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在北宋,路人甲也能当上皇后吗?

揭秘:在北宋,路人甲也能当上皇后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897 更新时间:2024/2/14 16:55:46

在北宋,路人甲也能当上皇后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01

1024年,皇宫里来了一批秀女。

12岁的小郭姑娘也在其中。

小郭姑娘叫郭清悟,她的爷爷曾经是平卢节度使郭崇,她的姨妈曾经是太宗的皇后。

家世非常显赫。

皇太后刘娥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小女孩:嗯,就让这丫头当皇后吧。

仁宗心里极度崩溃:为什么我的婚姻我自己不能做主啊。

作为一国之君不能选择自己的爱人,这确实有点无奈:几年前仁宗就看上了一个王姓女子,跟刘娥提过。

可是刘娥却说王姑娘【妖艳太甚,恐不利少主】。

其实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王姑娘的爸爸只是个富商,并不是官宦人家。

现在自己喜欢的张姑娘又被帕斯了,你说年轻的皇帝心里能有多高兴?

可是再不高兴,他也只有忍着,因为仁宗是个孝子,虽然刘娥不是他的亲妈,但是她的话也得听。

小郭姑娘虽然出身名门,可是很显然不太会来事。

她总希望皇帝是自己一个人的,皇帝下班回到后宫只能跟她在一起,如果仁宗不在她这里,她就会派人盯梢跟踪。

如果发现他去了别的女人寝宫,就开始撒泼打滚,去刘太后那里告状。

你想想,一个后宫莺莺燕燕的有多少啊,你想要一个男人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太难了。

仁宗也是一肚子火没处发:麻蛋,这么多美女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摸也摸不着,连说个荤段子的机会都没有,唉,宝宝心里苦啊。

不过这世界虽然会有不公平,但是终究不是一个人的。

刘娥太后死了。

小郭皇后的靠山到了。

02

仁宗本来对小郭就不感冒,现在自己亲政了,终于没人在自己耳朵边唠叨了,又怎么可能会多看小郭一眼?

很快,一个姓尚的和一个姓杨的美人开始受宠了。

这样的事小郭皇后当然忍不了:这个男人是我的菜,你们居然敢到我的盘子里伸筷子?打你丫的。

这一天,鹅毛大雪。

仁宗和小郭皇后,尚美人,杨美人在一起烤火——也不知道仁宗怎么想的,明明知道三个人不对付还要攒一个这样的局?

尚美人不知道撒娇还是故意跟小郭皇后示威,歪在仁宗的怀里。

郭皇后气坏了:这特么成什么体统?

一巴掌就扇向尚美人,仁宗惊呆了:母老虎?敢当着我的面打我的女人?

赶忙起身去挡,就那么巧,这一巴掌就结结实实的打在了仁宗的脸上。

所有人都愣住了:就连太后刘娥都没打过啊,你敢打皇上?

这件事被吕夷简知道了,吕夷简本来就跟这小郭皇后不对付,现在还能放过她?

马上就跟仁宗说:这娘们儿进宫九年了,到现在也没给你生个一男半女的,现在居然还敢动手打你,这样的女人咋能母仪天下,还不赶紧废了她难道留着再打你?

于是,小郭姑娘的皇后生涯也就到头了。

(当然,这件事中间还有很多波折,但是最终的结局还是郭皇后被废了)

03

可是,后宫不能没有领头人啊,那么多女人没有人来管理那怎么能行?

也许有人会说,皇上不是喜欢尚美人杨美人吗,选一个不就行了吗?

嘿嘿,她俩也没那么好的命。

自从没有了郭皇后,她俩天天缠着仁宗,没多少时间就把仁宗搞得连床都下不来了。

这时候后宫还有一位杨太后,杨太后看着仁宗蜡黄蜡黄的小脸,肺都气炸了:赶紧把这俩贱货给我撵滚蛋。

要不是杨太后出手,仁宗还有真可能在这俩中间选一个呢。

现在的问题是,到底谁能当这个后宫之主呢?

这一次,仁宗终于要自己做主了。

景佑元年,也就是郭皇后被废的第二年,仁宗兴高采烈的告诉大家:

我看上了一个姑娘,准备让她来当皇后。

大家都很好奇:谁家的姑娘啊?

仁宗得意洋洋的说:就是京城里大茶叶商陈子城的女儿啊。

所有人都惊呆了:啥?老陈的闺女?她怎么可能当皇后?凭什么?

郭皇后虽然恣意霸道了些,但好歹算是名门之后,姓陈的就算是有钱,毕竟只是个商贩啊,怎么可能让这样的人家跟皇室联姻?

你忘了当年刘太后不让你跟王蒙正的女儿结婚究竟是为什么了吗?

