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皇帝语言能力超群 精通满语汉语及蒙古语

乾隆皇帝语言能力超群 精通满语汉语及蒙古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930 更新时间:2024/1/2 12:24:10

很多人游故宫,都惊诧于导游讲的所谓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却忽略了位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西暖阁的一间小小书斋。它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书房。透过窗户,窥探这仅八平方米的小小书斋,驻足于此,也总能令人付思联翩。

网络配图

乾隆皇帝作为“文奋武钦”的一代帝,其书房虽小却极为雅致。楠木雕花隔扇将其分成南北两间小室,里边的一间利用窗台摆设乾隆御用文房用具。窗台下,设置一铺可坐可卧的高低炕,乾隆御座即设在高炕坐东面西的位置上。其御笔手书的“三希堂”匾额和《三希堂记》墨迹,至今还悬挂在墙上,匾额两侧对联为“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豪素指书法),从内容可见乾隆之胸襟与志趣。“三希堂”的陈设幽雅朴素,既弥补了空间的不足,又带有极强的人文气息。古朴而不失优雅,清新而富有内蕴。

书斋之所以改名为“三希堂”,是因为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这三件古代墨宝,尤其受到乾隆帝的珍爱,并特意贮存于此,不时把玩。实际上,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时,“三希堂”还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这些中国书法史上的精品力作,凡经乾隆亲自鉴赏过的珍品,往往钤有“乾隆御览”和“天子古稀”二玺。

网络配图

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在艺术上拥有最挑剔的眼睛和最精微的直觉。他是古往今来搜罗最富的收藏家和鉴赏家之一,同时在诗词、曲赋、书法、绘画、音乐上都有很深的造诣。身为帝王而有如此才华,加上天下太平能游历神州,真是不虚此生,这在帝王群里也堪称“个中翘楚”。他又是帝王中少有的高寿者(可能与其广泛的情趣爱好相关),因年事已高祭天时在天坛留下的“古稀门”,也成为一段佳话。

乾隆还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诗人。他一生作诗41863首,而《全唐诗》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余首。同时他还是一名语言学家,其语言能力超群,精通满语、汉语和蒙古语,藏语和维吾尔语也达到了“能之”的程度,这在古代帝王中是绝无仅有的。

清朝皇帝中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功绩当以他为最。乾隆亲自倡导并编成了大型文献丛书《四库全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大量古典文献,是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他开博学宏词科,招纳天下人才,下令征求书籍,完成《明史》《清文献通考》《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等,这些成就与他的博学不无关系。由于乾隆皇帝对文化事业的热心,汉学从乾隆朝愈益兴盛,至嘉庆朝,形成了著名的“乾嘉学派”。

网络配图

在建筑艺术方面,乾隆在北京及京畿保护、扩修、兴建的皇家宫殿园林,如皇宫的宁寿宫及其花园、天坛祈年殿(换成蓝色琉璃瓦)、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三园、静宜园(香山)、静明园(玉泉山)、避暑山庄暨外八庙和木兰围场等,这些皇家园林,无不体现着清代园林文化的辉煌,是我国园林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驻足“三希堂”外,感觉其空间虽小,但管中窥豹、小中见大。“三希堂”引领着天下读书人的人文风尚,同时更见证了一代盛世的人文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游说家苏秦不平凡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苏秦是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他以口舌之利游说诸侯国实行合纵结盟的政策对抗秦国,因而声名大振,名留千古。但是根据《战国策》的记载,苏秦早年的时候因为学问不到家而穷困潦倒备受白眼,就连家里人也对他有怨气。因此苏秦发奋苦读,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锦衣荣归故里,这在历史上被称为苏秦刺股苦读拜相,下面我们来一

