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鲁宗道

鲁宗道——北宋著名谏臣

鲁宗道

鲁宗道的资料

中文名称:鲁宗道

别名:宗道

出生日期:966年

逝世日期:1029年

鲁宗道的介绍

鲁宗道(966年-1029年),字贯之。亳州人。北宋著名谏臣。少年孤贫,生活于外祖父家。举进士后,为濠州定远尉,继任海盐县令,后改任歙州军事判官,迁秘书丞。天禧元年(1017年)为右正言谏章。官至吏部侍郎、参知政事,世称"鱼头参政"。天圣七年(1029年)卒,年六十三,赠兵部尚书,谥号"简肃"。

鲁宗道(966~1029),字贯之,亳州人,少年孤贫,生活于外祖父家。举进士后,为濠州定远尉,继任海盐县令,后改任歙州军事判官,迁秘书丞。天禧元年(1017

年)为右正言谏章。

他任职后,对于如何考察官吏、整顿吏治,向宋真宗提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宋真宗对他颇感厌烦。鲁宗道见真宗如此,对真宗说:"陛下你任用我,哪里是仅仅为了收到纳谏的虚名呢?我以身居其位而不实际干事为耻辱,请皇上罢去我的官吧!"真宗为他的敢于直言所感动,在金殿的墙上大书"鲁直"二字,让大家向他学习。后升任户部员外郎,直龙图阁。

仁宗即位后改任户部郎中兼判吏部流内铨。在任期间,他对官吏的考察整理出标准,把考察的情况一条一条公布于殿庑之下。时章献太后临朝参政,当时有人上疏请立刘氏七庙。众大臣明知不妥而不敢言。鲁宗道直言劝阻,使章献太后放弃了这一计划。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人人侧目而不敢得罪。鲁宗道在皇上面前几次参奏他。所以那些贵戚、权臣对他都很畏惧,给他送了个"鱼头参政"

的外号,一因"鲁"字上为"鱼"字,二因他骨硬得好像鱼头一样。卒后谥"肃简"。

有关“鲁宗道”的历史故事

  • 鲁宗道

    鲁宗道(966年—1029年),字贯之。亳州人。北宋著名谏臣。少年孤贫,生活于外祖父家。举进士后,为濠州定远尉,继任海盐县令,后改任歙州军事判官,迁秘书丞。天禧元年(1017年)为右正言谏章。官至吏部侍郎、参知政事,世称“鱼头参政”。天圣七年(1029年)卒,年六十三,赠兵部尚书,谥号“肃简”。中文

  • 历史上鲁宗道上朝迟到为什么皇帝还要奖赏他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上早朝这个事情是非常严肃的,而且是任何一个朝臣都不能迟到的,毕竟在皇帝身边做事,尤其是在这样的场合,还迟到的话真的是没有把皇帝放在眼里!那结局可是吃不了兜着走啊。但是在北宋有一位朝臣,名叫鲁宗道。在上朝的时候就迟到了,为什么皇帝还奖赏他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这个

  • 鲁宗道生平介绍

    鲁宗讲(966年—1029年),字贯之。亳州人。北宋出名谏臣。少年孤贫,死活于中祖女家。举进士后,为濠州定近尉,继任海盐县令,后改任歙州军事判民,迁秘书丞。天禧元年(1017年)为左正行谏章。民至吏部侍郎、参知政事,世称“鱼头参政”。天圣七年(1029年)卒,年六十三,赠兵部尚书,谥号“肃简”。人物

  • 刘娥与宰相鲁宗道

    中国汗青上,曲行敢谏的民员没有少。宋代太后刘娥在朝时代也有那样一名曲臣,恰是果为他,刘娥才垂帘听政十多少年,却没有称帝。鲁宗讲是安徽亳州人,家景贫困,女母早逝,从小死活正在中祖女家。下中进士后,被录用为濠州定近尉,随后继任海盐县令,数年又改任歙州军事判民。从经历下去瞧,鲁宗讲的宦途取年夜多半人同样仄

  • 鲁宗道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宋朝的经济文化发展与繁荣是规模空前的,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古以来“皇帝”那是至高无上的君主,掌握着绝对的权力,能够给你高官厚禄,也能够一句“欺君罔上”就会要你的身家性命,所以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大臣,他迟到惹怒

  • 北宋谏臣鲁宗道生平介绍及评价

    鲁宗道(966年1029年),字贯之。亳州人。北宋著名谏臣。少年孤贫,生活于外祖父家。举进士后,为濠州定远尉,继任海盐县令,后改任歙州军事判官,迁秘书丞。天禧元年(1017年)为右正言谏章。官至吏部侍郎、参知政事,世称“鱼头参政”。天圣七年(1029年)卒,年六十三,赠兵部尚

  • 宋真宗赵恒皇后想学武则天当女皇,鲁宗道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北宋著名大臣鲁宗道出身寒微,最初任职海盐县令,后陆续任歙[shè]州军判官、右正言等官职,为人性情耿直,以敢于直言劝谏著称于世,真宗皇帝赞誉他:“忠实,可大用!”御笔题写“鲁直”二字,挂在大殿的墙壁上。鲁宗道为人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不为小事所拘谨,快人快语,直言不讳,很多大臣都畏惧他,暗地里称他为“

