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体谅屠夫表现大度 韩信最后为何弄的众叛亲离

韩信体谅屠夫表现大度 韩信最后为何弄的众叛亲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623 更新时间:2023/12/22 22:39:54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众叛亲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根据史书上记载,韩信被封楚王后,特意找到那位曾让自己受胯下之辱的屠夫,面对这样一位仇人,韩信非但没有惩罚屠夫,反而提拔他为中尉,让他从一位无业游民变成吃皇粮的中级军官。

对此,很多人认为这足以证明韩信心胸非常开阔,但其实呢,韩信的这种做法,实在是不伦不类,非但不能证明他心胸开阔,也不能让他笼络人心,反而会让他失去人心。

因为,说句不好听的,这位屠夫恐怕就是典型的地痞无赖,他当年欺负韩信,不是因为韩信和他有什么深仇大恨,也不是他想要打抱不平或惩恶扬善,而是因为韩信无权无势无依无靠。

换句话说,这位屠夫欺负韩信,只是因为他喜欢欺软怕硬,像他这样的人,恐怕平时没少在乡里欺负那些老实百姓。

依照我们现如今的情况看,这位屠夫恐怕就是打黑扫恶的典型对象,如果把他抓起来,老百姓不说拍手称快,至少也会觉得非常开心,问题是,韩信却让这样一个人当上中尉,还称这位屠夫为壮士,就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事实上,如果这位屠夫,真有过硬的本事和才能,那韩信不计较个人恩怨重用他,还说得过去,但这位屠夫,显然就是欺压良善,如牛二之类的地痞。

因为,真正的壮士,是敢于去挑战比自己强的人,而不是躲在家里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

再退一万步说,如果这位屠夫真是个人物,在秦末汉初那个战火纷飞的乱世年代,他早就应该参军以命搏候,就算能力再不济,只要命好人不死,估计大小也能混个低级军官。

但是呢,当韩信回到淮阴后,这位屠夫还是屠夫,这几年一直躲在家乡,而且韩信派人去召唤他时,他立马就老老实实过来,连敢逃跑的勇气都没有,这足以说明这货就是个只敢躲在家里欺负老实人的渣渣而已,至于说拔剑上战场博取功名,那是想都不敢想。

对于这样的一个渣渣,真的够资格被称为壮士吗?

要知道,当年樊哙再鸿门宴上不惧生死而怒斥项羽,这才被项羽称之为壮士。现在这样一个地痞流氓,竟然被韩信称赞位壮士,真是可笑。

试想,当淮阴当地的百姓听到韩信授予那位无赖屠夫为中尉时,第一反应肯定就是:兵匪一窝!

甚至而言,对于韩信麾下的士兵们,当他们得知韩信授予这位屠夫中尉的官职时,也或或多或少感到心寒。

因为,好多士兵跟随韩信南征北战多年,可能也就只能混个低级军官而已,更不用说还有好多士兵,一辈子可能都只能是个士兵。

可现在,一个没有打过一场战,没有获得过任何战功,也没有任何足以让人称道的才能,甚至还是个声名狼藉的地痞流氓,竟然一下子获得一个中级军官的职位,这能不让大家寒心吗?

我相信,很多将士和士兵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都会对韩信失望之极。这样一来,等到关键时刻,他们真的会愿意坚定地站在韩信身后吗?显然不会。

本来,韩信是想通过重用屠杀来给树立自己起心胸宽阔的形象,但实际却做得很不到位,最终反而让自己背上了一个骂名,更是冷了众位兄弟的心。

对此,我们可以看下刘邦是怎么做的。刘邦在统一天下后,对于曾经有恩与自己的丁公,他选择将其杀死,但对于曾经数次差点杀死自己的季布,却给予重用。

刘邦这种做,一方面是想给大家灌输忠君的思想;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季布一诺千金,又骁勇善战,是个足以让刘邦麾下众将领都钦佩的人才,而丁公首鼠两端,完全为一己私欲行事,自然不值得重用。

