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和珅被赐死后,嘉庆是怎么对待他儿子的?

和珅被赐死后,嘉庆是怎么对待他儿子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89 更新时间:2024/2/3 17:33:44

在咱们的印象中,乾隆朝的巨贪和珅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贪婪、奸诈、油滑。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回归家庭,却是个十足的好丈夫、好兄长、好父亲。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有一点十分地让人匪夷所思,在和珅的家庭中,不仅和珅如此,其他人也是如此,个个有情有义,全没有豪门府邸里的勾心斗角、尔我诈。

从这个角度讲,很难将和珅定义成一个“坏人”。

了解了这一点,再来看和珅儿子丰绅殷德,他的心路历程以及人生命运才会显得真切。

和珅虽然妻妾成群,但只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丰绅殷德,另一个则早早地就夭折了。在这一点上,老天爷看来始终是公平的,从不会让一个人把福分占全了。

钮祜禄·和珅

丰绅殷德是和珅嫡妻冯霁雯所生。和珅的这位结发妻子是名门出身,其祖父英廉是乾隆朝的重臣,担任过户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想当年,正是因为英廉觉得和珅可塑、可期,这才将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了和珅。

从事后看,英廉的眼光是真的好,抛开和珅后来的贪污腐败,他对冯霁雯是真的好,而且是好了一辈子,无论默默无闻,还是得势发迹。

而名门之后冯霁雯也是一位标准的贤妻,和珅未得势,她含辛茹苦,和珅得势,她仁义宽厚。虽说冯霁雯四十九岁时就离世了,很不幸,但此种不幸又是一种幸运,因为她避开了随后的家破人亡,一生虽短,但始终生活在和谐、富贵、美满中。

有这样一个家庭,有这样一双父母,丰绅殷德无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这么说一点不夸张,在乾隆朝后期,甚至有这么一种说法,生在帝王家不如生在和家。

然而,丰绅殷德除了拥有这与生俱来的富贵幸福,还有世人难及的好运气。

据记载,丰绅殷德的长相与和珅几乎如出一辙,极为英俊潇洒,极受人喜爱,这其中就包括清高宗。当朝天子看到宠臣和珅有这么一个儿子后,不仅赐名“丰绅殷德”,而且把最为珍爱的十公主许给了他。

爱新觉罗·弘历

“丰绅殷德”具体是什么意思?说法不一但总逃不过富贵长久的意思。透过这名字应该能体会到,

清高宗

是真喜欢这孩子。否则他不会把最珍爱的十公主许给他。

说到这十公主,按清朝法制和满族习俗,只有皇后亲生女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品级相当于亲王;嫔妃所生或者由皇后收养的其他皇亲宗室之女,则只能封为“和硕公主”,品级相当于郡王。

但因为极为珍爱,

清高宗

在十公主十二岁那年,破例将其封为固伦和孝公主。除此之外,

清高宗

甚至还说过这样的话:“汝者为皇子,朕必应汝储也。”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既然

清高宗

如此珍爱十公主,为何要把她嫁给权臣之子呢?要知道权臣的结局多半都是家破人亡。或许只能这么说,

清高宗

是真心觉得这俩孩子般配,另外通过这样一桩政治婚姻,一来能更好地驾驭使用和珅,二来也可能是想为和珅他日留个后。至于十公主本人的幸福,虽不能尽善尽美,但终归不会差。

事实上也是,十公主和丰绅殷德不仅同龄般配,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式下嫁后的生活也十分地美满幸福。要说不好,只有一条,两人生的儿子也早早地夭折了。

但生活是具体的,幸福也是具体的,随着和珅在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被处死,和府被抄家,十公主和丰绅殷德的幸福也就慢慢地滑向了不幸。

