其人勇敢聪明,从军则军功显赫,从政则政绩卓著,获得世人的好评。一天皇帝召集百官商议大事,却就是不见丞相踪影。此前,已经有大臣乘机参奏一本,说蔡相爷深居简出,素有篡逆不轨之心,宜下旨查抄其家。皇帝在气头上,龙颜大怒,遂下旨抄没了蔡相爷在京城的府宅。蔡相爷误了朝事,又被大臣乘机参奏,心中又悔又怕,情急之下,立即自杀。消息传到梓里,情势越说越怕,甚至有流言说蔡相爷准备篡位登基,在其家乡修了一座金銮殿;皇帝已派钦差前来查看,如有此事,就要满门抄斩。适逢蔡相爷最近在其乡里正大起甲第。族人立即把那新起的甲第改为庙观,而且全族一夜之间都改为"李"姓,以免遭九族灭门之祸。

武强侯庄青翟庄青翟(?~前115年),西汉大臣。汉高祖时武强侯庄不识(《史记》作庄不职)之孙,汉文帝时袭爵武强侯。曾任御史大夫、太子少傅,丞相。前115年(元鼎二年),有人盗挖文帝皇陵中陪葬的钱币,庄青翟上朝的时候便与御史大夫张汤约好一起向武帝请罪。可是到了武帝面前,张汤却没有请罪。武帝命御史大夫张汤追究此事。退朝以后,张汤阴召御史,嘱他如何办法,如何定案。原来庄青翟既为丞相,应四时巡视园陵,瘗钱被盗,青翟却未知为何人所犯,不过略带三分责任。汤不肯与他同谢,实欲将盗钱一案,尽推卸至青翟身上,而且还要办他明知故纵的罪名,使他受谴免官,然后自己好代相位。不料消息漏泄出去,为相府内三长史所闻,慌忙报知庄青翟,替他设计,先发制汤。张汤后来挥剑自杀,庄青翟亦连坐下狱,仰药自尽。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陵侯赵周其父赵夷吾任楚太傅,不从楚王刘戊 (wù ) 叛反,被杀。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因父功封侯。元鼎二年二月,武帝任命太子太傅赵周为丞相。元鼎五年九月,要祭祀宗庙,列侯都要奉献黄金。少府负责检查黄金,凡是重量不足或者是成色不好的,都以不敬之罪弹劾。于是有一百零六人被剥夺了爵位。九月初六,赵周被控告明知列侯所献黄金不足却不上报,被捕下狱。赵周便也自杀身亡。

魏其侯窦婴窦婴(?—公元前131年),西汉大臣,字王孙,清河观津(今河北衡水东)人,是汉文帝皇后窦氏侄,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任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魏其侯【wèi jī hóu】。武帝初,任丞相。元光三年,窦婴至交灌夫因在酒席中对田蚡出言不逊,被田蚡以罪逮捕下狱,并被判处死刑。窦婴倾全力搭救灌夫,并在朝会上就此事与田蚡辩论。窦婴乃以曾受景帝遗诏“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为名,请求武帝再度召见。但尚书很快就发现窦婴所受遗诏在宫中并无副本,于是以“伪造诏书罪”弹劾窦婴。元光四年初,窦婴被处死。

葛绎侯公孙贺太初二年(前103年),武帝欲拜公孙贺为丞相。公孙贺最初拒受丞相印绶,向武帝顿首痛哭说:“我本来只是边邑上见识浅薄的人,依靠着鞍马骑射的本领才当了官,我的才能实在不能胜任丞相之职。”武帝及左右大臣看见公孙贺悲哀,都触动感情流下泪来。武帝因此说:“将丞相扶起。”公孙贺却不肯起身,武帝生气便起身走了,公孙贺不得已接受了任命。出宫后,左右大臣问及公孙贺不愿当丞相的原因,公孙贺说:“主上贤明,我的才能不足以担当丞相之重任,害怕因此而受到重责,从此以后就危险了。”十一年之后的征和二年(前91年),公孙贺因巫蛊之祸死于狱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彭城侯刘屈氂刘屈氂(?―公元前90年),西汉宗室,大臣。汉武帝刘彻庶兄中山靖王刘胜之子,汉武帝末年左丞相。后代公孙贺为丞相。审理巫蛊之案时内者令郭穣告发刘屈氂的夫人因为刘屈氂多次受到汉武帝谴责,所以指使巫师在祭祀土地神时诅咒汉武帝,有恶毒的语言,以及刘屈氂与李广利共同祷告祭祀,想使昌邑王刘髆当皇帝。主管官员将此事奏告汉武帝,请求审讯查验,汉武帝批准,办案人员将刘屈氂定罪为大逆不道。汉武帝下令把刘屈氂放在载运食品的车上游街示众,然后在长安东市腰斩,刘屈氂的妻子押赴华阳街斩首示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解密汉武帝开疆拓土的缘由竟只是种特色小吃?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贵州有着众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吃,这是贵州人引以为豪的资本之一,也是贵州示人的招牌之一。殊不知,在历史上贵州的一种小吃竟然影响到了国家的统一。西汉建立以后,承袭了秦帝国的许多制度,又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迅速医治了长期战争的创伤,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气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 汉武帝时令人闻风丧胆的绣衣使者究竟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上使使者衣绣衣的使,汉武帝脾气好吗,汉朝绣衣使者的等级

