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晁错为何会落得一个腰斩的下场?他做了什么

历史上晁错为何会落得一个腰斩的下场?他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803 更新时间:2024/1/23 0:20:40

晁错是西汉文帝时的智囊人物,颍川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天下这么大,必须要建立藩王制度,因为藩王上可以保卫国家,下可以保护百姓。

藩王又称蕃王,是介于皇帝与地方官员之间的统治者。自古以来,能称霸一方的藩王不是战功赫赫的大将就是皇亲国戚,一般都是由皇帝亲封。藩王们的势力割据一方,但拥兵自重,经常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这就使得许多皇帝都打起了削藩的主义。

历史上最有名的削藩一共有四次。汉景帝因削藩引发七国之乱,唐宪宗虽有心,但也只是昙花一现。而明朝的削藩目标直指朱棣,最后就是清朝的削藩,过程虽然艰难,但其结果确是可喜的。自古以来主张削藩的大臣不在少数,晁错便是其中的一位。

一、政治家晁错

晁错,西汉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自小就爱读书,每天行走坐卧间书卷不离手,童年爱读书的习惯也奠定了他以后在朝廷中的地位。汉文帝时期,晁错被任命文太常掌故,因为他一直在学习法家思想,所以在朝廷征召研究《尚书》的时候,被太常派遣去济南学习。

学成儒家思想后,晁错被天子任命为太子舍人、门大夫,直到后来被升为博士。晁错将儒家和法家的思想完美融合,主张振兴经济,强调农业发展,表明了粮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同时建议减免农民的赋税。

因为晁错能言善辩,察言观色的同时还能精准地揣摩到皇帝心里,善于分析问题利弊,及时给皇帝指出错误,深得皇帝的喜爱,也深受太子刘的尊重与信任。

二、强行消藩

汉文帝前十一年,匈奴人为了扩从地盘,时不时地就来骚扰我边境,边境百姓苦不堪言。皇帝得知此消息后立即发兵征讨,晁错上书向皇帝陈情,提出了“以蛮夷攻蛮夷”的观点。

比较意外的是,皇帝觉得他这个点子不错,很好,确实可以有效的抗击外敌,但对他好一通褒奖的同时还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赏他金银,但却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一个建议没被采用,晁错又有了一个建议。他上书提出要用经济措施鼓励移民,用移民的方法抵御外敌,幸而这个建议被皇帝采纳。而后他又多次提出削减诸侯势力的改革方法,但没被皇帝采用。

汉文帝后元七年,太子刘启即位,将晁错提拔为内史。有了新皇帝的撑腰,晁错的权力越发得大了,他经常单独面见皇帝,讨论国家大事。许是皇帝对晁错有滤镜的缘故,无论晁错说什么,皇帝都对他言听计从,可谓是要什么给什么,想什么来什么,风头一时无两。

皇帝由老子换成了儿子,但晁错的思想却没改变,景帝二年,他再次陈情,请求削减诸侯封地。因为他深受皇帝喜爱,在朝中势力庞大,建议提出后,没有人敢公然反对。

皇帝听从晁错的建议,将胶西王、赵王、楚王、吴王的所管理郡县的权利全部收回。这一政令发布后,诸侯哗然,纷纷上书反对,可是有什么用呢,小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

皇帝是天子,是上天派来管理的人家的,他们不敢惹怒上天,动不了天子,就将怒火全部转移到了晁错这个始作俑者身上。

晁错的父亲听到儿子这一事迹后,火急火燎地赶到晁错家中。苦口婆心地劝了他好几天,从个人厉害关系到国家民族大业,一个没有落下地全讲了一遍,可是晁错根本停不进去,他父亲见劝解无果,叹气而走,回到家后,觉得迟早要出大事,就自行了结了性命。

三、被牺牲的晁错

晁错这一建议真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削藩令下达以后,吴楚赵七国联合在一起,经过了十几的密谋后,终于以诛杀晁错为由联名起兵反叛。皇帝这时有些慌了连忙着急晁错商量对策准备出兵。

晁错作为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丝毫没有一点愧疚之心。他提出了一个用现在人看来比较苟的建议——他建议皇帝御驾亲征去打仗,而自己则留在京城处理事务。由此看出,晁错虽然有建功立业平定天下的野心,却没有一点担当。

皇帝召见曾任吴国丞相的袁盎,袁盎却认为七国叛乱并不足为据。因为这一切的根由全部来自于晁错,只要将晁错杀了,恢复各国原来的封地,便可以平息这场战乱。皇帝听到这便沉默了,经过了多重考量,决定牺牲晁错平息叛乱。

四、腰斩于市

虽然做出了这个决定,但皇帝的心里还是有点不舍得,不然也不至于拖了十天。由于在朝中树敌过多,十天后,朝中数位大臣联名上书弹劾晁错,并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这么看来当初晁错的父亲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自尽而死总比背上骂名要好得多。

