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嘉靖:用斗争的哲学琢磨人 以虔诚的态度琢磨天

嘉靖:用斗争的哲学琢磨人 以虔诚的态度琢磨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065 更新时间:2024/1/23 10:30:12

嘉靖皇帝朱厚熜在统治中国四十五年之后,带着明朝开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荣耀,死在西苑。以徐阶为首的大学士们给嘉靖皇帝拟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庙号:世宗。

说嘉靖皇帝这个庙号有趣,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庙号用世宗的并不多见。

正史中第一位著名的世宗是汉武帝刘彻,原因是他的“辟地建功”(《汉书》卷67)。这是中国有记载以来第一位派出军队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决战并且战而胜之的君主;也是第一位派出军队、派出使者打通丝绸之路,并对西域大片土地进行管辖的君主。所以,

汉宣帝继位后尊汉武帝为“世宗”。

第二位著名的世宗是五代时期的周世宗柴荣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中说柴荣:“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而方内延儒学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卷12)他的这番作为,为北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第三位著名的世宗,应该是清朝的雍正皇帝。虽然在位只有十三年,但他推行“摊丁入亩”,或多或少缓解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推行“养廉银”制度以整肃吏治,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康熙后期的官场腐败之风;推进“改土归流”,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与内地的融合(《清史稿》卷9)。

汉武帝因为武功,雍正帝因为文治,周世宗则是文治武功皆备,都是鼎鼎大名、对中国历史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物,所以在我们的感觉中,把嘉靖皇帝和这些人物放在一起,实在是有些滑稽。

但是,徐阶和他的同僚们给嘉靖皇帝这个世宗的庙号,总有他们的道理。而且,不排除嘉靖皇帝自己也有这个想法或暗示。有人认为,所以尊嘉靖皇帝为世宗,是因为明朝从他开始世系发生了变化,但这只是其一,而且并不是主要原因。嘉靖皇帝即位之初,在杨廷和、张璁等人的主持下,兴利除弊,是为事实;而议大礼,也有其合理性,它是情对理的胜利,和当时正风行全国的王阳明“心学”形成了上下呼应。人情即天理,不符合人情的所谓天理,是需要打破的。此外,皇帝尊崇父母,建“献皇帝庙”,民间也可以认祖归宗,修祠堂、建家庙,在中国大地上,伦理纲常得到又一次的强调。

嘉靖时代本来随着世宗嘉靖皇帝的去世而成为往事,但谁也没想到,六年之后,竟然出了一位被人们视为“小世宗”的皇帝,统治中国四十八年,改写了老世宗君临天下的纪录。这位小世宗,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

万历皇帝朱翊钧是嘉靖皇帝的孙子,隆庆皇帝的儿子。嘉靖皇帝一共有八个儿子,隆庆皇帝是老三。因为两个哥哥去世,所以他在嘉靖皇帝死后得以继承皇位,年号为隆庆。隆庆皇帝有四个儿子,万历皇帝朱翊钧也是老三,也是因为两个哥哥去世,所以他在隆庆皇帝即位后被立为太子,当时只有六岁,并且在十岁的时候继承了皇位。

尽管嘉靖皇帝死时朱翊钧已经四岁,但祖孙二人却难得见面甚至根本就没有见过面。这倒是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我们在《大明嘉靖往事》的最后一讲,也就是“嘉靖嘉靖,家家干净”的那一讲中,曾经引用海瑞的一段话,说嘉靖皇帝长期住在西苑,不与皇后嫔妃见面,无夫妻之义,不与儿子见面,无父子之情。既然不和儿子见面,自然也就不和孙子见面,真是有悖伦理、有悖人情。这和他曾经横下心,排除万难也要尊崇父母的作风完全不同。这是怎么回事呢?

老世宗嘉靖皇帝一生主要琢磨的是两件事情,一是琢磨人,以建立自己的绝对权威;二是琢磨道,以求长生不老。嘉靖皇帝是用斗争的哲学琢磨人,与人斗,其乐无穷。但他又是以虔诚的态度琢磨道、琢磨天,他不敢和天斗,因为他害怕天,他希望知道天意,以便自己能够顺从天意。这看上去极其愚蠢,却又十分难能可贵。因为他至少知道一个虽然简单,但很多人却不明白的道理,那就是人类在根本上只能是顺天而不能逆天,更不可能胜天,这就使得他有所畏惧,使得他不敢过于胡作非为。

