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皇子的命运结局:雍正继位杀了多少兄弟?

康熙皇子的命运结局:雍正继位杀了多少兄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832 更新时间:2024/2/8 13:08:36

康熙皇子的命运结局: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一书中,就“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好谀”、“任佞”等十项大罪,进行自辩,颁行天下。然而,事与愿违,欲盖弥彰,弄巧成拙,愈描愈黑,留下生动而曲折的历史故事。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雍正的上述罪名能否成立?让我们一一分析:

网络配图

雍正是否毒死皇父?

一种说法是:康熙帝是喝了胤禛送的人参汤被毒死的。这话从伦理、法理、情理讲,既悖于情,也不合理。从当时的具体环境、周围条件分析,既违背史实,也绝无可能。

雍正是否逼死生母?

《大义觉迷录》说:“逆书加朕以逼母之名。”看来当时雍正“逼母”说流传很广。雍正生母乌雅氏,生三个儿子:胤禛、胤祚(5岁死)、胤禵。传说:雍正继位后,将胤禵调回北京关押起来,他母亲想见胤禵,雍正不准,太后一气之下,撞死在铁柱子上。乌雅氏眼看亲生儿子胤禵被囚禁,作为皇太后能不生气吗?时人将雍正母亲的死同他囚禁胞弟相联系是很自然的事情。

雍正是否弑兄杀弟?

雍正帝继承皇位之曰,就面临着兄弟们的不满和挑战。康熙崩逝的噩耗传出,京城九门关闭6天,诸非传令旨不得进入大内。箭在弦上,形势紧张。当时年满20岁的皇子共有15人:即雍正的大哥胤褆、二哥胤礽、三哥胤祉、五弟胤祺、七弟胤佑、八弟胤禩、九弟胤禟、十弟胤誐、十二弟胤裪、十三弟胤祥、十四弟胤禵(祯)、十五胤禑、十六弟胤禄和十七胤礼。

大阿哥胤褆

网络配图

在太子废立中得罪皇父,被夺封爵,幽于府第。康熙帝派贝勒延寿等轮番监守,并严谕:疏忽者,当族诛。胤褆已成为一只不再见天曰的死老虎。雍正十二年(1734年)死,以贝子礼殡葬。

二阿哥即废太子胤礽

被禁锢在咸安宫。雍正仍不放心,一方面封其为理郡王,另一方面又命在山西祁县郑家庄盖房驻兵,将胤礽移居幽禁。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死去。

三阿哥胤祉

本不太热心皇储,一门心思编书,但也受到牵连。雍正即位后,以“胤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命“胤祉守护景陵”,发配到遵化为康熙守陵。胤祉心里不高兴,免不了私下发些牢骚。雍正知道后,干脆将胤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1732年),胤祉死。

五弟胤祺曾领正黄旗大营,后被封为恒亲王。胤祺没有结党,也没有争储。雍正即位后,借故削其子的封爵。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死。

七弟胤佑

雍正八年(1630年)死。

八弟胤禩

网络配图

是雍正兄弟中最为优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但是,“皇太子之废也,胤禩谋继立,世宗深憾之”。雍正继位后,视胤禩及其党羽为眼中钉、肉中刺。胤禩心里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继位,耍了个两面派手法:先封胤禩为亲王——其福晋对来祝贺者说:“何贺为?虑不免首领耳!”这话传到雍正那里,命将福晋赶回娘家。不久,借故命胤禩在太庙前跪一昼夜。后命削胤禩王爵,高墙圈禁,改其名为“阿其那”。“阿其那”一词,学者解释有所不同,过去多认为是“猪”的意思,近来有学者解释为“不要脸”。胤禩又被幽禁,受尽折磨,终被害死。

九弟胤禟

因同胤禩结党,也为雍正所不容。胤禟心里明白,私下表示:“我行将出家离世!”雍正哪能容许胤禟出家!他借故命将胤禟革去黄带子、削宗籍,逮捕囚禁。改胤禟名为“塞思黑”。

网络配图

“塞思黑”一词,过去多认为是“狗”的意思,近来有学者亦解释为“不要脸”。不久给胤禟定28条罪状,送往保定,加以械锁,命直隶总督李绂幽禁之。胤禟在保定狱所备受折磨,以“腹疾卒于幽所”,传说是被毒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恪悲剧人生:唐太宗立李恪为太子的残酷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资治通鉴》:(贞观十七年十一月)敕选良家女以实东宫;癸巳(十七日),太子遣左庶子于志宁辞之。.....上疑太子仁弱,密谓长孙无忌曰:“.......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上乃止。十二月,壬子(初六),上谓吴王恪曰:“父子虽至亲,及其有罪,则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汉已立昭帝,燕王旦