    汉武帝时期,中国出现了一支秘密警察,这些人身穿绣衣,手持节杖和虎符,四处巡视督察,发现不法问题可代天子行事。对于这类特殊力量,汉武帝给他们冠名曰“绣衣使者”,也称作“绣衣御史”、“绣衣直指”、“绣衣执法”、“直指绣衣”、“直指绣衣使者”等,有时也简称“直指”。图片来源于网络据考证,“绣衣使者”最早出

  • 要儿子当上皇帝母亲就得死!汉武帝杀钩戈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杀女儿,汉武帝杀太子之母,四大胆打娘娘骂皇上

    在看宫廷剧的时候,大多的剧情:都是后宫的女人为了生儿子巩固地位而使出各种手段。当然,在古代历史上的宫廷中,也是普遍存在母凭子贵的现象,后宫女儿的地位往往与是否能为皇上诞下皇子有很大的关系。若自己的儿子可以当上皇帝,自己的地位也一定可以大大提升,例如王政君、武则天、孝庄太后、慈禧等。图片来源于网络当然

  • 熊廷弼:明末守疆大将是如何死于残酷官场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尔丰屠夫,如果熊廷弼指挥萨尔浒之战,为明亡而殉国的大臣

    核心提示:明朝末期,经守辽东疆土者有“三杰”,依次为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然而,这三人均受到排挤打压,甚至死于非命,其中以熊廷弼为最早,其经守辽东之功,史家多有正面评价。但是,如此忠诚英武之人,何以有如此下场呢?网络配图明朝末期,经守辽东疆土者有“三杰”,依次为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然而,这三人

  • 武则天死前对哪位臣子念念不忘?下诏为其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虽然恨褚遂良的迂腐,却不得不佩服他的正直与忠诚。最终,她与自己的内心达成了和解,不想把懊悔带到另一个世界,这才有了为褚遂良平反的遗诏。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弥留之际,她下了道遗诏,里边有这样一句话,特别引人注目:“其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等子孙亲属当时缘累者,咸令复业

  • 被历史所遗忘比武则天更有成就的高端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的现代后人是谁,武则天时期女人地位,如何成为武则天一样的女人

    提起一代女皇武则天,人人都知道她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二手女人,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比武则天成就更高的二手女人。然而,这位女人在朝中大臣推举她效仿武则天做女皇的情况下,却不愿意坐上女皇的宝座,被人称为胜过武则天却不做武则天的高端女人。这个高端女人就是北宋真宗赵恒的皇后,也是宋朝第一位临朝摄政的皇

  • 史上皇帝第一副春联为何成了灭国的预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忽必烈为什么一定要灭宋,春联的普及与明朝的那位皇帝有关,史上常用最好的新春春联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古往今来,贴春联是民间欢度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

  • 正史中的武则天:治国颇有成效曾任使多名酷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任用酷吏,颇有成效与卓有成效,汉武帝时的大臣及受到重用的人

    近年来,一出出武则天影视剧的播出,掀起一波波武则天热,引出对真正历史上的那个武则天的好奇。在竭力维持男尊女卑秩序的传统社会,武则天一度成为毁誉褒贬争论最多,留下疑惑最多的一个历史人物。我们至今连她原来的名字都不知道。而她如何能操纵皇权近半个世纪,做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更是一个至今值得研究的

  • 在对待荆州问题上 诸葛亮和庞统为何意见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隆中对诸葛亮给刘备的建议,诸葛亮犯的最大错误,诸葛亮能守住荆州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庞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三国争,纷乱未曾止!魏、蜀、吴从一众割据势力中脱颖而出,三家分立,傲视群雄,三国的成长及斗争史共同编织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在军事斗争中,曹操、刘备、孙权各招贤纳士,倚仗谋士,攻城陷地,彼此倾轧,尔虞我诈。在三国谋士圈子里搅动风云

  • 北齐皇帝高殷性格敦厚善良,那他的口吃又是怎么引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熟的善良,身无长物中王恭的性格特点,北齐鲜卑化

    高殷(545年―561年),字正道,小字道人。北齐第二任皇帝,559年―560年在位。齐文宣帝高洋长子,生母为李皇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保元年(550年)六月丁亥,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高殷自幼温裕开朗,礼士好学,关览时政,甚有美名,高洋认为他“得汉家性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