所以,嘉靖皇帝一生花费了无数的工夫和上天对话。所有的宠臣,也都在帮助他和上天对话、帮助他向上天祈祷,如大学士严嵩、徐阶等。当然,在这个问题上他最信任的还是道士、术士,特别是老神仙邵元节、陶仲文。正是因为有邵元节和陶仲文的共同调节,才使得他皇子皇女迭出。从嘉靖十三年到嘉靖二十一年,嫔妃、宫女们共给他生了八个儿子、五个女儿。所以,对于邵元节、陶仲文的意见,他不能不信,因为他们代表的都是“天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解密:哪位异族皇帝曾经被配享明朝的太庙?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位于北京的历代帝王庙,顾名思义,是明清朝廷官方祭祀历代帝王的地方。这“帝王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在明朝,供奉在历代帝王庙的,要么是三皇五帝那样的始祖级人物;要么是历代开国君王,如汉高祖刘邦;要么是“大有为”之君,如唐太宗李世民。那些昏庸无能的,就甭想再到帝王庙享受香火了。明朝的历代帝王庙,最初由

  • 清朝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最著名的八则修身箴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 “四大名臣”,谥“文正”,是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有人推崇他为千古第一完人,但因忠于清室镇压太平天国暴乱又饱受争议。以下摘录其最著名的八则修身箴言,以供大家学习。1.天下才人俱以一傲字败,天下庸人俱以一惰字败。2.不能不趁三十以前

  • 魏武帝曹操的用人策略:用“小人”来制衡“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特色的特务政治体制三国时代是一个末世的社会,曹操以地方军阀崛起,创建自己的势力,并逐渐统一北方,重建了统一的国家政治。在这个乱世里,曹操收用的人才来自各种方面,既有失败的对手,也有各种背景的社会势力代表,《三国志》卷二十四载《高柔传》,因此,在这样一个遍地草头王,社会与道德秩序双重解体的时代里,

  • 挽救大汉江山的一代名将周亚夫为何绝食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元前143年,西汉王朝原任丞相、条侯周亚夫在廷尉府的监狱中绝食五日,最终吐血身亡。周亚夫堪称一代名将,他严于治军,善于用兵,曾平定吴楚七国叛乱,为巩固西汉王朝的统治可谓是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周亚夫为何最终却以悲剧结局呢?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周勃之子。周勃病死,绛侯的爵位由嫡子周

  • 忠心耿耿!朱元璋杀其子 胡大海竟也毫无怨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1358年,朱元璋在攻取克婺州后,下令禁止酿酒,岂料手下一员大将之子不顾禁令,以身试法。朱元璋勃然大怒,下令将其处斩,手下将士连忙劝阻,说此人的父亲正在外地带兵,不宜杀其子。朱元璋却说宁可让他的父亲背叛我,也不能让我的法令不行,随后亲手杀死犯法的“将二代”。事后,“将二代”的父亲不仅没有背叛朱元璋,

  • 李渊到底是汉还是鲜卑人?得天下为何令人发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要知晓大唐帝国自何而来,就要先看一份神秘的个人档案。大唐首任皇帝李渊个人档案:姓名:李渊出生:北周天和元年,公元566年籍贯:陕西长安属相:狗卒年: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享年70岁特长:记忆力超强,过目不忘,擅于结交各类人物社会关系:父亲:李昞母亲:独孤氏妻子:窦氏儿子:22子女儿:19女心路历

  • 解密:长平之战白起到底坑杀了多少赵国士兵?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战国后期,天下强国只剩下秦国和赵国。其中,因为韩国上党地区的归属问题,立志统一的秦国决定对赵国发动战争,目的是为了实现夺取上党、削弱赵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严格意义的上的长平之战,一共持续了三年时间。其中,秦国和赵国光对峙就对峙了两年半。而且,如果不是赵国国君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坚守不出的廉颇的

  • 解密:和珅胸罗万卷为何却连个举人也没考上?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在咸安宫官学读了十来年书,“十年寒窗”苦读,又有当时京师最好的老师教授,不但精读了四书五经、满汉典籍,还学习了骑马射箭、满蒙藏文。在当时多数贵族子弟热衷于提笼架鸟、游嬉浪荡的风气下,说他是“有志青年”、“有为青年”,应该不是过誉的溢美之词。像他那样的身世,给他明摆着的出仕正途,当然就是通过乡试之

  • 秦二世胡亥:秦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是如何对待手足与大臣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胡亥,即秦二世,又称二世皇帝,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在位3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

  • 周赧王姬延:东周末代君主,在位期间其他国家发生了哪些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姬延,即周赧王,姬姓,名延,周慎靓王姬定之子,东周第二十五位君王,也是东周末代君主,是周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59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周赧王在位时期,周王室的影响力仅限于王畿(今河南洛阳附近,当时东周的首都),还分成“东周国”和“西周国”,两部分由东周公和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