皇帝终于准奏,但晁错却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为了能够顺利将晁错拿下,皇帝遣人到晁错的家中,谎称朝中有事,此时的晁错春风得意,哪料到自己会遭遇杀身之祸。他的车马经过长安东市的时候,来使宣读圣旨,当时的晁错还穿着朝服,就这样被稀里糊涂地腰斩于闹市中了。

晁错死后,前线军情来报,诸侯叛乱并未平息,清君侧只是借口罢了。皇帝深以为然,遂降诏讨伐叛乱诸侯,比较有意思的是,不到三个月,那些叛乱的诸侯便全部偃旗息鼓了。

晁错其人,显然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君子,但坏就坏在他一直在考虑自己。一个想要建功立业的人,就不应该太过于考虑自己的得失,就像让皇帝御驾亲征,而自己却龟缩在朝中,倘使当初他自己带兵去讨伐七国,那结果后不会不一样呢?他用来保全自己的计策,没想到最终却害了自己。

七国平叛后,皇帝派遣官员驻扎诸侯封国,使其不再继续有掌握权力的机会。诸侯国失去了治理封地的权利,其中最为受益的就是皇帝了,晁错虽然牺牲了自己的,却也不失为一种另类的为国尽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曾杀了李世民两员大将,刘黑闼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和唐太宗是同一个人吗,帮李世民打天下的人,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实力对比

    刘黑闼,隋末唐初时期割据势力,本为窦建德部下,窦建德败亡后,召集他的旧部起兵,自号汉东王,改元天造,定都洺州(今河南永年东南)。窦建德旧部多数投靠刘黑闼,并且很快占领河北、河南等部分地区,又先后击败唐朝的军队。刘黑闼的起义,严重威胁唐朝的统治,唐高祖(李渊)派李世民等领兵出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

  • 历史上吴氏成为皇后不到一个月便被废,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皇后一个月多少钱,元昭皇后,历史上的废后

    吴皇后明宪宗朱见深的结发妻、废后,顺天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朱见深本名是朱见濬,后来朱见深的父亲朱祁镇复辟,朱见深连同名字一起改掉,被立为皇太子。吴氏出身名门,父亲、舅舅、哥哥都是有名的将领。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曾经为朱见深选定了三个皇后的候选人:吴氏、王氏、柏氏。其中,

  • 古代皇后晋升成为太后之后 太后主要负责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上两位太后同时在位,太后的懿旨皇帝能反对吗,册封太后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太后生活,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古代太后作为皇帝的母亲,太后主要负责什么事情?她们平时怎么打发时间的?我们了解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当然也是有母亲的。皇帝的母亲我们了解是太后,但是皇帝的目前分为真实的母亲和名誉上的母亲。有时候这两者并不一定是同一个人。比如皇帝去世

  • 吴起选择离开魏国是什么原因?又为何会投奔楚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吴起在楚国做了几年,吴国灭了楚国,楚国差点被吴国灭亡

    吴起卫国左氏人,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战国时期,吴起是一位可以和白起、廉颇、李牧、王翦相提并论的名将。吴起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于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唐肃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内,成为武庙十哲之一。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成为武

  • 唐太宗废掉李承乾之后重新立的太子是谁?为何不是李恪?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大唐太子李承乾,李承乾的太子妃,李承乾为什么要谋反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李世民登基后,立八岁的李承乾为太子,但最终李承乾却因为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于是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失败后,被废黜太子之位,流放外地。为了保全爱子,

  • 岑羲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因依附太平公主而被诛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十大宰相,北魏赐死皇子生母,诛杀太平公主叫什么政变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岑羲(?-713

  • 曹操是如何赎回蔡文姬的?他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蔡文姬濒死能发动技能吗,司马懿为什么不杀蔡文姬,蔡文姬拆还是留

    蔡文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是指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班昭。她们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子,才华横溢、德才兼备,令多少后人无比向往、敬仰这些红颜,真正揭示了一句话——巾帼不让须眉。其中,就本文所要说

  • 裴耀卿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二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编目录,唐朝十大宰相,唐朝孤篇诗人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耀卿(681年

  • 宇文融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比较善于荐举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宰相为什么才三品,唐朝魏博节度使,清朝宰相列表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宇文融,京兆万年

  • 张苍本是死刑犯,他是如何逆袭成西汉丞相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原生之罪董令其身份,张君怎么被发现,死刑犯最后的几小时

    张苍,西汉初期丞相、历算学家,他本是一个死刑犯,后来却成为了西汉丞相,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56年,建立汉朝400年基业的刘邦出生,鲜为人知的是这一年一个影响汉朝400年走向的人物也一同降世,此人不是刘邦的玩伴卢绾,也不是刘邦的福星萧何,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