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奸臣严嵩的权势有多大?为何要一边窃权媚上一边直言进谏

奸臣严嵩的权势有多大?为何要一边窃权媚上一边直言进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819 更新时间:2024/1/20 22:53:39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奸臣严嵩的文章。

严嵩(1480- 1566),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弘冶十八年(1505)中进士,后来抱病回乡读书十年,回朝后渐渐进入权力中枢。直到嘉靖二十一年(1542),严嵩任首辅主政,此后独揽朝政十五年,是明代封建专制发展下的一个典型专权角色。

作为明代权奸的突出代表,他在民间传闻中往往被人唾骂。可是这样的奸臣,他却不是一味献媚于皇帝,其执政措施大多尽心为民,最后因为反对修斋建宫劳民伤财,终于触怒世宗而失宠。嘉靖四十三年(1564),被罢官抄家,两年后病死。作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严嵩为什么会一面排除异己、窃权媚上;一面提拔贤才、直言进谏呢?

明代是一个专制皇权极盛的时代,实行一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到了明代,皇权已经极度膨胀,皇帝能统领六部,独揽军权。明朝之初朱元璋就大兴牢狱,清扫元勋,诛杀士族,对士大夫实行高压恐怖统治,动不动就是血腥镇压,朝中上下一直以来如履薄冰。再加上明代的皇帝大多纵欲荒政,不理政务,无能却专制,士大夫阶层和皇权的矛盾隐而不发。明代的官僚士大夫对现实失望至极,动辄称病乞休,严嵩便是其中的一个。

京剧《打严嵩》

严嵩中进士踏入仕途后,开始了命途多舛的官宦生涯。任宦之初,严嵩还是一个刚正不阿的意气青年,他耻于和阉党为伍,愤而引疾回乡归隐了十年。这时候他的结发之妻欧阳淑端不离不弃地陪在他身边,二人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严嵩和妻子的感情很深,从一而终,即使之后位居高位,也封妻子为一品诰命夫人。有人给他行贿送妾竟然被呵斥,夫妻恩爱程度让现在很多男人都自愧不如。

严嵩所处的明朝已经由盛转衰,北方蒙古与东南沿海倭寇时不时入侵,正值多事之秋。偏偏摊上的皇帝世宗是个怠政挥霍的主,天天想着寻仙求道,铺张浪费,如:“岁用黄蜡二十余万斤,白蜡十余万斤,香品数十万斤”,“斋宫秘殿并时而兴,工场二三十处,役匠数万人。军称之,岁费二三百”,比武宗花得还多,国库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权贵如严嵩的大臣也不敢横加阻拦。

严嵩不敢触世宗的霉头,只能尽力量减轻世宗大兴土木的危害,以免劳民伤财。他数次上谏请求暂停这些靡费工程,“数年大工采兴,公私财力俱耗”,又建议皇帝应“为朝廷惜妄费”,最终还是惹来了皇帝的怒火,嘉靖四十年(1561)失宠,次年勒令致仕。

严嵩当权期间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作为首辅大臣他很注意节省开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勉力维持国家财政。皇帝方面,他以防虏添设为由,劝止了世宗添设显陵奉守宫;军事上,嘉靖三十一年(1552),严嵩制止了派京师军去镇守北方边疆三镇,他表示四万人足矣,其余都是浪费粮饷:“所恃止四万军而已,其余十万之众悉为弃物,费粮饷以疲赢”,次年他上言应整顿军队,挑选精兵,世宗深以为然。

粮饷上,嘉靖三十七年(1558),大同米熟,价格便宜,他趁机采购了半年的粮食。虽然以当时的历史情形来看,严嵩的节俭措施并没有改变历史车轮的轨迹,可是在世宗的大肆挥霍下,财政能维持数十年而不垮已经是奇迹了。

但是朝廷国弊民穷的现状没有改变,面对北方蒙古的入侵,明朝根本无力抵抗,只能苦苦支撑。严嵩深知朝廷积弱已久,敌强我弱,主张防御为主。嘉靖二十九年(1550),由于各级将领虚报官员,十四万的京兵实际上只有四五万老弱,面对兵临城下的十万蒙古铁蹄,严嵩下令闭城不出,坐视城外百姓被蒙古军屠戮,史称“庚戌之变”。这一决策很难去评判对错,毕竟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这样能保住大明京城不失,使京城的百姓不至于流离失所。

