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哪两个方面可以看出隋炀帝的野心?他为隋朝带来了哪些隐患?

从哪两个方面可以看出隋炀帝的野心?他为隋朝带来了哪些隐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7 更新时间:2024/1/25 7:59:19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隋炀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所谓千秋功过,留给后人评说。历史上很多帝,都是功过结合的矛盾体。既有不世之功,又有王国之过。说起杨广,大家肯定会想起影视剧中沉迷美色,残暴凶狠的形象。因为荒淫无度,导致隋朝灭亡。但唐太宗却认为,隋炀帝的亡国并非如此,而是因为大兴土木。

历史上的杨广到底是各种面目呢?他是野心和残酷并存的"才子",也是一位急于求成的帝王。只可惜忘记了"百姓如水,怒可覆舟"的道理,导致"天下死于役"。

杨广生于北周时期,史书上称其为"美姿仪,少聪慧"。父亲隋文帝登基之后,年仅二十岁的他被授予统帅,带兵讨伐南陈。后生擒陈叔宝,被封为太尉。起初太子并非是他,而是长子杨勇。性情温和且善于诗词歌赋的杨勇,深得隋文帝的喜欢。

只是杨勇过于"博爱",宠幸嫔妃众多。加之太子妃暴毙,独孤皇后便对他日渐厌恶。此时,无论是文采还是为人处事,和哥哥平分秋色的杨广,得到了独孤太后的喜爱。

之后杨广和独孤皇后等人,便设计陷害杨勇,最终使得隋文帝改立杨广为太子。隋文帝重病之时,杨广先是将父亲毒害,后假传圣旨逼杨勇自尽,自己登基为帝。

为何说杨广有帝王之野心呢?从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出。

第一个方面:修建大运河。

修建运河可谓是隋炀帝平生之一大功绩,足以用功过千秋来形容。为何他要修建大运河呢?可能有些朋友会说,是为了他乘船游玩天下。虽然运河开通之后,杨广三次巡游江南,但其本意却并非如此。

虽然当时隋朝统一,但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的政权和经济变保持分裂状态。南北方来往困难,很难集中封建王权统治。如果南方出现叛乱,杨广很难及时带兵平犯。

大运河的完成,一方面带动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加强王权统治。另外一个原因,则是都城的粮食和发展需求。起初隋文帝将都城建立关中长安,但长安是秦汉时的都城。经历长年的开发,土地营养早已流失。且人口众多,粮食无法及时供应。

于是乎,隋炀帝将都城迁往了洛阳。修建大运河有利于加快都城洛阳的经济和繁荣,试想一下,南北方的旅客和商人频繁在洛阳城往来,又怎能不繁华呢?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隋炀帝目光的长远,建立隋朝盛世的野心。

第二个方面:不断西征。

征战可以扩大隋朝的统治版图,却也可以使得国家根基愈加衰弱。如果隋炀帝没有野心,他完全可以活在当下,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但他却并没有乐享王位,反而不断西征,试图扩大隋朝的统治。杨广带并先后击败吐谷浑、林邑、契丹。

之后倾尽天下百姓之力,三次出兵高丽,但都已失败告终。从他连年征战可以看出,杨广有建立大一统盛世的野心。但多年伤民伤财的战乱,也为日后的覆灭埋下了隐患。

"掏空"了天下百姓。

虽然皇帝贵为九五之尊,但天下百姓才是王朝的发展基础。倘若百姓对帝王怨声载道,国家又怎能发展呢?虽然隋炀帝文采斐然,写下很多流传后世的诗篇,但他很显然没有懂得"百姓如水帝如舟"的道理。

当年修建大运河和东修长城,更是调用了数百万的百姓。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也使得死伤者过半。喜欢游玩天下的他又在各地修建豪华行宫和龙船,百姓早已被严重"透支"。

三次出兵高丽更是征兵数百万,修建各种船只。尤其是多次修船,百姓泡在水中数日,身体下腰溃烂,死伤无数。然而三次战败也使得诸多将士和百姓在死于战乱。百姓尚未享受统一后的安稳生活,却被皇帝严重"掏空"身体。

