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唐朝历史上曾经生擒高丽王的大将是谁?

揭秘:唐朝历史上曾经生擒高丽王的大将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616 更新时间:2023/12/29 8:53:02

在中国历史上,隋炀帝三次远征高丽未果,唐朝的李世民也是野心勃勃欲把朝鲜拿下,一直到了唐高宗也是多次远征,终于将高丽征服。历史总是令人回味,在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是哪位大将攻克平壤,生擒高丽国呢?

据历史记载:唐朝在朝鲜的军事行动达到巅峰是在667年,当时唐军在新罗军的配合下,由李勣为将对高丽发起了水陆大战,围攻一个月后,李勣一举攻陷平壤,生擒高丽国王,带20万战俘返中国,并把高丽王带到太宗墓前祭奠。唐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驻军2万人。这位声名显赫的将军,就是唐初名将李世勣,他一生出相入将,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被朝廷倚之为长城。为唐王朝的大一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事实验证了李世民的预言,他曾经说唐朝如果从海陆双方进攻,将有可能征服高丽。高丽国其实也很嚣张,在643年竟然切断了新罗到长安的线路,并且不断地进攻新罗,这也是导致后期新罗军与唐朝联手进攻高丽的原因。李世民气愤之下决定进攻高丽,远征势必要准备大量的粮草,劳民伤财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但是李世民认为有必要远征。亲临前线指挥,结果首战失败告终。李世民并不放弃,后来又进行了一次远征,也是无功而返。

转眼到了唐高宗李治执政,不少文史学家评论李治胆小怕事,其实有失偏颇。李治联合新罗军,精密部署作战计划,一场空前的战役即将打响了。就从李治下决定进攻高丽来看,他不失为一位高瞻远瞩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不但完成了父辈的梦想,也使大唐威名远扬。660年,数十万唐军东渡黄海,冲破百济的西部防线,攻下泗沘城,唐派官员去百济各地管制。接下来的几年,唐军与高丽的军队发生数次交锋,因唐军以百济作为基地,粮草供应已经不用长途跋涉了,战胜的机率很高,百济一战无疑为后来的征服高丽奠定了基础。

668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李治得知高丽国内部叛乱,于是对朝鲜战场增加了用兵力量,并派老将李勣为大将军,水陆两军均听从李勣指挥。李勣率领大军一路连捷,直抵平壤城南扎下大营,城内不断派兵迎战,皆大败而还。不久唐军火烧城门,一举攻破平壤城。至此高丽国灭,唐朝将高丽各地分为州、府、县来管理,派官员入驻管辖。昔日的大唐王朝沸腾了,全民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李勣不负李治所望,也完成了几代帝王、将军未能完成的夙愿。

李勣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据《资治通鉴》载:“李世勣尝得暴疾,方云‘须灰可疗’;上自剪须,为之和药。世勣顿首出血泣谢。上曰:‘为社稷,非为卿也,何谢之有!’”又,“世勣尝侍宴,上从容谓曰:‘朕求群臣可托幼孤者,无以逾公,公往不负李密,岂负朕哉!’世勣流涕辞谢,啮指出血,因饮沉醉;上解御服以覆之。”称赞他:“参经纶而方面,南定维扬,北清大漠,威振殊俗,勋书册府。”

一生经战无数的李勣,从高丽战场上回国后不久,因征伐劳累而病重,在669年去世。唐朝对高丽国也只是仅仅管理了八年,于676年,被迫将所有中国官员从高丽召回。我想这些官员在离开高丽国时的回头一瞥,不知道会有多少愧疚,怎么会对得起征服高丽的大将军李勣?其实,唐朝的帝王、臣民们内心都应该懂得,在诗词升华、歌舞繁荣的背后,有着李勣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的倾世风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解密:魏武帝曹丕暴病驾崩与其脱发严重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丕之死原因,魏帝曹丕,在位七年

    公元226年,曹丕因“许昌城南门无故自崩”(《三国志》),担心上天震怒,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没过多久,他便重病缠身,后“崩于嘉福殿”(《三国志》),或者“殡于崇华前殿”(《魏书》)。魏文帝突然辞世,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对于曹丕因何而死,有人认为是因为肺病;有人认为是因为沉迷酒色,还有人认为是因为

  • 解密:汉桓帝刘志为何冒险进行“脱光相亲”?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桓帝刘志之后是哪个皇帝,汉桓帝把汉灵帝的关系,汉武帝对太子刘据死后的态度

