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只是将吕不韦流放 吕不韦为什么还要选择自杀

秦始皇只是将吕不韦流放 吕不韦为什么还要选择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301 更新时间:2024/1/16 15:06:36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始皇吕不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一字千金”讲的是卫国商人吕不韦的故事,他为提高自己的声望,让自己的三千门客将所见所闻和各种见解编辑成册,汇编成《吕氏春秋》。吕不韦将其奉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并把这本书放在首都咸阳公布,并承诺如果有人能够在书上增加或者减少一个字,就赏赐一千金。大家畏惧吕不韦的权势,都不敢在书中有所增删。

吕不韦作为有名的大商人,一生都在谋划权势地位,他依靠自己的头脑和投资眼光成为富甲一方的商人后,又想要在政治上占据一地。他将目光投向在赵国当人质的异人,将自己的宠姬赵氏献给异人,又花费重金为异人买通关系,帮助异人重返秦国,并成为华阳夫人的嫡子。

跟随异人回到秦国后,他辅佐异人登上位,成为庄襄王,异人因吕不韦辅佐之功,命他担任宰相一职,并赐封他为长信侯,管辖河南10万户。待到年幼的嬴政即位后,吕不韦一跃成为掌握实权、权倾朝野之人。

他为保证自己的政治地位,与旧情人赵氏重新勾结在一起,赵氏垂帘听政,吕不韦则在前朝兴风作浪,年幼的嬴政在反抗前只能做个傀儡君王。随着嬴政势力壮大,吕不韦担忧与赵氏的奸情暴露,危及性命,便替自己找寻合适男宠替身。最终,吕不韦将目光锁定在嫪毐身上,他帮助嫪毐制造假太监身份进入内宫,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

没想到嫪毐并不甘心一辈子臣服于女人脚下,乞尾苟活,嫪毐利用花言巧语哄骗赵氏,不仅令其生下两子,还约定嬴政去世后就册立两个人的孩子为王。嬴政发现嫪毐与母亲赵氏的计谋后,残忍地杀害两人的孩子,并处理嫪毐一干人等。吕不韦作为帮助嫪毐进宫的人,不可避免牵涉其中,被嬴政罢官,贬到其封地河南。

吕不韦担任秦国丞相12年,辅佐两代君王,权势滔天,甚至一度成为秦国的实权统治者。回到封地河南后,吕不韦虽无宰相之权,但依旧毫不收敛气焰,出现门前宾客使者络绎不绝的景象。嬴政蛰伏多年,十分忌惮吕不韦的才干和军功。

他眼见远离朝堂的吕不韦依旧声望非常,甚至被其余六国争相奉为“上宾”,担忧吕不韦东山再起,威胁到自己的江山社稷。同时,吕不韦并未遣散自己门下的数千谋士门客,依旧花费重金养着他们。门客中不乏卧虎藏龙的有识之士,吕不韦认为自己留养门客是为秦国储备人才,在嬴政看来却是巨大的政治隐患。

如若吕不韦利用门客们和自己留在秦国朝中的政治势力,形成巨大的反动势力,定然威胁到嬴政的政治统治,造成局势动荡。吕不韦自然知道嬴政的猜疑和忌惮,在遭遇免职和流放之后,他预感自己嬴政会对自己赶尽杀绝。在他惴惴不安之际,秦王送来一封文书,这封书信将他引向死路。

文书中写道:“你对秦国有什么功劳,秦国赏赐你河南封地和管辖纳税十万户的权利。你对秦国有什么亲密的?被称为仲父。如此,现在将你和你的家属流放到蜀地吧。”书信表面上只是流放吕不韦和其亲属,吕不韦却从中得出嬴政的真正想法。嬴政明面上虽没有下令赐死他,而是将他流放到更远的地方。

但以吕不韦对嬴政的了解,他明白只有结束性命,才能消除嬴政内心的疑虑,保全自己的家人。因此,吕不韦看到赦令之后,喝下鸩酒自杀而亡。吕不韦选择主动自尽,而不是等待不知何时到来的死亡通知,他为自己的颜面保全最后一丝尊严。对于一生投机,鲜少失败的吕不韦而言,嬴政和他之间的死局,只有自己的死亡才能化解。

从富商到独揽大权的朝臣,再到被免职流放的罪臣,吕不韦的前半生顺风顺水,临近终点却遭受重创,落得个服毒自杀的境地,也是一场悲剧。《吕氏春秋》流传后世,是吕不韦留给后人最为珍贵的财富,历史上类似吕不韦的奸臣、佞臣,最终的下场大都令人唏嘘。