而面对更弱一些的倭寇,严嵩一边安抚一边派人剿灭,他推荐了赵文华平倭,后者用了如胡宗宪戚继光之类的抗倭名将。胡宗宪剿灭了王直、陈东、徐海等大海盗,使倭寇海盗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后来残余势力为戚继光等人所灭。严嵩的选贤任能,为抗倭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综上所述,严嵩其人实际上是历史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大明朝廷当时腐败奢靡、江河日下,皇帝又刚愎自用、专制嗜杀,严嵩也只能与群臣一样献媚谄上。严嵩致仕后世宗也怀念不已,“上犹悔之,且追思嵩赞玄勤诚”。他在职期间,倡导休养生息,反对劳民伤财,惨淡经营,维持明王朝数十年不倒,虽是奸臣,但也是大明忠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清朝总督每顿都吃白菜 雍正为什么还要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清朝总督吃白菜,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这个民间传说是这样的,在康熙时期有一名叫唐文尧的秀才,他幼年之时家中是十分贫困,全靠亲戚朋友接济才能读得起书,后来唐文尧是寒门出贵子,不负父母亲朋的殷切期望,在康熙时期高中进士,从此步入官场。唐文尧进入官场之后也是一名清官能

  • 乾隆之所以有这样的好命,为何说离不开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朝历代众多的皇帝中,大概没有谁,能比乾隆的福气还要好:他很小的时候就相继被爷皇康熙和父皇雍正看中,成为了当仁不让的接班人,根本不像其它皇帝上位要经历很多的明争暗斗。当了皇帝以后,天下又是一片太平安康,祖宗早已把整个国家治理的繁华富庶,他只需要坐享其成!为此大家也看到了,他不仅活的健康长寿,而且风

  • 于禁是曹魏重臣,为什么会投降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籍《三国志》中,魏国重臣,也是名将的张辽、乐进、于禁、张郃,以及徐晃被共同列在了一个传里,作者的意思很明显,他们5人都是战功赫赫之人,为曹氏的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随便拿出一位来都算得上是“汉末名将”。这5人在后世也慢慢演变成了大家熟知的“五子良将”,要说这5位,一辈子都算得上风风光光,可其中一位

  • 史万岁:隋朝第一猛将,为何没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做事可不仅仅是需要你有才能那么简单,枪打出头鸟,有时候我们还是需要伪装一下自己,毕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其实在中国古代,随着皇帝打江山的开国将军没有多少有一个好的结局的。明朝随着朱元璋打天下的34位功臣最后只活了3位,毕竟朱元

  • 隋末割据群雄之一:萧铣拥兵40万都不敢战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的璀璨星河中,若谈起哪个时代称得上文化经济政治军事于一体的巅峰时期,那么隋唐一定是力压群芳,夺得魁首。在那段辉煌无比的时代中,其涌现出无数青史留名的帝王将相,草莽好汉,似乎连往常身份卑微的女子,也带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后人的眼中,这段群雄割据,狼烟四起,天下英雄豪杰纷纷起义的隋唐时期不仅

  • 肃孝杭皇后为何是一个悲情皇后?明史并不承认其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肃孝杭皇后,在历史上算的上是个命运多舛的女人了。她也是明代宗的第二位皇后。都说幸福的人,脸上表现出来的都是一样的。而不幸福,各有各的样子。历史上大部分悲催的皇后,都是不得盛宠,整日孤寂。慢慢在后宫中老去,死去。肃孝杭皇后和别人不一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肃孝杭

  • 唐朝的大功臣:揭秘屈突通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屈突通这个人,我估计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而屈突通生于公元557年的时候,他是隋朝末年的非常有名的大将。因为他在唐朝的建立过程中,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所以他在后来也被列入凌烟阁。屈突通的祖先是库莫奚人,在最开始是依附于鲜卑慕容氏,而后来才最终定居在长安。他的父亲屈突长卿,性格非常刚毅,所以从小他就

  • 严嵩究竟是十恶不赦的大奸臣还是一心辅佐朝政的良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严嵩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明朝皇帝草莽起家,治国严苛,皇权威重,从洪武朝起到宣宗一朝,都是马上天子,杀伐决断,虽有内阁却无权臣,皇权一直是高高在上的。但是随着宣宗早逝,幼子临朝,后又有土木堡之变,夺门政变,兄弟相残宗室凋零,似乎明代皇帝的威严也在慢慢地消磨

  • 雍正登基之后 雍正是怎么对待废太子和大哥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雍正和兄弟,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公元1722年冬天在“九子夺嫡”中艰难胜出,登基后励精图治,整治吏治,处置夺嫡中的各位兄弟,稳定江山。凭借着高超的政治手段,既没有动摇国本,又清除了政敌。在这个过程中,大阿哥胤褆是一直圈禁致死,废太子胤礽一家是得到了不少优待

  • 诸葛瞻拥有着数倍于魏军的兵力,为何却是兵败身死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63年,魏国发动了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灭蜀之战。司马昭派遣18万大军,兵分三路取蜀。在丢失汉中后,蜀将姜维立刻退守剑阁,与魏军相持。而为破解僵局,魏将邓艾率精兵万人偷渡阴平,奇迹般的出现在了成都平原。在战争的最后阶段,诸葛亮长子诸葛瞻领兵数万与邓艾在绵竹关决战。结果他和儿子诸葛尚全部战死,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