固伦和孝公主

因为十公主,丰绅殷德在父亲刚被处死时,虽受波及,但处境并不算太糟糕。

清仁宗发下上谕:“

丰绅殷德系固伦额驸,且公主平日最为皇考所钟爱。自应仰体恩慈,曲加体恤。若此时将丰绅殷德职衔斥革,齿于齐民,于体制亦觉未协。和珅公爵系因拏获王三槐所得,应照议革去,著加恩仍留伊伯爵,即令丰绅殷德承袭,在家闲住,不许出外滋事。

如果丰绅殷德一直能享受这个待遇,应该说他和十公主的幸福生活还能勉强维系下去。但帝王从来都是无情人。这个政敌的儿子总不能这么清闲,于是

赏给散秩大臣衔,当差行走。

其实这就是对丰绅殷德的变相打击。

对此,丰绅殷德一定是有所感知的,加之因父亲惨死产生的挥之不去的怨恨,接下来的丰绅殷德一定会有所反应。他

以守孝为名,他离开十公主,到父亲的坟地守坟去了。守坟期间,丰绅殷德将自己沉入了侍妾的温柔乡,纵情酒色,而且还生下了一个女儿。

作为富贵温室中长大的公子哥,丰绅殷德终究不会做出什么狠事来。随着怨恨的平息,他慢慢地又恢复了常态,又开始出来当差。

但处在墙倒众人推的残酷现实下,你想努力地活下去,他人往往不给你这样的机会。就在丰绅殷德在仕途上重新有所起色的时候,一场针对他的诬告猛地就向他袭了过来。

爱新觉罗·颙琰

嘉庆八年(1803年

)

八月,固伦和孝公主府长史奎福告“丰绅殷德演习武艺、与父报仇,并欲毒害公主及将侍妾带至坟园,于国服内生女

等罪。子虚乌有的谋反诬告,再加确有其事的国服期间与侍妾厮混生女,这等于是给清仁宗送上了一个十分好用的把柄。最终,丰绅殷德被革去公衔及所管职任,在家圈禁,闭门思过。

帝王的刀子一旦举了起来,再放下就难了。就这样,两年多之后,

清仁宗

又给了丰绅殷德一刀。

嘉庆十二年(1807年)正月,调为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十二月,赏给伯爵衔,离京赴

乌里雅苏台

军中任职。但

固伦和孝公主不能随同前往。这就是万里发配。

挨了这一刀后,丰绅殷德基本就算走到了人生尽头。

荒蛮之地,痛苦难宣,不久,丰绅殷德就彻底垮掉了。三年后,在十公主的苦苦哀求下,

清仁宗

给了个面子,允许丰绅殷德回京养病,但此时的丰绅殷德再也缓不过来了,回京两个月后,便死了。只有三十五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司马炎的第二任皇后杨芷为何死得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炎几个皇后,司马炎死因,司马炎死后

    司马炎的第二任皇后皇后杨芷乃是中国历史上命运最为悲惨的皇后之一。她被自己的姐姐,也就是司马炎的第一任皇后杨艳推上皇后宝座,相貌出众、贤良淑德的她本无过错,奈何自己的父亲杨骏在司马炎去世之后,与继位的晋惠帝司马衷皇后贾南风争权,杨芷因此遭受牵连,最终被废为庶人,竟然被活活饿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

  • 魏明帝曹叡的第二任皇后,明元郭皇后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睿之后谁继承皇位,曹睿的郭皇后是谁,曹睿为什么杀郭照

    曹叡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十三年,谥号明皇帝。史学家们对于魏明帝曹叡的评价很有争议,沉迷酒色之好就是其中抨击他的一个重要内容,他曾借由为士兵征妻的名义,广采众女以满足自己的私欲。虽然曹叡的后宫人数众多,但是他只有过两位皇后,明元皇后郭氏就是她的第二任皇后。郭氏是西平郡西都县人,父亲郭蒲,母亲杜氏

