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扶苏错失皇位被杀 扶苏真的很可怜吗

扶苏错失皇位被杀 扶苏真的很可怜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474 更新时间:2023/12/5 20:53:30

对长子扶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扶苏一点儿都不可怜,甚至可以称得上迂腐,顽固透顶的迂腐,以至于完全误解了秦始皇的意思,为什么这么说?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他已经40岁的年纪,40岁,现在当然还很年轻,但在古代,特别是平均寿命只有39岁的先秦时期,已经可以以老夫自居了。

秦始皇

既然以老夫自居,身体又大不如前,所以他想在自己有生之年,把该处理的事情都处理好,给下一代打好基础,据史书上的资料分析,秦始皇的性子有些急躁,任务重,性子急,时间紧,难免会在某些事务上犯下严重的错误。

这时候长子扶苏屡次上书,劝他对天下施以仁政,秦始皇虽然表面上生气,但实际上呢,他可能找到了纠正错误的方法,所以他对扶苏还是很欢喜的。

因为如果真的讨厌和不放心扶苏的话,他绝不会将扶苏打发到北方蒙恬军中监军,蒙恬什么情况?

三世为秦将,在秦军中有极高的威望,再加上北方30万秦军,都是秦军当中的精锐中。天下有哪个皇帝敢把不放心的儿子放在这么一个重要的位置,秦始皇如此安排,无非三个原因:

一:替扶苏拉拢人心,收拾民望;二:让他在军中建功,积攒资历;三:和蒙氏处好关系,取得军方高层人士的支持。

胡亥

可以说,基本上给扶苏把路铺好了,当然会有人说,秦始皇是有意把江山传给胡亥的,所以,最后一次出巡,才带着胡亥跟他一起走,对这一观点,最好的证据就是成书于西汉时期的《赵正书》,其中还有李斯的一段对话作为佐证,然而,且不说《赵正书》有无偏见,从常理及逻辑上分析,这个说法都是不成立的。

常理是什么?如果秦始皇打算把江山传给胡亥,又为什么要蒙恬辅佐扶苏,他这不是有意制造分裂吗,以秦始皇的聪明 ,他会这么干,常理上这是不可能的,那么,逻辑上呢?

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天下,在沙丘,即如今河北广宗病逝,沙丘什么地界,去北部边疆的必经之地,第五次,秦始皇已五十岁,其时已有“今年祖龙死”的传言,再加上他在沙丘之前的平原津,即山东德州平原县,黄河的一个渡口处就突然发病,而且还病得很重。

老人,又有死的传言,而且病得还很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秦始皇自己,也肯定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既然命不久矣,又跑到北部边疆干嘛?

《史记》上说,他相传位给扶苏,根据上述迹象分析,这种说法是很靠谱的,因为扶苏就在北部边疆,他想在临终之前,去北方看看,顺便给扶苏交代点事情。

扶苏

逻辑上看 ,这种分析是站得住脚的,综合情理以及逻辑,秦始皇想传位给扶苏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他想传位扶苏的重要原因就是,想用扶苏的仁纠正他的急。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或者为政之道,宽猛相济,从后世看,历代帝王都采用这种手段,这基本上是一种治理天下的规律。

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春秋时期就有君子不从乱命的说法,如果扶苏能明白秦始皇的良苦用心,接到赵高、李斯等发来的伪诏之后,至不济也应该听从蒙恬的建议,先去核实一下情况,如果情况属实再死不迟,可他呢,不分青红皂白,拔剑自杀。

他倒是死了个痛快,然而秦始皇呢,生前的种种良苦用心也随之烟消云散,难道这就是扶苏的孝。

需要说明的是,扶苏死后,蒙恬,作为他的同党也不久被杀,蒙恬死后,北方军团无人统领,一部分调到中原对付项羽等起义军,另一部分星飞云散,致使匈奴又看到机会,迅速发兵,“界于故塞”,使蒙恬多年的努力毁于一旦。

从这个层面讲,扶苏,误人害己,毁了大秦基业,还能说他可怜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灵帝封自己为“无上将军”,真正原因是?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真实的汉灵帝,汉灵帝皇后,汉灵帝之子

    纵观东汉一朝,汉灵帝刘宏无疑是颇为昏庸的一位皇帝。汉灵帝在位期间,继续宠信宦官,使得东汉朝政日益败坏,各种社会矛盾愈发尖锐。更为严重的是,正是在汉灵帝执政时期,东汉王朝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这无疑正式敲响了东汉一朝的丧钟。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尽管汉灵帝最终平定了黄巾起义,但

