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鱼肠剑在手!刺王僚的专诸竟是“惧内”的第一人

鱼肠剑在手!刺王僚的专诸竟是“惧内”的第一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147 更新时间:2024/1/17 5:33:28

中国古时候称妻子为内人,所以人们便把丈夫惧怕妻子称为惧内。古来近来惧内的人不在少数,诸如定鼎东南的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出将入相的大隋靠山杨素(关于杨素,请见由[甜心即可]撰写的《他才是大隋的靠山!后世却称其为乱国奸臣》一文),扫倭荡寇的爱国将领戚继光等人,但如果根据现有文献记载,那么史上惧内的第一人,非手持鱼肠刺杀吴王僚的专诸莫属。

许多人可能会感到诧异,专诸被后人称为“四大刺客”之一,勇猛非凡,雷霆一击,用鱼肠剑刺死吴王僚,怎么也会是惧内之人呢?还有作为一介刺客的专诸为何被后世所颂扬呢?

据文献记载,专诸是春秋时期吴国堂邑人,生年不详,屠户出身。说专诸,必须提到另外一个人——伍子胥。公元前522年在楚国为官的伍子胥一家因得罪楚王,父兄被杀,孤身一人逃到吴国,见到了吴王僚,提出希望吴国出兵讨伐楚国。而公子光却对吴王僚说:“伍子胥的父兄被楚王杀害,劝大王讨伐楚国是为了报私仇,此时攻打楚国未必能成功。”

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有熊心,想杀掉吴王后自立为王,但又不能说穿此事,于是他便退居田野,寻求猛士相助公子光。伍子胥一下子就想到了当初自己刚来到吴国时,遇见的一个人,此人便是专诸。当时专诸正准备和人打斗,专诸“有万夫莫当之气”,一场激斗在所难免之际,却因为一个人的到来,瞬间云消雾散,此人就是专诸的妻子。

听到妻子的呼喊,专诸立马转身回还。伍子胥十分纳闷,就上前询问,“何夫子之怒盛也,闻一女子之声而折道,宁有说乎?”(你那么生气,听到一个女子的呼喊就消停了,这是什么道理呢?)专诸却说:“子视吾之仪,宁类愚者?何言之鄙也?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您看我的仪表,像那种愚昧的人吗?说话怎么如此粗浅呢?屈一人之下者,必伸于万人之上!)

听了这话,伍子胥更觉此人不凡,仔细端详他的外貌,只见专诸“碓颡而深目,虎膺而熊背”。伍子胥觉得此人是勇士,便与他结为朋友。所以当他推举田野时,最想到了专诸,于是就把他推荐给公子光。公子光礼遇专诸,将他待为上宾,并敬奉其母。

于是公子光便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专诸。原来老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为诸樊,也就是公子光的父亲,其他三子分别为余祭、夷眛、季札子。由于四子中季札子最为贤明,于是采取了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诸樊、余祭、夷眛先后继位。结果夷眛死后,季札子却不肯做国君,流亡国外。于是吴人就拥立夷眛的儿子僚为国君。

而这种传位方式显然令公子光非常不满,他认为既然季札子不愿继承王位,那么他作为诸樊的儿子,王位理应由他继承。专诸因为得到公子光的厚待,因而愿意为他出头,同时他又得知吴王僚贪吃,而且特别喜欢吃鱼,于是去太湖学习做烤鱼,三个月后学成归来,等待时机。

公元前518年吴楚边境的两个女子因为采桑叶发生争执,竟然引发了两国的战争。此后吴、楚两国战争不断。公元前515年楚平王病死,吴王僚决定趁机讨伐楚国,于是他派遣自己的同母兄弟掩余、烛庸出兵伐楚,派遣季札出使晋国,观察诸侯的动静。然而楚军却截断吴军归路,此时吴王僚的亲信在外,朝中无人,时机终于到了。

伍子胥马上面见公子光说明形势,“今吴王伐楚,二弟将兵,未知吉凶,专诸之事于斯急矣。时不再来,不可失矣!”公子光也非常同意伍子胥的看法,便对专诸讲了这件事,专诸毫不犹豫,慨然请行,说道:“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後。方今吴外困於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光顿首称谢:“光之身,子之身也。”

当年4月公子光在府中密室安排甲士,大摆酒宴邀请吴王僚赴宴。吴王僚也有些担心,便对母亲说了这件事,母亲劝他不可不防,于是吴王僚身穿三层软甲,派兵陈列于道旁,从王宫大门到公子光家门,台阶、坐席旁,都布满吴王僚的亲信,卫兵手持长戟的夹道护持。

吴王僚到后,双方觥筹交错,推杯换盏,酒酣之际,公子光借口足疾,需要裹足,于是趁机退入重兵保卫的密室之中。而专诸依计将鱼肠剑放进烤好的鱼的腹中并送了上去。当走到将吴王僚前,专诸突然撕开鱼肚,迅速拿出鱼肠剑刺向吴王僚。鱼肠剑穿透三层护甲,“贯甲达背”,吴王僚当场毙命。此时吴王的侍卫才反应过来,一拥而上杀死了专诸。而趁吴王僚的部下混乱之机,公子光的甲士杀出将对方一网打尽。

