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起选择离开魏国是什么原因?又为何会投奔楚国?

吴起选择离开魏国是什么原因?又为何会投奔楚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176 更新时间:2023/12/11 21:56:10

吴起卫国左氏人,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在战国时期,吴起是一位可以和白起、廉颇、李牧、王翦相提并论的名将。吴起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于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唐肃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内,成为武庙十哲之一。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成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在魏国担任将领期间,吴起创建了精锐的魏武卒。正是凭借着精锐的魏武卒,魏国得以成为战国初期的霸主,而吴起也因为和秦国等诸侯国的交战,从而迎来了自己的巅峰。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吴起却选择离开自己功成名就的魏国。那么,问题来了,吴起为何在巅峰之际离开魏国,投奔楚国呢?为何吴起投奔的不是其他诸侯国呢?

首先,就第一个问题,也即吴起为何在巅峰之际离开魏国来说。对于吴起来说,离开魏国的直接原因就是遭到了魏国相国公叔痤的排挤。魏武侯九年(公元前387年),公叔痤担任魏国相国,并娶魏国公主为妻。当时吴起在魏国担任西河(今陕西渭南合阳一带)郡守,威望很高,促使秦国无法向东扩张。但是,公叔痤对吴起非常畏忌,便在魏武侯面前陷害吴起。

对此,魏武侯逐渐猜忌吴起,吴起害怕魏武侯降罪,于是离开魏国而到楚国。在吴起离开魏国后,公叔痤坐稳了魏国相国的宝座。由此,如果不是遭到公叔痤的排挤和陷害,吴起不会突然离开魏国的。当然,吴起之所以离开魏国,也不完全是公叔痤的排挤和陷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吴起不甘愿做一位武将,其最终的目标,是成为魏国的相国。

司马迁在《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中记载: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

吴起在担任魏国西河郡郡守的时候,因为屡次击败秦国,所谓颇有威望。魏武侯即位后,一开始任命田文(和孟尝君田文不是同一人)为相国,这让一直想当相国的吴起非常失望,乃至于感到“不悦”。在田文之后,公叔痤接任了相国一职,这让吴起更加不满了。

所以,无法获得魏武侯信任的吴起,明白自己终究无法在魏国担任相国一职了。而这,成为吴起下定决心在巅峰之际离开魏国的重要原因。那么,就第二个问题来了,离开魏国后,吴起还有很多选择,为何他投奔的是楚国,而不是战国七雄中的其他诸侯国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就韩国和赵国来说,在战国初期还相对弱小,至少在三晋之中,当时还是以魏国为首的。因此,如果吴起投奔韩国和赵国的话,不仅难以建立功业,也可能被这些国家的君主送回魏国。

至于北边的燕国,不仅和魏国相距甚远,也是比较战国七雄中比较弱小的诸侯国。在此基础上,齐国、秦国、楚国这三个大国,成为吴起当时比较合适的投奔对象。但是,在魏国为将期间,吴国曾经率军攻打秦国和齐国,也即结下了梁子。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万攻打魏国的阴晋。在阴晋之战中,吴起率领五万人,外加战车五百辆、骑兵三千大败秦军。

公元前387年,魏武侯以吴起为将,率军讨伐齐国至灵丘(山东省滕县东)。并且,在没有投奔魏国之前,吴起曾经在鲁国担任将领。彼时,吴起率领鲁国大军击败了齐军。所以,因为之前的多次交手,吴起自然不敢投奔秦国和齐国。当排除了以上五个诸侯国后,吴起只能投奔楚国了。

最后,吴起投奔楚国后,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宛城太守,一年后升任令尹。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相当于魏国等诸侯国的相国一职。由此,吴起在魏国多年都没能染指的相国一职,在楚国一年就位居此职了,这也说明吴起的才能获得了楚悼王的认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开始文臣武将的区别还不是非常分明,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多人才都是既可以征战一方,也可以治理国家的,比如商鞅在秦国推行商鞅变法,也可以率领秦军攻城略地。

