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唐玄宗错用哪两个人毁了盛世唐朝?

揭秘唐玄宗错用哪两个人毁了盛世唐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623 更新时间:2024/2/5 1:34:03

常言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唐玄宗正是由俭入奢而导致失败。他在登基初年,看到当时的风俗奢靡,曾下令销毁宫中的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将珠玉、锦绣焚于殿前。

可是到了晚年却穷奢极欲,任人唯亲,使大唐盛世一去不复返。司马光评论说:“明皇之始欲为治,能自刻厉节俭如此,晚节犹以奢败。甚哉奢靡之易以溺人也!《诗》云:靡不有始,鲜克有终,可不慎哉!”唐玄宗有始无终的经验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它提醒每个有志于成大事的人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用好人,用准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使事业蒸蒸日上。

网络配图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悲剧色彩的人物,他既创造了国力强大、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开元盛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最辉煌的一页,但同时由于自己在用人方面的严重错误,酿成“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此后一百多年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中。宰相是朝廷百官之首,掌握国家军政大权,一个国家的治乱、强弱和兴亡,关键就在宰相是否德才兼备。

玄宗在登基之初,深明国家治乱系于丞相的道理,不顾权臣反对,于打猎时召见时任同州刺史的姚崇,要用他出任宰相一职。姚崇吏事明敏,在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时期曾屡次出任宰相,他针对时弊,提出十条意见,问唐玄宗是否同意,能否做到,如不同意,不能做到,他就不接受任命。唐玄宗接纳了他的意见,当场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之品。此后唐玄宗励精图治,“每事访于元之(即姚崇),元之应答如响,同僚皆唯诺而已,故上专委任之”。

姚崇曾因家有丧事请假十多天,这十多天积压了一大堆文件,同时担任宰相的卢怀慎没有办法裁决,他诚惶诚恐地向唐玄宗表示歉意。唐玄宗说:“这不怪你,我把天下大事都交给姚崇去办,你的作用主要是坐镇邪雅俗罢了。”姚崇请假回来,不用多长时间,就把所有文件“裁决俱尽”。卢怀慎为人清谨俭素,他知道自己处理政务的能力远不及姚崇,所以把所有事情都推给姚崇处理,当时大家称他为“伴食宰相”。姚崇退位后,推荐广州都督宋璟为宰相。

宋璟为人“风度凝远,人莫测其际”,在担任宰相期间,“务在择人,随材授任,使百官各称其职,刑赏无私,敢犯颜直谏。”姚崇、宋璟任宰相各有所长,姚崇善于应变成务,宋璟善于守法持正,他们虽然志操不同,但都尽心尽力辅佐唐玄宗治理国家,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

网络配图

在唐玄宗执政的前二十多年,他一直坚持任人唯贤的方针,在姚宋之后,又相继任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源乾曜宇文融韩休张九龄等人为宰相。

张嘉贞吏事强敏;张说有才智、重文雅;李元纮以清俭着名;源乾曜以清谨自守;宇文融善治财赋;韩休和张九龄敢直言,处事守正不阿。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乐或后苑游猎,小有过失,都会问一问左右的人:“韩休知不知道?”每次话音刚落,韩休的谏疏就到了。唐玄宗“尝临镜默然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于旧,何不逐之!上(唐玄宗)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萧蒿奏事常顺指,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不听张九龄忠言

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在任宰相期间,极力反对唐玄宗任用李林甫为宰相,他对唐玄宗说:“宰相关系国家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又认为应按军法处置不听指挥打败仗的安禄山,而且还对唐玄宗说安禄山“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可惜唐玄宗不仅听不进张九龄的意见,还听信谗言,免去张九龄的宰相职务。张九龄被贬后,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无复直言。

网络配图

晚年的唐玄宗见天下太平无事,以为再也不用操心了,于是深居宫中,专以声色自娱,将政事全部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李林甫“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妒贤嫉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其势,自皇太子以下,畏之侧足,凡在相位十九年,养成天下之乱。”

