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哪一个皇帝无比残忍 但每次屠杀前都要烧香哭泣

古代哪一个皇帝无比残忍 但每次屠杀前都要烧香哭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45 更新时间:2024/1/25 6:10:34

萧鸾如今大权在握,变成了一个恶魔。他先把武帝的儿子全部杀光,最小的只有7岁。接着又不放心,再把高帝萧道成的儿子们全部杀光。也许心理压力太大,他每次杀人前都有个奇怪的举动,一定要焚烧香火,跪在佛像面前痛哭流涕,不停地祈祷。

萧昭业暗暗举起屠刀的是尚书令萧鸾,他的特点就是“无情”,一辈子就像个职业杀手。萧道成临死前,千叮咛万嘱咐儿子不能相互残杀,可是自己的儿孙全被萧鸾杀光了,也许这是冥冥之中对萧道成屠杀刘氏后人的一种报应。

第一、除掉宠臣

萧鸾是萧道成的侄子,很小时父亲死了,由萧道成抚养,论辈分他是萧昭业的叔叔。

武帝萧赜病重时,因为太子死得早,皇位就有两个人选:1、太子的弟弟萧子良,声望很高;2、太子的儿子萧昭业。

萧赜时而昏迷、时而清醒,萧子良的心腹王融趁机发动兵变,控制了皇宫。千钧一发之际,萧鸾带兵赶到,把萧昭业扶上皇位,杀死王融。一年后,萧子良在抑郁和恐惧中死去。

算起来,萧鸾还是萧昭业的大恩人,但看着这个小混蛋越来越不像话,心里也急,苦口婆心地劝他。萧昭业像吸冰毒似地玩得正嗨,根本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萧鸾意识到他已经成了“中毒”太深的疯子,把天下搞得人心惶惶,萧鸾决定为民除害。

网络配图

正式动手之前,先杀几个人投石问路,试探一下萧昭业会不会跳起来。他让几个大臣联名上书,请求诛杀杨珉之。萧昭业哪能舍得杀这个娈童,把奏章留着不发,装呆。萧鸾料到他这一招,又派心腹萧坦之等人走进皇宫,义正言辞地劝萧昭业要以国事为重。

何婧英和皇帝坐在一起,一边听一边梳妆,听到萧坦之的话,急得哭着说:杨郎年纪轻轻,能有什么罪,陛下千万不能枉杀啊。

萧坦之对萧昭业说:皇上,这事有隐情,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萧昭业只好对何婧英说:你先暂时回避片刻。

何婧英气在心里,怏怏地走了出去。萧坦之说:外面都在传杨珉之和皇后有奸情,不可不杀。

萧昭业无奈点点头。萧坦之一见,赶紧跑了出去,飞马报告萧鸾。萧鸾早就准备好了,立即抓拿杨珉之,处于死刑。

过一会儿,萧昭业要吃后悔药,写了一份手诏,对左右说:快去找萧坦之,赦免杨珉之。但杨珉之被斩首的消息已传进宫中。

何婧英听到后失声痛哭,这时,旁边一个小太监见她慢慢缓过气后,悄悄地说:大家都在说,杀杨珉之是徐龙驹的主意,他向皇上密报你和杨珉之有私情。

何皇后怒火中烧,跑到萧昭业面前,哭着要求杀掉徐龙驹。

网络配图

此时,朝中也有多个大臣弹劾徐龙驹,萧昭业只好下令处死自己最宠信的太监徐龙驹。

第二:杀掉皇帝

萧昭业突然醒悟过来,背后肯定是萧鸾在捣鬼,这个叔叔想谋反了。

萧昭业找到何婧英的堂叔何胤商量,要不要先下手为强。但何胤整天吃喝玩乐、花天酒地,一听要杀人,吓得脸色发白,说:萧鸾反迹未露,皇上不要轻举妄动。

萧昭业又找到萧坦之,问:外面传言萧鸾打算废我,是真的还是假的?

萧坦之是萧鸾的人,平静地答:萧鸾忠心耿耿,怎么可能做出废天子这样大逆不道的事,一定是妇女小人的谣言,不能相信。

萧昭业从此还是天天疯玩。几个月后,他在寿昌殿和霍氏裸体相对而坐。突然听到外面有吵杂声,感觉不妙,让太监到外面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太监回来报告说:看到几百个人,全副武装,冲进来了。领头的正是萧鸾的另一心腹萧谌,萧昭业跑到另一爱姬的房里,拔出剑自杀,下不了狠心,只是划破了皮。包扎完脖子的伤口后,又坐小车出来。

萧谌冲进来的时候,宫中侍卫将士都拿着剑盾准备抵抗,萧谌说:我要找的不是你们,不要乱动!

侍卫正在犹豫,萧昭业出来了。他们急忙向皇上请示,萧昭业一言不发,掉头就往门口跑。逃到外面时,被追兵杀死。只活了22岁,做皇帝才一年。霍氏和其他宠妾都被斩杀。萧鸾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诏,追贬萧昭业为郁陵王,废黜何婧英为郁陵王妃,何婧英从此下落不明。

萧鸾接着立萧昭业的弟弟萧昭文为皇帝。自任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扬州刺史等。萧昭文不仅是没有权,就是起居饮食,也要先向萧鸾汇报。一次,萧昭文要吃蒸鱼,厨师说没有得到萧鸾的指示,就不给吃。只过了三个月,萧鸾又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诏,废黜萧昭文为海陵王。萧鸾即皇帝位,史称齐明帝,不久毒死萧昭文。

