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卫当官》之:揭开历史中真实的李卫身份

《李卫当官》之:揭开历史中真实的李卫身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944 更新时间:2024/1/19 23:50:34

13年前,也就是2002年一部名为《李卫当官》的电视剧火遍大江南北,剧中那位由徐峥饰演的李卫更是深得观众们的喜爱,此后又推出了《李卫当官2》、《李卫当官3》等续作。《李卫当官》系列讲述的是康熙年间江南遭遇洪灾,出身贫寒的小混混李卫在逃难时,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奉命赈灾的四贝勒胤禛。因李卫机敏过人,得到了四贝勒的赏识,将他收为奴才,派到地方为官。虽然李卫目不识丁,但他为人机敏,惩恶霸、智斗贪官,妙趣横生。

许多观众都知道《李卫当官》是虚构的,但很少有人了解,其实历史上李卫是真有其人的。虽然他和电视剧中李卫有差异,但还是有许多相同之处的。

据文献记载,李卫字又玠,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出生,江南铜山人。其实李卫家境富裕,而他本人长得身强体壮,自幼便喜好习武。指着科举为官肯定是没戏了,于是李卫便于1717年捐钱买了个候补员外郎的官缺,不久后他正式补任兵部员外郎。1719年李卫升任户部郎中(不是看病的郎中,户部郎中是正五品),也就是此时李卫结识了他一生的贵人——雍亲王胤禛。

当时分管户部的一位王爷在每收钱粮一千两外,要加收平余十两。李卫几次谏阻,王爷都置之不理。李卫于是在走廊上放置一柜,上写‘某王赢钱’,使这位王爷十分难堪,只得停止多收。此时正是“九子夺嫡”的时期,政治斗争十分激烈,李卫不畏权贵,同时十分巧妙的处理了这件事,因此得到了胤禛的赏识,估计此时李卫也就加入了胤禛集团。

1723年皇四子、雍亲王胤禛即位即位,是为雍正帝。雍正刚一上台,立即任命李卫为直隶驿传道,李卫还未上任又被改封为云南盐驿道,管理一省盐务。现在大家可能觉得管盐的能有多大权力?请注意在生产力极为落后的封建时代,盐铁是有国家专营的,盐务是个肥缺,封建时代的腐败,特别是清朝的腐败,大多是从盐务上来的。

由于李卫在任上治理盐务有方,1724年升任布政使之职,负责主管全省财政税赋,仍然兼管盐务。1725年李卫被提拔为浙江巡抚,成为主管一省的大员,一年后兼任两浙盐政。1727年李卫升任浙江总督。要知道在明清一代,官员的升迁是十分看重“出身”,一般而言非科举出身的人,很难做到督抚一级的高官。而依靠捐资为官的李卫在十年间,从一个从五品员外郎缺职,最终官居总督,成为朝廷一品要员、封疆大吏,其升迁速度之快,实属罕见。

李卫在浙江为官五年,“莅政开敏,令行禁止”。他先后整理盐政、打击私盐,组织人员修理浙江沿海的海塘。更为重要的是李卫排除重重阻力,最先在浙江地区推行“摊丁入亩”的改革。雍正帝得知后甚至欣慰,下诏褒奖道“天下督抚与朕心关切者,鄂尔泰、田文镜、李卫三人耳。”

同时雍正帝鉴于“江南多盗”,而地方官又非戢盗之才,任命在浙江任总督的李卫负责江南(江苏)苏、松等七府五州盗案,“将吏听节制”。此后有任命李卫协同处理江南军政,查处钱粮亏空,此时的李卫实际上已负责两个省的军政。李卫不负雍正帝的希望,先后办理多起谋反案件,如甘凤池就是李卫拿获的,并弹劾江南总督范时绎、按察使马世烆等人。

别看李卫并非科举出身,目不识丁,但他对读书人非常尊敬。雍正初年浙江因发生几起文字狱,雍正帝一怒之下,禁止浙江文人参加科举考试,此时身为浙江总督的李卫做了大量工作,最终恢复了浙江文人的考试资格,结果当年殿试中,状元、榜眼、探花均被浙江文人取得,因此当地文人对李卫的印象颇好。

1732年5月李卫被任命为“署刑部尚书,授直隶总督,命提督以下并受节制”,要知道直隶总督是清朝所有总督中地位最高的。到任后李卫依然不畏权贵,上疏弹劾步军统领鄂尔奇坏法营私,紊制扰民,鄂尔奇乃是雍正帝的重臣鄂尔泰的弟弟。雍正帝二话没说,立即将鄂尔奇免官拿问。

1737年李卫上疏弹劾诚亲王府护卫库克同安州百姓争抢土地,最终情况属实,乾隆帝嘉奖李卫秉公执法,赏赐他四团龙补服。1738年李卫又弹劾河道总督朱藻的贪污,其弟朱蘅要挟地方官吏并插手赈灾之事,经吏部尚书讷亲、刑部尚书孙嘉淦查证,情况属实,最终将朱藻、朱蘅二人绳之以法。

李卫在直隶总督任上共六年,他多次上奏朝廷,审查州府的边界,增置将吏,整治这些“三不管”地带,同时派人捕盗捉贼,以安定地方,因此李卫以善长治理盗贼闻名。

1738年8月李卫在随乾隆帝拜谒泰陵(雍正帝的陵寝)时突发疾病。10月乾隆帝允许他准解任还乡调养,并派御医诊视,但已无力回天,时年55岁的李卫病死。乾隆帝闻讯后下诏“李卫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无少瞻顾,畿辅重地,正资料理。今闻溘逝,深为悼念。”赐祭葬,谥曰敏达。古人讲究盖棺定论,用“敏达”两字来概括李卫的一生最为恰当不过了,为人机敏,处事练达。