很明显,大臣们不是反对这位姓陈的姑娘,而只是嫌弃她的家庭。

可是仁宗的态度很坚决:我就是要让这位陈姑娘进宫当皇后,谁也别想阻拦我,因为刘太后已经不在了,这世上没有人再阻止我追求幸福。

可是,仁宗怎么也想不到,大臣们的态度也很坚决:想要让这个姑娘当皇后,门都没有,有本事你把我们都给开除了。

这些人中间,包括吕夷简,宋绶,王曾,蔡奇等高级干部。

就这样,这件事僵持在那了,没有人肯让步。

到了最后,仁宗甚至准备霸王硬上弓:我没有耐心跟你们扯皮,我要搞册封仪式了。

仁宗想得很简单:老子把生米煮成熟饭,看你们这群老头子有啥办法。

04

可是一个人的一句话让仁宗打消了念头,这个人叫闫文应,是个宦官。

闫文应对仁宗说,你知道这位陈姑娘的爹叫什么吗?

陈子城。

你知道子城是什么意思吗?

那些大臣们家里的奴仆就叫子城使啊,你归为九五之尊,难道要娶一个奴婢的女儿当老婆,还让她做皇后?

天下的人怎么说你呢?

仁宗沉默了。

就这样,僵持不下的一件事被一个宦官一句话给解决了,大茶叶商陈子城的女儿的逆袭之路也在这临门一脚的时候被生生的封死。

没多久,仁宗册封曹彬的孙女为皇后,就是《清平乐》里的曹皇后。

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陈子城只是一个外地来到帝都做生意的商人,开封城里比他有本事的人多了去了,他是怎么让女儿引起皇帝的注意,并且差点成功的当上了皇后呢?

史书上没有明确的描述,只是很含糊的说了这一样一句:杨太后曾经答应过让陈子城的女儿当皇后。

杨太后就是前面说的把尚美人两个撵滚蛋的杨太后,他曾经是真宗的淑妃,和刘太后关系相当的好,两人情同姐妹。

当年刘太后把仁宗认为自己的儿子的时候,有时候没时间照顾仁宗,就是淑妃在帮忙带孩子。、

所以,仁宗对杨太后的感情也是相当的深。

从那一句语焉不详的话来看,陈子城确实有本事,打通了杨太后的关系。

甚至就连刘太后也曾经给陈子城帮过很大的忙。

仁宗刚登基不久,陈子城曾经失手打死过自己家里的一个工人,杀人偿命,就算是王子都不行,陈子城只是一个商人,当然更不能逃得开。

可是诡异的是,陈子城被抓没几天,刘太后居然下命令将陈子城放了(刘太后这时候在垂帘听政)。

当时的参政鲁宗道不干了,跑去跟刘太后理论:杀人偿命,自古以来就是,你怎么能因为陈子城有钱就把他放了?

刘太后很生气:瞎说什么?你咋知道他家有钱?

鲁宗道说:明眼人谁看不出来啊,他家如果不是有钱,怎么可能打通你的关系让你包庇他?

刘太后一时间竟无言以对,但是最终这件事还是不了了之,并没有人再追究陈子城。

那么,就算陈子城很有钱,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商人,怎么可能能搭上两位太后的线呢?

05

原来,陈子城在开封经商多年,自然认识很多人,这些人里有一个叫马季良的。

这个马季良的老婆是刘美的女儿。

刘美是谁?

就是刘太后的哥哥——但是根据很多资料显示,刘美其实叫龚美,实际上是刘太后的前夫(这个故事好像以前写过)。

所以算起来,其实马季良也算是刘太后的女婿。

陈子城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当然知道如果抱紧了马季良的大腿,就实际上等于跟皇家扯上了关系,自己在开封城里还不得横着走?

杨太后是刘太后的跟屁虫,既然能跟刘太后说上话了,想要跟杨太后搭上线那不还是分分钟的事儿?

刘太后去世之后,仁宗乘机废掉了自己不喜欢的郭皇后,让陈子城陈生了一个胆大的想法:我的女儿也很漂亮啊,为什么不可以试试当皇后呢?

如果万一成功了,自己就成了国丈了,到那时候,谁特么还辛辛苦苦的卖茶叶?

于是陈子城把这个想法跟杨太后说了,杨太后也不知道怎么就稀里糊涂的答应了。

如果不是闫文应横插一竿子的话,这件事真的就成功了啊。

那么再回过头想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的大臣都要反对仁宗立陈子城的女儿当皇后呢?

难道真的只是因为这姑娘出身低微,不是名媛吗?

我觉得不是,出身再怎么低微,还能低得过曾经在街上卖艺并且还离过婚的刘太后吗?

刘太后那样的女人都能进宫当皇后,陈姑娘毕竟还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呢?

其实大臣们之所以极力反对的原因只有一个:不能再让刘太后这条线上的人上位掌权。

刘太后把持朝政多年,嫡系亲信很多,被废掉的郭皇后,还在后宫的杨太后,都是她的人,现在她已经死了,这条线的势力应该被清理了。

刚刚废掉一个郭皇后,现在在让一个杨太后提名的陈姑娘来当皇后,那大家伙辛辛苦苦忙活半天不都前功尽弃了吗?

正是因为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陈子城精心策划的“假名媛”上位计划才泡汤了。

嗯,故事讲完了,相信大家也应该明白为什么有那多姑娘就算拼车拼房拼酒店拼名牌也要假扮名媛了吧?

