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岳飞有谋反之心?只会打仗不会揣摩皇帝的心思

岳飞有谋反之心?只会打仗不会揣摩皇帝的心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964 更新时间:2024/3/23 23:53:34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南宋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他精通韬略,也精于骑射,并长于诗词、书法,其高尚品格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历代的人民所传诵。他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息的精忠报国情怀。他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人们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岳飞固然是个英雄,是个忠臣,是个爱国的好同志,他为国家在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身体素质很强,作战能力强。但是他只会打仗,不会揣摩皇帝的心思,总是扭着皇帝的思想去干。

网络配图

岳飞收回了故土要迎回徽宗和钦宗皇帝,而这样就会使高宗皇帝处于很不利的局面,所以高宗已在要求他回来,而岳飞显然不是这个意思。因此在这方面触痛了皇帝的心,相反秦桧的经验处处迎合皇帝的意思表示衷心,而岳飞又是掌冰大将,手握岳家军,又屡屡反对皇帝的某些思想,所以在一方面皇帝就起了杀他的野心,害怕他一不高兴造反。

还有一件事就是高宗在年轻逃亡的的时候因为害怕金兵吓到了失去了生育的能力,因而收养了当年太祖的后代为样子。而岳飞竟然在由此面见皇帝的时候提出要他立储的说法,而一个大将说这个连文臣都不敢提的意见显然是找死的。

岳飞在为人处事方面相当的意气用事,而且一直处于自信到狂妄自大之间徘徊,在处理与上级关系的时候相当的生硬。所以让奸臣秦会有机可乘,岳飞的死不能全抱怨皇帝的,也有他自己的原因,不会玩政治,在家上秦桧那混蛋的挑唆,所以岳飞被杀害是必然的。

杀岳飞的监刑官是杨沂中,杨家将的后裔,他对岳飞的评价是:岳飞太自负太能装了,谁的话都听不进去死了活该。

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一直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自古以来岳飞的含冤被杀一直令大家扼腕惋惜。有人提出岳飞是奸相秦桧所害,也有人提出岳飞是宋高宗所害,岳飞是否是冤杀那就要看他有没有谋反之心了。历朝历代篡权夺位、祸乱国家之人无非都是皇亲国戚和领兵大臣,外戚王莽、西凉董卓、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大宋赵家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是以武将的身份篡位夺取天下的,这也是宋朝历代皇帝对于掌握兵权的大将都会有防范的心理的原因。

网络配图

宋太祖赵匡胤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几位当年和他一起生死打天下的节度使们的兵权。恐怕也是担心他们谋反吧,这是历代帝王们所顾虑也是所害怕的。岳飞当时在朝内外的声望极高,甚至可以说是达到了他个人的顶峰,我们都知道有“功高震主”这么个成语。

尤其是北方的的老百姓,对岳飞是极其崇敬,当岳飞取得朱仙镇大捷时,百姓争相劳军,带着自己家的粮食喝酒肉,甚至很多人头上顶着香炉,焚香拜见。想想换作我们是宋高宗,知道这些情况后心里的震撼吧。岳家军是南宋最精锐的一支部队,从“岳家军”这个名号,我们就知道,这是岳飞自己的嫡系部队。汉朝名将周亚夫的军队曾经不听汉朝皇帝命令,只听周亚夫的命令,可想而知,岳飞的军队自然也只知道有岳元帅,不知道有宋高宗,至少是不听从赵构的亲自指挥。

假设岳飞真的要想造反,这支部队绝对会义无反顾,岳飞的长子岳云和女婿张宪都是在部队中重要将领,从指挥系统和领导层面讲,这也是宋朝皇帝所担心的。从兵到将都是自己的人,谁能保证不谋反?

岳飞与当时宋朝著名将领们关系极其密切,同时他的部队是当时最多的,也是最精锐的。他原来就是张俊的麾下将领,虽然他升迁很快,但是张俊还是对岳飞不错的。吴阶是西南、西北的最高将领,其功劳仅次于岳飞,甚至在韩世忠之上,他一个人驻守的防线,是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四个人驻守的防线同样重要的阵线。按道理应该能替代刘光世成为中兴四将之一,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最佩服的人就是岳飞,据史料记载他曾经送美女给岳飞,以表倾心结纳之意。

平定杨幺起义之后,岳飞给张俊和韩世忠各送了一艘楼船,甚至倒贴军费,为楼船配齐了兵刃器械。而且根据《百家讲坛中》北京高级教师进修学校讲师袁腾飞老师的介绍,宋高宗准备削减将领权力本来要先收拾张俊,张俊表忠心哭诉一阵,高宗心软了,就让张俊拉着岳飞整韩世忠,岳飞却私自通风报信,博得了韩世忠的感激之情(韩世忠找高宗要房要地,表示在杭州做老师乖巧的富人,高宗大喜,韩世忠躲过一劫)。

网络配图

这样岳飞等于是在全国的军事系统中建立了自己庞大稳固的“关系网”,不得不令皇帝和朝廷权臣疑心。同时岳飞的部队是大将中最多的,驻扎楚州的韩世忠有八万人,驻扎建康的张俊也有八万人,驻扎庐州的刘光世有五万人,吴阶则有七万人。而岳飞的部队多达十几万人,而且是南宋最精锐的一支部队。

