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清皇朝的头号“干爹”奕劻收得一群好“儿女”

大清皇朝的头号“干爹”奕劻收得一群好“儿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943 更新时间:2024/3/3 21:14:43

清末官场流行认干爹,其方法有二:

一是自己认大佬为干爹,做他们的干儿子,如盛宣怀李鸿章为干爹;

二是让妻女认大佬们做干爹,或者让她们认大佬的妻、母为干娘。如毓郎是民政部尚书善耆的下属,为了巴结他,让自己的夫人拜善耆母亲为干娘,当奕劻权势大了,他又让自己的夫人拜奕劻的五姨太为干娘,结果在奕劻主持内阁期间当上了军机大臣。

爱新觉罗·奕劻

在清末众多干爹中,地位最高的干爹是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之孙、首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奕劻因为在庚子之乱中表现忠诚,父子追随慈禧逃到西安,与列强交涉,列强答应不再追究对慈禧利用过“拳匪”的责任,算是立了大功,从此得到慈禧信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势熏天,一言可决定官员生死,因此许多官吏都想认他做干爹,其干儿子、干女儿满天下。在众多的干儿子中,最典型的代表是陈夔龙。

干女儿出力 干女婿出钱 奕劻收得一对好儿女

陈夔龙曾娶过三任老婆,前两个都是因病离世,最后娶的徐夫人是浙江的名门望族,上代共有7个弟兄,尽是科第出身。门楣上有“七子登科”的匾额。这位徐夫人为人大方,礼节也十分纯熟,在京城很快就同王公眷属混得面熟,旗门子的夫人(福晋)、格格,对这南国佳人特别亲近,很快,她和奕劻的三个女儿打得火热,以姊妹称呼,便时常在庆王府走动。庆王府奕劻的福晋看她乖巧,便认她做了干女儿,她自然就拜奕劻为干爹了。

陈夔龙

陈夔龙便是奕劻的干儿子兼干女婿,一时间红得发紫。陈夔龙搜刮了大量财富后,对干爹极为恭敬,每年收入的一半都要孝敬给干爹,除了送给奕劻好几万两银子外,还有大量的绸缎、药材、古玩等。奕劻一次假惺惺地对陈夔龙说:“太让你费心了,以后还是节省些吧。”陈夔龙恭恭敬敬地说:“区区薄利,略表儿婿敬意,又何劳大人操心?以后大人就不要管这些小事了。”一席话说得庆亲王一股暖流涌心头,从此对他更加疼爱有加。

陈夔龙老婆徐氏对奕劻也很会来事,常居住在奕劻府中,嘘寒问暖,投其所好。奕劻上朝都是这个干女儿为他亲手挂上朝珠,遇到冬天太冷,则必先将朝珠放入胸乳前捂暖好了再为干爹挂上,如此孝顺的干女儿,干爹自然喜欢得不得了。陈夔龙的忠诚得到丰厚的回报,他位高权重,最后官至封疆大吏——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清朝倒台后,由于陈夔龙在任上捞了足够多的钱,便不问世事,任谁来请,不管是袁世凯还是蒋介石,就是不出山,在上海租界做起了悠然自在的寓公,直到1948年逝世,享年91岁。

庆亲王府

庆亲王府富流油 金子银子往外走

有众多干儿子、干女婿、干孙子供奉钱财,庆王府短短两三年便富得流油,干儿子们每年都少不了冰敬、炭敬,干儿子进京或外放,都必须拜见庆亲王,每日其门庭若市。庆王府门房仅门敬每年就要收几十万两银子,对这笔钱,奕劻也不放过,他和门房仆人按比例分成。

1907年,刚升任首席军机大臣的奕劻过70大寿,大办庆典,从北京到地方的干儿子们纷纷来送礼祝寿。奕劻表面假惺惺地叫大家别送礼,但他早就秘密地备好几个礼簿,所收的寿礼现金共计50万两银子,物不下100万两银子,这次祝寿,仅陈夔龙就送了6万两银子的寿礼,后来因一个广东富豪送了10万两,名列第一,他又补送了4万两银子。奕劻的福晋等家眷在3天祝寿期,光打麻将就输掉了30万两银子。

钱多了得想法找地方存放,清末瑞士银行还没有进入中国,奕劻的办法是将钱分开存在洋人的银行,其中有笔60万两银子的存款分存在日本人在天津开设的正金银行,后来觉得不保险,又转存到老资格的英国汇丰银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朝灭亡原因之一:崇祯帝试图恢复明初的皇帝独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既然晚明充满了制度创新,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充满活力,那么它为何就这样灭亡了呢?套用当下的一个流行词,这些创新似乎就像“然并卵”一样。其实,历来对明亡的原因众说纷纭,有财政上的、军事上的、气候上的和瘟疫上的种种解释模式,但在魏阳看来,明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崇祯皇帝对访单和士大夫公论的抵制。当然,正如魏阳所