当然李卫也并非毫无过错,由于他不通文墨,性情粗放,常常对上司、同僚无礼,在云南期间,竟然在自己的执事牌子书写“钦用”的字样,因此受到雍正帝的批评。但这些都不足以影响雍正帝对李卫的信任,用雍正帝自己的话来说:“李卫之粗率狂纵,人所共知者,何必介意。朕取其操守廉洁,勇敢任事,以挽回瞻顾因循,视国政如膜外之风耳。”

据记载李卫共有五个儿子,其中也不乏能人。长子李星垣是乾隆年间的武探花,曾担任御前二等侍卫、广西右江总兵,1764年调任两广总督之职。此后因卷入李侍一案,被判处斩监候。次子李星聚、三子李星灿、四子李星宿、五子李星福也先后担任地方府道官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名冠诸侯 连汉高祖刘邦竟也是信陵君的铁杆粉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力量与智慧角逐、勇武与阴谋的争斗,各路英雄豪杰竟相登场,诸如纵横捭阖的苏秦、张仪,用兵如神的孙吴、吴起,忠勇仗义的专诸、荆轲,还有战国四公子、战国四名将等人。但若论个人魅力,无逾信陵君者。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称赞他“名冠诸侯”、“万古希声”。就连一向待人傲慢无礼的汉高祖刘邦也对

  • 鱼肠剑在手!刺王僚的专诸竟是“惧内”的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时候称妻子为内人,所以人们便把丈夫惧怕妻子称为惧内。古来近来惧内的人不在少数,诸如定鼎东南的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出将入相的大隋靠山杨素(关于杨素,请见由[甜心即可]撰写的《他才是大隋的靠山!后世却称其为乱国奸臣》一文),扫倭荡寇的爱国将领戚继光等人,但如果根据现有文献记载,那么史上惧内的第一人,

  • 生死的悲局!名将袁崇焕最为倚重“复辽三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1627年8月年仅23岁的明熹宗朱由校病死,时年18岁的皇弟、信王朱由检继承皇位,是为崇祯帝。即位之初,年轻的崇祯帝意气风发,励精图治,他力图中兴大明王朝,在上台伊始就对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施以雷霆手段,朝野无不拍手称快,新朝顿时气象万千。1628年4月崇祯帝下诏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

  • 乱世魔将:历史被封为“宇宙大将军”的是他 侯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官职设置是有一套理论原则的,如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而对于一些功勋卓著的人,往往授予一些超乎常规,从未有过的的官职。隋末李渊父子于晋阳起兵,经过几年的征战,最终一统天下。为表彰秦王李世民的功绩,李渊封他为天策府上将军之职。今天不说天策府,介绍一个听起来更为霸气的官名——宇

  • 牛皋真是笑死的吗?揭秘历史中岳家军猛将牛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岳家军的大将牛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粗中有细、机智过人,与岳飞结拜为兄弟,一起抵抗金国入侵。后来金国元帅兀术被宋军活捉,牛皋骑在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四狼主”身上放声大笑,因过于兴奋且年事已高,最终牛皋、兀术身亡,于是民间便流传着“气死兀术,笑死牛皋”的典故。其实人们对牛皋的了解大多来自钱

  • 改变中国战争的一代明君赵武灵王竟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世事难料,古语有言“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纵观整个世界历史,那些曾经纵横捭阖、驰骋沙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人物都难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结局。不是死于权力斗争,就是死于阴谋诡计。本文介绍一位深刻影响中国古代两千年战争史的人物,他就是赵武灵王。提到他,人们马上想到胡服骑射。确实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 文才武略第一人:同时进入文庙武庙儒将杜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647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将历代先贤先儒22人配享孔子,是为文庙。782年唐德宗李适接受颜真卿的建议,下诏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为他们设庙享奠。1123年宋徽宗赵佶依照唐代惯例,为前代72位名将设庙,是为武庙。按理说文是文,武是武,其中差别很大,想要跨“专业”做事业简直比登天还难。但世上无难事,有一个

  • 明朝铁骨忠臣铁铉:一介书生挫败朱棣惨死不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1402年6月南京城金川门缓缓打开,燕王朱棣率“靖难”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入城中,与此同时皇宫中冒起滚滚浓烟,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至此这场历时三年之久的皇位争夺战,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战争有胜负,人们有喜悲,战争的烽火刚刚熄灭,朱棣就下达了大明第一号通缉令,目标是建文帝手下的五十多个“奸党”。时间

  • 令朝鲜膜拜千年直至今日的大唐名将竟是薛礼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朝鲜半岛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千百年来他们曾书写汉字,沿用中国中原王朝的纪年、礼仪,甚至是政治制度,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也曾在这里打下深深的烙印。但随着朝鲜半岛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开始逐步去“中国化”。但鲜为人知的是有一座唐朝名将的庙宇竟然在民族性极强的朝鲜境内屹

  • 张贞娘是乱世王妃却被公公霸湛 后助丈夫登基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张贞娘,五代时后梁第二位皇帝朱友珪的皇后。朱友珪是后梁开国皇帝朱温的第三子。朱温当年随黄巢起义,曾经扫荡中原,行至亳州时,劫掠了唐军大营,发现一个营妓貌美如花,朱温色中厉鬼,便将营妓收入帐中,于是便生下了朱友珪。这么来看,朱友珪的出身是十分差的。如果是在正常的显赫人家,仅凭母家的妓女出身,便注定朱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