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风云: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七个国家?

历史风云: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七个国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793 更新时间:2024/1/20 23:39:15

导读:战国时期是指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经过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就在这时有七国逐渐雄起,那么战国七雄都有七个国家呢?

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l年)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后期,仅剩下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分别为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合称为“战国七雄”。

网络配图

1、战国初期

春秋末年,经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战国早期,秦国、燕国实力较弱,比较强大的是晋、齐、楚、越四国。

齐国自公元前481年田氏子杀齐简公,专齐政,形成“田氏代齐”的局面,公元前473年吴被越所灭,晋国经过六卿之间的兼并,公元前453年,形成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局面,号称“三晋”。

三晋在战国初期最强大,常常联合兵力进攻其他国家,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策命三晋为诸侯,楚国在春秋末年被吴国入侵,国力受创,至战国初年开始恢复,在南方称霸。

2、战国中期

至战国中期,逐渐形成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争雄的格局。

最初,魏国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下逐渐衰落下去,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称雄江南,更于前306年乘越国内乱的时候灭掉越国,攻占了长江下游,并设江东为郡,成为六国中疆域最广。

赵国与韩国亦攻灭周边小国,并于公元前367年,乘周内乱,把周分裂为西周(以王城为都)和东周(以巩为都)两个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各国中只有燕实力仍较弱。

网络配图

由于秦孝公商鞅推行变法的成功,秦国渐成为西方强国,而东方的齐国也在齐宣王经营下日渐强大,秦、齐成为西方与东方两大强国。

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44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前353年)和马陵之战(前341年)中两次负于齐国,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会徐州相王”。而秦国也乘机尽并魏国河西之地,迫魏国迁都至大梁。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

各大国纷纷拉拢别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这两大东西对峙集团的斗争,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先后制服韩、魏,重创楚国,攻灭巴蜀,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赵亦实力较强,赵武王曾实行“胡服骑射”,图灭中山和攻略胡地。

3、战国晚期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由于秦国的势力逐渐庞大,秦王统一天下的野心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在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成了合纵政策,以团结之兵来对付秦国。

之后由于秦王乘着势力,利用技巧向各个国家击破,使得五国团结分裂,导致全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

楚违背纵约,与齐断交而与秦结盟,被东方五国孤立,后秦背盟攻楚,并在两国盟会中俘虏楚怀王,至楚顷襄王时,秦军攻陷楚郢都,楚国自此一蹶不振。

网络配图

齐在齐湣王时,肆国势强盛,侵燕灭宋,结果燕昭王组织五国联军向齐国反击,齐几乎亡国,后经大将田单收复失地,但国力大衰,之后采取亲秦政策。

赵胡服骑射,灭中山,战国后期为三晋中国力最强盛,但后来在长平之战,赵军被秦军打败,四十万赵军被秦军坑杀,赵自此无力抗秦。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乘势各个击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最终经过十几年的休整,秦国开始统一全国的战争,至公元前221年,消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由一个诸侯割据称雄的邦联制国家转变为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何王莽篡汉被视为大义不道的千古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即新始祖,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称“始建国元年”。网络配图王莽在朝野的广泛支持下,登上了最高的权位,开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王莽是篡位者的代表人物,背负了千载骂名,但王莽是否真的不可原谅呢?王莽

  • 风流皇帝朱翊钧:一夜连进九次洞房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皇帝大都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已经成为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事情,但是,对于一天连娶九个媳妇的风流皇帝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这个风流皇帝就是明朝的神宗皇帝朱翊钧。由于明神宗年号万历,因此也称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明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时方六岁。隆庆六年,穆宗驾崩,十岁的朱翊钧即位,

  • 历史的印记:慈禧对中国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慈禧虽然没有称皇称帝,但是其手中的权力非常大,几乎可以说是国家的最佳统治者。小编今天不是要说慈禧怎样掌权控权,而是要说一下慈禧对中国有哪些贡献。网络配图我们结合历史来看,就可以发现慈禧确实有才,并且是有大才。咸丰帝在避难热河时去世,当时同治帝年幼,朝中有肃顺等托孤重臣把持。慈禧果断和咸丰六弟恭

  • 揭秘: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中国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其实在早期社会,中国已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有了联系。例如徐福东渡,郑和下西洋都很好的使中西方文化得到了融合。在历史的演进中,中国的一些名人也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孔子孔子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汉代已有人称孔子为“素王”。清代统治者封给他一个称号:“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概是

  • 揭秘:为什么古代的名将都难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中国古代有许多有名的将士,他们传奇的事迹被后人当做典范。可是这些只是他们光鲜的外表,这些名将虽享受过奢靡的生活,但是最后都没能得到善终,这是为什么呢?网络配图历史上“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不断重演春秋名将伍子胥被奸臣所害;战国名将白起“死而非其罪”;汉朝名将韩信、彭越、英布被汉

  • 关羽兵败荆州后 被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挥霍"的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人生的大半辈子在《三国演义》中如同神一般的人物,可是荆州之战,从高高的“神坛”一下子掉落悬崖,摔得死死的,此战不仅令荆州的基业沦丧,以致于蜀汉的战略意图大受影响,还因此使蜀汉损失了大量的人才。网络配图公元221年,刚刚即位的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名,尽起蜀汉精锐东征孙权,不过,军事才能十分低下的

  • 在曹操和刘备的夹缝中 孙权被迫发展了祖国两个宝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整个《三国演义》中,这是曹操势力和刘备势力并列称雄的时代,你来我往,互相征战,在这个时代中,三国的另外一个主角—孙吴的势力,往往被忽视。网络配图在乱世之中,谁不想一统天下,登上皇帝宝座?刘备势力想,故而以一州之地北伐中原,一时的声势甚至比孙吴还要厉害。经过数次北伐,无论是从荆州方向,还是从合肥方向

  • 他34岁拒绝董卓的封官 62岁打遍三国无敌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曹操怎么如此迂腐,有官不做。其实这反而表现出曹操非一般的智慧和远见,试想,一个不仁不义的犯上作乱者,他的功业能长久吗?跟着一个随时又可能被群起而攻之的老板做事,还不如趁早撇清关系的好。网络配图一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十常侍中的一员。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虽说是宦官之后,但到底

  • 三国第一悲剧猛将 28岁达到巅峰38岁脱下战神铠甲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吕布是东汉末期政局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终结了董卓对东汉朝廷的控制,在客观上为关东势力集团提供了机遇,并最终形成了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的局面。网络配图一在这名人辈出的时代,作为一个悲剧型的英雄,吕布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迹。在他第一阶段与他有密切关系的三个人,即丁原、董卓、王允

  • 手握世界最强“航母”朱元璋为何不敢动日本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甲午海战、马关条约、南京大屠杀……中国跟日本有着说不清的恩怨情仇。如果当初朱元璋攻打日本的计划付诸实施,也许……中国与日本在地理上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邻邦,历史上有过漫长的蜜月期,如汉唐。也有过水火不容的时候,后者最典型的莫过于元朝时忽必烈的两征日本,其声势浩大,规模可谓空前。但恐怕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