最终在公元611年,苦于兵役的王薄率领众人在长白山起义,而隋朝也日渐走向衰亡。接连不断的战争,将百姓推到绝路之中。

很多皇帝统一之后,大都会选择休养生息,减轻赋税。在发展国家经济的同时,厉兵秣马,随时为出征做准备。但隋炀帝急于求成,使得天下根基动摇。国家尚未方展,便大兴土木,四处巡游。倘若他可以稳住心性,励精图治,或许能够延续隋朝的统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也有户外办公系统:乾隆曾配书写文具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古时书写是件麻烦事,聪明的匠人为皇上做的供旅游时阅读、书写的文具箱是这样的:用紫檀木做几个小箱,边角镶以镀金铜活儿。无论是在室内或途中,办公桌组合好,他就可以伏案御批公文、题诗写字。网络配图六次下江南巡游的乾隆皇帝,所到之处或行走间,他不但要批阅公文,还喜欢吟诗题词,他是如何“一线办公”的呢?古时书

  • 揭秘唐玄宗错用哪两个人毁了盛世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常言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唐玄宗正是由俭入奢而导致失败。他在登基初年,看到当时的风俗奢靡,曾下令销毁宫中的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将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可是到了晚年却穷奢极欲,任人唯亲,使大唐盛世一去不复返。司马光评论说:“明皇之始欲为治,能自刻厉节俭如此,晚节犹以奢败。甚哉奢靡之易以溺人也!《诗

  • 卖草鞋的刘备为什么能够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皇帝,但是刘备出生贫寒,是个卖草鞋的。网络配图在汉朝这个非常讲究出身的时代,刘备输在了起跑线上。假如你认真想想会发现,三国的群雄大部分都是官二代,曹操、袁绍、孙权、公孙瓒哪个也是颇有背景的,因为当时的门阀士族、豪强大族把持着国家,普通人家想翻身太难了,就是

  • 李世民和李隆基:谁治理下的朝代才是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开元”和“天宝”,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加上其父唐睿宗李旦禅位时的“先天”,他在位44年间,共用了三个年号。整个唐代,年号变换最多最快者,当数他的祖父高宗李治与祖母武后,两口子前后执政50余年。共使用32个年号,其中一年一换者11起,一年两换者5起,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我估计这是武则天的主意,那个

  • 揭秘历史上最有恋母情结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人世间的爱情有多种,有人喜欢妩媚妖娆妹妹型,有人喜欢才气袭人姐姐型,有人喜欢温柔恬静母亲型,可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而历史上最有恋母情结的那个皇帝,当属唐高宗李治。网络配图李治是唐高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22岁登基。李治之前有先皇创下的贞观之治新时代,大唐子民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的初唐如旭日东升,一派繁

  • 唐相姚崇三起三落:受武则天信任 促武则天下台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有一位宰相叫姚崇,他历经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五个皇帝,在其中三朝当过宰相,可谓权倾一时。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他当宰相时,三次被免,又三次复职,经历传奇。他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为何能“三起三落”?崭露头角被武则天提拔为“国防部副部长”河南省姚姓姚崇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对姚崇颇有研究,

  • 曹操究竟为何要杀华佗 竟因其野心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沛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遂专志于医药学和养生保健术。他行医四方,足迹与声誉遍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曹操闻听华佗医术精湛,征召他到许

  • 乾隆皇帝语言能力超群 精通满语汉语及蒙古语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游故宫,都惊诧于导游讲的所谓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却忽略了位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西暖阁的一间小小书斋。它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书房。透过窗户,窥探这仅八平方米的小小书斋,驻足于此,也总能令人付思联翩。网络配图乾隆皇帝作为“文奋武钦”的一代帝王,其书房虽小却极为雅致

  • 揭秘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游说家苏秦不平凡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苏秦是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他以口舌之利游说诸侯国实行合纵结盟的政策对抗秦国,因而声名大振,名留千古。但是根据《战国策》的记载,苏秦早年的时候因为学问不到家而穷困潦倒备受白眼,就连家里人也对他有怨气。因此苏秦发奋苦读,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锦衣荣归故里,这在历史上被称为苏秦刺股苦读拜相,下面我们来一

  • 揭秘诸葛亮孤掌难鸣是如何摆平五虎上将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是公司的大老板,从来说一不二。诸葛亮就惨了,既已受命于刘备,完不成任务可不行。孤掌难鸣,要干好工作就要靠手下这些弟兄们多支持、多配合。否则,自己纵有通天的本事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但这些手下都是刘备一手提拔起来的,能不能听命于自己是个大问题,尤其那“五虎上将”,武艺高强,性格各异,一个比一个难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