  • 揭秘:春秋霸主晋文公背后功不可没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晋文公重耳是一位大器晚成的春秋霸主,年轻的时候命运多舛,受庶母骊姬迫害四处逃亡,周游列国几十年最终在62岁登临君位。重耳之所以获得成功除自身努力之外,他身边如赵衰、狐偃等贤能大臣的辅佐功不可没,更加功不可没的是他身后几位善良贤惠的女子们。网络配图狄国女子——等你一万年重耳逃出晋国时没有归路,只好跑到

  • 揭秘:同治帝死后为何让陪葬皇后剖腹?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咸丰帝热河驾崩后,由他当时唯一的一个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继承大位,年号同治,第二年(1862年)为同治元年。网络配图同治即位后,尊封咸丰帝的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徽号“慈安”;尊封自己的生母、贵妃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由于慈安居于东宫,慈禧居西宫,历史上又将其称为东、西太后

  • 神乎其神的诸葛亮却为什么没能统一中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千古一人而已,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罗贯中为什么神化诸葛亮

    导读: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渲染的神乎其神,成为了众多人心中的偶像。在刘备死时,还将蜀国的权力交到了诸葛亮手中。可是尽管如此,诸葛亮也没能统一中国,这是为什么呢?作为神话般的三国英雄人物,以三顾始,以六出终,一生以统一中国、恢复汉室为已任,最后英年魂归五丈原,上影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猛将张飞并非莽撞人 精通谋略懂兵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从来不缺少勇将猛士,张飞张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个。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张飞不仅作战勇猛,而且还特别善于用兵。且不说别的,单是从“据水断桥、义释严颜、瓦口关智取张郃”等战斗经历看,就足以见得张飞绝不仅仅是一介武夫那么简单。网络配图那么,张飞的军事才能究竟从何而来的呢?我想,这不能纯粹地解

  • 历史疑云:诸葛亮为何一直坚持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诸葛亮曾多次北伐,为兴复汉室,完成统一大业。在228年至234年发动北伐曹魏的战役,共有五次,虽战果颇丰,但终因各种原因而退还。诸葛亮如此执着的坚持北伐是为了什么呢?首先,三国鼎立之所以能够形成,蜀汉之所以能够割据益州,和当时中原战乱之后,人口流失有很大关系。当时的大臣上奏时

  • 中国神童皇帝:康熙功绩无人可比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这个世界上总会有这样的人,无论多棘手的事情,在他那里都可以顺利解决。这个与家世无关,与付出无关,这是一种天赋。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神童,其实还真有不少。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些神童皇帝。网络配图聪明尽显,早夭的汉质帝汉质帝刘缵,其实本没有机会继承皇位,不过当时外戚梁冀,为了方便控制朝政,在年仅三岁的

  • 叱咤草原的霸主冒顿为什么要羞辱吕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冒顿是中原最大的威胁,他曾经是叱咤草原的霸主,他挥师踏遍了亚欧大陆,他的铁蹄所到之处,都能引起人们的恐慌。他是一个英明又有野心的霸主,也是草原上不落的太阳,他是匈奴族强大的靠山,是整个游牧民族新的标杆,他的出现改写了匈奴族的历史。网络配图冒顿的出现对秦王朝是个巨大的威胁,在匈奴开始发展起自己的势力,

  • 他素有贤名拥有三十万士兵为何却不夺权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历史上,秦朝是第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著名的短命王朝。很多人都认为如果当时继承皇位的不是秦二世胡亥而是素有贤名的当朝太子扶苏,相信秦朝的统治不可能仅仅只三代而亡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子扶苏姓赢,名扶苏,是秦始皇长子,去世于公元前210年。扶苏为人素有贤名,也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但是扶苏有一个致命弱点,

  • 历史上最不务正业的英雄:鲁肃竟是个败家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的天空中,英雄们,就如群星璀璨,高悬而不可企及。喜欢历史的一个原因,就是希望能在英雄的故事中寻找英雄的共性,学习之后,每个人也许就可以照猫画虎,英雄一番也未可知。可以肯定,英雄有很多常人无法做到的东西,但英雄也一定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特性。对比历史上无数的英雄人物,特别是我们喜欢的三国群雄,发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