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鲂:东吴诈降高手,他的手段有多牛?

周鲂:东吴诈降高手,他的手段有多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30 更新时间:2023/12/4 19:48:46

周鲂:东吴诈降高手,他的手段有多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东吴有一场比较著名的战役,就是''石亭之战'',算是东吴北伐的为数不多的战果颇丰的大胜仗。''石亭之战''中,东吴方面的主要将领是元帅陆逊、左右督全琮朱桓这三个人,击败曹魏十万大军,斩俘万计,还有大量的辎重军器。不过''石亭之战''的功臣不仅仅有这些人,还有一个不太出名,但仍然起到很大作用,做出很多牺牲的人物,就是东吴的鄱阳太守周鲂。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个人物。

周鲂与山越的战争

周鲂字子鱼,是扬州吴郡阳羡人。周鲂少年时期被举为孝廉,出仕为县长。周鲂的生卒年不详,不过从他活跃的时期来看,他应该是被孙氏拔擢起来的。周鲂在以文化出身,也非江东元勋子弟,他前期也是靠刷山越势力来积累功绩,很多江东将领都是这样的。

按《三国志·吴书·周鲂传》中的记载,第一个山越经验包叫做彭式,彭式在钱唐聚众起义,周鲂作为钱唐相,在极短的时间消灭彭式,凭借这份军功迁为丹阳西部都尉,从县级的官员升到郡级官员,还是江东集团政治军事中心所在的丹阳郡。不过平心而论,彭式大概算不上什么大人物,被周鲂十日之内平定,他能够留名青史还是沾了周鲂的光。

第二个山越经验包叫做彭绮,彭绮作乱是在东吴黄武四年(即公元225年)冬十二月,彭绮自称将军反抗孙权的统治,''攻没诸县,众数万人'',事情好像比较大条,至少在名为列传,实为本纪的《吴主传》中留下一笔。

而且对彭绮的战争也不是周鲂一个人的独角戏,《吴主传》中记载为''诸将'';《周鲂传》中记载除周鲂以外,至少还有胡综。胡综曾为解烦兵的统帅,但未详平定彭绮的战争中是否有解烦兵的身影。不管怎么说,周鲂从彭绮的身上是捞到好处了。首先刷了军功得到一个昭义校尉的荣誉称号;其次周鲂被任命为鄱阳太守,不用跟别人屁股后头混了。

周鲂与孙权定计

在东吴黄武七年(即公元228年),天下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视为吴、蜀两国在多年沉寂后对曹魏的战略性反攻。先是诸葛亮在西线打破僵局,对曹魏发动第一次北伐。虽然这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而且功败垂成,但还是吹响反击的号角。随后东吴也以一场巨大的防守反击的胜利打击曹魏的士气,就是''石亭之战''。下面小编来说一说''石亭之战''前期,周鲂与孙权定计的过程。

东吴或者说江东集团主动北伐摧坚折锐的效果不佳,不过一诈降玩得精通。孙权想故技重施,利用诈降计把曹魏的军队骗进来杀。孙权本来的计划是要求周鲂寻求一个''山中旧族名帅为北敌所闻知者'',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曹魏知道他作乱的山越势力,必须得是熟脸有可信度。

大家都知道江东集团或者东吴对山越的控制并不严整,就像蜀汉对南中一样,甚至还有所不如。东吴的山越甚至一度打到过建业,这还是东吴后主孙皓时期。南中地区可没有这么有牌面。孙权和曹操在濡须拉锯战,山越势力在后面给孙权捣乱,这也是常见的事情。另外鄱阳郡这块地方对曹魏来说非常诱人,如果控制庐江、鄱阳,就撕裂了东吴所依仗的长江防线。孙权这个计划也不是没有道理。

不过周鲂是一个谨慎的人,他并不信任这些投诚的山越首领,担心他们会坏事,最后还是建议以自己作为诱饵,来吸引曹魏东线主将,也是曹魏最高武官大司马曹休向鄱阳进军。毕竟一个鄱阳太守的诱饵更香一些,也更有说服力。