  • 揭秘诸葛亮孤掌难鸣是如何摆平五虎上将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是公司的大老板,从来说一不二。诸葛亮就惨了,既已受命于刘备,完不成任务可不行。孤掌难鸣,要干好工作就要靠手下这些弟兄们多支持、多配合。否则,自己纵有通天的本事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但这些手下都是刘备一手提拔起来的,能不能听命于自己是个大问题,尤其那“五虎上将”,武艺高强,性格各异,一个比一个难伺候。

  • 芈月为了国家她杀了30年的情人和两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芈月传》已经上映了,这部万众期待的电视剧,讲述的是大秦宣太后一生,算是一部历史剧。从兵马俑到芈字发音甚至人物关系,相关文章已有很多,相信大家对芈月已经有了基本了解。接下来我们看看芈月有多厉害。图片来源于网络嬴荡死后,诸弟争立,但不知芈月用了什么手段,居然让国人迎立在外为人质的儿子嬴稷,厉害啊。而她

  • 宋朝史上给宋太祖赵匡胤帮助最大的人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这里首先要提到赵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既有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略,亦有萧何安邦定国,抚慰百姓的才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贤相。网络配图赵匡胤一生当中的几个重大决策,都是赵普献策。清流关绕道涂洲,击败皇甫晖,成为后周禁军统帅;周世宗柴荣时候,赵普献策,和其弟赵光义主谋,

  • 揭秘:陈桥兵变原来是山寨版的“黄袍加身”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一提起陈桥兵变,大家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黄袍加身,而且这个概念已经根深蒂固,仿佛黄袍加身只有赵匡胤做过一样,那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赵匡胤黄袍加身的经过吧。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崩,八岁的后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公元9

  • 降臣苏世长为何被唐高祖器重:语出惊人 暗含拍马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苏世长以降臣的身份成为唐高祖器重的谏臣之一,非同小可。他的进谏方式与众不同,乍看起来常常语出惊人,实则暗含对唐高祖拍马屁之嫌,令唐高祖大惊之后而大悦,对他更多了几分赏识。网络配图著名的事后诸葛亮他貌似不畏皇权,直言相谏,实则总是大放马后炮。唐高祖深谙此人招数,虽然封其为谏议大夫,却以“名长

  • 宋太祖赵匡胤:中国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印象中的宋朝是一个文人统治的帝国。然而这个帝国的开创者却是一位职业军官,他的名字叫赵匡胤。 在成为职业军官之前,赵匡胤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侠。 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传说赵匡胤武艺高强。江湖第一武术门派少林寺,其最经典的少林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 少林长拳全

  • 御史被宋太祖赵匡胤打掉门牙为何还凛然不惧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有一天,赵匡胤在御花园用弹弓打鸟玩。有个御史见了,认为赵匡胤有玩物丧志嫌疑,谎称有要事禀奏。宋太祖无奈,放下弹弓接见御史。不了御史说的都是老生常谈。宋太祖郁闷了,质问御史为何如此。御史坦言:“臣以为此事再小,也比打鸟事大。”宋太祖大怒,抄起玉如意就砸下去,把御史的牙齿砸掉两颗。御史一点不慌张,趴下身

  • 荒淫北周宣帝:同时立好几位皇后 霸占侄媳妇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宣帝高过其他前辈的一点就是他同时立了好几个皇后,还把她们封为天元大皇后、天右大皇后、天左大皇后等,这些奇怪的称呼也成为后世的笑柄。他的后宫佳丽三千,皇后也四五个,就算是这样,他也依然色心不改,还看上了自己侄子宇文温的老婆尉迟氏。网络配图公元578年,北周的宇文赟登上皇位,史称北周宣帝。北周

  • 文天祥在北京遇害前自赞:惟其义尽 所以仁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天祥临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忽必烈劝降文天祥,文天祥将出狱

    核心提示:文天祥最后在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公元1283年1月9日)慷慨就义,时年47岁。临刑前,文天祥在所写“自赞”中说:“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网络配图公元13世纪初,蒙古族勃兴于漠北,悍勇的蒙古军在几十年间横扫欧亚大陆,灭国数十。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