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汉武帝开疆拓土的缘由竟只是种特色小吃?

解密汉武帝开疆拓土的缘由竟只是种特色小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032 更新时间:2024/1/7 0:07:54

贵州有着众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吃,这是贵州人引以为豪的资本之一,也是贵州示人的招牌之一。殊不知,在历史上贵州的一种小吃竟然影响到了国家的统一。

西汉建立以后,承袭了秦帝国的许多制度,又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迅速医治了长期战争的创伤,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气象。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富有雄才大略、乾纲独断且又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走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历史上的第七位皇帝,在位期间他不断开疆辟土,缔造了汉朝最大的版图,也把中国历史上三大盛世之一的西汉盛世推向了巅峰。

雄厚的经济实力,一位不甘寂寞的君主,二者作用在一起,释放出了巨大的化学效应。

恰恰在这时,儒生董仲舒又总结出了一套“天人感应”“大一统”的理论,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董仲舒在恰当时刻奉上的这份恰当的大礼被汉武帝照单全收了。

在政权、财权和思想意识上实现了空前大一统的汉武帝,在短时间内就把原本推崇黄老之术的西汉帝国打造成了一架庞大的战争机器。

面对北有匈奴虎视眈眈,南有南越伺机而动的局势,汉武帝决定改变汉朝开国以来沿袭的绥靖政策,准备通过武力解决来自帝国不同方向的威胁。

为了了解当地情况,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使者唐蒙出使南越。在南越王的招待宴席上,唐蒙吃到了一种名为“枸酱”的小吃,让他感到颇为好奇。据说,枸酱就是今天茅台酒的起源。

唐蒙对于蜀地的物产能够跨越重重山水运到南越之地感到不解,便特地向南越王询问货物运输的路线,南越王告诉唐蒙:“道西北戕牁,戕牁广数里,出番禺城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和南越王的一番“家常话”在唐蒙脑海里激发出了一个宏伟的计划。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蒙回到长安以后就急忙向汉武帝报告了他的“新发现”,同时建议汉武帝发兵攻打南越,唐蒙设计的行军路线就是由巴蜀进入夜郎,然后沿戕牁江南下,打南越一个措手不及。

唐蒙的建议很合汉武帝的胃口,因为在汉武帝的蓝图里,无论是南越还是西南夷,最终都将成为汉朝版图的一部分。汉武帝之所以举棋不定,是因为他还没有考虑好究竟如何行动。

唐蒙的这个建议,在某种程度上会收到一石二鸟之效,汉武帝自然乐见其成,于是马上擢升唐蒙为中郎将,派他出使夜郎。

再次离开长安,唐蒙显得踌躇满志。他的设想是首先修建通往夜郎的道路,这样等到他说服夜郎接受朝廷的统治之后,大军就可以直接进发夜郎,攻下南越只在迟早间。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条路唐蒙修了两年也没取得什么进展,还弄得民怨沸腾,最后他不得不放弃修路,转而取道南方进入夜郎。

夜郎侯多同是个识时务的人,当带着厚礼的唐蒙提出要在夜郎设置郡县时,这位长期以来割地自雄的一方霸主竟然爽快地同意了,这样的结果恐怕连唐蒙自己也没有想到。

于是,就在唐蒙出使夜郎的当年,汉朝就在夜郎境内设置了犍为县、南夷县、夜郎县等地方政权。

唐蒙虽然只完成了他的两大目标之一,但这已经足够坚定汉武帝攻打南越的雄心壮志了。

为了确保无,汉武帝还做足了两手准备。一方面他要求再次修通从四川去往夜郎的道路,另一方面派马相如进入蜀地设法收服蜀地的大小部族。

然而,汉武帝还是低估了这项工程的艰巨程度。他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也比唐蒙花了更长的时间,最后依然劳而无功。大批修路的士兵和百姓因为劳累和疾病而死,看来唐蒙的锦囊妙计是行不通了。

好在经过司马相如的一番努力,蜀地各部纷纷归附朝廷,撤掉了关塞路障,让汉朝在西夷的统治变得更为稳固,让朝廷经由蜀地直接攻打南越成为可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就在征讨南越终于有了可行性的时候,汉朝却陷入了南北夹击的境地。北方的匈奴频频南侵,西南地区的且兰国也以武力与朝廷抗衡。

为了避免出现顾头顾不了尾的局面,汉武帝决定采纳大臣的建议,首先集中精力对付匈奴。

解除匈奴的威胁用了10年,在此期间,汉武帝对西南地区始终未能忘怀;北方边事稍有缓和之后,他就把解决西南夷的问题重新提上了日程。

没等汉武帝祭起讨伐的大旗,南越王就按捺不住了。

公元前112年,南越举兵造反,汉武帝决定从夜郎地区调兵发往南越;没想到且兰国等部非但没有支持汉武帝的计划,还先后起兵与朝廷抗衡。

虽然那个时候还没有大臣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但汉武帝也没有给这些小国任何挣扎的机会,他以快刀斩乱麻的姿态迅速平定了这些乘机起事的部族,然后直捣南越。