    梁女莹要嫁给汉桓帝,做皇后。皇帝派人前来,对她进行婚前体检。首先,让她走几步,看看走姿如何。然后,女官与她一同进入屋中,要求进行裸检。梁女莹起初并不同意,女官因受皇命而来不得不尽职尽责,便把她的衣服全部脱光。梁女莹眼里含着泪水,一丝不挂站在那里,让女官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仔仔细细观察了一番。只见,上

  • 慈禧太后的老年生活:过年与众人做素馅煮饽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慈禧太后的奢侈生活,娶了中国太太衣食无忧,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菜单

    清朝末年,虽然政权濒临灭亡,宫廷里却依然过着奢侈享乐的生活。1901年除夕临近,过了腊月二十三祭灶,内务府便传知各宫总管封印准备过年事宜,由内务府奏明太后,得旨按宫中旧例后,便传告各府第福晋、命妇、格格,及一二品大员的女儿于腊月二十五进宫过年。命众格格做针线活这天上午8时,太后升堂入座后,第一拨由格

  • 礼贤下士的刘备 为什么当上皇帝就不可一世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礼贤下士的表现,三顾茅庐刘备礼贤下士的例子,刘备礼贤下士的例子

    刘备其人,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三顾茅庐”。即使没有多大的本事,就凭这种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品格,就值得尊重。孔明出山之后,刘备与这位二十几岁的年青人相敬如宾,入则促膝而谈,出则并马而行,火烧博望坡时,甚至还听从诸葛亮的将令。那时候,他从来就没有拿大,摆出“主公”的架子。难怪陈寿在《三国志》中评说刘备

  • 揭秘刘备的过去:少年刘备竟是一名土匪头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少年三国,刘备的身份是真的还是假的,刘备是一代枭雄吗

    陈寿在《三国志》中写得十分婉转,他说刘备专爱结交豪侠,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三国志》中所写的“豪侠”实际上是一种尊称,说白了,刘备专爱结交流氓、土匪、罪犯这样的人。从刘备的家庭出身来看,他生在贫寒的家庭,父亲早逝,仅能靠编织竹席、草鞋为生。面对这样的家庭环境,刘备却屡屡做出与本人身份不等的事情来。首

  • 宋高宗很佩服的画家米芾患有强迫症和洁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米芾洁癖的故事,米芾评价王羲之,著名画家米芾

    米芾有洁癖,传闻遐迩,声名在外,其具体情形如何,连宋高宗都很好奇,颇欲八卦一通。某一天,他翻看大内珍藏的米襄阳法帖,忽有发现。《思陵翰墨志》说:世传米芾有洁疾,初未详其然,后得芾一帖云:“朝靴偶为他人所持,心甚恶之,因屡洗,遂损不可穿。”以此得洁之理。靴且屡洗,馀可知矣。又芾方择婿,会建康段拂字去尘

  • 解密:汉初名相萧何到底是怎么走上“腐败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相国萧何,汉代相国和丞相有什么区别,历史上萧何是怎样的一个人

    当前,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一批“大老虎”逐渐浮出水面,并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此时此刻,你要开个玩笑,说哪个领导“腐败”了,肯定会风声鹤唳,引起警觉。尤其是那些真腐败的,平日里想方设法都要做出一副清廉的状态。当然,这种假清廉的背后,实际是对法律的畏惧以及对个人不良行为的掩盖,是装出来的。可见,

  • 明代第二富豪沐府衰败真相:嗣爵夭折 叔嫂通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败家子娶公主,永乐盛世下的百姓生活,土木堡之变死的66个大臣名册

    黔国公沐氏家族《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凤姐对刘姥姥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何况你我。”还不忘说几句反话:“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厌弃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慌得刘姥姥念佛不已。说起宁荣二府的泼天富贵,在明代还真有这么一

  • 揭秘:明朝最节俭的皇帝崇祯帝为何会丢了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最废物的皇帝,崇祯有机会挽救大明吗,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明崇祯皇帝十分节俭。为缩减宫内开支,他把宫中万历时所储藏的上等辽参拿到集市上卖掉,用来补贴国用,自己的衣服破了也舍不得更换,积下了大笔私房钱。1644年1月,李自成百万大师进逼北京。惊恐万状的崇祯皇帝召见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等户部、兵部的要员们,商量调吴三桂入关勤王。吴襄说,如果调吴三桂进北京,需要一百

  • ​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使大明王朝走向了末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的原因,明朝三十年不上朝,30年不上朝的明朝皇帝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的大顺军把北京城围得如同铁桶一般,大明王朝气数已尽,崇祯见大势已去,便走上煤山上吊身亡。从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极,到1644年3月崇祯自杀,存世276年的明朝退出了历史舞台。崇祯不幸做了亡国之君。但历代史学家对他多有同情,认为他的一生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