  • 孙权真的是忘恩负义之人吗 孙权称帝为何无视孙策的追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权称帝的帝号,你帮助过的人忘恩负义,老三国孙权称帝是多少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权追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无论是东汉朝臣还是地方豪强都掀起了争夺土地、占山为王的斗争。在一番恶斗之后,唯有盘踞汉中地区的刘备、自立为魏王的曹操和割据江东的孙权三人权势大兴,形成了当时东汉末年“三足鼎立”的局面。由于《三国演义》和翻拍电视剧的影响

  • 曹丕册封孙权吴王 孙权称帝后为何还用吴作为国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丕孙权刘禅,三国吴王是谁,孙权画像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权国号,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封孙权吴王的曹丕还以汉朝册封的魏王之魏为国号呢。曹操和曹丕的魏王名义上都是汉献帝封的,转头曹丕就让汉献帝禅让了,自己当了皇帝。220年,关羽北伐失败,大本营荆州也被孙权抢了,最终被俘丧命。这让刘备和孙权彻底翻了脸。当年,曹丕登基建立魏国。魏国

  • 刘备和曹丕都有称帝的理由 孙权又是以名义称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和孙权谁先称帝,曹丕称帝后多久孙权称帝,曹丕和刘备哪个先称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权称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古代都崇信名正言顺,比如说对外征战,都会寻个借口,以示自己法理上的正义地位,而称帝建国更是如此,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也是以暴秦无道为由竖起的反旗,虽然大多的借口只是用来安慰自己的谎话,但统治者还是寄希望于能这种方式能防止百姓及后世对

  • 历史上真实的雍正是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心狠手辣,历史上真实的雍正,雍正为人如何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帝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宫剧里的皇帝,就属乾隆最忙,这边忙着铁三角朝堂斗嘴,那边忙着六下江南的。抽空还来一波文字狱弄出来了萧剑小燕子,可谓是养活了一大批演艺圈编剧,妥妥的满清皇室代言人。但是他这么潇洒可不全是凭着自己的能耐赚来的,严格意义上来讲他的很多财产

  • 诸葛亮将自己的所学交给三个徒弟 他们的能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弟子有哪两个,诸葛亮一生所学,诸葛亮庞统师傅是谁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的徒弟,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诸葛亮是三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民间久负盛名的千古名相之一,在所有的三国人物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绝对是最多的,也是流传最广的,他是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功臣之一,更是辅佐刘禅保护蜀汉江山的重臣。在他执掌蜀汉相权的11年时间里,先是消

  • 皇甫嵩和张温早知道董卓真面目,为何最后没有除掉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皇甫嵩卢植朱儁三人,三国演义张温,张温与谁私通书信被董卓杀害

    皇甫嵩和张温早知道董卓真面目,为何最后没有除掉他?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孙子兵法·地形篇》有云:“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这句话简单点说,就是慈不掌兵,为将者不能太娇惯宠溺下属,因为很多下属是喜欢蹬鼻子上脸的——骄兵悍将的养成,主帅要负主要

  • 在李承乾谋反前,唐太宗动过废除太子的念头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太子李承乾谋反,太子李承乾谋反事件,唐昭宗如果重用李克用

    很多人都不了解唐太宗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贞观十七年(643年),贞观第一位太子李承乾因为谋反计划泄露而被废,唐太宗晚年的失误乃至武则天的上台都与此有关。李承乾准备谋反计划的原因是他认为自己随时可能被废,所以准备谋反以自救。那么唐太宗到底有没有废除贞观第一位太子李承乾的想法呢?李

  • 历史上真实的包拯是何形象?真的是黑脸、额头有月牙?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的包公是什么样的人,包拯额头上的月牙怎么来的,在历史上包拯有后代吗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包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包拯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名臣、清官之一,而一提到他的形象,我们总会想到黑脸、额头月牙这两个明显的标记,然而不论史书还是考古发掘,均证明历史上的包拯乃是一个典型的“白面书生”。那么,包拯的形象,为何会发生如此剧烈的变化呢?从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