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贤:武则天的二儿子,为何不讨母亲喜欢?

李贤:武则天的二儿子,为何不讨母亲喜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252 更新时间:2023/12/9 1:38:58

李贤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生于其父母前往昭陵祭拜唐太宗的途中,才出生不久便被封为潞王,两岁时就封为岐州刺史、雍州牧、幽州都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李贤年幼时,读书过目不忘,高宗经常赞叹自己儿子天生聪敏。长大以后仪容举止端庄稳重,颇得其父宠爱。

七岁时改封为沛王,加扬州都督兼左武卫大将军、雍州牧,至八岁时又加封为扬州大都督,十一岁时加封为右武卫大将军。

他自幼“容止端雅”,小小年纪就已读了《尚书》、《礼记》、《论语》等,过目不忘。曾受封为雍王,高宗对李贤也十分宠爱。李贤聪明好学,处事果断,在士人中有一定声望。二十岁时,改回本名李贤。

上元二年(675年),其兄李弘死于合璧宫,六月时改封李贤为皇太子,不久,高宗命他监国。

高宗有一次非常得意地对司空李勣说:

“这孩子已读了《尚书》、《礼记》、《论语》,又背诵古诗赋十余篇,一经阅读,过目不忘。读《论语》至“贤贤易色’,便再三复诵,说他性爱言,言知素有聪明之质,出自天性。”

李贤处理政事明白公允,朝廷众臣皆称道,高宗也对他加以褒扬。李贤又召集一批学者,包括张大安、刘讷言、格希元等人,一同注范晔的《后汉书》,书成之后呈奏给高宗,得到许多赏赐。

此外,李贤尚有著作《列藩正论》、《春宫要录》、《修身要览》。他为《后汉书》作的“注”,出现了抨击母后临朝,外戚专权的文字。

史载,李贤是在上元二年(675年)六月被立为太子的。尽管当时朝廷内外对李贤评价颇高,但武则天却对他不太满意。她屡次下书训诫儿子,并让人撰写了《少阳政范》与《孝子传》二书供李贤研习忠孝之道。

仪凤四年(679年)五月的一天夜里,深得唐高宗、武则天宠信的正谏大夫明崇俨被杀,有传说是太子派人干的。不久,武则天就以太子好色、与奴仆赵道生“狎昵”等为由,下诏立案拘捕太子,搜查东宫。

调露二年(680年),武则天派薛元超裴炎、高智周等人一起去办理此案,最后果然在东宫马房里找到数百具铠甲,赵道生也在刑讯之下供认受太子指使暗杀了明崇俨。

高宗一向喜爱李贤,想要宽恕他的罪,但武后却说:

“贤心怀谋逆,应该要大义灭亲,不能赦免他的罪行。”

于是将李贤贬为庶人,将他幽禁,在天津桥焚烧搜出的铠甲,太子洗马张大安被贬为普州刺史,亲信刘讷言流放到振州,连坐者数十人。

武则天早在高宗时期,就取得了与高宗“二圣临朝”的权利,把高宗当做傀儡而独揽朝政。然而,自从李贤继立为太子之后,多次受命监国,深受高宗与朝臣的赞赏。仅仅一两年的工夫,当朝宰相除了刘仁轨与武则天关系密切之外,其余的人几乎都倾向于听命太子,李贤为自己继承皇位铺垫好了道路。

武则天对此当然不会无动于衷,听之任之。更令她恼火的是,李贤居然召集了一批学者注释《后汉书》,大有与后党北门学士们分庭抗礼之势。及至明崇俨被杀,李贤又喜形于色。

武则天在“取得证据”之后,立即将太子贬为庶人,并放逐到边远地区。但碍于高宗的庇护,不敢进一步加害。

高宗去世后仅三个月,武则天利用丘神绩这个酷吏除掉了李贤,免除了这个对她威胁很大的政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萧统为什么会英年早逝?他是如何被陷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萧统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亲情本应是人家最纯粹,最无法动摇的情感。但在帝王之家,亲情薄如纸。面对权力即便是父子之间都不能互相信任,古往今来因为这个不知引发了多少悲剧。南北朝时期,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就是一个例子。萧统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他继承了父亲的文学才能