周鲂断发诈曹休

周鲂为了向曹休''投降'',前后写了七封降书。小编当然不可能一一详细地贴在下面,但是可以简要地分别介绍降书的内容。

第一封:周鲂派亲信董岑、邵南携降书投降,请求曹休接应。

第二封:曹休并没有相信周鲂的第一封降书,周鲂指出自己并非反复无常之人,但是在东吴受到构陷,有生命危险。希望曹休相信自己。

第三封:周鲂提到之前的鄱阳太守王靖(被张温弹劾),因为鄱阳出现山越叛乱受到严厉谴责而内心忧惧,决心投奔曹魏失败被处死。周鲂以王靖自比。另外周鲂有提出,鄱阳山越名义上归顺东吴,实则仍然不受控制,寻求机会反抗东吴。而且东吴有北伐的计划,吕范孙韶、全琮、朱桓、诸葛瑾、步骘、朱然、陆逊、潘璋包括孙权等重兵名将都悬军在外,东吴国防空虚可一鼓而定。

第四封:周鲂强调董岑、邵南长大于自己家门,就像自己儿子一样亲密。建议曹休留下其中之一等待后信,让另一个人回到东吴,借口后悔叛逃到曹魏。

第五封:类似第三封,承诺自己在长江以南接应曹休,最好有军队牵制北伐的东吴军队。不赘述。

第六封:强调孙权大军在石阳,希望曹休迅速接应自己。

第七封:请求曹休授予自己用于赏赐各山越首领的印绶,以及代表曹魏的旌旗依仗物品。

这七封书信有贯穿的主旨(投降曹魏);有投降的动机(故鄱阳太守王靖的失败和自己的处境);有巨大的诱惑(东吴军队在外);有具体的计划(曹休从皖县横涉长江,周鲂在鄱阳郡率领山越响应)。为了进一步取得曹休的信任,周鲂还将自己的头发剃掉,表示自己受到髡刑的惩罚。髡刑在现代人严重根本不算什么惩罚,但是对古人则是非常具有羞辱意味的,因为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且还认为头发与人的灵魂有关。

因为周鲂这个''实际举动'',让曹休不再怀疑周鲂的动机;另外曹魏本身就酝酿着一个进攻东吴的计划,由司马懿提出来的。周鲂归降的消息正好可以带动曹魏的南征行动。于是曹休率领十万大军向皖县进军,遭遇东吴九万大军的截击。曹休自以为人多势众轻敌冒进,结果在石亭遭遇剧烈的惨败,可以说是捡回一条命。''石亭之战''不久之后,曹休就病死,相信与''石亭之战''的巨大挫折有关;而另一方面孙权则是凭借''石亭之战''的胜利一飞冲天,安稳地坐上了帝位,正式创建了东吴政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唐肃宗李亨:在位期间,后宫与宦官的矛盾被激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宦官乱政,李亨在位多少年,唐肃宗李亨之后是谁继位

    李亨,即唐肃宗,唐朝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711年9月,李亨出生于东宫之别殿,是李隆基的第三子,本来是轮不到他当皇帝的,但是在公元737年,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李瑁立为储君,设计陷害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据三

  • 历史上的韩非究竟是怎么死的呢?与李斯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韩非之死是第几集,李斯用什么计谋害死了韩非,韩非死因

    韩非为韩国公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在战国时期,比较著名的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就是韩非,并且也为后世留下了很多言论著作。不过关于这个人在历史上的争论也是比较多的,认为他的去世之谜也成为了很多人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当然有人说李斯是因为比较嫉妒韩非的才华,担心他会受到秦始皇的赏

  • 唐顺宗李诵:在位虽然只有七个多月,但始终想要革除弊政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节度使藩镇割据,归德军节度使,唐太宗纵囚制度