史称李林甫柔佞多狡数,他和宦官以及宫中妃嫔的家属混得很熟,对唐玄宗的一举一动、兴趣爱好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每次奏对都深得唐玄宗的旨意。他为人城府深密,人莫测其际,“好以甘言啖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当时人们已说他“口有蜜,腹有剑”。朝中大臣凡是被唐玄宗看中的,李林甫开始都和他套近乎,到了这个人已威胁到他的地位时,就千方百计把他赶出朝廷,“虽老奸巨猾,无能逃其术者”。唐玄宗任用杨国忠为宰相也是一大失策。杨国忠为人“强辨而轻躁”,他倚仗杨贵妃得宠之势一身兼领四十余使,军国机务,“决于私家”。并且大肆收受贿赂,积缣达三千万匹,相当于国家一年半的庸调。除此之外,他还有意激怒安禄山,使“安史之乱”提前爆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卖草鞋的刘备为什么能够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皇帝,但是刘备出生贫寒,是个卖草鞋的。网络配图在汉朝这个非常讲究出身的时代,刘备输在了起跑线上。假如你认真想想会发现,三国的群雄大部分都是官二代,曹操、袁绍、孙权、公孙瓒哪个也是颇有背景的,因为当时的门阀士族、豪强大族把持着国家,普通人家想翻身太难了,就是

  • 李世民和李隆基:谁治理下的朝代才是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开元”和“天宝”,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加上其父唐睿宗李旦禅位时的“先天”,他在位44年间,共用了三个年号。整个唐代,年号变换最多最快者,当数他的祖父高宗李治与祖母武后,两口子前后执政50余年。共使用32个年号,其中一年一换者11起,一年两换者5起,花样翻新,层出不穷。我估计这是武则天的主意,那个

  • 揭秘历史上最有恋母情结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人世间的爱情有多种,有人喜欢妩媚妖娆妹妹型,有人喜欢才气袭人姐姐型,有人喜欢温柔恬静母亲型,可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而历史上最有恋母情结的那个皇帝,当属唐高宗李治。网络配图李治是唐高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22岁登基。李治之前有先皇创下的贞观之治新时代,大唐子民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的初唐如旭日东升,一派繁

  • 唐相姚崇三起三落:受武则天信任 促武则天下台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有一位宰相叫姚崇,他历经高宗、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五个皇帝,在其中三朝当过宰相,可谓权倾一时。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他当宰相时,三次被免,又三次复职,经历传奇。他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为何能“三起三落”?崭露头角被武则天提拔为“国防部副部长”河南省姚姓姚崇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对姚崇颇有研究,

  • 曹操究竟为何要杀华佗 竟因其野心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沛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遂专志于医药学和养生保健术。他行医四方,足迹与声誉遍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曹操闻听华佗医术精湛,征召他到许

  • 乾隆皇帝语言能力超群 精通满语汉语及蒙古语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游故宫,都惊诧于导游讲的所谓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却忽略了位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西暖阁的一间小小书斋。它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书房。透过窗户,窥探这仅八平方米的小小书斋,驻足于此,也总能令人付思联翩。网络配图乾隆皇帝作为“文奋武钦”的一代帝王,其书房虽小却极为雅致

  • 揭秘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游说家苏秦不平凡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苏秦是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他以口舌之利游说诸侯国实行合纵结盟的政策对抗秦国,因而声名大振,名留千古。但是根据《战国策》的记载,苏秦早年的时候因为学问不到家而穷困潦倒备受白眼,就连家里人也对他有怨气。因此苏秦发奋苦读,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锦衣荣归故里,这在历史上被称为苏秦刺股苦读拜相,下面我们来一

  • 揭秘诸葛亮孤掌难鸣是如何摆平五虎上将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是公司的大老板,从来说一不二。诸葛亮就惨了,既已受命于刘备,完不成任务可不行。孤掌难鸣,要干好工作就要靠手下这些弟兄们多支持、多配合。否则,自己纵有通天的本事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但这些手下都是刘备一手提拔起来的,能不能听命于自己是个大问题,尤其那“五虎上将”,武艺高强,性格各异,一个比一个难伺候。

  • 芈月为了国家她杀了30年的情人和两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芈月传》已经上映了,这部万众期待的电视剧,讲述的是大秦宣太后一生,算是一部历史剧。从兵马俑到芈字发音甚至人物关系,相关文章已有很多,相信大家对芈月已经有了基本了解。接下来我们看看芈月有多厉害。图片来源于网络嬴荡死后,诸弟争立,但不知芈月用了什么手段,居然让国人迎立在外为人质的儿子嬴稷,厉害啊。而她

  • 宋朝史上给宋太祖赵匡胤帮助最大的人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这里首先要提到赵普,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既有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略,亦有萧何安邦定国,抚慰百姓的才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贤相。网络配图赵匡胤一生当中的几个重大决策,都是赵普献策。清流关绕道涂洲,击败皇甫晖,成为后周禁军统帅;周世宗柴荣时候,赵普献策,和其弟赵光义主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