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努尔哈赤入关后是怎样对待汉族人的

努尔哈赤入关后是怎样对待汉族人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690 更新时间:2024/2/13 13:39:57

17世纪早期,努尔哈赤在满洲的权力扩张使他与明朝产生了直接冲突。在与明朝军队的战斗中,这位满族指挥官依靠他的八旗军来进行军事征服。与此同时,他试图不战而赢得汉人的支持。他汉族将领明示,他们如若抵抗,必定被击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拼死防守的城市将面临无情的大屠杀,将被彻底摧毁。然而,如果他们选择不战而降,努尔哈赤保证,他们不但可以保命,还可以保持他们的汉族习俗,他们防守的城市也将免遭屠杀。而且,努尔哈赤还表示,合作的人还可能得到提拔。

这种方式表明,努尔哈赤并不认为能够使汉族人接受满族人的生活方式;它还表明,努尔哈赤打算以平等身份对待听从他建议的汉族人。与此同时,它还表明,努尔哈赤将非严酷地对待那些抵抗他权力的人。

17世纪20年代,努尔哈赤统治下的汉族人曾进行过两次叛乱。努尔哈赤镇压了叛乱,处死了许多汉族知识分子,他怀疑是他们煽动叛乱。随后,他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隔离汉族人和满族人的措施。尽管意识到汉族人对其称帝野心的重要性,但他并不完全信任那些一有机会就可能与他为敌的人。

因此,在对待汉族人问题上,他交替实行平等对待和民族歧视的政策。与后来的清朝统治者相比,努尔哈赤对待汉族人的政策是比较严酷的。跟成吉思汗一样,努尔哈赤未能在有生之年实现征服中国的目标。

他的一个儿子皇太极(1626—1643年在位)继承了他,并加快了征服的步伐。皇太极是一位旗主(banner leader),并且此前就是议政会议的成员。他的继位代表着一种延续性。然而,在接受汉族制度和依靠汉族支持者方面,他比他的父亲走得更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康熙为何要杀鳌拜?鳌拜究竟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清王朝进关后,鳌拜用强迫手段圈了农民大片土地,分给八旗贵族。鳌拜掌权以后,仗势扩大占地,还用差地强换别人的好地,遭到地方官的反对。鳌拜诬陷这些官员大逆不道,把反对他的三名地方官处死了。康熙帝满十四岁的时候,亲自执政。这时候,另一个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和鳌拜发生争执。鳌拜怀恨在心,勾结同党诬告苏克萨哈犯了

  • 揭秘:康熙皇帝是如何擒住鳌拜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皇帝年仅14岁,就用智慧擒住了鳌拜,这是为什么?鳌拜是好是坏?是怎么杀鳌拜的?杀了有什么好处?康熙为何要杀鳌拜?顺治皇帝很早就出家了,也有说是死了。总是,8岁的玄烨继承了皇位,当上了皇帝。二因为康熙年纪太小,顺治就在终前委幼子于四大辅政大臣,即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让他们辅佐康熙皇帝执掌

  • 康熙背信弃义?杀了降清将领王辅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王辅臣本来是康熙派到甘肃去平叛吴三桂造反的,他却因受到陕西经略莫洛欺压,逼他陷入死地,造成部队哗变,愤而叛清,向莫洛军营发起突然袭击,莫洛被流弹打死。从平叛到反叛,王辅臣命运的戏剧性转折让康熙百思不解,急忙召见王辅臣的儿子、大理寺少卿王继贞,劈头一句话就是:“你父亲反了!”王辅臣是骁将,他的反叛,无

  • 朱元璋为何能忍住恶气:永不打日本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他以日本支持胡惟庸造反为由,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果断地断绝了跟日本的往来。把日本列为“不庭之国”,永远不准日本来中国贸易,并把这写入了传给后世子孙万世不变的《皇明祖训》中。正是在这同一本《祖训》中,日本还被列入了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甲午海战、马关条约、南京大屠杀……中国跟日本有着说不清的恩怨

  • 荒淫南北朝:前凉王张祚霸占先王庶母与妻女三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浩瀚,无奇不有。在中国皇帝的非正常死亡中,若论离奇,要说窝囊,前凉的张祚、东魏的高澄、大辽的耶律璟榜上有名。这三位生于乱世的帝王,没有死在黄沙漫卷的疆场之上,没有死在手握重权的将官手里,而是一个个死在了整日与锅碗瓢盆打交道的厨子的菜刀之下,这不能不说是历史对他们荒淫残暴人生的莫大嘲讽。往事越千年

  • 东方朔和诸葛亮一样千古奇才 但有个地方诸葛亮比不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天下第一东方朔,风高见疾命蹉跎,学富五车、智慧幽默、真性潇洒、闲云野鹤,一心要报国。 ”众位看官可能要问,古来今往良臣将相这么多,为什么说东方朔是第一人呢?那是因为东方先生聪明灵慧,是个各方面俱通的全才。汉武帝初年,朝廷征召有才能的人士,东方朔就带着两车竹简去上书给汉武帝。这么多竹简,汉武帝刘彻要

  • 曾国藩一代大臣!为何贫困到一件衣服穿三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的起居日子十分俭朴。穿衣方面,曾国藩素常穿戴家人为其织的土布衣服,不着绸帛。一件天青缎马褂是曾国藩最佳的衣服。这件衣服只在新年和严重庆典时才拿出来用,素常便放在衣橱里,因而用了三十年仍然犹如新衣。旁人提及此事,曾国藩道:“古语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然吾观之,衣亦不如故也,试观今天衣料,有如当

  • 揭秘:唐朝历史上纤弱的杨贵妃如何变成了肥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实际上,正式的历史文献中并没有具体记载杨贵妃的实际容貌。五代人和宋人所修的《新唐书》和《旧唐书》的“杨贵妃传”中也只是用“姿色冠代”“资质丰艳”等语焉不详的词汇来描绘。“丰艳”的“丰”容易被误认为是在描述一个胖美人,但是考虑到《旧唐书》已经是后晋(936-943)刘昫等人撰写并且宋人还进行了修订,他

  • 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何又把皇位还给李氏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她从一个小小的昭仪成功逆袭做了皇帝。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可是在武则天年老之时,却将皇位还给了李氏,这背后又有怎样的内幕呢?载初二年(690)九月初九日,在做了大量的舆论铺垫之后,武则天在百官及帝室宗戚等六万余人的表请之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号曰“圣神皇帝”,改唐为周,

  • 哪位汉武帝托孤重臣欲完成武帝未竟事业失败被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二月,汉廷下诏召集前一年所举贤良、文学六十余人,与汉廷高层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及其下属丞相史、御史在朝堂集会,以“民所疾苦”为主题,就汉武帝以来政治得失及未来走向展开了激烈辩论。这次集会被后人称为“盐铁会议”。大约三十年后的宣帝末期,庐江郡太守丞汝南桓宽整理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