    李诵,即唐顺宗,唐德宗李适嫡长子,在十九岁时被立为皇太子,成为大唐的储君。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据史书记载,李诵慈孝宽大,仁而善断,颇具文采,擅长隶书,每逢德宗作诗赐给臣属,必由太子李诵书写,不仅精通文墨,李诵还武艺出众,有勇有谋,建中四年十一月,唐德宗因“泾原

  • 唐德宗李适决定武力削藩,最后却以皇室退让结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适后面一个皇帝是谁,李渊让位后活了几年,唐朝为何消灭不了藩镇

    李适,即唐德宗,在唐代宗驾崩后,身为太子的李适遵父皇遗诏柩前即位,时年38岁。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适出生于天宝元年,正是玄宗开元盛世的顶峰,见证了大唐帝国昌盛繁华的辉煌岁月,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吐蕃入侵,藩镇割据,一系列的盛衰变迁中,他饱尝了战乱和家国之痛,

  • 朱棣的儿子都有谁?他选择朱高炽继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高炽的儿子继承皇位,朱棣几个儿子分别叫什么,朱高煦儿子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朱元璋第四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朱棣的皇位来的并光明正大,朱元璋传位给朱标不久,朱标就因病去世,于是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去世后,作为朱允炆的四叔,他所拥有的的江山是从自己侄

  • 历史上辛毗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能受到曹操及其子孙的器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休为什么比曹真职位高,历史上多尔衮是什么样的人,曹丕是卞夫人的儿子吗

    三国,一个让热血男人为之向往的时代,一个英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年代,一段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历史。群雄并起,乱世争霸,汉失其鹿,天下逐之是那段历史的主题。在那个时代涌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谋士,如诸葛亮、郭嘉、荀彧、徐庶、庞统等等。正是在这些聪明人的运筹帷幄之下,才使三国时代各路势力在军事上的相互角逐

  • 梁元帝萧绎有哪些文学成就?一首《春日》诗处处写春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梁元帝是哪个朝代,梁元帝萧绎与徐昭佩,春昼回文这首诗的译文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才子皇帝,著名的有宋徽宗、南唐后主李煜,南北朝时期也有一位才子皇帝,多才多艺的他实际上也是葬送南梁的主要责任人,他就是梁武帝萧衍第七子、南朝梁国的第六位皇帝——梁元帝萧绎。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萧绎不仅是出生于帝王之家,也是出生于文学世家,其文才

  • 皇太极是怎么继承努尔哈赤大位的?皇太极继承努尔哈赤大位的理由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努尔哈赤为什么选择皇太极,忽必烈与努尔哈赤的关系,努尔哈赤下来是谁

    历史上继承努尔哈赤大卫的候选人一共有4位,最后成功当上皇帝的是皇太极,但是很多人都觉得皇太极得位不正,事实真相真的是这样吗?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皇太极承努尔哈赤大位的理由详解,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后金是大清王朝的前身,是由努尔哈赤带领的一支强大的队伍。在与明朝军队的战争中,努尔哈赤

  • 细解诸葛亮之谜:是刘备三顾还是自己投奔?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诸葛亮被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可以看出他

    诸葛亮姓氏蜀汉后主曾经说过:“政在葛氏,祭在寡人。”意思是说,自己只主持祭祀天、地、祖宗等礼仪活动,军、政、财、文大事统统由姓葛的大臣一手操办。这里的葛姓大臣究竟指谁?熟悉三国历史的读者都知道,当然是指诸葛亮。那么,诸葛亮怎么姓葛?他的复姓作何解释?隆中对诸葛亮祖上姓葛肯定无疑,由单姓变成复姓的原因

  • “千古一帝”秦始皇亲手要了自己的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在而立之年完成统一大业,待一切尘埃落定后,年近半百的秦始皇打算尽享万世之尊,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和奇方怪法。然而,秦始皇却在49岁第5次大巡游时,死在巡游途中。秦始皇身亡离不开身前发生的三大怪事,事情发生过的确不假,可“”横扫六合“”的秦始皇在一统天下后却失去了对手,英雄苦与寂寞转而寻求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