而就吴起来说,作为武将一生几乎没有败绩,在成为楚国令尹,吴起更是发起了“吴起变法”。经过吴起变法后的楚国国力强大,向南攻打百越,将楚国疆域扩展到洞庭湖、苍梧郡一带。公元前381年,吴起率领楚国大军和魏国交手,此战,吴起亲手击败了魏国大军。不过,非常可惜的是,如果商鞅变法后的商鞅一样,吴起变法后的吴起,也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后,令尹吴起被楚国贵族杀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唐太宗废掉李承乾之后重新立的太子是谁?为何不是李恪?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大唐太子李承乾,李承乾的太子妃,李承乾为什么要谋反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李世民登基后,立八岁的李承乾为太子,但最终李承乾却因为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于是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失败后,被废黜太子之位,流放外地。为了保全爱子,

  • 岑羲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因依附太平公主而被诛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十大宰相,北魏赐死皇子生母,诛杀太平公主叫什么政变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岑羲(?-713

  • 曹操是如何赎回蔡文姬的?他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蔡文姬濒死能发动技能吗,司马懿为什么不杀蔡文姬,蔡文姬拆还是留

    蔡文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是指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班昭。她们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子,才华横溢、德才兼备,令多少后人无比向往、敬仰这些红颜,真正揭示了一句话——巾帼不让须眉。其中,就本文所要说

  • 裴耀卿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收录其诗二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编目录,唐朝十大宰相,唐朝孤篇诗人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耀卿(681年

  • 宇文融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比较善于荐举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宰相为什么才三品,唐朝魏博节度使,清朝宰相列表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宇文融,京兆万年

  • 张苍本是死刑犯,他是如何逆袭成西汉丞相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原生之罪董令其身份,张君怎么被发现,死刑犯最后的几小时

    张苍,西汉初期丞相、历算学家,他本是一个死刑犯,后来却成为了西汉丞相,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56年,建立汉朝400年基业的刘邦出生,鲜为人知的是这一年一个影响汉朝400年走向的人物也一同降世,此人不是刘邦的玩伴卢绾,也不是刘邦的福星萧何,而是

  • 高季辅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曾得到唐太宗的称赞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十大宰相,唐太宗时著名的宰相是谁和谁,唐朝宰相为什么才三品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季辅(596年

  • 周襄王有多惨?又被戴绿帽又被兄弟打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襄王,周文王被拘,晋文公纳周襄王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我爱历史网上的周襄王曾经有多惨?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来分享他又被戴绿帽又被兄弟打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周襄王派颓叔带着聘礼到狄国去为他迎娶狄主的女儿叔隗,等到叔隗来到洛邑之后,周襄王一见之下十分喜欢,原来这个叔隗不但五官标致、体态均匀,更透着一股在周族女子

  • 历史四行真实的宣太后是什么身份?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宣太后怎么被废的,历史上的宣太后结局,宣太后的母亲

    宣太后,芈姓,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芈月传》这部电视剧一经播出便深受观众喜爱,收视率取得碾压式胜利。故事主要讲述了芈月的一生,从饱受欺辱的楚国小公主到地位尊崇的太后。她的人生经历可谓十分坎坷,却又充满精彩。《芈月传》是由孙俪、刘涛、黄轩、马苏等领衔主演,演技

  • 曾两次力挽动摇明朝国本的变故,孝恭孙皇后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自成怎么处理崇祯的尸首,崇祯怎样才能力挽狂澜,朱棣第五次北征蒙古的真相

    明朝时期能动摇国本的变故并不多,见证并推动其中两场变故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孝恭孙皇后就是这样的一位奇女子,可以说没有她的力挽狂澜明朝之后的走向犹未可知。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能动摇明朝国本的变故,除了靖难之役外,就要数北京保卫战和南宫复辟了,北京保卫战若是失败也许明