  • 太后刘娥:武则天是怎样的人?副宰相鲁宗道:唐朝罪人

    一部《大宋宫词》再一次把宋真宗的皇后刘娥推到了人们面前,虽然剧作被各种吐槽,但是仅就刘娥这个人物形象而言,已经比戏曲《狸猫换太子》中贪婪狠毒的奸妃形象好了很多。艺术创作当然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历史上的刘娥的确是个十分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经常是引发诸多矛盾的中心,所以一出场就是高热话题:虽然出身贫寒

  • 武则天掌握权力,创建大唐盛世?鲁宗道:她是个罪人

    出生于624年的武则天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和大唐帝国联系在一起。传说某一日武则天的家里面来了一个算命之人,据说这个算命真算得准极了。而这个时候武则天的父母把武则天抱出来,然后算命之人摇了摇头说,可惜是个男孩子,如果是个女孩子的话,一定能够当皇帝。这个时候武则天的父母都震惊了,然后告诉算命之人:没

  • 鲁宗道是个什么样的官员?为何会被重用?

    宋朝大臣鲁宗道是个官场牛人,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自古以来“皇帝”那是至高无上的君主,掌握着绝对的权力,能够给你高官厚禄,也能够一句“欺君罔上”就会要你的身家性命,所以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大臣,他迟到惹怒皇帝,大臣说:喝酒耽误了!皇帝不但转怒为喜,

  • 北宋著名谏臣:鲁宗道的简介

    鲁宗道(966年-1029年),字贯之。亳州人。北宋著名谏臣。少年孤贫,生活于外祖父家。举进士后,为濠州定远尉,继任海盐县令,后改任歙州军事判官,迁秘书丞。天禧元年(1017年)为右正言谏章。官至吏部侍郎、参知政事,世称"鱼头参政"。天圣七年(1029年)卒,年六十三,赠兵部尚书,谥号"简肃"。鲁宗

  • “鱼头参政”鲁宗道:从一个孤儿到大宋王朝的一代贤相

    古往今来,我国历史上因为直言敢谏而出名的官吏有很多,比如唐太宗时期的魏征以及明朝时期的清官海瑞等,在宋朝,有这样一位正直的官员,他从来不惧权贵,曾多次直言上书,最终也得到了皇上的重视和厚爱。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地人。年少时他的父母便不幸去世,因此鲁宗道不得不借居在外婆家里。他的几个舅舅都是习武之人

  • 鲁宗道是怎么得到皇帝赏识的 还得从一次工作时间酗酒说起

    很多人都不了解鲁宗道被提拔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古代,会取悦皇帝可能就意味着光明的前程,所以那些奸佞大臣们往往口才了得,马屁也拍得特别好。此外,寻常的大臣一般也会顺着皇帝的意思来,除非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或许才会坚持自己的主见。毕竟伴君如伴虎,万一惹恼了皇帝,弄个人头落地不说

  • 北宋著名谏臣鲁宗道生平简介 世称“鱼头参政”

    鲁宗道(966年—1029年),字贯之。亳州人。北宋著名谏臣。少年孤贫,生活于外祖父家。举进士后,为濠州定远尉,继任海盐县令,后改任歙州军事判官,迁秘书丞。天禧元年(1017年)为右正言谏章。官至吏部侍郎、参知政事,世称“鱼头参政”。天圣七年(1029年)卒,年六十三,赠兵部尚书,谥号“肃简”。下面

  • 鲁宗道上朝迟到为何还能升官发财呢 其中到底发生什么事情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一个王朝,而说起这个朝代,人们能想到的就是宋朝的词了。也许在有的人印象中,宋朝并不是一个强盛的王朝,但是仔细研究我国的历史就可以发现,其实宋朝有很多的制度以及事迹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件事。一个大臣因喝酒无故迟到,皇帝在知道这个臣子迟到的理由后却大喜

  • “鱼头参政”鲁宗道:从一个孤儿到大宋王朝的一代贤相

    古往今来,我国历史上因为直言敢谏而出名的官吏有很多,比如唐太宗时期的魏征以及明朝时期的清官海瑞等,在宋朝,有这样一位正直的官员,他从来不惧权贵,曾多次直言上书,最终也得到了皇上的重视和厚爱。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地人。年少时他的父母便不幸去世,因此鲁宗道不得不借居在外婆家里。他的几个舅舅都是习武之人

  • 鲁宗道和皇帝说自己去酒楼喝酒,居然被重用了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那些皇帝都是至高无上的,因此没有人敢在皇帝面前犯错。不过有时候皇帝也是非常通情达理的,比如宋真宗曾经找一个小官问事情,然而这个小官却因为去酒楼喝酒,很久之后才进宫。结果宋真宗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重用了这个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被宋真宗重用的这位大臣就是鲁宗道。鲁宗道出身于穷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