  • 为何说马嵬驿政变最大的受益人是李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天宝十五载(756年),发生了安史之乱,玄宗呈皇威,信阉人,错杀战功累累的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三大将,自毁长城。使得叛军长驱直入,兵锋直指长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六月十四日,玄宗被杨国忠说服,率后宫和侍卫向蜀地逃跑。杨家是四川大户,在杨玉环受宠、杨国忠为相的十几年里,他

  • 道光一生节俭,为何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会是个例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为什么皇帝晚年都不正常,孝安圣皇后,晚年昏庸的皇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孝全成皇后的故事。由于清朝有康雍乾三位皇帝过于光芒四射,使人们容易忽视掉后来继位的皇帝,其中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也不例外。民间对这位没什么八卦可以当饭后闲谈的皇帝,丝毫不感兴趣,不论史学界怎样评论他的功过

  • 甄氏作为三国的绝代佳人,为什么却被曹丕给赐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为何杀甄宓,曹丕为什么赐死甄宓,甄宓为何被赐死

    三国时代的绝代佳人甄氏,姿貌绝伦、气质非凡,才智过人。当年甄氏虽系寡妇之身,却博得曹氏父子仨同倾爱慕之情,并最终成为曹丕称帝后的皇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世说新语·惑溺》有载:“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曰:‘五官中郎已将去

  • 李靖的舅舅可是隋朝名将韩擒虎,他为何在隋朝毫无建树?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炀帝所派黄门侍郎裴矩所书的,李世民几岁起兵反隋,李靖的舅舅韩擒虎

    隋末唐初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其中最杰出的军事家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卫国公、“军神”李靖。有意思的是,虽然都是中国历史上不世出的大军事家,唐太宗李世民是少年成名,李靖则是大器晚成。直到快五十岁的时候,李靖才取得了人生的第一场军事胜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靖生于北周

  • 刘备娶孙氏的新婚之夜 孙氏为什么带刀防备着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氏字辈怎么排,刘备与孙小妹有孩子吗,孙氏堂号大全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和孙尚香,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赤壁之战,刘备和孙权结盟,大败曹操大军。之后,曹魏、孙权和刘备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当初,刘备曾向孙权暂借荆州,可是孙权后期问刘备讨回荆州时,刘备却以种种理由拒绝孙权。孙权一时也拿他没办法,后来,周瑜给孙权出了一个主意,想用美人计把刘备

  • 元勰:北魏汉化改革的功臣,却因功高盖主惨遭伤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武侯谋事而当,魏延被马岱斩杀,斩杀魏延的大将是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元勰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常言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封建帝王总是翻脸无情,忘恩负义。历朝历代因为功高震主而惨遭杀害的功臣史不绝书。尽管他们试图用各种方式避免遭受厄运,但是正如墨菲定律所说,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今天我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元勰,

  • 三国时期有两个董和,他们分别有怎样的经历与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里结局最好的人,三国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三国时期有几个州

    在汉末三国时期,大部分人的单子名,比如刘备、张飞、赵云、关羽等。在此基础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况,自然是难以避免了。比如当时的东吴和蜀汉,各有一位名为马忠的武将。对于东吴的马忠来说,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不管是在正史中还是在演义中,都是他俘获了关羽父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

  • 刘聪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他最终为何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人一生要经历多少磨难,人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是谁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聪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每个人成功之前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励精图治,察纳雅言。但是成功之后又很难保持一个平常的心态,容易变得骄傲,懒散,对自己要求放松,最终导致一败涂地。刘聪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早年驰骋沙场,完成了父亲未尽的事业,消灭了晋朝。但是称帝之

  • 刘备为什么对法正如此喜欢 刘备到底看重法正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伐吴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刘备更喜欢法正还是诸葛亮,为什么法正能劝阻刘备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和法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17年,刘备率领张飞、马超等人攻打下辨,曹操则安排曹洪与曹休等人出兵抵挡,蜀汉大军与曹魏大军开始了对峙。战事前期,蜀军多次被曹军击退,交战中吴兰、雷铜等将领战死,蜀军死伤众多。一次刘备亲自督战,战事依旧对蜀军不利,按理说,此时本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