不可否认,吕不韦是善于投资和牟利的商人,也是头脑非凡的政治家,道路选择的偏差,是他失败的最终原因,可见古代政治权谋中的复杂性和变化多端。

参考文献:

《吕不韦列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哥舒翰命吗挡住了安史叛军,唐玄宗还强令出战,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安史之乱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安禄山攻占洛阳之后称帝,唐玄宗则在怒斩封常清、高仙芝后起用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哥舒翰进驻潼关之后据险而守,将安禄山叛军牢牢挡在潼关以东,然而次年六月,唐玄宗却迫使哥舒翰领兵出关,结果遭遇伏击惨败,潼关迅速告破,唐玄宗逃亡蜀

  • 东吴除了四英杰之外还有哪些可堪大任的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东吴将领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三国时期,东吴的军队数量不少,但对外战事却少有获胜,除了吕蒙等人对荆州的谋划外,东吴似乎在对外战事上没有什么建树,最让人无奈的就是孙权曾数次亲率大军攻打曹魏的合肥,却被张辽以数千兵力硬生生的挡下了下来,可见东吴在对外扩张战事上的

  • 韩信体谅屠夫表现大度 韩信最后为何弄的众叛亲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众叛亲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根据史书上记载,韩信被封楚王后,特意找到那位曾让自己受胯下之辱的屠夫,面对这样一位仇人,韩信非但没有惩罚屠夫,反而提拔他为中尉,让他从一位无业游民变成吃皇粮的中级军官。对此,很多人认为这足以证明韩信心胸非常开阔,但其实呢,韩信的这

  • 董和董允,三国时期的父子名将,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董和董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古代历史上,虎父无犬子,有很多父子均为名将,名留青史。对于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说到最厉害父子名将,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答案,比如马腾、马超父子,关羽、关平父子,夏侯渊、夏侯霸父子,孙坚、孙策父子等

  • 雍正赐死年羹尧却囚禁科隆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同为皇帝忌惮的大臣,为何年羹尧被直接赐死,而隆科多却只被圈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康熙六十一年,清朝皇宫内暗流涌动,因为康熙病情加重,太医束手无策,即使华佗再世也无力回天,康熙即将走到人生尽头。对于皇子们来说,既是难过之事,同时内心也会莫名窃喜,一旦康熙驾崩,皇位自然就

  • 诸葛亮死后,东吴上下孙权流涕群臣挂孝,是什么情况?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诸葛亮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诸葛亮死后,蜀汉向邻国东吴通报,东吴的反应是“吴主因丞相新亡,亦自流涕,令群臣皆挂孝”。就像联合国为周总理逝世而降半旗一样,这是一种高规格的礼仪。让我们奇怪,孙权与诸葛亮感情很好吗?他为何要这样?呵呵,感情好可以“流涕”“挂孝”;感情不好,

  • 卢绾和刘邦的关系那么好 卢绾最后为何要背叛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卢绾和刘邦,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起卢绾,那他与刘邦可不仅仅是发小这么简单,两人的关系是相当的亲密的。首先:两个人是街坊;史书的记载是同“里”,里就是街坊的意思。第二:两家是世交;卢绾的父亲和刘邦的父亲关系很好,是好朋友。第三:两人是同一天出生的。第四:两个人是同学,而

  • 萧规曹随到底是什么样的 曹参的能力真的不如萧何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曹参和萧何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经过了秦末以来多年战乱的摧残、再加之立朝之初的内部争斗,刚刚恢复国内秩序的西汉朝廷,面对的是一个满目疮痍、民生凋敝的局面,人口锐减、经济崩溃、内外交困:外有匈奴侵袭的威胁;内有外戚、勋贵和诸侯的矛盾。复杂的政局对朝中的

  • 论功劳曹参排行第二 汉初三杰中为何没有曹参的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朝曹参,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前202年,刘邦消灭项羽之后,谈及为何取得天下时说:因为重用了手下的三位良才,“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刘邦金口一开,瞬间让张良

  • 探索光绪帝身不由己的一生,背后其实充满强大的韧性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光绪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提到光绪皇帝,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悲惨。的确,身在帝王之家的光绪,一生都活在重重的身不由己中。原本他不是同治皇帝的儿子,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但是,同治皇帝早逝,没有留下子嗣。一手遮天的慈禧为了巩固她的影响力,于是选择了同治皇帝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