第三、赶尽杀绝

网络配图

萧鸾如今大权在握,变成了一个恶魔。他先把武帝的儿子全部杀光,最小的只有7岁。接着又不放心,再把高帝萧道成的儿子们全部杀光。也许心理压力太大,他每次杀人前都有个奇怪的举动,一定要焚烧香火,跪在佛像面前痛哭流涕,不停地祈祷。

498年,他只做了4年皇帝就病重,死之前担心儿子的位置不稳,又杀死了众多位高权重的大臣。把太子喊到床边,谆谆教诲说:当年我杀萧昭业,如果他动作快点,奋起反击,那掉脑袋的就是我啊。所以你看到哪个不放心,立即下手,千万不能落在人的后面。

说完,才放心地闭眼去了,活了47岁。16岁的太子萧宝卷即位,是南齐的第六任皇帝,史称东昏侯,他是一个“情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官二代”杜甫 曾在打猎和唱歌中度日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从杜甫晚年这些回忆的诗里看,这段时间他过得相当轻松自在,好像就是在打猎和唱歌中度过的。网络配图712年的春天如常降临,河南巩县的一户人家一个男孩呱呱坠地。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曾经写道,一家子生了个男孩,人们来贺喜。这个说,这个孩子将来要升官的;那个说,这个孩子将来要发财的……说到底,没有人

  • 一代枭雄曹操老抢别人老婆:理由令人震惊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时代,曹操作为最大,最强的枭雄,平吕布,灭袁术,战袁绍,杀张绣可谓气势磅礴!但是,曹操有一个爱好,就是灭掉对手后,直接抢夺别人的妻子,而且乐此不疲!这到底是为什么?真相是什么?图片来源于网络“审美上来说”无论古代,现代,对美女的评价不仅仅是漂亮,而是要有韵味!在当时,女子结婚太早一般13岁就结

  • 嘉靖帝如此尽孝:为给其父弄个称号大兴冤狱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以孝治天下,孝子在社会上受到普遍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说,嘉靖与杨慎,都是堪称楷模的孝子。嘉靖不惜大兴冤狱,也要为其父兴献王弄一个皇帝称号,杨慎不惜以身殉国,也要坚持父亲杨廷和议定的大礼。世上事怕就怕“认真”二字,遗憾的是,嘉靖与杨慎都认真过了头。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开篇引用的那首《临江仙》,想

  • 唐宣宗李忱为何要装疯卖傻36年才能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李忱原名李怡,他虽然是宪宗的亲生儿子,后也被封为光王,但却是庶出,母亲郑氏只不过是一名身份卑微的宫女。由于母亲地位卑微,光王李怡出生后自然享受不到其他亲王那样的荣宠,只能在一个无人注目的角落里孤独成长。所以他从小就显得落落寡欢、呆滞木讷,往往终日而不发一言。长大成人以后,这种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

  • 唐宣宗为抗拒诱惑竟然要毒杀最心爱的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江山与美人似乎是一个不可得兼的两难选择,选择江山就不能选择美人,选择美人就必须舍弃江山。我们今天要讲的唐宣宗的故事,为了定心与江山社稷而将诱惑斩尽杀绝。图片来源于网络唐宣宗毒杀女艺人唐宣宗,是一个知名度不高的皇帝,生活在唐朝后期,前面提到的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是他的五世祖。唐朝后期出色的皇帝不多,他就算

  • 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大将丁奉:会用“行为秀”麻痹敌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丁奉鼓劲说:弟兄们,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说完,他脱掉盔甲和衣服,一个老人家赤膊着身体,在寒风中奋起兵刃,也真够拼的。但魏国将士们并不觉得这是拼,都觉得是一场滑稽戏,站在船头上取笑。网络配图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记得诸葛亮祭东风这一细节,周瑜妒忌孔明,想趁孔明在祭风之际除掉他,派了两名大将带领一百

  • 诸葛亮自身存在致命缺陷! 导致蜀国率先亡国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可谓是第一大谋士,善于用兵布阵,刘备依靠他,便从一个兵少将寡的小诸侯,慢慢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建立起了蜀国政权。然而,诸葛亮本身却存在一个致命缺陷,以致蜀国最终便因他日渐衰落,率先亡国。大诗人杜甫有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缅怀诸葛亮的。的确,诸葛亮复兴汉室的雄心令

  • 宋徽宗因发明什么而自称有道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一日,徽宗让宰相李纲欣赏自己的“瘦金书”。李纲言字体太瘦。宋徽宗道:“朕新创字体,名曰瘦金体,如果推行全国,一年能省很多墨水,如何?朕不愧是有道明君!”中国历史上,要数宋朝人最爱读书,整个大宋王朝读书成为时尚,连皇帝也不例外,完全是读书人的天堂。其实,风流儒雅的宋朝人,不只爱读书,而且很幽默。网络配

  • 朱元璋儿子居然死的这么惨?竟是自焚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代表人物,没想到他的儿子竟然一点都没有继承到他的优点,死的还这么惨,他就是朱元璋的第八子朱梓,据说最后是与王妃一起自焚烧死的,下面小编带你看。网络配图齐恭王朱榑(1364.12.23-1428年),明太祖第七子,达定妃所生。洪武年间曾参与北征,因此以军功自傲。明惠帝意欲削藩,

  • 阖闾的奇葩死法!征战一生的皇帝竟死的窝囊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阖闾 (?-前496),春秋末期吴国国君,著名军事家,春秋时期最强盛的霸主之一。他于公元前506年率领3万吴军大败几十万楚军,攻入楚国都城,致使楚国自此一蹶不振。那么,就是这样一位战争狂人,又为何会死于征战之中的呢?吴王阖闾九年(前504年),阖闾听从伍子胥和孙武意见,发兵攻打楚国。楚国得知情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