  • 揭秘:“大清第一炒作高手”左宗棠如何自抬身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揭秘的意思,揭秘网,揭秘那些破事

    在任何时候,一个人要想出名早,最好的办法是有“故事”,左公恰恰是这样的人。早在学生时期,左宗棠就“好大言,每成一艺,辄先自诧”。他每写完一篇文章,都要先自我欣赏一番:怎么写得这么好,难道真的是我写的吗?联系到后来左宗棠到军机处上班,读到李鸿章的奏折时,“每展阅一页,每因海防之事而递及西陲之事,自誉措

  • 纵横马上近四十年的曹操为何会无心也无力统一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丕为什么没有统一三国,三国时期刘备为什么统一不了天下,曹丕不死能统一三国吗

    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马上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若论原因,最直接是看军事,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以及汉中之役。其中赤壁之战前夕是他最接近统一的时刻。当时北方初定,荆州投降。被他视为心腹之患的刘备一路逃亡,

  • 蜀汉最忠烈父子与赵云庞统齐名 名字却被写错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庞统甄洛赵云可以组一队嘛,赵云法正庞统,刘备庞统赵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刘备兵败夷陵,蜀汉一方死伤无数。黄权降魏,后位列车骑将军,享尽荣华富贵。另有杜路和刘宁降吴。但是,也有人殉国全节,让叹息。讹传先主死于军中,吴夫人望西遥哭,投江而死,算是殉情。傅彤死而不降,算是殉国。傅彤是夷陵之战悲曲中一个高亢激越的音符。他主动请缨,在形势危急的时候,不顾个

  • 李元平自诩大唐名将第一人 面对叛将屎尿齐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为什么单雄信不投靠李世民,单雄信最后投唐了吗,李世民得力干将

    唐有“撒尿李元平”历史上有不少人自命不凡,认为自己天生奇才,放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有一番作为,但是一碰上战事,纷纷露馅,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典型的“带汁诸葛亮”。不过大唐,出了一个更稀奇的人物,人称“撒尿李元平”。李元平是李唐宗室,他的周围有一批爱吹牛的朋友,比如陶公达,张慈等人,为了扩大影响,他们

  • 杨广究竟是怎么死的?原来死于利欲熏心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广死是哪几,杨广死法,杨广死于

    其实,杨广还很怕死的,幻想能得到宽恕,他曾对萧皇后说:“痛痛快快地喝酒吧,不管怎样,朕不失为长城公,卿亦不失为沈后。”在兵变前,江南还曾传出一首童谣:“江水何冷冷,杨柳何青青,人今正好乐,已复戍彭城。”公元618年)4月10日傍晚,一片昏暗。江都城内的叛军开始行动了。冲在最前面的杀猪佬司马德戡,只见

  • 元朝为何尊儒重文:元朝尊儒重文的局面是由谁开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朝科举制废除的原因,元朝的文教政策,元朝儒学的发展

    自古良相难求。好宰相胸怀大局,治国安民,协助皇帝修平域内,是黎民百姓之幸,是国家社稷之运,是天下苍生之福。耶律楚材就是这样一位良相。在担任元朝宰相的权位上,他提出“以佛治心、以儒治国”的主张,以善意待天下,以大道行天下,以制度管天下,为中华文脉的延续和中华民族的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耶律楚材(1190

  • 戚继光如何选兵:行动伶俐的不要因关键时刻靠不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戚继光招兵四要四不要,戚继光练兵的地方在哪,戚继光对付骑兵的战术

    古往今来,要做好一件事情都很难。特别是需要许多人合作的事情,尤其难。最痛苦的,是一个聪明人面对一群猪队友,那种无力吐槽、无处哭诉的感觉,相信今天许多人都体会过。但是,事情还得做。你不动手,麻烦不会自己飞走。明代抗倭战争中,就有这么一个中层干部,面对重重困难,不气馁,不退缩,苦干实干加巧干,最终拉出了

  • 秦良玉: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个载入正史的女元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代女将秦良玉生平,一代女将秦良玉,明朝女将军秦良玉照片

    秦良玉(1574-1648),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末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清名将,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花木兰”,也是在中国历史上唯一正式被列入“国家编制”的女将军,她代夫出征,北上抗清,战功卓著,《明史》专门用了一个章节《秦良玉传》来记录她。秦良玉是一个秀外惠中的女子,因此择偶眼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宰相贾似道,大宋王朝小说颜廷瑞,穿越明朝败家子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二世所倚重的赵高,北宋末年的蔡京童贯,虽然说即便没有这些人的身影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其所在朝代灭亡的命运最终也无法更改,但毫无疑问,这些人都是终结一个王朝的催化剂。当然,历史上的亡国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