此后公子光继承吴国王位,是为吴王阖闾,也就是吴王夫差的父亲。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孙吴的辅助下,大败楚国,称霸一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另一种说法的春秋五霸)。当上吴王的公子光没有忘记专诸,他下令将专诸的儿子专毅封为上卿。

至于当初专诸为何会因妻子的呼喊而归,还存在着一种说法。说专诸妻子手里拿着他母亲的拐杖,而专诸为人十分孝顺,见到拐杖如同见到母亲,所以才乖乖跟着妻子回家。

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这是这些刺客们用生命实践的人生信条,也是现代人在现代的物质社会中很难看到的一幕,所以人们今天对专诸这类人的行为很难彻底理解。司马迁曾这样评价专诸等人“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生死的悲局!名将袁崇焕最为倚重“复辽三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1627年8月年仅23岁的明熹宗朱由校病死,时年18岁的皇弟、信王朱由检继承皇位,是为崇祯帝。即位之初,年轻的崇祯帝意气风发,励精图治,他力图中兴大明王朝,在上台伊始就对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施以雷霆手段,朝野无不拍手称快,新朝顿时气象万千。1628年4月崇祯帝下诏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

  • 乱世魔将:历史被封为“宇宙大将军”的是他 侯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官职设置是有一套理论原则的,如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而对于一些功勋卓著的人,往往授予一些超乎常规,从未有过的的官职。隋末李渊父子于晋阳起兵,经过几年的征战,最终一统天下。为表彰秦王李世民的功绩,李渊封他为天策府上将军之职。今天不说天策府,介绍一个听起来更为霸气的官名——宇

  • 牛皋真是笑死的吗?揭秘历史中岳家军猛将牛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岳家军的大将牛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粗中有细、机智过人,与岳飞结拜为兄弟,一起抵抗金国入侵。后来金国元帅兀术被宋军活捉,牛皋骑在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四狼主”身上放声大笑,因过于兴奋且年事已高,最终牛皋、兀术身亡,于是民间便流传着“气死兀术,笑死牛皋”的典故。其实人们对牛皋的了解大多来自钱

  • 改变中国战争的一代明君赵武灵王竟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世事难料,古语有言“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纵观整个世界历史,那些曾经纵横捭阖、驰骋沙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人物都难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结局。不是死于权力斗争,就是死于阴谋诡计。本文介绍一位深刻影响中国古代两千年战争史的人物,他就是赵武灵王。提到他,人们马上想到胡服骑射。确实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 文才武略第一人:同时进入文庙武庙儒将杜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647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将历代先贤先儒22人配享孔子,是为文庙。782年唐德宗李适接受颜真卿的建议,下诏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为他们设庙享奠。1123年宋徽宗赵佶依照唐代惯例,为前代72位名将设庙,是为武庙。按理说文是文,武是武,其中差别很大,想要跨“专业”做事业简直比登天还难。但世上无难事,有一个

  • 明朝铁骨忠臣铁铉:一介书生挫败朱棣惨死不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1402年6月南京城金川门缓缓打开,燕王朱棣率“靖难”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入城中,与此同时皇宫中冒起滚滚浓烟,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至此这场历时三年之久的皇位争夺战,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战争有胜负,人们有喜悲,战争的烽火刚刚熄灭,朱棣就下达了大明第一号通缉令,目标是建文帝手下的五十多个“奸党”。时间

  • 令朝鲜膜拜千年直至今日的大唐名将竟是薛礼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朝鲜半岛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地方。千百年来他们曾书写汉字,沿用中国中原王朝的纪年、礼仪,甚至是政治制度,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也曾在这里打下深深的烙印。但随着朝鲜半岛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开始逐步去“中国化”。但鲜为人知的是有一座唐朝名将的庙宇竟然在民族性极强的朝鲜境内屹

  • 张贞娘是乱世王妃却被公公霸湛 后助丈夫登基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张贞娘,五代时后梁第二位皇帝朱友珪的皇后。朱友珪是后梁开国皇帝朱温的第三子。朱温当年随黄巢起义,曾经扫荡中原,行至亳州时,劫掠了唐军大营,发现一个营妓貌美如花,朱温色中厉鬼,便将营妓收入帐中,于是便生下了朱友珪。这么来看,朱友珪的出身是十分差的。如果是在正常的显赫人家,仅凭母家的妓女出身,便注定朱友

  • 何欢是皇后却被迫吃人肉 后为救国不惜委身臣僚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何欢,唐朝时四川人。乾符三年被秦王李晔收入宫中。因为何欢天生丽质、且聪慧过人,很快就得到李晔的宠爱,并为其诞下两子。文德元年三月,唐僖宗驾崩,李晔登基是为唐昭宗。封何欢为淑妃。从侍女到淑妃,何欢看上去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但这时候的唐朝,已是日落西山,军阀横行,太监干政,皇帝毫无实权。 昭宗登基没多久,

  • 薛仁贵薛丁山薛刚!揭秘历史上真实的“薛家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长期以来民间流传下来许多掺杂着神话色彩的历史小说,既有气势磅礴的《三国演义》、《封神演义》、《隋唐演义》等鸿篇巨著,也有以“家将”为特色的精彩作品,诸如叙述杨家将、薛家将、曹家将、呼家将等一些列类似于家族史的历史小说。其中以《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的薛家将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