  • 刘备让马超镇守凉州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攻打孙权最后怎么样,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诸葛亮拿下凉州

    众所周知,刘备帐下有威震一时的五虎上将,即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五人(此处是根据《三国志》卷三十六《关张马黄赵传》)。在这五人之中,马超无疑是其中颇为特殊的一位。一方面,马超最晚投附刘备;另一方面,马超亦曾是群雄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当马超归附刘备后,却被刘备安排在了镇守凉州,史称“章武元年,迁

  • 盘点历史上那些已经是太子,却还造反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有谁谋反成功,清朝太子胤礽,历史上最悲催的太子

    太子这个称呼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听到,也都知道太子是我国古代君王对于下一代继承人的称呼。按照我们中国古代的传统来说,都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原则,也就是说只有皇后所生的大儿子才能够确立为太子。所以大部分确立为太子的人,都可以正当继承皇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但是事情总有不一样的时候。

  • 妃子生理期碰到点名侍寝,该如何处理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生理期抑郁症很严重怎么办,生理期前几天情绪低落,古代生理期怎么处理

    这篇文章我们要讲到一个令人难以启齿的话题,就是在古代社会时,如果嫔妃身上来月事了,恰巧被君王点名侍寝,她应该怎样避开?她们平时又是如何获得皇帝宠爱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讲到这个问题时,我们最好不要害羞切齿,因为多了解一些过去的历史,对我们个人眼界的开阔都有一定的作用,也更好

  • 韩信没钱没人脉,他是怎么脱颖而出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会玩的韩信从来不打自家的野,一个人如何脱颖而出,韩信50钱买女人是谁

    韩信是《史记》中刻画得较成功、且形象丰满的人物之一。在我们很多人的眼中,韩信就是历史上一个典型的军事天才,他凭借着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总而言之,韩信在秦末汉初的时候就是一位神奇的存在。当然了,与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形成对比的,便是他政治上的平庸。韩信缺乏政

  • 花甲之年投靠刘邦,郦食其在历史上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信投靠刘邦是哪一部电影,刘邦为什么怕吕后,郦食其给刘邦的建议是分封天下

    要说起历史上下场最悲惨的“谋士”,恐怕刘邦的谋士“郦食其”算一个了。说起郦食其,想必大家也都不陌生,他是刘邦手下的得力谋士之一,自幼喜好读书,富有智谋,却因家境贫寒,因此一直以来都是碌碌无为。为了谋生,他便跑去给人家当看门的门卒。即便衣食难寻着落,但郦食其的个性却非常的张扬,很多人都称他为“狂生”。

  • 戚夫人和吕后的关系为何会闹得这么僵?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夫人对戚夫人实施的,吕后为什么那么恨戚夫人,吕后怎么对付戚夫人

    过去我们在谈及刘邦的“戚夫人”和“吕后”时,总觉得戚夫人之所以被吕后迫害,就是因为遭到吕后的‘嫉妒’。她嫉妒戚夫人比自己受宠,嫉妒自己的儿子刘盈没有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更受刘邦的喜爱,因此在她掌权之后,便杀害了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值得一提的是,戚夫人还被她斩断了四肢做成了“人彘”。但其实,并非只是简单

  • 秦始皇大胜匈奴后,为何选择修建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匈奴被打败去了哪,秦始皇陵为什么不敢挖,秦朝大将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众所周知,长城是我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它还是中原和草原的分界线,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了,一提起长城,我们大多数人肯定就会想到秦始皇,他当年劳民伤财,发动了近百万劳工去修筑万里长城。甚至一直以来,我们都会简单地认为,长城是由秦始皇时期才开始修建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

  • 赵匡胤50岁暴死,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离奇死亡,赵匡胤之死真相,赵匡胤的死因揭秘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刘恒是西汉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史称汉文帝,也就是“文景之治”的开创者,除了是一位帝王,也是一个孝子,他被封为代王,母亲则是薄太后,即使成为诸侯,但他对于母亲依然非常孝顺,薄太后生病三年,他就亲自照顾母亲三年,而为了母亲的安全,需要服用的药都要亲自尝过,确认没有危险之

  • 狄仁杰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个什么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狄仁杰为什么才三品,狄仁杰之四大天王高清,神探狄仁杰5在线观看免费

    629年,李靖总统诸将北征,以精骑三千夜袭定襄,打溃颉利可汗部,随后带领部队,攻打东突厥,收复大漠领土。“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提起狄仁杰,大家对他的印象大概就是那一句“元芳,你怎么看?”狄仁杰在唐朝担任了一个小小的官职,但是他将自己的小官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