一旦遇到一个机会能成功的上位的话,前面花费的哪一点小钱儿,还算个屁啊?

公子哥可能也在拼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朝第三任皇帝,宋真宗赵恒曾作《劝学诗》一首,一般都认为,这首诗的出现,是为了激励更多人读书做官,但实际上,宋真宗作这首诗不仅仅是为了拥有更多的读书人,而是另有深意。在中国历史的政治生态中,曾经有个名词叫“以文抑武”,

  • 揭秘:努尔哈赤是怎样统领整个满洲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满族人的成功故事始于努尔哈赤(1559—1626年)。努尔哈赤是一位勇武之人,他的祖辈父辈曾为明朝效命。明朝的政权是从蒙古人手中夺来的,蒙古人发源于北方,又逃回北方,所以明朝一直很关注它的北部边境。时间一长,明朝在边境地区维持大规模边防力量的政策使得守卫边疆的人与当地居民即满族人混合在一起。那些接受

  • 努尔哈赤入关后是怎样对待汉族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17世纪早期,努尔哈赤在满洲的权力扩张使他与明朝产生了直接冲突。在与明朝军队的战斗中,这位满族指挥官依靠他的八旗军来进行军事征服。与此同时,他试图不战而赢得汉人的支持。他向汉族将领明示,他们如若抵抗,必定被击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拼死防守的城市将面临无情的大屠杀,将被彻底摧毁。然而,如果他们选择不战

  • 康熙为何要杀鳌拜?鳌拜究竟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清王朝进关后,鳌拜用强迫手段圈了农民大片土地,分给八旗贵族。鳌拜掌权以后,仗势扩大占地,还用差地强换别人的好地,遭到地方官的反对。鳌拜诬陷这些官员大逆不道,把反对他的三名地方官处死了。康熙帝满十四岁的时候,亲自执政。这时候,另一个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和鳌拜发生争执。鳌拜怀恨在心,勾结同党诬告苏克萨哈犯了

  • 揭秘:康熙皇帝是如何擒住鳌拜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皇帝年仅14岁,就用智慧擒住了鳌拜,这是为什么?鳌拜是好是坏?是怎么杀鳌拜的?杀了有什么好处?康熙为何要杀鳌拜?顺治皇帝很早就出家了,也有说是死了。总是,8岁的玄烨继承了皇位,当上了皇帝。二因为康熙年纪太小,顺治就在终前委幼子于四大辅政大臣,即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让他们辅佐康熙皇帝执掌

  • 康熙背信弃义?杀了降清将领王辅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王辅臣本来是康熙派到甘肃去平叛吴三桂造反的,他却因受到陕西经略莫洛欺压,逼他陷入死地,造成部队哗变,愤而叛清,向莫洛军营发起突然袭击,莫洛被流弹打死。从平叛到反叛,王辅臣命运的戏剧性转折让康熙百思不解,急忙召见王辅臣的儿子、大理寺少卿王继贞,劈头一句话就是:“你父亲反了!”王辅臣是骁将,他的反叛,无

  • 朱元璋为何能忍住恶气:永不打日本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他以日本支持胡惟庸造反为由,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果断地断绝了跟日本的往来。把日本列为“不庭之国”,永远不准日本来中国贸易,并把这写入了传给后世子孙万世不变的《皇明祖训》中。正是在这同一本《祖训》中,日本还被列入了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甲午海战、马关条约、南京大屠杀……中国跟日本有着说不清的恩怨

  • 荒淫南北朝:前凉王张祚霸占先王庶母与妻女三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浩瀚,无奇不有。在中国皇帝的非正常死亡中,若论离奇,要说窝囊,前凉的张祚、东魏的高澄、大辽的耶律璟榜上有名。这三位生于乱世的帝王,没有死在黄沙漫卷的疆场之上,没有死在手握重权的将官手里,而是一个个死在了整日与锅碗瓢盆打交道的厨子的菜刀之下,这不能不说是历史对他们荒淫残暴人生的莫大嘲讽。往事越千年

  • 东方朔和诸葛亮一样千古奇才 但有个地方诸葛亮比不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天下第一东方朔,风高见疾命蹉跎,学富五车、智慧幽默、真性潇洒、闲云野鹤,一心要报国。 ”众位看官可能要问,古来今往良臣将相这么多,为什么说东方朔是第一人呢?那是因为东方先生聪明灵慧,是个各方面俱通的全才。汉武帝初年,朝廷征召有才能的人士,东方朔就带着两车竹简去上书给汉武帝。这么多竹简,汉武帝刘彻要

  • 曾国藩一代大臣!为何贫困到一件衣服穿三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的起居日子十分俭朴。穿衣方面,曾国藩素常穿戴家人为其织的土布衣服,不着绸帛。一件天青缎马褂是曾国藩最佳的衣服。这件衣服只在新年和严重庆典时才拿出来用,素常便放在衣橱里,因而用了三十年仍然犹如新衣。旁人提及此事,曾国藩道:“古语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然吾观之,衣亦不如故也,试观今天衣料,有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