以上的种种迹象表明岳飞确实有谋反自立为帝的能力,莫说是宋高宗,就是当时的任何一个人都会有这种猜测吧!事实究竟如何?岳飞是否谋反之心,是后人所不知,无论如何岳飞始终没有做出谋反的举动,这也为我们心中的英雄形象增添了一些筹码。

岳飞父子被秦桧以谋反罪名予以逮捕审讯,由于找不到证据而无审讯结果,最终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岳飞。“莫须”是宋朝的口头语,後来失传,是“难道没”的意思。

“莫须有”意为“难道没有吗?”所以有人认为,历史真相是韩世忠问秦桧岳飞是否有罪?秦桧反问:“难道没有吗?”秦桧作为一位大臣,不可能只以“不必要有罪”这种理由就可以杀害岳飞这样的名将,不合情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失街亭事件:诸葛亮谋略水平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诸葛亮被大家认为是一个传奇般的人物。在三国中,他凭借自己的智谋,为刘备赢得一次次战争,是最有谋略的军师。可是这只是小说中的形象,在历史中,诸葛亮的谋略水平究竟如何呢?先从街亭的重要位置说起,街亭乃一地名,位于秦岭西侧,街亭东北有一城,名曰列柳城,这两处地方互为呼应,是通往汉中的咽喉要道,是蜀军

  • 清代大将军年羹尧的故事:为何被连降十八级?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年羹尧十八岁从军,二十二岁便官居四品游击。在圣祖康熙南巡时,因参与擒获伪朱三太子护驾有功,被抬入旗籍,拨归四爷雍亲王门下。两次随康熙西征准葛尔,在乌兰布通之战和科布多战役中,凭着一杆银枪,出入于万马军中,如入无人之境。他武艺超群,勇敢善战,常在刀丛剑树中横冲直闯,出奇制胜。一次奉差征粮,他竟敢不顾性

  • 商鞅因何死在自己制定的法律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商鞅是秦国的改革家,他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为了保证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法律的监控下,商鞅身先力行,保证了每一次赏罚的分明。网络配图商鞅在逃离秦国边关前,想住旅店,店主说商君有令,住店的人没有证件店主要连带判罪。拒绝了这个逃犯。商鞅叹息道:“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这就是作法自毙的来由。“作

  • 和珅惊人贪污背后:因清朝执法过程不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有清一代,乾隆朝官吏贪墨之风尤盛,其时,不仅案件多发,婪赃巨大;据统计和珅家产相当于当时清政府的十五年财政收入。尽管乾隆帝屡兴大狱,而贪风愈盛,其原因为清政府执政过程中执法不一。图片来源于网络乾隆朝贪风之盛,从根本上说是封建官僚政治日趋腐败的产物,而盛世之下,官绅士子追求豪华生活的社会风气,也为官员

  • 千古奇冤:刘禅并非“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刘禅,刘备之子,刘备死后,成为蜀国的皇帝。刘禅在人们的心目是庸主的典型, "扶不起的阿斗 "成了对庸人的戏称。事实果真如此吗?纵观历史,刘禅就任蜀汉皇帝共计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帝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其中,诸葛亮辅佐刘禅11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在贤臣的辅助下做了30年的皇帝。由于种种

  • 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中杀了刘邦他最后会胜利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是没有假设的,但是人们往往就会罗列很多的假如,来设想事情会不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令人叹息,就连司马迁也将这个不是皇帝的人列为皇帝的队伍,为项羽的历史传记取名为《史记·项羽本纪》,“本纪”指的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也是东亚纪传体史书中帝王传记的专用名词,司马迁将项

  • 揭秘康熙帝的九阿哥经济来源来自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毒蛇老九在康熙众儿子中,九阿哥一直给人阴鸷的印象,其实毒蛇老九是雍正皇帝为他下的定义。网络配图其实但他本人颇有才华且善于经商,所以是诸皇子中最富有的。九阿哥从小就很聪明,能自学外语、喜欢发明,为人也相当重情义。九阿哥为什么这么有钱?九过去曾经得到康熙的批准,没收了权臣明珠家的数百万家产,他的太监何玉

  • 大明密史:史上唯一北伐成功的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蒙古铁骑入侵中国,南方汉人抵抗得最为猛烈。一百年后,将蒙元赶出中国的也是南人。那么明朝的建立究竟拥有哪些因素,明军又是依靠什么打败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军队呢?熟悉历史的读者或许知道,中国灭元的第一支武装力量——红巾军虽谋事于河北,但起事却在颍上。颍上现隶属于安徽阜阳县。红巾军的创始人是河北人韩山

  • 解答朱元璋杀光功臣 为何独独放过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惟独信国

  • 揭秘:王莽为何能够轻而易举的篡夺西汉政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汉初实行国家授田制度,按军功授田,创造了一大批大小地主和自耕农,并迅速安定了汉初的政治局面。国家授田制度是在地广人稀的背景下实施的,由于当时人地矛盾并不突出,再加上国家对小农经济的扶持,新立户者一般可以获得百亩左右的土地,即便存在不足,也不会相差太远。这个制度一直维持到吕后时代,还能够正常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