刘邦的这种做法,这才是真正地树立自己宽宏的形象,也才是真正成熟的政治家,总而言之,真正知道什么人能为自己所重用,什么人能为自己所利用。

相反,韩信显然没有这种认知。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韩信确实不是一个大度的人,因为他自身的能力太强,所以必然会让他太过于自负,以至于想让他真正去礼贤下士、去虚心向别人请教,却佩服某个人,显然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为在他心里,那就是老子天下第一,别人都是渣渣。在这种背景下,你让韩信装出个大度的样子,最后只能装得是不不伦不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董和董允,三国时期的父子名将,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董和董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古代历史上,虎父无犬子,有很多父子均为名将,名留青史。对于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说到最厉害父子名将,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答案,比如马腾、马超父子,关羽、关平父子,夏侯渊、夏侯霸父子,孙坚、孙策父子等

  • 雍正赐死年羹尧却囚禁科隆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同为皇帝忌惮的大臣,为何年羹尧被直接赐死,而隆科多却只被圈禁,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康熙六十一年,清朝皇宫内暗流涌动,因为康熙病情加重,太医束手无策,即使华佗再世也无力回天,康熙即将走到人生尽头。对于皇子们来说,既是难过之事,同时内心也会莫名窃喜,一旦康熙驾崩,皇位自然就

  • 诸葛亮死后,东吴上下孙权流涕群臣挂孝,是什么情况?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诸葛亮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诸葛亮死后,蜀汉向邻国东吴通报,东吴的反应是“吴主因丞相新亡,亦自流涕,令群臣皆挂孝”。就像联合国为周总理逝世而降半旗一样,这是一种高规格的礼仪。让我们奇怪,孙权与诸葛亮感情很好吗?他为何要这样?呵呵,感情好可以“流涕”“挂孝”;感情不好,

  • 卢绾和刘邦的关系那么好 卢绾最后为何要背叛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卢绾和刘邦,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起卢绾,那他与刘邦可不仅仅是发小这么简单,两人的关系是相当的亲密的。首先:两个人是街坊;史书的记载是同“里”,里就是街坊的意思。第二:两家是世交;卢绾的父亲和刘邦的父亲关系很好,是好朋友。第三:两人是同一天出生的。第四:两个人是同学,而

  • 萧规曹随到底是什么样的 曹参的能力真的不如萧何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曹参和萧何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经过了秦末以来多年战乱的摧残、再加之立朝之初的内部争斗,刚刚恢复国内秩序的西汉朝廷,面对的是一个满目疮痍、民生凋敝的局面,人口锐减、经济崩溃、内外交困:外有匈奴侵袭的威胁;内有外戚、勋贵和诸侯的矛盾。复杂的政局对朝中的

  • 论功劳曹参排行第二 汉初三杰中为何没有曹参的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朝曹参,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前202年,刘邦消灭项羽之后,谈及为何取得天下时说:因为重用了手下的三位良才,“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刘邦金口一开,瞬间让张良

  • 探索光绪帝身不由己的一生,背后其实充满强大的韧性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光绪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提到光绪皇帝,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悲惨。的确,身在帝王之家的光绪,一生都活在重重的身不由己中。原本他不是同治皇帝的儿子,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但是,同治皇帝早逝,没有留下子嗣。一手遮天的慈禧为了巩固她的影响力,于是选择了同治皇帝的兄弟

  • 贺知章的一生有多精彩?体现了他怎么的人生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贺知章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唐天宝三年(744年)的一天,盛世的长安城里觥筹交错,文武百官聚集在一起,设宴送别一位86岁的老人回归故里。这位老人就是贺知章。很多人都说,贺知章的人生很精彩:36岁状元及第,由此开启仕途之路,最高官至三品。擅诗文、书法,“万条

  • 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有多大 商鞅最后为什么会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秦国和商鞅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秦国统一天下的原因,后世史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地理要素起作用,因为秦国位于传统关中粮仓之地,同时四边又有险峻的山川作为阻隔,又有人认为从先天八卦方位上,西北为乾卦,也是所谓生门所在等等。但秦国之所以可以得到最后的胜利,是和一个人密不可

  • 吕不韦曾权倾天下,为何最终下场悲惨?他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吕不韦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战国风云人物的名单上,少不了这样一个影响了历史进程的人,他就是吕不韦。吕不韦是一个头脑非常聪明的商人,也是一个具有远大见识的政治家。他对秦国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很长时间里,在后世的记录中,他更多是以负面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