在南越起兵作乱的次年冬天,汉朝大军进入了南越腹地,失去了抵抗能力的南越国至此寿终正寝。

平定南越后,汉武帝在这里设置了郡县。之后的两年,又把当年庄硚建立的滇国变成了汉朝版图内的益州郡。

出人意料的是,汉武帝在消灭了滇国后,非但没有一鼓作气灭掉夜郎,还保留了夜郎的王号,不知是不是因为夜郎王出兵相助的缘故。

在汉武帝经营西南的过程中,夜郎不仅因为偶然的因素成为汉武帝最初发动战争的诱因之一,还能在大战中免于刀兵之祸,甚至在战争落幕时依然能够以方国的身份存在,这其中很难说没有夜郎王智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时令人闻风丧胆的绣衣使者究竟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上使使者衣绣衣的使,汉武帝脾气好吗,汉朝绣衣使者的等级

    汉武帝时期,中国出现了一支秘密警察,这些人身穿绣衣,手持节杖和虎符,四处巡视督察,发现不法问题可代天子行事。对于这类特殊力量,汉武帝给他们冠名曰“绣衣使者”,也称作“绣衣御史”、“绣衣直指”、“绣衣执法”、“直指绣衣”、“直指绣衣使者”等,有时也简称“直指”。图片来源于网络据考证,“绣衣使者”最早出

  • 要儿子当上皇帝母亲就得死!汉武帝杀钩戈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武帝杀女儿,汉武帝杀太子之母,四大胆打娘娘骂皇上

    在看宫廷剧的时候,大多的剧情:都是后宫的女人为了生儿子巩固地位而使出各种手段。当然,在古代历史上的宫廷中,也是普遍存在母凭子贵的现象,后宫女儿的地位往往与是否能为皇上诞下皇子有很大的关系。若自己的儿子可以当上皇帝,自己的地位也一定可以大大提升,例如王政君、武则天、孝庄太后、慈禧等。图片来源于网络当然

  • 熊廷弼:明末守疆大将是如何死于残酷官场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尔丰屠夫,如果熊廷弼指挥萨尔浒之战,为明亡而殉国的大臣

    核心提示:明朝末期,经守辽东疆土者有“三杰”,依次为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然而,这三人均受到排挤打压,甚至死于非命,其中以熊廷弼为最早,其经守辽东之功,史家多有正面评价。但是,如此忠诚英武之人,何以有如此下场呢?网络配图明朝末期,经守辽东疆土者有“三杰”,依次为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然而,这三人

  • 武则天死前对哪位臣子念念不忘?下诏为其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虽然恨褚遂良的迂腐,却不得不佩服他的正直与忠诚。最终,她与自己的内心达成了和解,不想把懊悔带到另一个世界,这才有了为褚遂良平反的遗诏。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弥留之际,她下了道遗诏,里边有这样一句话,特别引人注目:“其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等子孙亲属当时缘累者,咸令复业

  • 被历史所遗忘比武则天更有成就的高端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的现代后人是谁,武则天时期女人地位,如何成为武则天一样的女人

    提起一代女皇武则天,人人都知道她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二手女人,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比武则天成就更高的二手女人。然而,这位女人在朝中大臣推举她效仿武则天做女皇的情况下,却不愿意坐上女皇的宝座,被人称为胜过武则天却不做武则天的高端女人。这个高端女人就是北宋真宗赵恒的皇后,也是宋朝第一位临朝摄政的皇

  • 史上皇帝第一副春联为何成了灭国的预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忽必烈为什么一定要灭宋,春联的普及与明朝的那位皇帝有关,史上常用最好的新春春联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古往今来,贴春联是民间欢度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

  • 正史中的武则天:治国颇有成效曾任使多名酷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任用酷吏,颇有成效与卓有成效,汉武帝时的大臣及受到重用的人

    近年来,一出出武则天影视剧的播出,掀起一波波武则天热,引出对真正历史上的那个武则天的好奇。在竭力维持男尊女卑秩序的传统社会,武则天一度成为毁誉褒贬争论最多,留下疑惑最多的一个历史人物。我们至今连她原来的名字都不知道。而她如何能操纵皇权近半个世纪,做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更是一个至今值得研究的

  • 在对待荆州问题上 诸葛亮和庞统为何意见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隆中对诸葛亮给刘备的建议,诸葛亮犯的最大错误,诸葛亮能守住荆州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庞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三国争,纷乱未曾止!魏、蜀、吴从一众割据势力中脱颖而出,三家分立,傲视群雄,三国的成长及斗争史共同编织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在军事斗争中,曹操、刘备、孙权各招贤纳士,倚仗谋士,攻城陷地,彼此倾轧,尔虞我诈。在三国谋士圈子里搅动风云

  • 北齐皇帝高殷性格敦厚善良,那他的口吃又是怎么引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熟的善良,身无长物中王恭的性格特点,北齐鲜卑化

    高殷(545年―561年),字正道,小字道人。北齐第二任皇帝,559年―560年在位。齐文宣帝高洋长子,生母为李皇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保元年(550年)六月丁亥,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高殷自幼温裕开朗,礼士好学,关览时政,甚有美名,高洋认为他“得汉家性质,不

  • 历史上做过皇帝做过和尚的人有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唐朝哪个皇帝出家当和尚,古代哪个皇帝出家当和尚

    在小说《天龙八部》中,段誉是大理国“镇南王”段正淳的养子,在中原结识了乔峰等人,又抱得美人王语嫣归来大理后继承王位,可是说是小说中结局比较完美的一位了。据史籍记载,段誉却有其人,他的真名叫段正严又名段和誉是大理文安帝段正淳之子(和小说记载的有出入,小说中段誉是段延庆和刀白凤所生),段和誉实大理国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